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丹溪心法附餘》~ 婦人妊娠病脈證治第二十 (1)
婦人妊娠病脈證治第二十 (1)
1. 婦人妊娠病脈證治第二十
師曰:婦人得平脈,陰脈小弱,其人渴,不能食,無寒熱,名妊娠。桂枝湯主之。
於法六十日當有此症。設有醫治逆者卻一月,加吐下者則絕之。
桂枝湯方(別見)
經言:陽搏陰別,為有子。蓋謂脈之外廓,沉柔而得陰脈之常;但中間一線陽脈,高起而搏指,特與平部之陰脈各別,是陰中另具一陽也,非有子而何哉?又言:左尺滑者妊也。夫滑為氣血交聚之診;左尺應胞門,胞門之中,陽精如端居貴人,而婦人之氣血,會聚而包裹之,其脈安得不以滑見耶?二說俱就左尺而言之也。又曰:手少陰脈動甚者妊子也。蓋謂心腎同主手足之少陰,而司精血相通之妙者也。夫兩物相擊,輕小者動,亦受擊者動,已見動脈下。今心主之脈,無端而動甚,豈非下焦腎中,得外陽以實之,而上擊之所致乎?故知妊子也。此從寸口而言之也。然三說雖各不同,而其理則一。以尺脈之兩邊,沉柔細滑而得陰體,故其中始見弦長,而別為搏指,因之上衝寸口,而見動甚矣。此諸脈與外症之暈眩嘔逆相符也。
本經平脈,不特尺不陽搏陰別,及不滑,並手少陰不動之類;凡不沉浮遲數者,皆在其中。此仲景於經旨之外,又言妊娠之變診也。陰脈,以下文小弱,及桂枝湯脈之陽浮陰弱推之,當指沉按而言。以陰脈小弱,言四臟之心肝脾肺,而不言腎。腎中得別陽以實之,豈有小弱之理?惟是四臟之精氣,趨固胎元,故見小弱,正與前人三說,相為表裡。蓋惟腎脈搏別滑實,故致四臟之陰脈小弱;則仲景丟開尺脈,而言四臟之陰脈,與經文撇開足少陰,而言手少陰者同義也。但凡渴而不能食者,多有寒熱之外症;以少陽中風寒,則渴而默默不欲食,且寒熱往來耳。今既有此而無彼,合而斷之。脈平,為人病脈不病;四臟之陰脈小弱,為臟真趨赴腎經以養胎;渴,為津液下掣;不能食,為生氣上衝,故知為妊娠矣。桂枝湯養陽以益陰,故主之。養陽,則實上以御下之沖氣,故能食;養陽以益陰,則陰脈不小弱,而渴亦可止也。
六十日,胎氣已成,陰血奔赴,故於法當有前此之脈症。以胎氣已成,則向長之機勢上侵,而不能食;陰血奔赴,故陰脈小弱而渴也。設或醫家以微渴而誤清上焦之火,則上虛而胎氣益張;因少不能食而誤傷中土之陰,則胃干而臟真失養。胎氣下張而上衝,故不食既早;臟真自虛而下顧,故乾渴先形。前項脈症,遂減卻一月,而於三十日見矣。若逆甚而因渴以吐之,因不能食而下之。吐則上提,而陰血不下貫,故不渴;下則下泄,而生氣不上衝,故反能食。遂絕然無前此之脈症矣。然至陰血不下貫,生氣不上衝,豈妊娠之佳兆乎哉?此處主桂枝湯,當但服藥,而不啜熱粥為合。蓋啜粥是助桂枝辛甘之性以祛邪,不啜粥則任芍藥酸斂之性以養臟故也。
絕之之義:錢塘婁氏,謂絕止醫治;本經從無此噴飯之文。槜李徐氏,謂絕止吐下;仲景又無此不傳之藥。且於文於理,明明言常例該遲至六十日,治逆則早見三十天,逆甚則母氣不相顧,子氣不日增,而無此矣。蓋危詞也。嗚呼!吾安得知音者,而與之讀金匱之文耶?
