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傷寒直指》~ 《傷寒直指》卷十六 (3)

回本書目錄

《傷寒直指》卷十六 (3)

1. 表裡

(海藏:)治傷寒須分表裡,若表裡不分,汗下差誤,豈為上工。如均是發熱身熱不渴,為表有熱,小柴胡加桂枝主之。厥而脈滑為里有熱,白虎加人參主之。均是水氣乾嘔,微利發熱而咳,為表有水,小青龍加芫花主之。身涼表證罷,咳而脅下痛,為里有水,十棗湯主之。

均是惡寒有熱,而惡寒者,發於陽也,麻黃桂枝小柴胡主之。無熱而惡寒者,發於陰也,附子四逆主之。均是體痛脈浮發熱,頭痛身體痛者,為表未解,麻黃主之。脈沉自利,身體痛者,為里不和,四逆湯主之。以此觀之,仲景表裡之法甚詳,學者宜究心焉。

白話文:

(海藏經:)治療傷寒必須分辨表證和裡證,如果表裡不分,用錯汗法或瀉法,豈能算是高明的醫術。

  • 如果發熱、身體發燙、不口渴,表示表證有熱,可用小柴胡湯加桂枝治療。
  • 如果厥寒、脈搏滑利,表示裡證有熱,可用白虎湯加人參治療。
  • 如果都出現惡心嘔吐、少許腹瀉、發熱、咳嗽,表示表證有水,可用小青龍湯加芫花治療。
  • 如果身體發涼、表證消失、咳嗽、脅下疼痛,表示裡證有水,可用十棗湯治療。
  • 如果都出現怕冷、有熱,但以怕冷為主,是由於陽的緣故,可用麻黃、桂枝、小柴胡治療。
  • 如果沒有熱,但以怕冷為主,是由於陰的緣故,可用附子、四逆湯治療。
  • 如果都出現身體疼痛、脈搏浮起、發熱、頭痛、身體疼痛,表示表證未解,可用麻黃治療。
  • 如果脈搏沉穩、自發腹瀉、身體疼痛,表示裡證不調和,可用四逆湯治療。

根據這些情況來看,仲景的表裡法十分詳盡,學者應該仔細研究。

(《活人》:)傷寒有表證,有里證,有半表半裡證,有表裡兩兼證。但見有無表裡證,在表宜汗,在裡宜下,半在表半在裡宜和解,表裡俱見隨證滲泄。無表裡證,用大小柴胡和之下之。四逆湯證有先溫里乃發表,桂枝證有先解表乃攻裡。傷寒六七日,目中不了了,無表裡證,脈雖浮,亦有下之者。

少陰二三日,無陽證,亦有發汗者,則又非表裡之所能拘,不可不知也。

傷寒表證當汗,里證當下,不易之法也。發表攻裡,本自不同,桂枝、承氣,安可並進。然假令病人脈浮而大,是表證當汗。其人發熱,煩渴,小便赤,卻當下,是表裡證俱見,五苓散之類。假令傷寒不大便六七日,頭痛有熱者,是里證當下。其小便清者,知不在裡,乃在表也,當鬚髮汗,是兩證俱見,未可即下,宜桂枝湯。

白話文:

(《活人》:)傷寒有表證、有裏證、有表裏兼半證、有表裡兩兼證。只要知道有沒有表裡證,在表的話適合發汗,在裡的話適合下瀉,表裡兼半的話適合調和,表裡俱見則隨證滲泄。沒有表裡證,用大小柴胡和下去瀉。四逆湯症狀有先溫暖裡部再發汗的,桂枝症狀有先解表再攻裡的。傷寒六七天,眼神呆滯,沒有表裡證,脈象雖然浮,也有人會選擇下瀉。

少陰二三日,沒有陽症,也有人會發汗,可見這並非表裡症狀所能約束的,不可不知。

傷寒的表證當發汗,裏證當下瀉,這是不能改變的法則。發汗攻裡,本來就不相同,桂枝、承氣,怎麼可以同時進行。然而假設病人的脈象浮而大,是表證應發汗。病人發熱、煩渴、小便赤,卻應下瀉,這是表裡證俱見,五苓散之類的藥方。假設傷寒超過六七天不排便,頭痛發熱,是裏證應下瀉。小便清澈,就知道不是在裡,而是在表,應當發汗,這是兩證俱見,不可立即下瀉,宜用桂枝湯。

假令病人心下滿,口不欲食,大便硬,脈沉細,是里證當下。其人頭汗出,微惡寒,手足冷,卻當汗。此亦兩證俱見者,仲景所謂半在表半在裡也,小柴胡湯主之。又如太陽病表證未除而數下之,遂協熱自利,利不止,心下痞硬,謂表裡不解,桂枝人參湯。本太陽病,醫反下之,因而腹痛,亦有表復有里,桂枝加芍藥湯;痛甚,桂枝加大黃湯。

此皆仲景治有表復有里之法,當以意推之。

無表裡證者,傷寒四五日後,以至過經不解,無表證,又於裡證無可下者,皆以小柴胡隨證加減用之。至十餘日外,用之而不愈,大便硬者,可下,乃用大柴胡下之。以過經其人稍虛,恐承氣大利耳。仲景云:病人無表裡證,發熱七八日,脈雖浮數,可大柴胡下之。

