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傷寒直指》~ 《傷寒直指》卷十六 (2)

回本書目錄

《傷寒直指》卷十六 (2)

1. 辯證

(節庵:)太陽經

發於陽,則太陽為首,見證頭疼身熱,惡寒,脊強體痛,是足太陽膀胱經受邪,為表證。先起惡寒者,本病,以後發熱者,標病。(念莪:惡寒發熱,頭痛項強者,為表證,標病。傳入膀胱見太陽里證者,為本病。)但見太陽證在,直攻太陽,如有一毫頭痛身熱惡寒未除,不拘日數,還用表藥發散,自然熱退身涼。脈浮緩,無力,有汗,為風傷衛,為表虛,宜實之。

浮緊有力,無汗,為寒傷營,為表實,宜發之。冬月為正傷寒,無汗,升陽發表湯。春、夏、秋為時行,為感冒,春、秋,羌活沖和湯;夏,神朮散。冬月傷風自汗,疏邪實表湯。春、夏、秋,加減沖和湯。

白話文:

(節庵:)太陽經

疾病從陽氣而來,則太陽經為首要。證狀包括頭痛、身熱、畏寒、脊背強直、全身疼痛,這是足太陽膀胱經受邪所致,屬於表證。先有畏寒者,為本病;後有發熱者,為標病。(念莪:畏寒發熱,頭痛頸項強直者,為表證,標病。傳入膀胱出現太陽裡證的,為本病。)只要有太陽經證狀存在,就應直攻太陽經,如果還有一絲頭痛、身熱、畏寒未除,無論經過多少天,仍需使用表藥發散,就能使熱退身涼。

脈象浮緩無力,有汗,表示風邪侵犯衛氣,屬於表虛,宜用補益之法。

脈象浮緊有力,無汗,表示寒邪侵犯營血,屬於表實,宜用發散之法。

冬季為正傷寒,無汗,升陽發表湯。

春、夏、秋為時行感冒,春、秋,羌活沖和湯;夏,神朮散。

冬季傷風自汗,疏邪實表湯。春、夏、秋,加減沖和湯。

本經鼻衄,雖為欲解,須分點滴成流。成流者,表邪已解,不必服藥自解,或與水解。點滴者,邪猶在經,還宜散邪,脈浮緊麻黃,浮緩桂枝。成流不止者,芩連湯止之。如耳、目、口、鼻俱出血,手、足逆,又為不治矣。(健曰:雖為紅汗,如多甚不止,則陽邪熱迫陰血。清邪方,須兼涼血之品。)

本經頭疼惡寒,體痛腹滿,脈浮微喘,因表邪未解者,升陽發表湯。

本經發汗不出,脈弱者,曰無陽,及汗出不至足者,難治,回陽返本湯。尺脈遲,為血少,黃耆建中湯。

白話文:

鼻子流血,即使想止住,也要分清是滴滴答答还是成股流出。成股流出表示表邪已经解除了,不必服药,自然会止住,或者用清水冲洗即可。滴滴答答则是邪气还在经络里,需要散邪,脉浮紧用麻黄,脉浮缓用桂枝。如果成股流出不止,就用芩连汤止血。如果耳、目、口、鼻都出血,手脚逆冷,那就是不治之症了。虽然是红汗,但如果汗出过多不止,则是阳邪热迫阴血,需要清邪,还要兼用凉血的药材。

头痛恶寒,身体疼痛,腹部胀满,脉浮微喘,是因为表邪未解,要用升阳发表汤。

发汗不出,脉弱,叫做无阳,以及汗出不到位,都很难治,要用回阳返本汤。尺脉迟缓,说明血少,要用黄芪建中汤。

本經發汗汗不止,為亡陽,又曰漏風,調榮養胃湯去升麻。若汗出如綴珠不流,曰絕汗,死。(凡冷汗,曰柔汗。)

本經發渴,小便赤色,脈浮者,為太陽傳本,熱結膀胱。其人如狂,疏邪實表湯。小水短者,加味五苓散。小水自利,大便黑,小腹硬痛,或目黃,為畜血,如狂,用桃仁承氣對子下盡黑物則愈。

本經大汗後,身熱不退,脈愈躁者難治。若頭痛惡寒尚在者,還宜發表,羌活沖和湯。無頭疼惡寒,但身熱未除,柴胡雙解飲。大便實燥渴者,六一順氣湯去芒硝。下後熱反盛,脈浮亂者死。

白話文:

發汗

  • 發汗不止,代表身體陽氣虛弱,又稱為漏風。治療方法:服用調榮養胃湯,去除升麻。
  • 若汗珠大顆卻不流動,稱為絕汗,患者會死亡。(凡是冷汗,都稱為柔汗。)

發渴

  • 發渴、小便發紅、脈搏浮動,表示太陽經傳入本經,熱氣聚集在膀胱。患者會出現狂躁,治療方法:服用疏邪實表湯。
  • 小便量少,可加味五苓散。
  • 小便自利、大便發黑、小腹疼痛發硬,或眼睛發黃,表示體內積血。患者會出現狂躁,治療方法:服用桃仁承氣對子,排出黑物即可痊癒。

大汗

  • 大汗後,身體發熱不退,脈搏越來越快,表示難以治療。
  • 若還有頭痛惡寒的症狀,仍需發散,可服用羌活沖和湯。
  • 沒有頭痛惡寒,但身體發熱未消,可服用柴胡雙解飲。
  • 大便乾結、口渴,可服用六一順氣湯,去除芒硝。
  • 發汗後發熱更嚴重、脈搏浮亂,患者會死亡。

本經頭疼身熱,惡寒脊強,或一手兩手脈伏,必作戰汗也。當發散助之,冬日升陽發表湯,三時羌活沖和湯。

本經頭疼身熱,惡寒無汗,脈雖浮,大便難而渴,當用大柴胡下之。大便不難者,不可下。

本經頭疼身熱,惡風有汗,宜桂枝湯實表。若誤用承氣下之,反成結胸,硬痛,手不可近。大便實,口渴譫語者,宜六一順氣湯下之。然沉實者可下,脈浮清便自調;不渴微惡寒者,未可下,宜以小柴胡對陷胸湯,加蔞仁、枳實、黃連。本經頭疼身熱,惡寒無汗,當麻黃湯發表。

