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丹溪心法附餘》~ 血痹虛勞病脈證治第六 (2)
血痹虛勞病脈證治第六 (2)
1. 血痹虛勞病脈證治第六
三條 夫男子平人,脈大為勞,極虛亦為勞。
平人,指無故者而言。如傷暑、酒後等類,俱能使一時之脈浮大,是其人不平,故脈亦以不平見也。若其人平平無故,而脈以大見者,則知其為勞也。蓋腎為強力之官,所以藏精而化氣者也。精滿之人,用力,則精能鼓氣於飽滿而外施;不用力,則精又能攝氣於虛無而內伏。故雖勞,而不覺其為勞也。若精衰氣餒,勉強任勞,既不能鼓以充之,復不能攝以伏之,則神浮氣張,而脈大矣。此句是就其脈之外面上面而言。「極虛」句,又推開脈大,另就脈之裡面底面而言。猶云平人浮取而大,沉取而虛,固是勞脈。若平人浮之雖不見大,單是沉之而脈見極虛者,亦是勞脈。蓋既為無故之平人,安得極虛至此?是必先因勉力任勞,將在裡在下之微陽虛氣,盡情外騖,而中無所有之象故也。然同一勞,而其脈有浮大極虛之別者,因凡人表裡之氣,斷不停勻。表氣較密,則勞而無汗,故煩熱之勞氣鬱冒在外,而脈見浮大。若表氣更虛,這一勞便汗,裡氣有一往不停之勢。故在表,不以浮大見,而在裡,單見極虛矣。
自此至後文十七條,俱從首條「重困疲勞」句,而言其變脈變症也。蓋謂勞汗被風,則風邪滯血而為血痹。其不被微風而自成勞症,則又有種種之候云。
門人問曰:「謹按《傷寒論》,惟經前經後,熱入血室,另立婦人之條,餘俱男婦同論。即《金匱》全經,除妊娠一門專論婦人外,餘亦通論男女之條也。獨虛勞卷中,自三條、四條、五條、及七條、十條,俱以男子冠之。夫冠以男子者,是與婦人女子無與之義也。且六條曰『陰寒,精自出』,八條曰『陰頭寒』,九條曰『失精』,十三條曰『亡血失精』,十四條曰『夢失精』,則其無男子字樣者,而所論者亦屬男子也。雖九條曰『女子夢交』,十三條曰『婦人則半產漏下』,正惟提出女子婦人二症,而其餘俱論男子,益可見矣。將以為勞,僅男子之病也。則今之婦人女子之病勞,而且死於勞者,何多耶?若謂同稟天地之陰陽,父母之精血而生之者,其病機當無所區別矣,仲景何獨忍於婦人女子之勞且死乎?」
答曰:「淵哉乎問也!此陰陽之奧府,軒岐之玄竅。仲景獨於仰觀俯察中得之,而著為金科玉律之文。後之君子,雖東垣、丹溪輩,猶未之或知,況其他乎?子姑坐而語汝。夫立極於陰,而其用在陽者,天之道也。立極於陽,而其用在陰者,地之道也。男子得天之化,故立極於肝腎,而以心肺為用。心肺者,神氣之所託也。根蒂之陰,虛於下,而不能縱送,則神氣之陽,餒於上。強力而用之,凡曰支、曰持、曰鼓、曰努者,皆氣也。氣不勝,則名為勞。是勞之為病,其機雖伏於肝腎,而病實成於上焦氣分者也。婦人得地之化,故立極於心肺,而以肝腎為用。肝腎者,血液之所注也。根蒂之陽,空於上,而不能提攜,則血液之陰,瀉於下。不禁而用之,凡曰崩、曰帶、曰漏、曰淋者,皆血也。血不繼,則名為枯。是枯之為病,其機雖發於心肺,而病實成於下焦血分者也。然則勞為男子之氣病,枯為女子之血病,其初症各不相蒙。故言勞而每冠以男子者此也。至於枯之為病,發於心肺之不能上提,而陰血下脫。久則又以陰脫之故,而陽氣益虛,則下陰之濁質上乘,而見煩熱上氣,痰涎喘咳等候,始與男子之勞症頗同。勞之為病,發於肝腎之不能下固,而陽氣上空。久則又以陽空之故,而陰精愈脫,則殘陽之虛氣下陷,而見亡血、失精、盜汗、清穀等候,始與女子之枯症頗同。故論男子之勞,而兼曰『女子夢交』,『婦人則半產漏下』者此也。