白話文:

如果病人感覺腹部脹滿,不想吃東西,大便乾燥,脈搏深沉細弱,這是裏證當下的狀況。如果病人同時頭上出汗,稍微覺得怕冷,手腳冰冷,應該發汗治療。這也是表裡證同時出現的情況,仲景稱為「半在表半在裡」,可以用「小柴胡湯」治療。如果得了太陽病的表證沒有解除,就多次瀉下,導致熱氣夾雜腹瀉,腹瀉不止,腹部脹滿發硬,表示表裡證不解,可以用「桂枝人參湯」治療。如果是原本的太陽病,醫師卻誤用瀉下法,導致腹痛,也屬於表裡同病,可以用「桂枝加芍藥湯」;如果疼痛嚴重,可以用「桂枝加大黃湯」。

這些都是仲景治療表裡同病的方法,應該靈活運用。

如果沒有表裡證,傷寒四五天後,一直到過期沒有痊癒,沒有表證,也沒有裏證可以瀉下,都可以用小柴胡湯隨證加減使用。如果超過十幾天,仍然沒有好轉,大便乾燥,可以瀉下,就用大柴胡湯瀉下。因為過期後病人體質較虛,擔心承氣湯瀉下過強。仲景說:病人沒有表裡證,發燒七八天,脈象雖然浮數,也可以用大柴胡湯瀉下。

2. 陰陽

(復庵:)三陽證有合陽、有純陽,三陰證有盛陰、有純陰。合陽者,經所謂合病是也。純陽者,經所謂脈陰陽俱盛,大汗出不解者,死。又曰:凡發汗服湯藥,有不得汗者,死。謂陽熱甚而陰氣絕也,故不能作汗。二者俱是有陽無陰,故曰純陽也。盛陰者,如少陰病,身體痛,手足寒,骨節痛,脈沉者,附子湯主之。

謂手足寒,身體痛,脈沉,寒盛於陰也。純陰者,如少陰病,惡寒身蜷而利,手足逆冷者,不治,謂無陽也。又有寒客三陰,極而生熱,則傳陽明者,有邪初中三陰則寒,故宜溫藥發汗。及寒極變熱,則宜寒藥下之。蓋三陰三陽,皆能自受邪,不止自太陽經傳也。其三陽入腑之外,三陰變熱入腑者,往往有之,不可不察耳。

白話文:

(復庵:)三陽症狀有合陽、純陽,三陰症狀有盛陰、純陰。合陽是經文中所說的合病。純陽是經文中所說的脈象陰陽兩旺,大汗不止者,會死亡。又說:無論是發汗還是服藥,如果出不了汗,會死亡。這是因為陽熱過盛導致陰氣枯竭,所以無法出汗。這兩種情況都是陽多陰少,所以稱為純陽。盛陰是像少陰病一樣,身體疼痛、手腳冰冷、骨節痠痛、脈搏沉細的症狀,可以用附子湯來治療。

意思是手腳冰冷、身體疼痛、脈搏沉細是寒氣盛於陰。純陰是像少陰病一樣,怕冷、蜷縮身體、腹瀉、手腳冰涼的症狀,無法治癒,這是因為沒有陽氣。還有寒邪侵犯三陰,達到極點後產生熱,就會傳到陽明經;寒邪從中焦進入三陰就會引起寒冷,所以應該用溫熱的藥物發汗。等到寒氣極盛化為熱時,就應該用寒性藥物治療。因為三陰三陽都可能自己產生病邪,不僅僅是從太陽經傳入。三陽除了進入腑臟,三陰化熱進入腑臟的情況也經常發生,不可不注意。

有經之陰陽以臟腑言,臟為陰腑為陽也。有病之陰陽乃外邪之陰陽,陰氣陽氣是也。陰陽二氣,皆能犯臟腑,故陽氣犯太陽,則為傷風惡寒而有汗。陰氣犯太陽,則為傷寒惡寒而無汗。在太陽未得解,轉入陽明、少陽二經,則純乎陽,然不如太陽之易治。若未能罷,以次傳入陰經,則為陰中之陽。

蓋陽經之陽氣,來入陰經,雖有自利慾寐,唇青手足厥冷,舌卷囊縮等證,亦不可妄投熱藥,惟宜瀉其陽之在陰經者。若陽病下之太過,陽氣已脫,遂變為陰,所謂害熱未已,寒病復起。或初得病便是陰證,此陰中之陰。蓋陰氣攻陰經,陰自得傳,非陽經傳來,只當以溫藥回其陽。

白話文:

第一段

人體的經脈有陰陽之分,以臟腑來區分,臟屬於陰,腑屬於陽。而疾病的陰陽則指的是外邪的陰陽,也就是陰氣和陽氣。陰陽二氣都能侵犯臟腑,因此陽氣侵犯太陽經,就會出現傷風惡寒、伴隨發汗的症狀;陰氣侵犯太陽經,就會出現傷寒惡寒、沒有發汗的症狀。