白話文:

這篇經文談論的是頭疼發熱的症狀,根據不同的表現,需要採取不同的治療方法。如果頭疼身熱,惡寒脊強,或脈伏,可能要發汗治療,可用冬日升陽發表湯或三時羌活沖和湯。如果頭疼身熱,惡寒無汗,脈浮,大便難,且口渴,則可用大柴胡湯瀉下。如果大便不難,則不可瀉下。如果頭疼身熱,惡風有汗,宜用桂枝湯治療。誤用承氣湯瀉下,可能會導致結胸,硬痛。如果大便實,口渴譫語,宜用六一順氣湯瀉下。沉實者可瀉下,脈浮清便自調;不渴微惡寒者,則不可瀉下,宜用小柴胡湯加蔞仁、枳實、黃連等藥。如果頭疼身熱,惡寒無汗,則可以用麻黃湯發表。

若誤用承氣,下之早,成痞滿;不痛者,宜小柴胡加枳、桔治之。未效,亦以本湯加蔞仁、枳、桔、黃連。如大便實,脈沉有力而渴,六一順氣湯去芒硝。

本經頭疼身熱,脈沉似少陰者,回陽返本湯溫之。以里屬虛寒,故當救里。發熱為輕,脈沉為重矣。

本經腹痛,小建中湯;痛甚,桂枝大黃湯,此痛隨利減法。

陽明經

見證目痛鼻於不眠,是足陽明胃經受邪,標病在經。以後傳裡,渴而譫語,發狂斑黃,潮熱自汗,大便實,反惡熱,為正陽陽明,本病在腑。(目痛鼻乾不眠者,標病。身熱渴而引飲,惡熱脈洪數者,本病。便實、譫、渴者,腑病。)凡目痛鼻乾,身熱不眠無汗者,宜解肌。

白話文:

如果錯誤使用承氣湯,泻得太早,会导致腹胀不适,没有疼痛的,可以用小柴胡汤加枳实、橘皮治疗。如果效果不好,还可以用小柴胡汤加蔞仁、枳实、橘皮、黄连。如果大便干结,脉沉有力又口渴,可以用六一顺气汤去掉芒硝。

本经头痛发热,脉沉似少阴,可以用回阳返本汤温补。因为里虚寒,所以要救治里。发热是轻症,脉沉是重症。

本经腹痛,用小建中汤治疗;疼痛严重,用桂枝大黄汤治疗,这是疼痛随泻利而减轻的治疗方法。

阳明经

表现为眼睛痛、鼻子干燥、失眠,这是足阳明胃经受邪,表病在经。之后传到里,口渴神志不清、发狂、皮肤发黄、潮热自汗、大便干结、反感热,这是正阳阳明,本病在腑。(眼睛痛、鼻子干燥、失眠,是表病。发热、口渴饮水、反感热、脉洪数,是本病。大便干结、神志不清、口渴,是腑病。)凡是眼睛痛、鼻子干燥、发热、失眠、无汗的,应该解肌治疗。

大便實而潮熱,或自汗譫語燥渴者,宜下之。脈見微洪無力,病在經,宜解肌;沉實有力,病在腑,宜下之。

本經目痛鼻乾,微惡寒,身熱無汗,柴葛解肌湯。渴而有汗不解,或經汗過,渴不止,宜如神白虎湯。

本經發渴潮熱,自汗譫語,揚手擲足,揭去衣被,大便閉實,三一承氣湯去芒硝。甚者,六一順氣湯。更衣者,止後服。如不更衣,轉失氣,大便未通者,宜再服,以利為愈。

本經渴而漱水不欲咽,為畜血,宜犀角地黃湯。

白話文:

對於大便堅硬且伴有潮熱、自汗、胡言亂語及口渴的情況,應採取排泄方法。若脈象微弱且洪大,表明病症在於經絡,適合使用解表藥物;若脈象深沈而洪大,則表明病症在於腑臟,應採用排泄方法。

若出現本經脈的目痛和鼻乾,伴有輕微畏寒、發熱但無汗的情形,適用柴葛解肌湯。若口渴但仍有汗液排出,或經過一次發汗後仍感到口渴,則應使用如神白虎湯。

若病症表現為渴、潮熱、自汗、胡言亂語、舉手搖腳、掀開衣被、大便緊密的情況,可以選擇三一承氣湯去除芒硝。如果情況嚴重,則可使用六一順氣湯。若患者已排便,則僅需服用後一劑藥物;若未排便,則病情可能加重,再次服用藥物,直至排便為止。

若口渴但不想吞嚥水,可能是血液積聚的跡象,應使用犀角地黃湯進行治療。

本經但頭汗,劑頸而還,身目俱黃,燥渴,小便不利,為濕熱發黃,宜茵陳大黃湯。其黃未盡除者,茵陳五苓散利之。

本經陽毒發斑,狂躁,兩目如火,大渴叫喊,登高罵詈,大便閉實者,當急下之,六一順氣湯。如不大狂,止面赤譫語,斑黃身如錦紋,手指俱青者,三黃石膏湯。又小水自利,大便黑,小腹滿硬,發斑而狂者,畜血也,宜桃仁承氣對子。本經陽毒咽痛發斑,用升麻元參湯。

本經自汗,潮熱喘滿而不惡寒者,內實也,六乙順氣湯去厚朴。渴而飲水過多,發喘,胸滿,水停心下,宜豬苓湯。

白話文:

本經記載:頭部出汗,脖子以下部分卻發黃,身體和眼睛都泛黃,口乾舌燥,小便不順,這是濕熱導致的黃疸,宜服「茵陳大黃湯」。如果黃疸未完全消除,則用「茵陳五苓散」利水。

