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丹溪心法附餘》~ 腹滿寒疝宿食病脈證治第十 (6)
腹滿寒疝宿食病脈證治第十 (6)
1. 腹滿寒疝宿食病脈證治第十
十六條:寒氣厥逆,赤丸主之。
赤丸方:茯苓(四兩),半夏(四兩洗),烏頭(二兩炮),細辛(一兩)。
上六味。末之。內真朱為色。煉蜜丸如麻子大。先飲食,酒下三丸。日再,夜一服。不知,稍增之,以知為度。(方內止四味。其曰右六味,則六字為四字之訛耶?抑本方失去二味耶?愚竊傷寒直中厥陰及少陰諸方之意而擬補之。或可加乾薑桂枝乎?蓋乾薑散寒愈厥,桂枝通陽止逆故也。敢存此以質高明。)
厥:謂寒戰,如頭振齒介及渾身筋惕之類。此出於肝。肝中陽氣自虛。又或為外寒所逼,微陽深伏至陰之下,而逆陰自動。譬之嚴冬,真陽在泉,日光陰晦,陰風忽起鳴條走葉之象。故厥還者必發熱,以陽氣伏而必起,陽起則陰伏也。厥不還者死,陽絕不能自還,故主死耳。
四逆者:四肢逆冷,輕則在脛腕,重則至肘膝。此起於胃。胃中飲食所生之精悍,由脾肺而貫手足之四末者為順。胃為客寒所中,或肝腎之賊陰犯之,或停食貯飲等類,皆能使胃系塞,而其陽自伏,不能外貫手足而逆冷,故曰逆也。若各因其邪而分別治之,令胃中之精悍一通則愈。此厥逆之所由分也。
然厥症必兼四逆,以肝木之陰邪,能賊胃氣,故言厥者,必曰厥逆。四逆之重症,亦有見厥者,以胃陽自虛而見伏,遂下招肝木之外侮,故言逆者,亦間曰四逆而厥云。要之因厥而逆,則重在厥,厥愈而逆自通;因逆而厥,則重在逆,逆通而厥亦自愈。然則成氏謂厥甚於逆,自是定論。王履乞乞議之:真盲人觀劇,而妄述於婦人女子之前也。
蓋謂肝腎之虛寒上衝,而真陽下伏,因寒戰及頭振齒介等症而厥,遂致木邪乘土,又趺陽負於少陰,而胃氣中阻不貫手足而逆。此責在肝腎之虛寒,故當以治厥為本。厥而致逆,不必責陽明之胃。前所謂厥溫而逆自通也。赤丸溫下焦之陽,其主之也,不亦宜乎?
烏頭為隔年之老陽,較附子之性頗緩,而為下行旁行之品。且附子側子,俱其所生。老陽之氣堅定,性緩,則不致水火相激,而厥逆愈張。下行旁行,則直達肝腎。附側為其所生,則又能通臟真之氣,而生之長之矣。陰氣上逆,寒飲必升;故用茯苓淡滲之,且即從小便而下瀉其逆也。半夏降上焦之逆。細辛通經絡之陽,故用以為佐焉。真朱,即水銀所燒之朱而不雜假者。水銀為至陰之類,燒以為朱,則色紅性重。取直走下焦而通陽氣,故內此以為色焉。
酒性溫而通經。蓋溫以愈厥;通經以愈逆;故以之為下藥之使耳。
十七條:腹痛,脈弦而緊。弦則衛氣不行,即惡寒;緊則不欲食。邪正相搏,即為寒疝,繞臍痛。若發,則白汗出,手足厥冷。其脈沉緊者,大烏頭煎主之。
白話文:
第十六條:因為寒氣導致氣機逆亂,可以使用赤丸來治療。
赤丸的配方:茯苓(四兩)、半夏(洗過,四兩)、烏頭(炮製過,二兩)、細辛(一兩)。