當太陽經沒有得到解救,病邪轉入陽明、少陽二經時,這時候就純粹是陽氣作祟,但是相比太陽經的病症,陽明、少陽二經的病症就不容易治療了。如果病邪繼續傳播,進入了陰經,就屬於陰中之陽。

第二段

因為陽經的陽氣入侵陰經,雖然會出現自利欲寐、唇青手足厥冷、舌卷囊縮等症狀,但是不能隨意使用溫熱藥物,而應該以瀉藥來消除陰經中的陽氣。如果陽病治療過度,陽氣已經耗散,就會轉變成陰證,也就是說熱病尚未完全解除,寒病又再次出現。

也可能一開始得病就是陰證,這就是陰中之陰。這是因為陰氣侵犯陰經,陰經自身傳導,並非陽經傳來,這時就應該使用溫藥來回補陽氣。

故陽入陰者,變陽以救陰;陰入陽者,用陽以救陽,二者不可不辨。

原是陽證,因汗下太過,遂變成陰,便當作陰證治。卻不可謂其初先是陽,拘於陽傳陰之說,乃是三陽壞證,轉為陰也。此為陽之反,而非陽之傳。

初病是陽經,見頭疼,以次陽傳入陰,頭略不疼,不可便謂不疼為陰證,須問其得病之初,頭疼與否。

傷寒有陰證而頭或疼,未有正陽證而頭略不疼者;有陰證而反發熱,未有正陽證而身不熱者;有陰證而或小便自赤,未有正陽證而小便不赤者。此正法也。

(仁齋:)傷寒治法,陽有此證,陰亦有此證,似陽而陰,似陰而陽,最難分別,毫釐之差,千里之謬。如陽毒、陰毒、風溫、濕溫、吐血、吐蛔、兩感、百合等證,當並遵南陽書用藥,不再具陳。其餘大綱,不出陰陽,雖纖悉未能即盡,不妨於《活人書》參考。如胃中冷必吐蛔,大概知為陰也。

白話文:

陽氣進入陰分,就要用陽氣的方法來救陰氣;陰氣進入陽分,就要用陰氣的方法來救陽氣,這兩者不能不分清楚。

原本是陽證,因為過度汗下導致轉變成陰證,就應該當作陰證來治療。不能因為一開始是陽證,就執著於陽轉陰的理論,認為是三陽衰敗轉為陰證,這屬於陽氣反轉,而不是陽氣傳變。

疾病一開始是陽經症狀,表現為頭疼,之後陽氣傳入陰經,頭疼減輕,不能因為頭不疼就認為是陰證,要詢問患者得病初期是否有頭疼。

傷寒病有陰證,但可能也會頭疼;沒有陽證卻可能頭不疼。有陰證,反而可能會發熱;沒有陽證,卻可能身體不發熱。有陰證,可能小便發紅;沒有陽證,卻可能小便不發紅。這些都是正常的現象。

傷寒的治療方法,陽證有這些症狀,陰證也有這些症狀,看似是陽證,實際是陰證,看似是陰證,實際是陽證,最難分辨,細微的差別,就會造成巨大的錯誤。比如陽毒、陰毒、風溫、濕溫、吐血、吐蛔、兩感、百合等症狀,都要參考南陽書的用藥,不再一一列舉。其他大綱原則,都離不開陰陽,雖然細節不能一一闡述,但可以在《活人書》中參考。比如胃中寒冷必定吐蛔,大致可以判斷為陰證。

然亦有陽證吐蛔者,必兼看別證如何,不可專以胃冷為說也。曾記一人陽黃吐蛔,又大發斑,陽毒證,口瘡咽痛,皆以冷劑取效,豈非有陽證乎。(健曰:此即胃熱嘔甚,則長蟲出,已於前條註明。仁齋可謂先得我心之同然者矣。)

陽證者,面紅光彩,唇紅口乾,舌燥能飲涼湯冷水。其人身輕,易為轉動,常開眼見人,目睛了了,喜語言,其聲響亮,口鼻之氣往來自然,小便或赤或黃,大便或秘或硬,手足自溫,爪甲俱紅活。陰證者,面青黑,或有虛陽泛上,雖亦赤色,而不紅活光彩。

其人身重,難以轉側,或喜向壁臥,或蜷臥欲寐;或閉目不欲見人,目睛不了了,懶言語,語無聲;或氣難布息鼻中,呼不出吸不入;或往來氣俱冷,或時躁熱煩渴不能飲水;面上有如刀刮,惡寒,唇口俱青或紫;舌色或青紫,或白胎鋪滿而滑不見紅色;手足自冷,爪甲或青,或紫,血不紅活;小便清白,或淡黃;大便不實或瀉;雖肌表有熱,以手按之不甚熱,陰甚者則冷透手;不可便以面紫赤,煩渴為論也。(健曰:陰陽證象,仁齋此段最明,可稱醫林冰鑑。

白話文:

然而,也有陽證吐出蛔蟲的情形,一定要同時觀察其他症狀如何,不能單純以胃寒來解釋。我曾經紀錄過一名陽黃吐蛔、大量發斑的男子,這是陽毒的症狀,他的口腔潰瘍、咽喉疼痛,都是用寒涼的藥物獲得效果的,這難道不是有陽證嗎?(李健的評註:這其實就是胃熱導致嘔吐,之後就會排出蛔蟲,我在前面已經說明過了。仁齋可以說是先得到我的同意的。