本經記載:陽毒發作,長出紅色斑點,狂躁不安,雙目赤紅,口渴難耐,大聲呼喊,登上高處大罵指責,大便不通,應立即服「六一順氣湯」瀉下。如果不太狂躁,只是面赤、胡言亂語,斑點黃色,身體上有如錦緞般的紋路,手指發青,則用「三黃石膏湯」。若小便自行順利,大便發黑,小腹腫脹堅硬,出斑點而狂躁,這是體內有積血,宜用「桃仁承氣對子」。本經記載:陽毒引起咽喉痛和發斑,用「升麻元參湯」。

本經記載:自發性盜汗,潮熱喘悶,但不怕冷,這是內有實證,用「六乙順氣湯」去掉「厚朴」。如果口渴且喝太多水,出現喘息、胸悶,水液停留在心下,宜服「豬苓湯」。

本經潮熱自汗多,而胃汁干,宜急下以存津液,恐承氣愈竭其內,宜蜜導法。不得不下者,六一順氣湯。

本經喜忌善飢,必有畜血在內,宜桃仁承氣對子。

少陽經

見證耳聾脅痛,寒熱嘔而口苦,足少陽膽經受邪,為半表半裡證。發熱者標病,惡寒者本病,止有小柴胡湯隨證加減,以和解之,更無別藥。膽無出入,有三禁焉:不可汗,汗之犯太陽;不可下,下之犯陽明;不可利,利之犯少陰。脈見弦數,病在中,中者即表裡之間。

本經嘔而胸滿者,乃邪在本經,未入於腑,故滿悶而嘔,裡氣上逆,宜小柴胡加枳、桔以治其悶。未效,以前湯對小陷胸,一服如神。

白話文:

經文中所描述的情況如下:

  1. 本經症狀包括潮熱、自汗、多汗,同時胃部水分不足,需要迅速進行排泄以保存津液,避免使用承氣類藥物進一步耗盡體內水分,可使用蜂蜜導瀉法。若非必須進行排泄,則可以使用六一順氣湯。

  2. 若出現喜好飲食、食慾忽好忽壞的情況,可能體內積存了血液,這種情況適合使用桃仁承氣對子來治療。

  3. 少陽經的症狀包括耳鳴、肋骨疼痛、寒熱交作、噁心、口中苦澀,這些是因為少陽膽經受到邪氣侵擾,表現為半表半裡的證狀。發熱是邪氣的表現(標病),畏寒則是本病的表現,這時通常會使用小柴胡湯,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調整,用以調和身體,並無其他特別的藥物可用。膽經不涉及出入,因此有三種禁忌:不應發汗,以免侵犯到太陽經;不應下瀉,以免侵犯到陽明經;不應利尿,以免侵犯到少陰經。當脈象呈現弦數時,表示病竈在中間,這裡指的是表裡之間。

  4. 若出現胸滿、噁心的情況,這是因為邪氣仍在本經,尚未進入腸腑,因此感到胸滿且噁心,體內的氣往上逆,此時應使用小柴胡湯加枳實、桔梗來治療這種胸滿感。如果效果不佳,可以考慮使用小陷胸湯,一服下去就像神靈般的神奇有效。

本經往來寒熱,似瘧非瘧,柴胡雙解飲加桂枝。雖有寒熱,若不嘔,清便自可;脈緩者,自愈。

本經自汗出者,屬半表半裡證,知膽家有熱也,宜柴胡雙解飲加桂枝。

太陰經,見證腹滿自利,津不到咽者,是足太陰脾經受邪。身目發黃者標病,腹滿咽乾者本病。(身熱腹滿咽乾,或自利不渴者,標病。腹滿痛渴,小便赤大便閉者,本病。)須分寒熱治,勿令誤也。腹滿痛,自利清穀,不渴,屬寒者,宜溫之。腹滿咽乾而渴,或身目黃,大便實者,宜下之。脈沉遲無力,為裡寒;沉實有力,為裡熱。

本經腹滿自利不渴,屬臟寒,加味理中飲。(士材:初起身不熱,頭疼畏寒,腹痛吐瀉,手足冷,小便白,或嘔呃者,本經直中寒也,理中湯。若不熱不疼,手足冷,氣口脈沉細,內傷生冷也,治中湯。)本經腹硬滿燥渴,或腹痛大便實,桂枝大黃湯。

白話文:

這段中醫古籍記載了中醫經典著作《傷寒論》中的部分內容,大意如下:

  1. 往來寒熱,似瘧非瘧 本經患者出現間歇性的寒熱症狀,類似瘧疾但又不同於瘧疾,可用柴胡雙解飲加桂枝方治療。如果沒有嘔吐,大便清稀,問題通常會自行好轉。脈搏緩慢者,一般能自愈。

  2. 自汗 本經患者自出汗液,說明既有表證(寒邪在體表),又有裡證(寒邪侵犯內臟)。這表明膽腑有熱,可以用柴胡雙解飲加桂枝方治療。

  3. 太陰脾經受邪 太陰經患者出現腹滿自利、津液不能到達咽喉等症狀,說明足太陰脾經受到邪氣侵犯。身體發黃是標證,腹滿咽乾是本證。(如果身熱腹滿咽乾,但自利不渴,這屬於標證。腹滿腹痛口渴,小便赤黃大便不通,這屬於本證。)治療時須分清寒熱證,不要誤治。腹滿腹痛、自利清穀、不渴,屬於寒證,宜溫補治療。腹滿咽乾口渴,或身體發黃、大便實,屬於熱證,宜瀉下治療。脈象沉遲無力,說明裡寒;脈象沉實有力,說明裡熱。

  4. 臟寒 本經患者腹滿自利不渴,說明臟腑寒證,可用加味理中飲治療。(如果患者起牀時不發熱,頭疼畏寒,腹痛腹瀉,手足發冷,小便色白或嘔吐呃逆,說明本經直接受寒,可用理中湯治療。如果患者不發熱不疼痛,手足發冷,氣口脈象沉細,說明是內傷生冷所致,可用治中湯治療。)

