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傷寒直指》~ 《傷寒直指》卷三 (41)
《傷寒直指》卷三 (41)
1. 辨太陽病脈證治中第六
宇泰:身黃矢黑,喜忘發狂,是推廣之詞。上文只是滿而不硬耳。海藏:丸藥味同劑,如何是二法?蓋喜忘發狂,身黃矢黑者,病之甚也。無以上各證,但少腹滿,小便利者,輕也。故止以三之二作丸。丸者,取其數少而緩,湯用煎服一升,而丸止七合耳。)
太陽病,小便利者,以飲水多,必心下悸。小便少者,必苦裡急也。(飲水多而小便自利者,則水不內畜,但腹中水多,今心下悸。《要略》曰:食少飲多,水停心下,甚者則悸。飲水多而小便不利,則水畜於內而不行,必苦裡急也。健曰:心下悸者,以飲水多,水凌心氣,雖小便利,而不能去也,宜二陳合四苓以除之。小便不利而裡急者,宜八正散解之。)
白話文:
第一段翻譯:
有人說:身體發黃、大便黑色、容易忘事、甚至發狂,這都是誇大的說法。前面說的只是腹部脹滿但不堅硬而已。還有人問:藥丸和湯劑的藥味相同,為什麼要用兩種不同的治療方法呢?這是因為容易忘事、發狂、身體發黃、大便黑色,都是病情嚴重的表現。如果沒有以上這些症狀,只是腹部稍微脹滿、小便順暢,就屬於病情較輕的。所以,這種情況只要用湯劑的三分之二劑量做成藥丸就可以了。用藥丸是因為它藥量較少,藥效較為緩慢;而湯劑一次就要煎服一升,藥丸只需要服用七合而已。
第二段翻譯:
患有太陽病,如果小便順暢,是因為喝水太多,這樣一定會出現心悸。如果小便量少,必定會感到腹部內部很急迫不適。(喝水多而小便順暢,表示體內水分沒有積蓄,只是腹部內的水分較多,所以會心悸。《要略》說:吃得少、喝得多,水分停留在胃部,嚴重的話就會心悸。喝水多而小便不暢,表示水分積蓄在體內無法排出,一定會感到腹部內部很急迫不適。有人認為:心悸是因為喝水太多,水壓迫心臟,即使小便順暢,也無法排除多餘的水分,應該用二陳湯合四苓散來排除它。小便不暢而腹部內部急迫不適,應該用八正散來解決。)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