陽證的症狀:面色紅潤有光澤,嘴脣紅潤口乾,舌頭乾燥能喝涼湯冷水。神情輕盈,容易轉動,經常張開眼睛看人,眼睛明亮,喜歡說話,聲音響亮,口鼻之氣往來順暢,小便可能是紅色或黃色,大便可能是便祕或硬便,手腳溫暖,指甲紅潤有光澤。

陰證的症狀:面色青黑,或有虛陽上浮,雖然也是紅色,但沒有紅潤的光澤。神情沉重,難以轉身,或者喜歡朝著牆壁躺著,或者蜷縮著想要睡覺;或者閉著眼睛不想要看人,眼睛沒有光彩,懶得說話,說話聲音微弱;或者呼吸困難,鼻塞不通氣,呼不出也吸不進;或者往來的氣息都寒冷,或者時而煩躁燥熱口渴,但不能喝水;臉上看起來像是被刀刮過,怕冷,嘴脣發青或發紫;舌頭發青紫,或者舌苔白厚而濕潤,看不到紅色;手腳冰冷,指甲發青或發紫,血色暗沉無光;小便清白,或淡黃色;大便不成形或腹瀉;雖然皮膚表面有熱感,但用手按壓並不覺得很熱,陰證嚴重時則會手腳冰冷徹骨;不能因為面色發紫發紅,煩躁口渴就一概而論。(李健的評註:仁齋這一段對陰陽證的描述最為精闢,可以稱得上是醫界的冰鑑指標。

陽證似陰者,乃火極似水也。蓋傷寒熱甚,失於汗下,陽氣亢極,鬱伏於內,反見勝已之化於外,故身寒逆冷,神氣昏沉,狀若陰證也。大抵唇焦舌燥,能飲水,大便閉硬,小便赤澀,設有旁流,內必燥屎結聚,再審有失氣極臭者,是也。其脈雖沉,切之必滑而有力,或時躁熱,不欲衣被,揚手擲足,或譫語,此陽證也。

輕者人參白虎或小柴胡合解毒湯;內實者下之以調胃承氣湯;有潮熱者大柴胡加芒硝;大實大滿閉而不通者,大承氣下之。必須審察輕重,酌而用之。蓋此與陽盛拒陰同,王太僕所謂身寒厥冷,其脈滑數,按之鼓擊於指下者,是陽盛拒陰,非寒也。

白話文:

陽證貌似陰證

陽證的表現類似於陰證,這是因為陽氣極盛而類似於水。當患有傷寒時,如果發熱過度,沒有及時發汗或瀉下,陽氣過於旺盛,鬱結在體內,反而表現出陽氣虛弱的症狀,所以會出現身體怕冷、手腳冰冷、精神萎靡、昏沉,類似於陰證。

一般來說,陽證患者嘴脣乾裂,舌頭乾燥,能喝水,大便乾硬,小便發黃發澀。如果有腹瀉,內部一定存在乾結的宿便。再仔細檢查是否有放屁時極臭的情況,如果存在,就是陽證。

其脈象雖然沉下去,但切診時脈搏一定滑利有力,有時會出現煩躁發熱,不喜歡蓋被子,手腳亂動,或者出現胡言亂語的情況,這些都是陽證的表現。

輕症患者可以服用人參白虎湯或小柴胡湯合併解毒湯;內部有實證的患者可以用調胃承氣湯通便;有潮熱症狀的患者可以使用大劑量的柴胡加芒硝;實證嚴重、大便不通的患者可以使用大劑量的承氣湯通便。

必須仔細鑑別病情輕重,根據具體情況用藥。因為這與陽盛驅逐陰氣的原理相同。王太僕說過,身體怕冷,脈象滑而有力,按壓時手指有鼓動感,這是陽盛驅逐陰氣造成的,不是真正的寒證。

陰證似陽者,乃水極似火也。蓋傷寒傳變,或誤服涼藥,攻熱太速,其人素本腎氣虛寒,遂變陰證。冷甚於內,逼其浮陽之火發外,必面赤發躁,身有微熱,渴欲飲水復不能咽,大便閉結不通,小便淡黃,或嘔逆,或氣促,或鄭聲,或咽痛,或鼻血點滴,所以狀似陽證。或者不識,妄投寒涼,下咽立斃。

如切其脈,沉細微遲者,急以通脈四逆湯倍人參、附子,以接其真陽之氣。設或稍遲,雖參、附亦不能救矣。此與陰盛格陽同,王太僕所謂身熱脈數,按之不鼓擊於指下者,此名陰盛格陽,非熱也。東垣又謂面紅目赤,煩渴引飲,脈來七八至,按之則散者,此無根之脈,用姜附湯加人參而愈是也。(健曰:此二節,辨陰極陽極昭然,較之諸說,覺仁齋本領不凡。

白話文:

