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傷寒直指》~ 《傷寒直指》後序

回本書目錄

《傷寒直指》後序

1. 《傷寒直指》後序

仲景《傷寒論》,與《素》、《難》相鼎足。《素》、《難》發天地人三才之秘,明陰陽消長之微,分經絡以貫穴俞,別臟腑以通脈候,推氣運以核年時,辨主客以徵病象。八風五氣之交加,六淫七情之常變,極天人之理、五行生剋之道、五味調燮之法、以療民疾。施諸針砭,飲諸湯液,此大聖賢啟教之經,莫可得而名者。

夫上古之世,民淳俗樸,秉體充實,而所患亦輕,略投針砭,隨手可愈。泊乎後世,形氣日漓,病來猛厲,非古法□□卒□□□是仲景感發而起,撰論立方,救傷寒之危篤,為萬世之醫祖。其書與《素》、《難》相表裡。而《素》、《難》言其常,仲景窮其變,亦莫可得而名也。

惜乎書遭散佚,叔和編次紊亂,以致學者難明易誤。雖經歷代名家考辨,而是是非非,未得豁然無疵。降至近習,人澆俗薄,病更變遷,醫更荒謬。即時行外感,猶不能分經別證,盛盛虛虛,動手便錯,何況傷寒。誰其悟此?無不視為□文,誠安道所云然也。反覆思維,傷寒險急之證,最關性命,世皆畏難而不能參究,不惟掩沒仲景之大法,寧忍群生之顛沛。行見傷寒一門,必致無可問矣。

於是不揣空疏,因將林氏舊本校補闕漏,五經寒暑,七易其稿,而纂此《直指》。嗟夫!傷寒論治,本自顯然。如三陽之桂枝麻黃大青龍、葛根、白虎、柴胡、承氣,三陰之理中、四逆、附子、回陽諸湯證,言清理直,何藉他人贅辭,至今用之輒應。及經傳變,互相加減,病情不無舛錯,方劑不無峻利,難於師法,不得不闡解推詳,斟酌損益,而變通其用焉。夫群賢條辨,可云備矣。

但其間或欲言而不逮,或阿順以隨文,不能澈底果決。即有決者,終未能開通出路,傳示後人,使之進步,以人仲景之室。予故曰:自古以來,注傷寒者夥矣,□□有腿無足,焉能走乎?有足無路,亦莫能行。必有足有路,方可向往。足者何?引今證古,以理達權,釋其疑而明其奧也。

路者何?下咽疾病之方藥耳。凡治病之要,須識古今氣候之不同,形質證勢之迥異。古人未見今人之病,今人焉能服古之方?當設因時制宜之法以授之,是為出路,庶可度迷善後。乃成傷寒佳本,不致仍視畏途,置之高閣。慨乎前賢計未及此。若之所以處心積慮,廢寢忘餐,專在是也。

至諸議論,非不通也,然文理未免多晦多復。或於承上接下字面,逕有可西可東之處,方藥亦多夾雜,昧者不察,反有下喬入谷之差。予實不文,匪敢點竄前輩,第念源之不潔,流何以清?故將條注方藥,通盤討勘。晦者顯之;復者節之;方不合證者明辨之;藥不對經者指正之、更易之、或刪去之、並俗之;混行非法以戕人者直折之、善導之。一字一句,無不深研洗別,終歸切當。

而平仄文情,亦皆磨礱結構。白香山云:能使老嫗皆知,不落術家氣味,以補前人遺蘊,以垂後世時宜。惟願天生特達,悟道排瀾,春生大地,予實有厚望焉。奈因力綿,未能即付剖劂,姑待機緣。倘遂斯志,則幸甚矣。不然,我之子孫,當謹守勿失。即:不能有之□□□刊刻行世,以志我生平心血在是也。

旨乾隆二十八年歲,在癸未春仲書於致蘇書屋。

易窗道人強健撰,時年六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