  5. 腹硬腹滿燥渴 本經患者腹硬腹滿口渴,或腹痛大便實,可用桂枝大黃湯治療。

本經身目黃,口乾燥,小便赤,茵陳五苓散。其黃不退者,茵陳將軍湯。

少陰經

發於陰則少陰為先,六經惟此難治。見證舌乾口燥,是足少陰腎經受邪,指甲青而身冷者,標病,口燥而渴者,本病。(初起身熱脈沉,麻黃附子湯證,為標本俱病。又身熱煩躁,面赤足冷,虛陽發躁者,亦標本俱病。口燥咽乾,譫渴,熱邪傳入者,本病。無熱惡寒,面青肢冷,脈沉吐利,腹脹不受藥,直中寒者,本病。

)須分直中傳經,可溫可下,不必拘於日數。但見少陰證在,直攻少陰,但見真寒,直攻真寒,是為活法。若見口燥咽乾而渴,手足乍冷乍溫,內實腹滿,譫語便閉,反惡熱者,皆為熱證,急當下之。或見腹滿,泄瀉清穀,不渴,或嘔吐惡寒,引衣蜷臥,四肢厥冷,或下利身痛,手指甲唇青,或乾嘔,小便清白,皆為寒證,急當溫之。脈沉實有力而渴,知其熱,沉遲無力不渴,知其寒。

白話文:

本經(指足太陰脾經)發黃、眼睛發黃,口乾舌燥,小便赤黃:茵陳五苓散。黃疸不退的:茵陳將軍湯。

少陰經

陰經發病,少陰經(指足少陰腎經)最先受邪。六經之中,少陰經的病最難治。病症表現為舌頭乾燥、口渴,這是足少陰腎經受邪的徵象。指甲發青、身體發冷的是標證,口乾舌燥、口渴的是本證。(初期發病時,身熱但脈沉,符合麻黃附子湯證,為標本俱病。又身熱煩躁,面紅腳冷,虛陽上亢的,也是標本俱病。口乾咽乾、譫妄口渴,是熱邪傳入的本證。無發熱惡寒,面色發青、四肢發冷,脈沉、嘔吐腹瀉、腹脹不服藥,直中寒邪的,是本證。)

需要區分是直中經絡傳經,可以溫補也可以攻下,不必拘泥於發病的時日。只要見到少陰證仍在,就直攻少陰經;只要見證屬真寒,就直攻真寒,這纔是靈活的治療方法。如果見到口乾咽乾而口渴,兩手兩腳忽冷忽溫,內有實邪、腹脹,神志恍惚、大便不通,反而惡熱的,都是熱證,應急攻下。或見腹脹,腹瀉清穀不口渴,或嘔吐惡寒,蜷縮身體臥著,四肢厥冷,或下痢腹痛,手指甲、嘴脣發青,或乾嘔,小便清白,都是寒證,應急溫補。脈沉實有力而口渴,說明是熱證;脈沉遲無力不口渴,說明是寒證。

(諸脈沉無力者,為裡虛可溫;沉而有力緊實,為裡實可下。)

本經口乾咽燥,急當下之,六一順氣湯,以救腎家將絕之水,以存津液。

本經自利純清水,心下硬痛,譫語燥渴者,急當下之,六一順氣湯。胃中自有燥屎,結熱於內,雖利清水,乃旁流非內寒也,故下之。

本經繞臍硬痛,燥渴,不大便,內有燥屎也,急下之。

本經先起頭疼惡寒,發熱方除,以後變出四肢厥冷,乍溫,大便閉,燥渴譫語者,乃因邪氣傳裡,陽極似陰,反兼水化,謂之陽厥。譬如物極而反,急用六一順氣下之,正謂亢則害其物,承以制其極也。(以上皆傳經熱證。)

白話文:

各種脈象沈而無力,表示體內虛弱,適合以溫補方法治療;若脈象沈而有力且緊實,則表示體內實熱,適合使用通降法進行治療。

若出現本經中口乾、咽喉疼痛的情況,應當立即使用通降法進行治療,使用六一順氣湯來拯救腎臟中的水分,並保存津液。

若本經中出現自行排泄清瀉的情況,並且伴有心下部位硬痛、語音混亂、口渴的症狀,也應該立即使用通降法進行治療,使用六一順氣湯。

若胃部本身就有乾燥的糞塊,造成內部熱毒,即使排泄清瀉,但這不是由於體內寒冷所造成的,因此需要進行治療。

若本經中出現腹部周圍硬痛、口渴、大便不通的症狀,這表示體內存在乾燥的糞塊,應當立即進行治療。

若本經先出現頭痛、畏寒的症狀,之後轉為四肢冰冷,忽冷忽熱,大便不通,口渴語音混亂的情況,這是因為病邪進入體內,陽氣過盛,似乎轉為陰性,反而引發了水液的生成,稱為陽厥。就好比事物達到極點後會反轉,應該立即使用六一順氣湯進行通降治療,這正是為了防止過度興旺導致的損害,以及控制這種極端的現象。(以上都是傳經熱症的描述。)

本經初起惡寒,或腹痛,或吐瀉,不渴,引衣自蓋,蜷臥沉重,小便清白,厥冷戰慄,面如刀刮,脈沉細無力,無身熱頭痛者,急溫之。輕則加味理中飲,重則回陽救急湯。(此少陰直中寒邪。)

本經初起,無熱惡寒,四肢厥冷,過乎肘膝,兼之瀉利昏沉,或腹痛,此為陰厥,急當溫之,四逆湯。(或面青小腹絞痛,蜷臥不渴,腹脹不受藥,脈沉者,此夾陰傷寒也,人參四逆湯。)

本經不煩,便作躁悶,身冷,脈來沉遲無力,飲水不得入口,此陰盛格陽,回陽救急湯冷服,其躁便止。(或陰躁欲坐泥水中,與水飲不受,面赤足冷,脈雖大,按之如無,陰極發躁也,宜四逆湯,合生脈。若身熱煩躁,面赤足冷,脈數大無力,陽虛伏陰也,五積散加減。)

