《丹溪心法附餘》~ 腹滿寒疝宿食病脈證治第十 (8)
腹滿寒疝宿食病脈證治第十 (8)
1. 腹滿寒疝宿食病脈證治第十
當歸生薑羊肉湯方 當歸(三兩),生薑(五兩),羊肉(一斤)。
上三味,以水八升,煮取三升,溫服七合,日三服。若寒多者,加生薑成一斤;痛多而嘔者,加橘皮二兩,白朮一兩;加生薑者,亦加水五升,煮取三升二合,服之。
寒疝、腹痛,詳已見。少陽之氣虛,疝氣從腹而旁穿兩脅,以致脅痛,並脹滿而裡氣急切者,皆陽位不受陰邪之應。羊肉甘溫補氣,為胃家之所喜;佐以辛溫之生薑,不特功能散寒,且溫胃而提其氣以溫肺;然後使以苦溫氣重之當歸,從胸注脅,蓋又領肺金之暖氣,以達肝膽之鄉,因而遂消其寒疝者也。疝雖陰臟之邪,然必合客寒以為內結上衝之勢。寒多,謂客寒獨重也。生薑既能溫臟陰而使下消,尤能散客寒而使外出。本方之外,加至十一兩者,其亦通陽氣以資自汗,而驅客寒外散乎?疝氣逆甚,則痛多而嘔。橘皮香細而氣散,味辛而性溫,為走肝消逆之品,故加之。凡逆甚者必由膈虛,白朮填上焦之空,故亦加之耳。
十九條 寒疝腹中痛,逆冷,手足不仁,若身疼痛;灸刺諸藥,不能治;抵當烏頭桂枝湯主之。
烏頭桂枝湯方 烏頭。
上一味,以蜜二斤,煎減半,去滓;以桂枝湯五合解之,令得一升後;初服二合,不知,即服三合;又不知,復加至五合。其知者如醉狀;得吐者為中病。
寒疝腹痛逆冷,詳已見。若其人太陽胸分之陽虛,則疝氣從腹上胸,且從胸而外出太陽之經絡矣。夫手足為陽氣之充,寒疝之邪逆之,則其中似有捍格,而為頑厚之狀,是不仁也。身體有通陽之脈,寒疝之邪逆之,則其中如有阻滯,而為脹滿之狀,故疼痛也。以灸刺治經,其如病之本在臟;以諸藥治里,其如病之標又在經;故皆不能治也。惟抵當烏頭桂枝湯主之者,以烏頭及蜜合煮,即前條烏頭煎之義,所以溫胃陽,而消寒逆之疝,則腹痛逆冷內愈,此治其本也。以桂枝湯解而合服之者,桂枝本湯,為行陽走表之劑,且以烏頭煎為佐,則又能從手足身體,而除寒解疝,其不仁、疼痛等症,焉有不外愈者乎?此治其標也。合標本內外而並治之,其主之也宜矣。如醉狀,倦怠不寧之貌,蓋將飛者翼伏,陽氣縮而欲伸之象。得吐中病者,吐能提氣,亦大氣一轉,其病乃散,陽勝而陰自化之理也。名之曰抵當者,與傷寒之抵當湯丸同義。蓋傷寒之湯丸,為抵敵其熱,而當住攻心之勢,且瀉熱者宜下,故病去於利;此症之湯,為抵敵其寒,而攔當熄火之機,且溫上者宜提,故中病於吐耳。烏頭無枚數,以本方用蜜二斤,與烏頭煎之用蜜二斤准之,當亦用五枚耶?或問不仁字:醫經之言手足皮膚不等,古人何不從痹重板滯等名,取其一而狀之,而獨曰不仁者,是何義也?前賢既無確解,子又云似有捍格,而為頑厚之狀,則與俗所云麻木者近似,而於不仁何取乎?答曰:少陰君主之官,深藏奧府;而其所發之陽神,充周遍滿中,復余靈醒昭覺之用;故雖麥芒隱刺,識痛楚於刀針,而蚤蝨微蹤,辨馳驅於車馬;此心君之陽德,仁被要荒之象。譬之天地陽春無跡,而草根樹杪皆通;譬之父母慈愛中懸,而兒隱女微必洞;此皆仁之為用也。若其素夙無病,而手足皮膚一時但覺扞格頑厚之狀,則是心陽不貫,如人君之不能以仁遠被,而天地父母之陽春慈愛,於此獨薄者然,故曰不仁。是則不特痹重板滯,不可以名此;即麻木之似是者,亦不得取以相代。以痹重板滯及麻木等,皆一枝一體之自為病,故就病者一邊言之;此則手足皮膚本自無病,蓋就心陽不貫一邊而言也。古人狀病之細密類如此。
白話文:
當歸生薑羊肉湯
這個藥方需要當歸三兩、生薑五兩、羊肉一斤。將這三樣藥材放入八升水中煮,煮到剩下三升。每次溫服七合,一天喝三次。如果怕冷症狀比較嚴重,可以將生薑加到一斤。如果疼痛很厲害又想吐,可以加入橘皮二兩、白朮一兩。如果加了生薑,也要再加五升水,煮到剩下三升二合,然後服用。