且子亦知婦人女子之所以無勞,並其病且死者,似勞而實非勞之故乎?夫勞以氣言,婦人女子,本坤地之順承,其氣常主靜而不用。故雖多欲而無房室之勞者一也。不觀青樓中人者乎?人盡可夫,經數十年而未聞有勞且死者,可證矣。又婦人女子無用氣之任,如所謂支持鼓努以傷其氣者,二也。即山鄉窮谷,亦有操井臼之勞者,然其心思愚樸,肺氣完固,則又不能為勞所病矣。此婦人女子所以無勞之道也。然則子之誤認為勞者何因乎?推原其要,皆責之手少陰,而分之,則有順逆兩境。逆境二因:曰灰悔,曰嗔怒。順境二因:曰媲妮,曰不夫。二者,皆倉公所謂「欲男子而不可得」之類也。
夫先甘後苦,先逸後勞,以至事去莫追,此生難挽諸境,致不能堪。於是神息則如火之漸灰,氣卑則如心之抱悔。神氣日削,而不能上提,則下泄之諸症見矣。若夫婦姑反唇,黃紫競色,伯姊多乖,良人不德。齒上鋒芒,眉頭戈戟。情理外持,懊惱內積。伏嗔噎怒,木鬱成火。馬刀懸癭,腋下乳左。堅腫切痛,此猶外苦。怒鼓嗔橫,氣不中聚。陽上暈眩,陰下流注。陰陽決離,良工之所莫愈者也。
至於順境二因,其機皆發於男女。但淫火之由來,有內外之別。從內出者,並無見聞感觸。因腎精充足而自奮,壬水之氣上交,而心中丁火,始有洋溢飛走之象。是陽道陰庭,先已動跳於下,而淫心後覺者,比之冬至之管灰吹動,而漸蒸為大地陽春之義也。從外入者,心腎本自空寂。因耳目見聞,入通心主。君火之愛慕熱於上,則由心系之絡腎者,如郵傳馬遞,而交通命門。命門者,相火也。君相合德,則雷令風行而下頒。男之陽道,女之陰庭,以火氣吹之,而動且跳矣。是所謂外入者,由自上而下者也。仙家以外入者,謂之種蒔藥苗;內出者,謂之天然藥苗。其逆則成丹,另有奧義不論外。而順則成人之道。男女一交,則火從水去,氣逐精消。譬諸天地媾,而雲行雨施,則煩熱躁濕之鬱氣頓解,而清寧各得其所矣。若夫白晝清虛,緣窗深奧。風流夫婿,撩鬢畫眉。輕薄郎君,簪花勻面。在男子以為乘一時之興,而不知受之者,早心怡神蕩,而飛馳外入之淫機矣。夫君相之火,交煽於兩腎間而無所事。則其火既不能下泄,復不能上回,而橫流於帶脈。帶脈得火氣之吹噓而作脹。故初症則兩腰沉墜而疼痛,且如欲大小便之狀而不得。繼則化為白淫而下注者,真氣推而送之也。然而一波未平,一波復起。初以心氣乍動,而腎精乍泄。久則心氣虛於上,而腎精之帶下者成路矣。推而廣之,同床御妾,明火焚妻。隔被調妻,暗刀刃妾。而於天命何尤哉?此媲妮之流毒如是也。若乃火勝血熱,氣薄精稀。其人好淫而易泄。好淫,則多無端而勾引其生春。易泄,則每有合而拋捐於中路。此致蕙死蘭枯,較之媲妮者為尤速。謂之不夫,不亦宜乎?凡此二因,比之天氣下施,地氣上應,雲稠陰重,雨腳正懸。爾乃天氣忽收,地氣不攝。淫光燭空,虹環青紫。燠熱塞氣,潮濕欲流。民物躁擾,臟腑烏能堪此乎?況帶淋之所注者,陰血之變相也。血泄則氣衰。故月事不以時下,舊血不去,新血不生。其不成枯症而死也得乎?夫倉公所謂「欲男子而不可得」者,是言無夫而生內出之因。不知有夫無事之媲妮,及有夫有事之不夫者,其外入之因,理同,而病機則一。故曰「皆其類也」。
門人曰:「婦人女子,無勞症而但有枯症。且其所以致枯之因,千古未聞。夫子發此精鑑之奧,請記之注後,以與男子之勞症相為發明。」余不能違,故並附於此。
白話文:
男子勞病與女子枯病
普通人如果脈象顯得粗大,表示身體過於勞累。極度虛弱時,脈象也會顯得粗大,這也是勞累的表現。
這裡所說的普通人,是指沒有其他外在因素影響的人。如果因為中暑、飲酒等原因導致脈象暫時浮大,則屬於身體不正常的反應。但如果一個人平時沒有任何原因,脈象卻顯得粗大,那就表示他過於勞累了。
腎臟是身體強健的根本,負責儲藏精氣並將其轉化為能量。精氣充足的人,如果用力,精氣就會被調動起來,充滿全身並向外發散。如果不用力,精氣又能收斂潛伏於體內。所以即使勞累,也不會感覺到疲憊。但如果精氣衰竭,勉強勞作,既無法調動精氣來補充體力,也無法將精氣收斂起來,就會出現精神浮躁,氣息外張,導致脈象粗大。這是從脈象表面的表現來說。