白話文:

一開始感到惡寒,可能伴隨腹痛或吐瀉,但不口渴,喜歡蓋衣服,蜷縮著身體感到沉重,小便清澈,手腳冰冷發抖,臉色蒼白,脈搏沉細無力,沒有發熱頭痛,這屬於寒邪侵犯少陰經,需要趕緊溫暖身體。情況輕微的可以用加味理中湯,情況嚴重的則用回陽救急湯。

一開始沒有發熱,只是感到惡寒,四肢冰冷到手肘和膝蓋以下,伴隨腹瀉昏沉,或者腹痛,這是陰厥,需要緊急溫暖身體,用四逆湯。如果臉色青白,小腹絞痛,蜷縮著身體不口渴,肚子脹滿吃不下藥,脈搏沉的,這是寒邪夾雜著陰邪,可以用人參四逆湯。

沒有發熱,但一直感到煩躁不安,身體冰冷,脈搏沉遲無力,喝水都咽不下去,這是陰氣過盛,陽氣被阻,需要用回陽救急湯冷服,煩躁不安就會停止。如果一直想坐在泥水中,喝水也咽不下去,臉色發紅但腳卻冰冷,脈搏雖然有力,但按下去卻像沒有脈搏一樣,這是陰氣極盛導致的煩躁,可以用四逆湯配合生脈散。如果身體發熱,煩躁不安,臉色發紅但腳卻冰冷,脈搏快而無力,這是陽虛導致陰氣內伏,可以用五積散加減。

本經初起手指甲唇青,腹痛嘔吐,身如被杖,脈細沉重,怕寒,謂之陰毒,急用回陽救急湯溫之。外灸關元、氣海,以復陽氣,不效即死。

本經身發熱,脈微沉,亦有可汗者,宜小辛之藥微汗之,麻黃附子細辛甘草湯。以其無頭痛,故曰少陰證似太陽,設若身不發熱,豈可輕汗之乎?

本經證真寒至極,煩躁面赤,身微熱,脈沉遲無力,欲坐泥水中,名陰極發躁,即陰證似陽也。用熱藥溫之,回陽返本湯。若誤用涼藥,渴愈甚而躁愈急,難治矣。

厥陰經

白話文:

這篇經文描述了少陰經的病症。初期症狀是手指甲、嘴唇發青,腹部疼痛、嘔吐,身體像被棍子打了一樣,脈搏細小沉重,怕冷,這叫做陰毒,要立刻用回陽救急湯溫暖身體。同時在關元、氣海穴位灸治,恢復陽氣,否則就會死亡。

如果身體發熱,脈搏微細沉重,並且可能出汗,就要用辛溫的藥物微微出汗,比如麻黃、附子、細辛、甘草湯。因為沒有頭痛,所以這症狀像太陽經,但如果身體不發熱,就不可以輕易出汗。

當寒氣深入到極點,病人會煩躁不安、臉色發紅、身體微微發熱,脈搏沉遲无力,想坐到泥水中,這叫做陰極發躁,也就是陰證似陽。要用熱藥溫暖身體,比如回陽返本湯。如果誤用寒涼藥物,病人就會更加口渴、更加煩躁,難以治療。

見證煩滿囊拳者,是足厥陰肝經受邪。口吐涎沫者,本病;煩滿囊拳者,標病。雖從中治,亦分寒熱二辨。(寒熱似瘧者,標病;熱邪傳入者,本病;直中寒邪者,本病。)煩滿囊拳,譫語而渴者,當下之。口吐涎沫,厥冷,小腹疼,不渴者,當溫之。脈沉實有力,知其熱,沉遲無力,知其寒,浮緩不嘔,清便者,自愈。

(仁齋:病在太陰,則手足漸冷,脈漸沉。在少陰,雖發熱,手足必冷,脈必沉細。在厥陰,手足厥冷,脈微而緩,甚則唇青舌卷囊縮也。)

本經先起頭疼惡寒發熱方除,已後邪熱傳入肝經,囊拳煩滿,四肢乍冷乍溫,譫語發狂,消渴煩躁,舌卷便閉,此因毒氣入臟,故囊縮,急當下之,六一順氣湯。

白話文:

如果病人出現煩躁不安、緊握拳頭的症狀,這是足厥陰肝經受到邪氣入侵的表現。口吐涎沫是本病的症狀,而煩躁不安、緊握拳頭則是標病的症狀。雖然我們要從中治療,但也要分清寒熱兩種情況。如果患者出現類似瘧疾的寒熱交替,那這是標病;如果熱邪直接入侵肝經,或直接感染寒邪,那就是本病。

當病人出現煩躁不安、緊握拳頭、神志不清且口渴時,應該用瀉下之法治療。如果病人出現口吐涎沫、四肢厥冷、小腹疼痛,但沒有口渴,就應該用溫補之法治療。如果脈象沉而有力,說明是熱證;脈象沉而遲緩、無力,說明是寒證。如果脈象浮而緩慢,沒有嘔吐,排便通暢,就可自行痊癒。

仁齋說:如果病邪侵犯太陰經,則手足會逐漸變冷,脈象也逐漸變沉。如果病邪侵犯少陰經,雖然患者會發熱,但手足一定會變冷,脈象也會變沉細。如果病邪侵犯厥陰經,手足會出現厥冷,脈象微弱而緩慢,嚴重者還會出現唇色青紫、舌頭捲縮、腹部收縮的症狀。

一開始病症表現為頭痛、惡寒、發熱,經過治療後,邪熱入侵肝經,導致病人出現緊握拳頭、煩躁不安、四肢忽冷忽熱、神志不清、發狂、口渴、煩躁、舌頭捲縮、便秘等症狀。這是由於毒氣侵入臟腑,導致腹部收縮,因此要急用瀉下之法治療,可以選用六一順氣湯。