陰證表現得像陽證,宛如水變得像火。這是因為傷寒的變化,或是誤服了涼藥,過於快速地降溫,導致本來腎氣虛寒的人出現陰證。內部寒冷過甚,逼迫浮陽之火向外發散,必然出現面紅、躁動、身體微熱、口渴但難以下嚥、大便便祕、小便淡黃,可能還有嘔吐、氣喘、喉嚨痛或鼻血滴落,這樣的狀況容易誤認為陽證。如果不識別,任意使用寒涼藥物,可能會立刻致命。

如果檢查脈象,若是沉細微且緩慢,應立即使用通脈四逆湯,加倍人參和附子,以扶正真陽之氣。如果脈象稍慢,即使用參、附也無法挽救。這與陰盛格陽的情況相同,王太僕所說的「身熱脈數,按之不鼓擊於指下」就是這一種陰盛掩蓋陽證的情況,並非真正的發熱。東垣又提到面紅目赤、口渴想喝水,脈搏來七八次,按下去則散開,這是一種無根的脈象,應用姜附湯加人參便能治癒。(健說:這兩段對於陰極和陽極的辨別清晰明瞭,與其他說法相比,仁齋的見解實在不凡。)

夫陰毒者,其人腎虛,素有積寒在下,或因欲事之後著寒,或誤服涼藥,或食生冷內既伏陰,復加外寒,內外皆寒,遂成陰毒也。蓋積寒伏於下,微陽消於上,趙氏所謂陰氣極盛,陽氣極微,則成毒。

宋迪云陰毒傷寒,則額上手背冷汗出不止,其毒漸深則鼻如煙煤,舌上胎黑而滑;其候目睛疼,頭重身重,背強體痛,小腹裡急,或臍下痛,或咽喉不利,或心下堅硬,或氣促脹悶,或嘔咳不止;甚者唇青面黑,舌卷囊縮,四肢厥冷,脈沉細而遲,或伏而不出。海藏謂二三日間,或可起行不覺甚重,或時陰火上衝頭面烘熱,色赤煩躁,狀似陽證,若誤投涼藥,則渴轉甚,躁轉急而難矣。

白話文:

陰毒的病症,是由於腎虛,體內積寒,或因房事後受寒,或誤服涼藥,或飲食生冷,導致寒氣內伏,再加上外寒入侵,內外俱寒,最終形成陰毒。

積寒長期伏於下焦,陽氣消散於上焦,如同趙氏所言:「陰氣極盛,陽氣極微,則成毒」。

宋迪說,陰毒傷寒,患者額頭、手背會不斷冒出冷汗,毒氣加深則鼻孔如煙煤色,舌苔黑而滑;其他症狀包括眼痛、頭重身重、背部僵硬疼痛、小腹急痛、或臍下疼痛、或咽喉不利、或心下堅硬、或呼吸急促胸悶、或嘔吐不止。嚴重者唇色青紫、面部黑沉、舌頭卷縮、四肢冰冷、脈象沉細遲緩,甚至脈搏微弱難以觸摸。

海藏指出,患者在兩三天內,可能感覺身體輕鬆可以行動,但偶爾會出現陰火上衝頭面,面紅耳赤、煩躁不安,看似陽證,如果誤服涼藥,反而會加重口渴、煩躁不安,難以控制病情。

宜於氣海、關元,速灸二三百壯,以手足和暖為度,仍進正陽散、返陰丹類,令內外通達,陽氣復而大汗解矣。若病勢困重,六脈附骨,按之即無,或一息八至以上,至此則難治矣。但於臍中用蔥熨法,或艾灸三五百以來,手足不溫者,不治矣。溫者以前藥助之,若陰氣散,陽氣復,漸減熱藥而治之。

(海藏:急用還陽退陰之藥則安,惟補虛和氣而已。凡陰病不宜發汗,如氣旺脈大,身熱未差,汗之無妨。或寸口小而尺脈微大,亦是積陰感於下,則微陽消於上,陽氣不守耳。劉氏《活人》謂:陰毒為陰氣獨盛,陽氣暴絕,此言不守,稍與義有間矣。然又不若趙氏云陰氣極盛,陽氣極微,為陰毒;陽氣極盛,陰氣極微,為陽毒;視竭絕之語尤明矣。健按:陰陽二毒,群公但以陰極陽極立言,而未達其為毒之義也。

白話文:

適用於氣海、關元穴位,快速施灸二百至三百壯,以手足溫暖為度,再服食正陽散、返陰丹等藥物,使內外通達,陽氣恢復,大汗消除。如果病情嚴重,六脈接近骨頭,按壓後脈搏消失,或每分鐘脈搏超過八次,到了這個階段就難以治療。只能在肚臍處使用蔥熨法,或艾灸三百至五百壯,如果手足仍然不溫暖,則無法治療。如果手足溫暖,可以使用前面提到的藥物輔助治療,當陰氣散去,陽氣恢復,逐漸減少熱性藥物的使用,轉為其他治療方式。

