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丹溪心法附餘》~ 黃疸病脈證治第十五 (2)

回本書目錄

黃疸病脈證治第十五 (2)

1. 黃疸病脈證治第十五

三條:額上黑,微汗出,手足中熱,薄暮即發,膀胱急,小便自利,名曰女勞疸。腹如水狀,不治。

女勞疸,固因房室太過,精虛生熱,為本候。然單系精虛,則常見血痹虛勞等症,而不得成疸也。惟多欲而兼勒精者,始有此病。以多欲則膈氣過勞,而火浮於上;勒精則腎氣搖動,而火鬱於下。邪火內炎,則真陽不布;真陽不布,則中土之氣,浮橫散漫,而發為黃症。如本條及十六條之候矣。若謂單系精虛生熱所致,則當不主犀利之硝礬散,並散後不列滋陰補精之藥者,概可思矣。 額上,內應胸分,黑為腎色;腎火沖熾胸分,有煙煤之象,故黑。邪熱內蒸,故汗出。手足之心屬少陰,少陰火盛,故手足中熱。薄暮屬陰分,陰火盛,故薄暮即發。熱勢下流膀胱,故急。小便自利,故知系乾熱而非水也。名曰女勞疸,其意以腹不脹者為可治;脾胃尚有滋息之源故也。倘非水,而腹如水狀,是脾陽衰敗而作脹,將真陰無精悍以奉之,而邪火不可息矣,故不治也。

四條:心中懊憹而熱,不能食,時欲吐,名曰酒疸。 酒性,熱濕而浮;熱濕浮於膈上,故心中液傷而懊憹;熱濕浮於中焦,故胃中氣傷而不欲食;熱濕浮於中焦,而且欲上衝膈上,故時欲吐也。謂非因酒而致疸之症乎?故名酒疸。

五條:陽明病,脈遲者,食難用飽;飽則發煩,頭眩,小便必難。此欲作谷疸。雖下之,腹滿如故。所以然者,脈遲故也。 此言谷疸之變脈變症也。陽明病,指陽明之腑病而言,如病風寒暑濕燥火之後,皆是。蓋謂谷疸之脈,不止趺陽緊數一種。凡陽明腑病之後,其脈遲者,以脾胃之陽氣內虛,故其至也,不能連珠魚貫,而見遲遲慢發之狀。倘減谷自節,則其氣猶能勝食而漸化,故食難用飽。飽則食滯而生熱,且將胃脘中之殘液,滲入食中,不能腐化以自還,故煩。煩熱之氣,浮於中者,必炎於上,故頭眩。氣機不下運,則水穀混停,故小便必難。夫熱煩濕滯之邪,團結胃中;脈雖異於二條之緊數者,而其胃中之苦濁,則同;故知亦欲作谷疸也。 下之,指後文十五條茵陳湯之謂。蓋茵陳湯,雖下其熱煩谷滯,而腹滿如故者,以脈遲陽虛,而作虛脹也。愚鄙擬之,或於本湯加乾薑,以為反佐,則寒熱標本,針鋒互對,而無弊矣。

六條:夫病酒黃疸,必小便不利;其候心中熱,足下熱。是其症也。 病酒熱而小便利,則熱隨便減,而不得成疸;故病酒黃疸者,必先以小便不利為候也。酒性熱而浮且濕;熱從浮見,浮則上炎,故其候,心中熱。熱從濕見,濕多下趨,故其候,足下熱。此三者,為酒疸之確症也。

七條:酒黃疸者,或無熱,靜言了了,腹滿,欲吐,鼻燥。其脈浮者,先吐之;沉弦者,先下之。

白話文:

黃疸病脈證治第十五

第三條:額頭出現黑色,稍微出汗,手腳心發熱,傍晚就發作,膀胱感覺急迫,小便卻很順暢,這叫做「女勞疸」。肚子像水腫一樣脹大,就無法醫治了。「女勞疸」確實是因為性生活過度,精氣虧虛生熱而引起的,這是根本原因。但單純因為精氣虧虛,常見的會是血痺、虛勞等症狀,而不會形成黃疸。只有在性慾旺盛又強行忍精的情況下,才會發生這種病。因為性慾過度會使橫膈膜的氣機過於勞累,火氣往上浮;忍精則會使腎氣動搖,火氣鬱結在下。邪火在體內燃燒,導致真陽無法正常運行,真陽無法運行,則中焦脾胃之氣浮散紊亂,就發為黃疸。就像本條和第十六條所描述的症狀一樣。如果說只是因為精虛生熱所導致,那就不應該使用藥性猛烈的硝礬散,而且散藥用完後不應該不使用滋陰補精的藥物。額頭的氣色,對應的是體內的胸部,黑色是腎的顏色。腎火向上衝到胸部,就像有煙煤一樣的顏色,所以呈現黑色。邪熱在體內蒸騰,所以會出汗。手腳心屬於少陰經,少陰經火氣旺盛,所以手腳心會發熱。傍晚屬於陰分,陰火旺盛,所以傍晚會發作。熱勢向下流注到膀胱,所以會感到急迫,小便順暢,可知這是乾燥的熱而不是水濕。稱之為「女勞疸」,是因為腹部不脹大還可以治療,表示脾胃還有生養之氣。如果不是水腫,腹部卻像水腫一樣脹大,表示脾陽已經衰敗,造成腹脹,真陰已經沒有精氣可以滋養,邪火也無法平息,所以就無法醫治了。

第四條:心中煩躁難安又發熱,沒有食慾,時常想吐,這叫做「酒疸」。

酒的性質是熱、濕、並且向上浮動。熱濕之氣浮在橫膈膜之上,所以心中液體受損而感到煩躁難安。熱濕之氣浮在中焦,所以胃中氣機受損,不想吃東西。熱濕之氣浮在中焦,並且想向上衝到橫膈膜,所以會時常想吐。難道說這不是因為飲酒而引起的黃疸嗎?所以稱之為「酒疸」。

第五條:陽明病,脈象遲緩,表示難以吃飽,吃飽就感到煩躁,頭暈,小便一定困難,這將要發展成「谷疸」。即使服用瀉藥,腹脹還是沒有改善,原因就在於脈象遲緩。這裡說的是谷疸的脈象變化和症狀。陽明病指的是陽明腑的病變,比如因為風寒暑濕燥火等病邪引起的。谷疸的脈象,不止有趺陽脈緊數這種,凡是陽明腑病之後,脈象遲緩的,是因為脾胃陽氣內虛,所以脈象的跳動不能連續不斷,而呈現出遲緩的狀態。如果減少食量並有所節制,那麼脾胃之氣尚能承受食物並逐漸消化,所以很難吃飽。吃飽了就會因為食物積滯而生熱,並且會將胃脘中殘留的液體滲入食物中,導致無法正常腐化。所以會感到煩躁。煩熱之氣浮在中焦,必然向上發炎,所以會頭暈。氣機無法向下運行,導致水穀混濁停滯,所以小便困難。熱邪、煩躁和濕滯之邪,團結在胃中,雖然脈象與第二條描述的緊數脈不同,但胃中的苦濁卻是相同的,所以知道這也是要發展成谷疸。使用「下之」,指的是後文第十五條的茵陳湯。茵陳湯雖然能消除熱煩和食物積滯,但腹脹還是沒有改善,是因為脈象遲緩,陽氣虛弱而造成虛脹。我認為可以在本方中加入乾薑,作為反佐藥,這樣寒熱兼顧,標本兼治,就沒有弊端了。

第六條:得了酒黃疸,一定會小便不利。它的症狀是心中發熱,腳底發熱,這些都是它的症狀。

因為飲酒發熱而小便順暢,熱邪就會隨著小便減少,就不會形成黃疸。所以得了酒黃疸的人,一定會先出現小便不利的症狀。酒的性質是熱、向上浮動而且濕。熱從向上浮動而顯現,向上浮動則會向上發炎,所以症狀是心中發熱。熱從濕邪而顯現,濕邪多向下走,所以症狀是腳底發熱。這三點是酒疸的確切症狀。

第七條:得了酒黃疸的人,有的沒有發熱,神志清醒,肚子脹滿,想吐,鼻腔乾燥,脈象浮的,應該先催吐;脈象沉弦的,應該先用瀉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