而「極虛」則是指脈象深層的表現。意思是,如果一個普通人,浮取脈象時雖然不覺得大,但沉取脈象時卻發現極度虛弱,這也是勞累的表現。因為一個沒有任何原因的普通人,不應該出現如此虛弱的脈象。這一定是過度勞累,將體內潛藏的微弱陽氣耗盡,導致體內空虛所致。
勞累的表現雖然都是脈象粗大,但也有浮大和極虛之分。這是因為每個人的表裡之氣不均勻。如果表氣較為緊密,勞累時就沒有汗,體內鬱積的熱氣會浮於表面,導致脈象浮大。如果表氣更加虛弱,勞累時就會出汗,裡氣會加速外洩,表面的脈象就不會顯得浮大,而是在深層出現極度虛弱的表現。
從這裡開始到後文的第十七條,都是從第一條的「重困疲勞」延伸出來,說明各種勞累導致的脈象和症狀變化。例如,勞累出汗後又受風,風邪會阻滯血液而形成血痹。如果沒有受風,單純的勞累也會產生各種症狀。
有學生問:根據《傷寒論》,只有婦女在月經前後,熱邪進入血室的情況,才單獨列出條文討論。其他情況,男女都共同討論。即使是《金匱要略》,除了妊娠專門討論婦女的疾病外,其餘也都將男女共同討論。唯獨在虛勞篇中,第三、四、五條以及第七、十條都特別標明是男子。這樣標明「男子」,是不是表示這些病症與婦女無關呢?而且第六條說「陰寒,精自出」,第八條說「陰頭寒」,第九條說「失精」,第十三條說「亡血失精」,第十四條說「夢失精」,這些雖然沒有標明男子,但所討論的也都是男子的病症。即使第九條提到「女子夢交」,第十三條提到「婦人則半產漏下」,也正是因為提出了女子婦人的兩種病症,才更加突顯出其餘條文都是在討論男子的病症。難道可以認為勞病只屬於男子嗎?現今婦女因勞病而死的也很多啊!如果認為男女都是稟天地陰陽之氣、父母精血而生,其發病機理應該沒有區別才對,難道仲景會忍心看著婦女因勞病而死嗎?
老師回答說:你的問題很深刻!這涉及到陰陽的奧秘,是醫學中的精髓。仲景能夠從觀察天地萬物中領悟到這些道理,並將其著述為經典。後來的醫生,即使像東垣、丹溪這樣的人物,也未必能夠完全理解,更何況其他人呢?你先坐下來,我來給你解釋。
天地之道是,陰是根本,而陽是作用。男子稟承天地的陽剛之氣,所以以肝腎為根本,以心肺為作用。心肺是精神氣血的寄託之處。如果肝腎的陰氣不足,不能順暢地將精氣向上輸布,就會導致心肺的陽氣衰弱。如果勉強用力,就會出現「支」、「持」、「鼓」、「努」等情況,這些都是氣不足的表現。氣不足,就稱為勞病。所以,勞病的根本在肝腎,但發病卻在上焦氣分。
婦女稟承大地的陰柔之氣,所以以心肺為根本,以肝腎為作用。肝腎是血液的儲藏之處。如果心肺的陽氣不足,不能將血液向上提拉,就會導致血液向下流失,形成崩漏帶下等情況。血液不足,就稱為枯病。所以,枯病的根本在心肺,但發病卻在下焦血分。
這樣來看,勞病是男子的氣病,枯病是女子的血病,兩者初期的症狀是不同的,所以談論勞病時常常標明是男子。至於枯病,是因為心肺不能將血液向上提拉,導致陰血下脫。時間久了,陰血脫失也會導致陽氣更加虛弱,導致下陰濁穢之物向上反逆,出現煩熱上氣、痰涎喘咳等症狀,這時的症狀才與男子的勞病比較相似。勞病是因為肝腎不能固攝,導致陽氣上脫。時間久了,陽氣脫失也會導致陰精更加虛弱,導致殘餘的虛陽之氣向下陷落,出現亡血、失精、盜汗、清谷等症狀,這時的症狀才與女子的枯病比較相似。所以,討論男子勞病時,也會提到女子夢交、婦女半產漏下等情況。
你知道為什麼婦女沒有勞病,而只有枯病,甚至會因枯病而死嗎?看起來像勞病,但實際上並非勞病。勞病是氣病,婦女稟承大地的柔順之性,其氣常常主靜而不動,所以即使有較多的性慾,也不會因為房事過多而患上勞病。你看那些青樓女子,可以接待很多客人,但從未聽說她們會因勞病而死。這就可以證明了。另外,婦女沒有用力勞作的機會,不會像男子那樣因為需要「支持鼓努」而耗傷氣。即使在偏遠的山村,有婦女需要操作井臼,但因為她們心思單純,肺氣完固,也不會因為勞作而患上勞病。這就是婦女不會患上勞病的原因。