(海藏:緊急情況下使用還陽退陰的藥物可以暫時緩解,但只能補虛和氣。凡是陰證不宜發汗,如果氣血旺盛、脈搏強勁、體溫未退,發汗無妨。或寸口脈細小而尺脈微大,也是因為陰氣積聚在下焦,導致上焦的陽氣衰微,無法固守。劉氏《活人》中提到:陰毒是因為陰氣過剩,陽氣突然衰竭,而我們所說的陽氣不守,與這個意思略有不同。但也不像趙氏所說,陰氣極盛、陽氣極微是陰毒;陽氣極盛、陰氣極微是陽毒;比起「陽氣不守」這個說法更為清楚明瞭。健按:陰陽二毒,各位名醫只以陰極陽極來解釋,卻沒有深入探討其作為「毒」的意義。

觀仲景書本旨,陰毒者,其人平素陽虛陰盛,復外感於寒,內傷生冷,一塊純寒,標本皆陰邪成病,故名陰毒。陽毒者,其人平素陰虛陽亢,復外感於熱,又傷辛熱,結為純熱,標本皆陽邪成病,故名陽毒。陰毒以溫熱救之,陽毒以寒涼解之,為毒之義詳矣。又何必拘泥穿鑿,以滋惑哉。

(《活人》:)夫手足逆冷而大便閉,小便赤,或大便黑,脈沉而滑者,陽證似陰也。重陽必陰,重陰必陽,水火之變也。得此證者,輕者白虎湯,甚者承氣湯。傷寒失下,氣血不通,令四肢逆冷,此是伏熱深,故厥亦深,速用大承氣下之,汗出立瘥。仲景所謂厥應下之者,此也。

白話文:

觀察張仲景的著作,陰毒是指一個人原本體質陽虛陰盛,後又受到寒冷或食用生冷食物的影響,導致身體裡聚集了大量寒邪,無論是表症還是裡症都屬於陰邪所引起的病症,因此稱為陰毒。陽毒則是指一個人原本體質陰虛陽亢,後又受到熱邪或食用辛熱食物的影響,導致身體裡聚集了大量熱邪,無論是表症還是裡症都屬於陽邪所引起的病症,因此稱為陽毒。對待陰毒要使用溫熱藥物來治療,對待陽毒要使用寒涼藥物來治療,這樣就能夠清楚地理解「毒」這個概念。又何必固執地去尋找細枝末節,而使自己迷惑呢?

(《活人》:)如果一個人的手腳逆冷,大便閉塞,小便赤紅,或者大便黑色,脈搏沈而滑,這就是陽症表現出了陰症的徵象。重陽之後必定會轉為陰,重陰之後必定會轉為陽,這是水火相交變化的原理。遇到這樣的症狀,輕微的情況可以使用白虎湯來治療,情況嚴重時則需要使用承氣湯。如果傷寒期間沒有適當的通便,導致氣血不通,使得四肢逆冷,這表示體內藏有深層的熱邪,所以寒厥也深,應該迅速使用大承氣湯來通便,這樣就可以立即恢復。張仲景提到的「厥應下之」,就是指這種情況。

傷寒若遇陽獨盛,陰氣暴絕者,必發躁狂走,妄言面赤,咽痛,身斑斑若錦紋,或下利赤黃,脈洪實或滑促,宜酸苦之藥,令陰氣復而大汗解矣。陽毒升麻湯、梔子仁湯、黑奴丸類選用。

身微熱煩躁,面赤,脈沉而微者,名陰證似陽也。陰發躁,熱發厥,物極則反也。大率以脈為主,諸數為熱,諸遲為寒,無如此驗也。身微熱者,裡寒故也。煩躁者,陰盛故也。面戴陽者,下虛故也。若不看脈,以虛陽上膈之躁,誤為實熱,反與涼藥,則氣消成大病矣。《外臺》云:陰盛發躁,名曰陰躁,欲坐井中,宜以熱藥治之。

白話文:

當遇到傷寒症狀,如果體內陽氣過盛,陰氣突然消失,會出現焦躁不安、胡言亂語、臉色紅潤、咽喉疼痛、全身皮膚呈現紅斑,或者大便顏色為赤黃,脈搏洪實或跳動急促的情況,這時適合使用酸苦性質的藥物,讓陰氣恢復,然後大汗淋灕,病症就能得到緩解。可以選擇使用升麻湯、梔子仁湯、黑奴丸等藥物。

如果有輕微的熱感和煩躁,臉色紅潤,脈搏沈且微弱的情況,這種表現被稱為「陰證似陽」。陰氣過盛會導致焦躁不安,熱氣會使身體出現寒厥,這是物極必反的現象。一般來說,主要依據脈搏來診斷,數脈代表熱症,遲脈代表寒症,這就是診斷的主要方法。輕微的熱感是因為裡部寒氣所致,煩躁是因為陰氣過盛,臉色紅潤是因為下部虛弱所致。如果不看脈搏,將虛假的陽熱誤判為實熱,反而使用涼藥,會導致體氣消減,形成嚴重的疾病。《外臺祕要》提到,陰氣過盛引發的焦躁,被稱為「陰躁」,有時想要坐在井中,應使用溫熱性的藥物進行治療。

故仲景以陰證面赤者,四逆加蔥白主之。(健曰:近習不明此理者多,如遇此陰躁面赤者,非用寒涼,即以滋陰為事,其不死者幾希。)