本經初起便四肢厥冷惡寒,引衣蜷臥,筋急唇青囊縮,腹痛,口吐涎沫,不渴,沉重,脈沉遲無力,急當溫之,茱萸四逆湯。(即回陽救急湯加吳萊萸。)外灸關元、氣海,不效即死。(或小腹至陰痛,面唇手足指甲俱青。厥陰脈浮為欲愈,不浮為未愈,小建中湯。脈沉短者,囊必縮,為毒氣入臟,承氣湯下之。利不止者,四逆湯。)

凡治傷寒,須看舌上有無胎色。見有白胎者,是丹田有熱,胸中有寒也,宜小柴胡和解之,此屬半表半裡證。若舌上黃胎者,胸中有邪熱也,宜調胃承氣湯下之。如舌上生黑胎芒刺者,必死。蓋舌乃心苗,此水剋火也。(又曰:舌上胎白色滑者,邪未入腑,屬半表裡,宜和解。

白話文:

在這個病症的初期,四肢就會冰冷畏寒,拉起被子蜷縮躺著,筋骨僵硬嘴脣發青,小腹收縮,疼痛,嘴裡吐出涎沫,但不覺得口渴,身體沉重,脈搏微弱而緩慢,必須趕緊溫補身體,服用「茱萸四逆湯」(也就是「回陽救急湯」加上吳茱萸)。另外外敷灸治關元穴和氣海穴,如果沒有效果就會死亡。(或者小腹及腳底的陰穴疼痛,臉、嘴脣、手腳的指甲都發青。厥陰脈浮起表示快痊癒,不浮起表示還沒痊癒,服用「小建中湯」。脈搏微弱而短促,小腹必定收縮,表示毒氣進入內臟,服用「承氣湯」讓毒氣排出。腹瀉不止,服用「四逆湯」。)

凡是治療傷寒,必須觀察舌頭是否有苔。看到白色舌苔,表示丹田(下腹部)有熱,胸中有寒,應該服用「小柴胡湯」疏通調理,這屬於半表半裡的症狀。如果舌頭上有黃色舌苔,表示胸中有邪熱,應該服用「調胃承氣湯」瀉下。如果舌頭上生出黑色的芒刺狀舌苔,必定會死亡。因為舌頭是心臟的苗芽,而水能剋制火。(另外一種說法:舌頭上的舌苔滑而白色,表示邪氣還沒進入內腑,屬於半表半裡的症狀,應該疏通調理。)

舌胎黃色者,熱邪已在胃腑,宜下之。必大便燥實,脈沉有力,大渴者,方可下。反此者,不可下,只宜涼瀉,舌黑胎芒刺裡熱已極,十有九死,急用大承氣下之,得法,亦可不死。)

凡治傷寒,見渴欲飲水,宜少少與之,微和胃氣。若不與,胃中乾燥,津液枯竭,必然喘急而死。如多與,或不當與而與,強與之,則成水結胸,水停心下,為喘、為咳、為癃閉、為瀉利等證,宜五苓散加減,分利小水為主。

凡治傷寒,見吐蛔者,因胃中虛寒,蛔無穀食以養,故上逆入膈,雖有大熱,忌下涼藥,服之必死。宜先以炮姜理中湯,加烏梅二個、川椒十粒服之,待蛔定後,以小柴胡退熱。蓋蛔聞酸則靜,見苦則安,得辛則伏矣。(胸中有寒,蛔上入膈,大凶之兆。健曰:陽明腑證,食熱傷蛔,或斑毒傷蛔,皆有吐蛔便蛔者,又當以清涼解熱安之,未可概視也。)

白話文:

舌胎黃色者

舌頭上有黃色苔,表示熱邪已經進入脾胃,需要使用瀉下法。但必須有大便乾結、脈象沉穩有力、口渴難耐的情況才能瀉下。如果相反,則不能瀉下,只能清涼瀉實。

舌胎黑而有刺芒者

舌頭上的苔色發黑且有刺狀凸起,表示內熱已經達到極點,十分危險,需要緊急使用大承氣湯瀉下。

凡治傷寒

  1. 如果患者口渴想喝水,應該少量給予,以緩和胃氣。如果完全不給予,胃中就會乾燥,津液枯竭,容易導致喘急而死亡。如果過量給予,或不適宜喝水的情況下給予,會導致水氣積聚在胸腔,造成水停在心下,出現喘、咳、小便不通、腹瀉等症狀。此時需要使用五苓散加減方,利尿為主。

  2. 如果患者出現嘔吐蛔蟲的情況,表示胃中虛寒,蛔蟲沒有食物可以養育,因此向上逆行進入膈肌。即使患者有發燒,也不能使用寒涼藥物瀉下,否則會致死。應該先用炮姜理中湯,加入烏梅兩個、川椒十粒服用。等蛔蟲平靜後,再用小柴胡湯退燒。因為蛔蟲聞到酸味會安靜,看到苦味會感到舒緩,遇到辛味會潛伏。

(如果胸中有寒,蛔蟲會上行進入膈肌,這是大凶之兆。陽明腑證、食熱傷蛔或斑毒傷蛔等情況,也會有嘔吐或排便出蛔蟲的現象。這時應該使用清涼解熱的藥物治療,不能一概而論。)

凡交霜降後,至春分前發者,為正傷寒。表證見,用辛溫之藥發汗;里證見,用寒涼之藥攻下,此與非時傷寒不同。交春分後,至夏至前,有頭疼發熱不惡寒而渴者,為溫病,宜辛涼之藥解肌,不可辛溫發汗。里證見,用寒涼之藥攻下。若誤下之,猶可無害;誤汗之,變不可言。至三月後,得此者,為晚發,治法同,但與傷寒表證不同,里證同。

交夏至後頭疼發熱,不惡寒而渴,為暑病,即名熱病。(比溫病加熱矣。)亦止用辛涼之藥解肌,不宜大發汗。里證見,用大寒之藥急攻下,此與正傷寒表證不同,里證同。

春夏秋三時,亦有頭疼身熱惡寒,而非傷寒者,為感冒非時暴寒之類,俱用辛涼之劑,小發汗。里證見者,用寒涼之藥急攻下,表證亦不與正傷寒同,里證同。

白話文:

傷寒

每當霜降後到春分前發病的,屬於正宗的傷寒。如果出現外證,使用辛溫的藥物發汗;如果出現裡證,使用寒涼的藥物攻下,這與非時傷寒不同。春分後到夏至前,如果有頭痛發熱但不惡寒而口渴,屬於溫病,應使用辛涼的藥物解表,不可辛溫發汗。如果出現裡證,使用寒涼的藥物攻下。如果誤用了攻下的方法,還可挽回;如果誤用了發汗的方法,後果不堪設想。到三月後,得了這種病的,屬於晚發,治療方法相同,只是表證不同,裡證相同。

暑病

夏至後頭痛發熱,不惡寒而口渴,屬於暑病,又稱熱病。(比溫病熱度更高。)也只使用辛涼的藥物解表,不宜大量發汗。如果出現裡證,使用大寒的藥物緊急攻下,這與正傷寒的表證不同,裡證相同。

感冒

春夏秋三季,也有頭痛發熱惡寒,但不是傷寒的,屬於感冒或非時暴寒等類型的疾病,都使用辛涼的藥物少量發汗。如果出現裡證,使用寒涼的藥物緊急攻下,表證也不與正傷寒相同,裡證相同。

凡四時有頭疼發熱惡寒,身體倦痛,骨節痠疼,自汗微渴,脈空浮大而無力,為勞役感寒,宜溫涼之劑溫經散寒,切禁大發汗。里證見者,中和之劑加轉藥微下之,不可急攻利。四時有頭疼身熱惡寒,老幼相傳者,為時疫,宜辛涼之藥解表。里證見者,急攻下,從病制宜,不與正傷寒同治法也。

一傷寒初得病,無表裡證,但狂言煩躁,精彩不與人相當,此熱結膀胱,其人如狂。太陽經之裡證,自有太陽里藥,不與陽狂同治。

一傷寒失於汗下,使邪熱傳裡,燥渴譫語,小水自利,大便黑,小腹硬痛,或身黃,此下焦畜血如狂證也,與陽狂不同治。

一傷寒小水不利,大便實,小腹滿,燥渴譫語,畏熱,身目黃,此濕熱發黃。輕則疏利,重則大下,與血證發黃不同治。

白話文:

凡在四季中出現頭疼、發熱、畏寒、身體疲倦疼痛、關節痠痛、自汗微渴、脈象空虛浮大而無力,這是勞累後受寒引起的,應該使用溫涼的藥物溫經散寒,切忌大發汗。如果出現裡證,可以用中和的藥物加上瀉藥稍微瀉下,不可急攻利。四季中出現頭疼、身熱、惡寒,而且在老幼中相傳的,這是時疫,應該使用辛涼的藥物解表。如果出現裡證,應急攻下,根據病情適當調整,不與正傷寒同治。

陽狂指傷寒初期沒有表裡證,但出現狂言煩躁,眼神異常,這是熱結膀胱,導致人像瘋狂一樣。太陽經的裡證,有專門的太陽裡藥,不與陽狂同治。

如果傷寒治療時過於發汗或瀉下,導致邪熱傳到體內,出現口乾舌燥、胡言亂語、小便自利、大便黑色、小腹硬痛,或者身黃,這是下焦畜血證,與陽狂不同治。

如果傷寒出現小便不利、大便實、小腹脹滿、口乾舌燥、胡言亂語、畏熱、身目發黃,這是濕熱導致的發黃。病情較輕則疏通利尿,病情較重則大瀉,與血證導致的發黃不同治。

一傷寒失於汗下,血熱不散,以致發斑,不宜發汗,輕者化,重則下之。

一傷寒失於汗下,邪熱傳裡,水涸屎燥,必發譫語,或心下硬痛,下利清水,燥渴,出語無倫,此皆實證,當寒涼之劑下之。又有汗多亡陽,或下後利不止,身疼痛,或自利清穀,譫語者,此皆虛證,當辛熱之劑溫之,此與狂言不同治。

一傷寒少陰證,惡寒發熱,無頭疼,誤以大發汗,使血從耳、目、口、鼻中出者,名陰血,多不治,此與衄血不同治。

一傷寒餘熱不除,蘊在心胞,精神短少,冒昧昏沉,睡中言語一二句,名獨語,宜涼劑清之,此與譫語不相同。

一傷寒差後,交接淫欲,無病人反得病者,名陰陽易,宜清涼解毒治之,與女勞復不同。

白話文:

一、如果傷寒病未能適時進行發汗或瀉下,血液熱度無法散去,導致發斑,不適合再使用發汗方法,輕微的情況可用化瘀藥物,嚴重情況則需使用瀉下藥物。

二、若傷寒病失治,邪氣熱力轉入內部,造成水分缺乏、大便乾燥,必會出現神智迷亂,或者心下硬痛,大便如清水,乾渴,言語無序,這些都是實質的症狀,應使用寒涼藥物進行瀉下。此外,若因過量發汗導致陽氣流失,或是瀉下後仍持續腹瀉,出現全身疼痛,或自行排出水穀,神智迷亂的情況,這是虛弱的症狀,應使用辛熱藥物進行溫補,這與狂妄的言語治療方法不同。