白話文:
老師說,婦女如果脈象平和,但陰脈略微細弱,而且感到口渴,吃不下東西,沒有發冷發熱的症狀,這就是懷孕的表現。可以用桂枝湯來治療。按照常理,懷孕六十天左右會出現這些症狀。如果醫生治療錯誤,導致病情加重,可能會提前一個月出現這些症狀。如果又加上嘔吐和腹瀉,這些症狀就會消失不見。
(桂枝湯的藥方在其他地方有記載)
醫書上說:「陽脈搏動而陰脈呈現不同的狀態,這是懷孕的徵兆。」這句話的意思是,脈象外圍沉穩柔和,是陰脈正常的表現,但脈搏中間有一條陽脈,高高隆起,與陰脈有明顯區別。這是陰脈中另有一股陽氣的表現,不是懷孕是什麼呢?另外,醫書又說,左手寸關尺的尺脈滑動,也是懷孕的徵兆。滑脈是氣血匯聚的表現,左手尺脈對應著子宮,子宮中有陽氣精華像一位端坐的貴人,婦女的氣血會聚包裹著它,脈象自然會呈現滑動的狀態。這兩種說法都是針對左手尺脈而言的。還有一種說法是,手少陰脈跳動很明顯,也是懷孕的徵兆。手少陰脈包括心經和腎經,它們主管精血的交流。兩物相擊,輕小的東西會晃動,被擊打的東西也會晃動。如果現在心經的脈搏沒有原因地跳動得很厲害,難道不是因為下焦的腎中陽氣充實,向上衝擊所導致的嗎?所以說這是懷孕的表現。這是從手寸口的脈象來說的。這三種說法雖然不同,但道理是一樣的。尺脈的兩側沉穩柔細而滑,這是陰脈的本體,所以中間會出現像琴弦一樣長而且有力的脈象,像搏動一樣,並且向上衝擊到寸口,脈搏跳動得很明顯。這些脈象和頭暈、噁心嘔吐等外在症狀相符合。本經所說的平脈,不僅僅是指尺脈沒有陽脈搏動陰脈不同的情況,也沒有滑脈,更不是手少陰脈沒有跳動等。凡是不浮、不沉、不遲、不數的脈象都在其中。這是張仲景在醫經的基礎上,補充說明懷孕的特殊脈象。陰脈,結合下文的「小弱」以及桂枝湯脈的陽浮陰弱來推斷,應該是指沉脈而言。說陰脈略微細弱,是指心、肝、脾、肺四臟的精氣,而不是指腎。腎中得到陽氣的充實,怎麼會出現細弱的現象呢?只是因為四臟的精氣都流向胎兒,所以才顯得略微細弱。這和前面說的三種脈象說法是互相印證的。只有腎脈跳動有力、滑動而且充實,才會導致四臟的陰脈略微細弱。因此,張仲景捨棄了尺脈,而談論四臟的陰脈,這和醫經捨棄足少陰脈,而談論手少陰脈是一個意思。但是,一般來說,口渴又不能進食的人,通常會有發冷發熱的外在症狀,比如少陽中風寒,會感到口渴而默默不語,不想吃東西,而且會出現忽冷忽熱的情況。現在有口渴、不能進食的症狀,卻沒有發冷發熱的情況,綜合判斷,脈象平和,說明不是一般病症;四臟的陰脈略微細弱,說明四臟的精氣都流向腎經來滋養胎兒;口渴,說明體內的津液下行;不能進食,說明體內的生氣上衝。所以判斷是懷孕了。桂枝湯可以養陽氣、滋陰液,所以用它來治療。養陽氣可以穩固上焦,抵抗下衝的氣;這樣就能吃得下飯了。養陽氣又能滋養陰液,陰脈就不會細弱,口渴也能止住。懷孕六十天左右,胎氣已經形成,陰血流向胎兒,所以按照常理,會出現之前的那些脈象和症狀。因為胎氣已經形成,就會出現向上生長的趨勢,導致不能進食;陰血都流向胎兒,所以陰脈略微細弱,導致口渴。如果醫生因為輕微的口渴而誤認為是上焦有火,用清熱的藥物治療,就會導致上焦虛弱,胎氣更加旺盛,又因為不能進食而誤傷了中焦的陰氣,就會導致胃部乾燥,臟腑精氣失去滋養,胎氣向下衝擊。所以不能進食的情況會提前出現,臟腑精氣會因虛弱而下行,口渴也會提前出現。之前所說的脈象和症狀,會提前一個月,在懷孕三十天左右就出現。如果病情加重,因為口渴而嘔吐,因為不能進食而腹瀉,嘔吐會導致向上提氣,陰血無法向下貫通,所以就不會感到口渴;腹瀉會導致向下排泄,生氣無法向上衝擊,反而可以吃得下東西了。這樣,之前所說的脈象和症狀就會消失不見。但是,陰血無法向下貫通,生氣無法向上衝擊,難道是懷孕的好兆頭嗎?這裡用桂枝湯治療,應該只服藥,不要喝熱粥。因為喝粥會幫助桂枝的辛甘藥性來驅散邪氣,不喝粥,就可以任由芍藥的酸澀藥性來滋養臟腑。關於「絕之」的意思,錢塘的婁氏認為是指停止治療。但是本經並沒有說要停止治療。槜李的徐氏認為是指停止嘔吐和腹瀉。仲景也沒有說不能用藥物。而且,從文字和道理來看,明明是說一般情況下應該在懷孕六十天左右出現症狀,治療失誤導致病情加重,就會提前三十天出現症狀。如果病情非常嚴重,母親的氣血顧不上自身,胎兒的氣卻日益增長,就沒有那些症狀了。這是一種危險的說法啊!哎,我到哪裡才能找到知音,一起研讀《金匱要略》的文字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