(東垣:)寒涼之藥入腹,周身之火得水則升走,陰躁之極,故欲坐井中,是陽已先亡。醫猶不悟,復認為熱,重以寒藥投之,其死何疑焉。或因吐、因嘔、因嗽而發躁,蒸蒸身熱如坐甑中,欲得去衣居寒處,或飲寒水,則便如故。振寒復至,氣逆短促,胸中滿悶欲絕,甚則口開目瞪,聲聞於外,涕淚涎痰大作,其發躁須臾而已。如前六脈弦細而澀,按之虛,此大寒證也,以辛甘溫之劑,大瀉南方、北方則愈。

白話文:

故仲景以陰證面赤者,四逆加蔥白主之。(健曰近習不明此理者多,如遇此陰躁面赤者,非用寒涼,即以滋陰為事,其不死者幾希。)

意思是:因此,仲景在治療陰證面赤的情況時,會用四逆湯加上蔥白來治療。(健曰:現在很多學醫的人不明白這個道理,遇到陰證面赤的情況,不是用寒涼藥物,就是用滋陰藥物來治療,這樣做幾乎沒有活命的機會。)

(東垣)寒涼之藥入腹,周身之火得水則升走,陰躁之極,故欲坐井中,是陽已先亡。醫猶不悟,復認為熱,重以寒藥投之,其死何疑焉。

意思是:(東垣說)寒涼的藥物進入腹部,全身的陽氣遇到寒涼就會往上走,陰證發展到極致,患者就會想要坐在井裡,這是因為陽氣已經先消失。醫生仍然不明白這個道理,反而認為是熱證,再次用寒涼藥物治療,這樣患者死亡是必然的。

或因吐、因嘔、因嗽而發躁,蒸蒸身熱如坐甑中,欲得去衣居寒處,或飲寒水,則便如故。振寒復至,氣逆短促,胸中滿悶欲絕,甚則口開目瞪,聲聞於外,涕淚涎痰大作,其發躁須臾而已。如前六脈弦細而澀,按之虛,此大寒證也,以辛甘溫之劑,大瀉南方、北方則愈。

意思是:有可能是因為嘔吐、咳嗽而導致發躁,全身熱得像坐在蒸籠裡,患者想要脫掉衣服到陰涼的地方,或者喝涼水,但很快就會恢復原狀。寒氣再次發作,氣逆呼吸急促,胸中滿悶快要昏厥,嚴重時會張口瞪眼,聲音很大,流鼻涕、流眼淚、吐口水,發躁的時間很短。像前面提到的脈象弦細而澀,按之虛,這就是大寒證,可以用辛甘溫的藥物,大瀉南方和北方就可以治癒。

解釋

  • **陰證:**指陽氣不足、陰寒內盛的證候。
  • **面赤:**指臉色發紅,可能是陰證發展到極致時,陽氣上浮引起的假熱症狀。
  • **四逆湯:**一種溫陽散寒的中藥方劑。
  • **蔥白:**蔥的白色部分,具有解表散寒的作用。
  • **陰躁:**指陰虛內熱導致的煩躁不安。
  • **滋陰:**指滋養陰液,補充陰氣的治療方法。
  • **寒涼之藥:**指性質寒涼的藥物,比如金銀花、板藍根等。
  • **陽氣:**人體的生命之氣,具有溫煦、推動、防御等作用。
  • **坐井中:**比喻患者感到寒涼,想要躲到陰涼的地方。
  • **六脈弦細而澀:**指脈象細小而緊,按之有澀感,是寒證的典型脈象。
  • **辛甘溫之劑:**指具有辛、甘、溫性的藥物,比如桂枝、附子等。
  • **大瀉南方、北方:**指瀉掉南方和北方的寒氣,南方指的是心火,北方指的是腎水。

總結

這段文字主要說明了陰證面赤的病機和治療方法。作者認為,遇到陰證面赤的情況,不能用寒涼藥物,否則會加重病情,應該用溫陽散寒的藥物來治療。同時,作者還指出,大寒證的脈象和治療方法。

(節庵:)凡初病無熱,便四肢厥冷,或胸腹中滿,或嘔吐,腹痛下利,脈細無力,此即真陰證,非從陽經傳來,便宜溫之,不可少緩,四逆湯類。凡腹痛腹滿,皆是陰證而有微甚不同,治難一概。自利腹痛,小便清白,宜溫之,理中四逆者微甚用。輕者五積散,無脈者通脈四逆湯,使陰退而陽復也。

傷寒惟陰證最難識,自然陰證人皆可曉,及至反常則不能知矣。如病起頭不疼,身不熱,手足厥冷,好靜沉默,不渴,吐利腹痛,脈沉細遲,人共知為陰證矣。若發熱面赤,煩躁不安,揭去衣被,飲冷脈大,人皆不識,認作陽證,誤投寒藥,死者多矣。必須憑脈下藥為當,不問浮、沉、大、小,但指下無力,或按至筋骨全無力者,便是伏陰,不可與涼劑,服之必死。急與五積散一服,通解表裡之寒,隨手而愈。

白話文:

(節庵:)凡是初次發病沒有發熱,但四肢卻冰冷發寒,或胸腹之間悶脹,或噁心嘔吐、腹痛腹瀉,並且脈搏微弱無力,這些都是真陰虧虛的證狀,並非從陽經傳來的,應該儘快溫暖身體,不可延誤,類似於「四逆湯」一類的方劑。凡是腹痛腹脹,都是陰證,但輕重程度有所不同,治療方法不能一概而論。自發性腹痛,小便清白,宜溫暖身體,使用理中湯或四逆湯,輕者可服用「五積散」,脈絡不通暢的服用通脈四逆湯,讓陰氣消退,陽氣恢復。

傷寒中只有陰證最難辨識,普通情況下的陰證人人都能分辨出來,但如果出現反常現象,就難以辨識了。比如,病人發病後頭不痛,身不熱,手腳冰冷,喜靜沉默,不口渴,嘔吐腹瀉腹痛,脈搏沉細緩慢,大家都能診斷為陰證。但如果發熱面紅,煩躁不安,脫掉衣被,喝冷水,脈搏渾厚有力,人們就辨別不出來了,會誤認為陽證,而錯誤地使用寒涼藥物,導致很多病人死亡。必須根據脈象用藥才正確,無論脈象是浮、沉、大、小,只要指下無力,或按壓筋骨完全無力的,都是潛伏的陰證,不可使用寒涼藥劑,服用了會導致死亡。應當立即服用一劑「五積散」,通解表裡寒氣,隨即就會痊癒。

若更有沉寒之甚,必用姜附以溫之,切忌發泄。脈雖洪大,但按之無力,與重按全無者,便是陰證也。

(河間:)或裡熱內盛,陽厥極深,皆因失下而成。以致身冷脈微,昏饋而死,切不得以寒藥下之,誤下即死。俗工妄認陰厥,便欲換真武、四逆溫熱之劑投之,下咽立斃。殊不知此證,乃陰耗陽竭。陰氣極弱謂之耗,陽厥極深謂之竭。畜熱怫鬱欲絕者,當此之際,寒劑、熱劑俱不可投,但進涼膈解毒,以養陰退陽,宣散畜熱,脈氣漸生,必得大汗而愈。亦有無汗氣和而愈者,未愈宜解毒合承氣下之。

次以解毒、涼膈、天水合而為一,調和陰陽,洗滌臟腑,則其他別證,自不生矣。有大下後熱不退,再三下之,熱愈甚,脈微氣虛力弱,不加以法,則無可生之理。若輟而不下,則邪熱極甚,而其陰氣極衰,脈息斷絕,必不可救。此證是下之亦死,不下亦死,醫者到此,活人殺人一彈指間,其不至手足失措者,幾希矣。

白話文:

遇到寒氣嚴重的情況,一定要用生薑和附子來溫暖身體,切忌使用寒涼藥物。雖然脈搏可能很強,但按壓時卻無力,甚至和重按完全一樣,這就是陰虛的表現。

有些時候,內熱盛而陽氣不足,都是因為過度使用寒涼藥物導致的。這樣會造成身體冰冷、脈象微弱,甚至昏迷致死,絕對不能再用寒涼藥物。一些經驗不足的醫生會誤認為是陰虛,就用真武湯、四逆湯等溫熱藥物治療,結果病人服藥後馬上就死了。其實這種情況是陰氣不足、陽氣衰竭。陰氣極度虛弱叫做耗,陽氣不足叫做竭。體內積熱鬱積,快要死亡時,無論寒涼藥物還是溫熱藥物都不可使用,只能用一些清熱解毒的藥物來滋陰退陽,宣散積熱,待脈氣逐漸恢復,就會出汗而癒。也有一些人沒有出汗,但氣息平和就康復了。如果沒有完全恢復,就應該用解毒、清熱、利水等藥物一起使用,調和陰陽,清理臟腑,其他的症狀自然就會消失。

如果服用瀉下藥後,體內仍然發熱不退,反覆使用瀉下藥,熱反而更嚴重,而且脈象微弱、氣虛乏力,如果不加以正確的治療,就沒有活下去的希望。如果停止瀉下,那麼體內邪熱就會非常嚴重,而且陰氣極度衰弱,脈息消失,就無藥可救了。這種情況,無論是瀉下還是不瀉下,都會死亡。醫生在遇到這種情況時,生殺大權掌握在手中,稍有不慎就會釀成大錯,能不慌不亂的醫生實在不多。

經云:三下而熱不退者,即死。後人有四五下,及十數行而生者,此幸中耳。活者未一二,死者及千百,切不可以此為法。但依前法,用解毒合涼膈調之,使陽徐退,陰漸生,庶不失人生命。

白話文:

古語說:“三次治療之後仍然發燒不退的人,就是會死亡。”後來有人經過四、五次或十多天的治療後康復了,這只是幸運罷了。存活下來的人並不多見,而死去的人卻多達上千上萬,絕對不能以此作為治病的方法。只應該按照前面所講的方法,使用解毒和清涼隔膜的方式來調整身體,讓陽氣慢慢消退,陰氣逐漸生成,這樣纔不會失去人的生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