前面已經詳細說明了寒疝和腹痛的症狀。這是因為少陽的氣虛弱,導致疝氣從腹部往兩側肋部竄,引起肋部疼痛,還會腹脹,腹部裡面感覺很急迫。這些都是因為陽氣不足,無法抵抗陰邪。羊肉性甘溫,可以補氣,是脾胃喜歡的食物。加上辛溫的生薑,不僅可以驅散寒氣,還可以溫暖脾胃,提升氣機,進而溫養肺臟。再用味苦性溫、氣味濃重的當歸,從胸部通達到肋部,引導肺金的溫暖之氣到達肝膽部位,這樣就能消除寒疝。疝氣雖然是陰部疾病,但一定是寒邪入侵體內,導致氣機鬱結,向上衝逆。寒多,說明寒邪特別嚴重。生薑可以溫暖陰經,使寒邪向下消散,也能驅散體表的寒邪,使之向外散發。在這個方子的基礎上,把生薑加到十一兩,可以幫助陽氣疏通,促使身體發汗,從而將寒邪驅散出去。如果疝氣向上逆行嚴重,就會疼痛劇烈、想吐。橘皮氣味芳香,能疏散氣機,味道辛辣,性質溫和,可以疏通肝氣,消除逆氣,所以要加入橘皮。一般逆氣嚴重都是因為膈膜虛弱,白朮可以填補上焦的虛空,所以也要加入。
烏頭桂枝湯
寒疝導致腹部疼痛、逆冷、手腳麻木,甚至身體疼痛,用針灸、藥物都無法治好,需要用烏頭桂枝湯來治療。
這個藥方用烏頭,將烏頭用兩斤蜂蜜煎煮,煎到剩下一半時,去掉藥渣,然後用五合桂枝湯調和,讓總量達到一升。第一次服用二合,如果沒有效果,就服用三合,如果還沒有效果,再增加到五合。如果有效的話,會出現像喝醉酒一樣的感覺,並且想吐,這就表示藥效發揮作用了。
前面已經詳細說明了寒疝導致腹痛、逆冷的原因。如果這個人是太陽經胸部的陽氣虛弱,那麼疝氣就會從腹部向上衝到胸部,還會從胸部向外竄到太陽經的經絡。手腳是陽氣充盛的地方,如果受到寒疝的邪氣侵擾,就會感覺手腳裡面像有東西阻擋一樣,變得頑固麻木,這就是所謂的「不仁」。身體有陽氣循行的經脈,如果受到寒疝的邪氣侵擾,就會感覺裡面像有阻礙,導致腹部脹滿,所以會疼痛。用針灸來治療經絡,好像疾病的根本在內臟;用藥物來治療內臟,又好像疾病的表現在經絡,所以都無法治好。只有用烏頭桂枝湯來治療,烏頭和蜂蜜一起煎煮,作用和之前烏頭煎的原理一樣,都是為了溫補脾胃的陽氣,消除寒邪引起的疝氣逆行,這樣腹痛、逆冷等內在症狀就會好轉,這是治療疾病的根本。用桂枝湯調和烏頭煎一同服用,桂枝湯本來就是可以疏通陽氣、走表散寒的藥物,再加上烏頭煎的輔助作用,就能從手腳、身體等部位祛除寒邪,緩解疝氣,麻木、疼痛等症狀也會自然好轉,這是治療疾病的表象。內外兼治,標本同治,所以說用這個方子來治療最合適。像喝醉酒一樣的感覺,是身體疲憊不舒服的樣子,就像要飛翔的鳥兒一樣,陽氣內收而又想要伸展的表現。想吐,說明藥效已經發揮作用,吐能提氣,也是身體陽氣轉變的表現,病就會因此而消散,這是陽氣戰勝陰邪的道理。把這個方子叫做「抵當」,和傷寒論的抵當湯丸意思一樣,傷寒的抵當湯丸是為了抵禦熱邪,阻止熱邪進攻心臟,並且瀉熱宜向下走,所以疾病通過排泄來消除。這個方子是為了抵禦寒邪,阻止寒邪侵襲,溫補陽氣宜向上升發,所以疾病通過嘔吐來消除。烏頭沒有規定具體數量,這個方子用兩斤蜂蜜,和之前烏頭煎用兩斤蜂蜜的量來看,烏頭應該也是用五枚。
有人問,不仁這個詞,醫經上說手腳皮膚的感覺不一樣,古人為什麼不從麻木、沉重、板滯等詞中選一個來形容,而偏偏要用「不仁」呢?這是什麼意思呢?前人沒有明確的解釋,你又說這是「像有東西阻擋一樣,變得頑固麻木」,這和俗話說的麻木很相似,但為什麼要用不仁呢?我回答說,少陰經是人體的主宰,深藏在體內,它所發出的陽氣,充滿全身,並且有靈活、清醒、知覺的作用,所以即使是細小的麥芒刺到皮膚,也能感覺到刀針的痛楚,即使是微小的跳蚤蚊蟲,也能分辨出奔跑的車馬。這是心君的陽氣的功勞,就像陽光普照萬物一樣。就像春天的陽光無形無跡,卻能讓草木生長,就像父母的慈愛無處不在,對待子女細微的事情都瞭如指掌。這就是仁的作用。如果平時身體健康,手腳皮膚突然感覺到有東西阻擋一樣,變得頑固麻木,就是心陽不足,不能像仁愛一樣施澤於全身,就像君王不能把仁愛傳播到遠方,父母的陽氣和慈愛,在這裡獨獨沒有顯現出來,所以叫做不仁。這就不能用麻木、沉重、板滯來形容了,即使是和麻木相似,也不能用麻木來代替。「麻木、沉重、板滯」都是身體一部分的疾病,所以都是從疾病本身的角度來說的;而「不仁」是指手腳皮膚本身沒有疾病,而是從心陽不足的角度來說的。古人對疾病的描述,就是這樣細緻入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