三、傷寒進入少陰階段,表現為畏寒發熱,無頭痛症狀,誤用大汗法,使血液從耳、眼、口、鼻等處外洩,稱為陰血,這種情況往往難以治癒,與出血的治療方法不同。

四、若傷寒病餘熱未除,積聚在心包,導致精神疲倦,昏沈不清,睡夢中說出幾句話,稱為獨語,應使用寒涼藥物清心,這與神智迷亂的治療方法不同。

五、傷寒病痊癒後,若過度性行為,反而導致疾病,稱為陰陽易,應使用清涼解毒的方法進行治療,這與女勞復(過度勞累後引起疾病)的治療方法不同。

一傷寒失於汗下,或因汗下後虛,令人氣逆,不相接續者,為短氣,分虛實治之,此與喘證不同治。

一傷寒失於汗下,或因飲水過多,令人抬肩擷肚,氣逆上者,為喘,分表裡水氣治之,與短氣不同治。

一傷寒汗下太過,或恣飲冷水,水寒相傳,虛逆,聲濁惡而長,為噦。病輕則和解疏利,重則溫散,此與乾嘔不同治。

一傷寒熱在胃口,與穀氣並,上熏而為乾嘔,分寒熱水氣治之,此與噦不同。

一傷寒二陽或三陽經同病,不傳者為合病,分在經、過經治之,與並病不同治。

一傷寒一陽經先病未盡,又過一經之傳者,為並病,分在經在腑治之,與合病不同治。

白話文:

一、如果傷寒病未能正確地進行發汗或下藥,或者因為發汗或下藥後身體變得虛弱,導致氣息反覆不定,這叫做「短氣」。我們需要分別辨別虛實兩種情況來進行治療,這種狀況與喘息有所不同。

二、如果傷寒病未能正確地進行發汗或下藥,或者飲用水過量,導致肩膀和腹部感到緊張,出現氣息上沖的情況,這叫做「喘」。我們需要分別對表和裡的水氣進行處理,這種情況與短氣不同。

三、如果傷寒病發汗或下藥過度,或者飲用過多的冷水,使得水和寒氣相傳,導致虛弱的逆氣,聲音模糊且持續時間長,這叫做「噦」。病情較輕時,我們可以使用調和解毒和利尿的方法來治療;病情較重時,則需要使用溫和散寒的方法。這種狀況與乾嘔不同。

四、如果傷寒病的熱氣停留在胃部,與食物的氣味混合,上沖形成了乾嘔。我們需要分別對寒、熱和水氣進行處理,這種情況與噦不同。

五、如果傷寒病同時影響了兩個陽經或三個陽經,但並未傳到下一經,這種情況叫做「合病」。我們需要分別對經脈和過經點進行治療,這種狀況與「並病」不同。

六、如果傷寒病首先影響了一個陽經,但在尚未完全恢復時又傳到了下一經,這種情況叫做「並病」。我們需要分別對經脈和腑(臟腑)進行治療,這種狀況與「合病」不同。

(復庵:)少陰脈沉始病,反發熱,似乎太陽。有不同者,其熱不翕翕然,無頭疼可別。

少陰腹痛下利與太陰相似。有不同者,太陰不渴,少陰則渴,手足有厥溫之殊。

溫病與痙證,皆與太陽相似。有不同者,痙證脈沉細,溫病不惡風寒而渴。

傷寒與中暍相似。其不同者,傷寒不渴,中暍則渴。

傷寒與冬溫相似。其不同者,傷寒脈浮緊,冬溫脈不浮。

時行傳染與傷寒相似。其不同者,時行傳染脈不浮,傷寒脈浮。(健曰:冬溫與時行,其邪亦風寒所襲,豈無浮脈之診,不必過於刻畫。)

太陰中濕與太陽傷寒相似。有不同者,濕脈沉而細也。

白話文:

(復庵:)少陰脈沈開始發病,反而出現發熱的情況,這似乎像是太陽病。但有不同的是,這種熱不是強烈的,並且沒有頭痛可以區分。

少陰腹部疼痛和下痢的情況與太陰相似。但有不同的是,太陰不口渴,而少陰則會感到口渴,並且手腳的冷熱程度有所不同。

溫病和痙證都與太陽病相似。但有不同的是,痙證脈搏沈細,溫病則不會畏寒且口渴。

傷寒和中暍都相類似。但有不同的是,傷寒不會口渴,而中暍則會感到口渴。

傷寒和冬溫都相似。但有不同的是,傷寒脈搏浮緊,冬溫的脈搏則不浮。

時行傳染與傷寒都相似。但有不同的是,時行傳染的脈搏不浮,傷寒的脈搏則浮。

太陰受濕氣與太陽傷寒相似。但有不同的是,濕脈沈而細。

暑脈虛細,又曰微弱,又曰弦、細、芤、遲。諸如此者,與痙脈、濕脈相似。然證不同,暑自汗面垢而渴,濕則不渴身疼,痙則身不疼也。

太陽中風見寒脈,用大青龍證,與太陽傷寒相似。有不同者,中風見寒脈,有煩躁也,麻黃證則無煩躁。

太陽傷寒見風脈,用大青龍,其證與中寒濕相似。有不同者,其脈浮緩,寒濕則脈沉細微。經云無少陰里證者,蓋太陽與少陰為表裡,今脈證俱屬太陽表,故云無少陰里證也。小青龍證,與小柴胡證相似。有不同者,小青龍無往來寒熱,胸脅滿痛之證,但有乾嘔發熱而咳,此為表不解,水停心下也。雖有或為之證,與小柴胡相似,終無半表裡證為異耳。

白話文:

夏天感受暑氣時,脈象虛弱細小,又稱微弱、弦細、芤細、遲緩。這些脈象與痙脈、濕脈相似,但病症不同。暑氣導致汗出面垢口渴,濕氣則不渴但身體疼痛,痙脈則身體不疼。

太陽中風出現寒脈時,使用大青龍湯治療,其病症與太陽傷寒相似。但太陽中風見寒脈時,患者會感到煩躁,而麻黃證則沒有煩躁感。

太陽傷寒出現風脈時,使用大青龍湯治療,其病症與中寒濕相似。但太陽傷寒脈象浮緩,而中寒濕脈象沉細微弱。經書說沒有少陰裡證,是因為太陽與少陰是表裡關係,現在脈象和病症都屬於太陽表證,所以說沒有少陰裡證。

小青龍湯證與小柴胡證相似,但小青龍湯沒有往來寒熱、胸脅滿痛的症狀,只有乾嘔發熱咳嗽,這是表證不解、水停留在心下的表現。雖然有些病症與小柴胡證相似,但始終沒有半表半裡的證狀,這是兩者的區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