將以上四味藥材磨成粉末,加入真正的硃砂作為著色劑,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如麻子大小的藥丸。先吃點東西,再用酒送服三丸,早晚各服一次。如果效果不佳,可以稍微增加劑量,以達到療效為止。(這個配方只有四味藥,但原文說是六味,是六個字是四個字的錯誤,還是原方遺失了兩味?我認為,應該參考傷寒論中治療厥陰和少陰的藥方,並加以補充,或許可以加入乾薑和桂枝。因為乾薑可以散寒、改善氣機逆亂,桂枝可以通陽、止逆。我斗膽提出這些想法,希望能得到高明的指教。)所謂「厥」,是指寒冷戰慄,像是頭部搖動、牙齒打顫以及全身肌肉抽搐等症狀,這是因為肝臟陽氣虛弱,或是因為受到外來寒邪侵襲,導致微弱的陽氣深藏於陰氣之下,而陰氣逆行。就像嚴冬時節,陽氣潛藏於地下,陽光被遮蔽,陰風突然颳起、樹枝搖曳的景象。所以,厥證復發時一定會發熱,因為陽氣被壓抑後必然會升起,陽氣升起則陰氣伏藏。如果厥證無法恢復,就會死亡,因為陽氣耗盡,無法自行恢復。所謂「四逆」,是指四肢冰冷,輕微的會在小腿和手腕,嚴重的會到手肘和膝蓋。這是因為胃氣虛弱。胃中由飲食產生的精華,經過脾肺輸送到四肢末端是順暢的。如果胃受到寒邪侵襲,或是肝腎的陰邪侵犯,又或是因為停食、積水等原因,都會使胃氣阻塞,導致陽氣內伏,無法到達四肢而出現四肢冰冷,所以叫做「逆」。如果能針對不同的病因分別治療,使胃氣暢通,症狀就會好轉。這就是厥逆症狀的不同成因。然而,厥症通常會伴隨四逆,因為肝木的陰邪會侵犯胃氣,所以說到厥時,通常會說厥逆。而四逆的重症也會出現厥症,因為胃陽虛弱而導致內伏,進而招致肝木的侵犯,所以說到逆時,也會說四逆兼厥。總之,因為厥而導致逆的,重點在於治療厥,厥症好轉,逆症也會跟著好轉。因為逆而導致厥的,重點在於治療逆,逆症好轉,厥症也會跟著好轉。所以,成氏說厥比逆嚴重,這是定論。王履不該有不同的意見,這就像是瞎子看戲,然後在婦女面前胡言亂語。這是因為肝腎的虛寒之氣向上衝擊,導致真陽之氣下伏,所以出現寒戰和頭部搖動、牙齒打顫等厥症,進而導致木邪侵犯脾土。又因為足太陽膀胱經的氣血受到少陰腎經的影響,導致胃氣阻塞,無法將陽氣輸送到四肢,出現四肢冰冷的逆症。這是肝腎虛寒所導致的,所以應該以治療厥為主。厥症導致的逆症,不必歸咎於陽明胃經,如同前面所說的厥症好轉,逆症自然也會好轉。赤丸溫補下焦的陽氣,用來治療這種症狀是很適合的。烏頭是隔年生的老陽,藥性比附子緩和,而且是下行和旁行的藥物。附子和側子都是烏頭所生的,老陽之氣比較堅定,藥性緩和,就不會導致水火不相容而使厥逆更加嚴重。下行和旁行之性,可以直接到達肝腎。附子和側子是烏頭所生的,又能疏通臟腑的真氣,幫助陽氣生長。陰氣上逆,寒飲必然上行,所以用茯苓來淡滲利水,並從小便排出。半夏能降上焦的逆氣,細辛能疏通經絡的陽氣,所以用來作為輔助藥。真朱,就是純粹由水銀燒製而成的硃砂,水銀是極陰之物,燒成硃砂後,顏色變紅、質地變重,可以直達下焦而通暢陽氣,所以加入此藥作為著色劑。酒性溫熱,能疏通經絡,用酒來送服藥物,可以溫陽以治療厥症,通經以治療逆症。
第十七條:腹部疼痛,脈象弦而緊。弦脈表示衛氣運行不暢,會感到怕冷;緊脈表示不想吃東西。邪氣和正氣相互搏擊,就會形成寒疝,會出現繞著肚臍疼痛,發作時會冒白汗、手腳冰冷,脈象沉而緊,可以使用大烏頭煎來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