那麼,你認為婦女患上的「勞病」又是怎麼回事呢?追根溯源,都與手少陰心經有關。細分的話,又分為順境和逆境兩種情況。逆境有兩種原因,一種是悔恨,另一種是嗔怒。順境也有兩種原因,一種是過度迷戀性事,另一種是因性事不滿足。這兩者,都是倉公所說的「求子不得」的情況。
先享受後吃苦、先安逸後勞累,以至於事情過後無法挽回,這些都會讓人難以承受。於是精神就像逐漸燃盡的灰燼,氣息低微就像心中抱著悔恨。神氣日益衰弱,無法將氣向上提拉,就會出現下洩的各種症狀。
如果夫妻、婆媳之間爭吵,為了爭名奪利,或者因為丈夫不夠好,導致矛盾不斷,心生懊惱,鬱積在心,久而久之就會因為情志不遂而生火,導致出現乳腺腫痛等問題。這些都是外在的痛苦。如果怒火攻心,氣機不能正常匯聚,陽氣就會向上散發,出現眩暈,而陰氣則向下流失,導致陰陽分離。這種情況,即使是高明的醫生也難以治癒。
至於順境,發病機理都與男女有關。但淫火的產生,又分為內外兩種。從內而發的,沒有任何外在的刺激,而是因為腎精充足而自然湧動。腎水之氣向上交合,心火就會出現亢奮之象。這是陽道陰庭首先在下躍動,然後淫慾之心才後知後覺。這就像冬至時節,陽氣從地底萌動,逐漸蒸騰為春天的景象。
從外而發的,心腎本來空虛寂靜,因為看到或聽到某些事物,影響了心主,心火愛慕之情就會熾熱。心系之絡通腎,就像驛站傳遞信息一樣,將信息傳遞到命門。命門是相火。君相協調,就會引發雷動風行之勢。男子的陽道、女子的陰庭就會受到火氣的吹拂而跳動。這就是所謂的外入,是從上到下的過程。
仙家將外入的稱為「種蒔藥苗」,內出的稱為「天然藥苗」。逆向則可修煉成仙丹,這裡不討論。順向則成人之道。男女一旦交合,火氣就會隨著水氣而流失,精氣也會隨著慾望而消散,就像天地交合,雲雨施潤,使煩熱潮濕之氣消散,天地恢復清寧一樣。如果白天無事,在深閨中,面對著風流的丈夫,輕挑地梳妝打扮,或是面對輕薄的男子,簪花抹粉,男子可能只是一時興起,但卻不知道,接收方早就心神蕩漾,淫慾之機已經啟動。君火和相火在兩腎之間交煽,無法向下宣洩,又不能向上返回,就會橫流在帶脈之中。帶脈受到火氣的影響就會膨脹,所以最初會感到腰部沉重疼痛,像要大小便的感覺,但卻排不出來。接著就會化為白淫而下注,這是真氣在推動。
然而,一波未平一波又起。最初是心氣的暫時波動,導致腎精的暫時洩漏。時間久了,心氣就會在上虛弱,腎精的帶下就成為常態。推而廣之,像與侍妾同床、當面調戲妻子、隔著被子調戲妻子、背地裡勾引妾室等行為,都是在違反天理。這就是過度迷戀性事的危害。
如果火氣旺盛、血熱、氣血不足、精稀,這種人會好色而容易洩精。好色則會不斷地引起淫慾,容易洩精則會在性交過程中半途而廢。這種行為會導致女子「蕙死蘭枯」,比迷戀性事更加有害。這種行為稱為「不夫」,確實不應該。
以上兩種原因,就像天氣向下施捨,地氣向上回應。雲層濃厚,雨腳懸空,這時如果天氣突然收斂,地氣不能上升,就會出現淫光閃爍、虹環出現的現象,天氣也會變得悶熱潮濕。人類也會因為情慾而躁動不安,內臟也無法承受。況且帶下所流注的是陰血的變異,血洩則氣衰。所以月經會不按時來,舊血無法排出,新血也無法產生。這樣會導致枯病而死,也是必然的。
倉公所說的「求子不得」,是指沒有丈夫而產生內在淫慾的情況。他不知道,有丈夫卻迷戀性事,以及有丈夫卻因性事不滿足的情況,都與前者一樣是外在的淫慾所致,病機也相同。所以說,這些都屬於同類情況。
學生說:婦女沒有勞病,只有枯病,而且導致枯病的原因,前所未聞。老師您闡述了這個精深的道理,請允許我將其記錄下來,並附在注釋後面,與男子的勞病相互發明。
老師說:我不能拒絕你的請求,所以將這些內容附在後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