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傷寒直指》~ 《傷寒直指》卷十四 (20)

回本書目錄

《傷寒直指》卷十四 (20)

1. 婦人

桂枝紅花湯(《活人》)

婦人傷寒,發熱惡寒,拘急,口燥舌乾。桂枝,芍藥,甘草(炙,各三兩),紅花(一兩),每五錢,加姜煎。

阿膠散(《活人》)

妊孕傷寒,安胎。阿膠(炒),桑寄生,白朮,茯苓,人參(等分),細末。每二錢,黏米飲調服,日再。

(白朮散),治證同上。白朮,黃芩(等分),為末。每三錢,入姜三片,棗一枚,煎服。惟四肢厥冷,陰證忌服。

蘇木湯

妊娠傷寒,或中時氣,灑浙寒慄,悸噦。蘇木,赤芍,橘皮,黃芩,黃連,炙甘草(各一兩),每五錢,水煎。(健曰:妊娠傷寒時氣,不論寒熱,必以保胎,為無傷動其氣血。此蘇木、赤芍,專工破血,豈可用乎?成方中,常有混雜之弊,而《活人書》方法更多謬誤,此斷不可用也。

黃龍湯(《活人》)

妊娠傷寒,寒熱脅痛,嘔逆痰氣,及經水適來適斷,產後風入胞宮,寒熱如瘧。即小柴胡去半夏薑棗。(一方)柴胡(五錢),黃芩,甘草(各二錢),赤芍(三錢),水煎。(健曰:柴胡少則升,中則和,多則降,妊娠豈可重用乎?赤芍破血狠味,更不宜用。於此見朱奉議之所學,往往多謬,無足取。

旋覆花湯

妊娠傷寒,頭目旋疼,壯熱,心躁。旋覆花,赤芍,甘草(炙,各五錢),白朮,黃芩,人參,麻黃(各七錢半),前胡,石膏(各一兩),每(四錢),姜(三片),煎。(健曰:此方去赤芍用。)

芍藥湯

妊娠傷寒,自利腹痛,脈沉,太陰病。芍藥(酒炒),白朮(土炒),茯苓,炙甘草(各二錢半),水煎。

桂心牡蠣湯

產後頭痛發熱,及腹內拘急,疼痛。桂心(六錢),牡蠣(煅),白芍,地黃(各一兩),黃芩(四錢),每五錢,水煎服。

竹葉防風湯

產後傷風,發熱面赤,喘,頭疼。竹葉(半把),葛根(兩半),防風,桔梗,桂枝,人參,炙甘草(各五錢),每四錢,姜(三片),棗(二枚),煎。

神功丸

三焦氣壅,六腑風熱,大便不通。大黃(三兩),河子皮(二兩),麻仁(五兩),人參(五錢),蜜丸梧子大。溫水下二十丸,日三服。產後大便秘者,米飲下十丸。

黑神丸

溫疫時氣,有積食者。巴豆(一兩,急流水二碗,浸一宿,煮三五十沸,冷取,去心膜,拭乾,研如膏。厚紙包,重物壓去油,取淨粉。)五靈脂(研細末),杏仁(炒),大戟(去皮,生用),三稜(各五錢),豆豉(二兩,研),共為極細末,入巴豆、杏仁同研勻,入飛面(半匙),井花水調如糊,杵二三千下,丸綠豆大,曬乾收藏。傷寒有積食,脈沉結,身體不熱者,即下之,薑棗湯吞數丸。

若身熱,服此即為結胸痞氣。(健曰:此猛利之藥,不宜浪用。)

白話文:

【婦人】

  1. 桂枝紅花湯(出自《活人》)

婦女罹患感冒,出現發燒畏寒、身體緊繃、口乾舌燥的症狀。藥方包括桂枝、芍藥、炙甘草各90克,紅花30克,每次取5錢,加入薑一同煎煮。

  1. 阿膠散(出自《活人》)

懷孕婦女感染風寒,需安胎。藥方包括炒過的阿膠、桑寄生、白朮、茯苓、人參,份量相同,研磨成細末。每次服用2錢,以粘米飲調和服用,每日兩次。

  1. 白朮散,治療病症與上述相同。藥方包括白朮和黃芩,份量相同,研磨成粉末。每次服用3錢,加入薑三片、棗一枚,煎煮服用。但四肢冰冷、陰證患者忌服。

  2. 蘇木湯

懷孕婦女感染風寒或季節性流行病,出現寒戰、心跳加速、噁心的症狀。藥方包括蘇木、赤芍、橘皮、黃芩、黃連、炙甘草各30克,每次取5錢,用水煎煮。

  1. 黃龍湯(出自《活人》)

懷孕婦女感染風寒,出現寒熱交錯、脅痛、嘔吐、痰多的症狀,或是月經突然來臨或停止,產後風邪進入子宮,寒熱如瘧疾。藥方是小柴胡湯去掉半夏、薑、棗。柴胡5錢,黃芩、甘草各2錢,赤芍3錢,用水煎煮。

  1. 旋覆花湯

懷孕婦女感染風寒,出現頭痛、眼花、高熱、心煩的症狀。藥方包括旋覆花、赤芍、炙甘草各15克,白朮、黃芩、人參、麻黃各22.5克,前胡、石膏各30克,每次服用12克,加入薑3片煎煮。

  1. 芍藥湯

懷孕婦女感染風寒,出現腹瀉腹痛,脈象沉,屬於太陰病症。藥方包括酒炒的芍藥、土炒的白朮、茯苓、炙甘草各6.25克,用水煎煮。

  1. 桂心牡蠣湯

產後頭痛發燒,以及腹部緊繃疼痛。藥方包括桂心18克,煅牡蠣、白芍、地黃各30克,黃芩12克,每次取15克,用水煎煮服用。

  1. 竹葉防風湯

產後受風,出現發燒臉紅、喘息、頭痛。藥方包括半把竹葉,葛根30克,防風、桔梗、桂枝、人參、炙甘草各15克,每次服用12克,加入薑3片、棗2枚煎煮。

  1. 神功丸

三焦氣滯,六腑風熱,大便不通。藥方包括大黃90克,河子皮60克,麻仁150克,人參15克,蜂蜜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。溫水送服20丸,每日三次。產後大便乾結者,以粘米飲送服10丸。

  1. 黑神丸

溫疫時節,有食物積滯。藥方包括巴豆30克(急流水浸泡一夜,煮沸數十次,冷卻後去心膜,擦乾,研成膏狀,用厚紙包裹,重物壓榨去除油脂,取出純淨粉末)、五靈脂(研磨成細末)、杏仁(炒)、大戟(去皮,生用)、三稜各15克,豆豉60克(研磨),混合所有材料研磨至極細,加入巴豆、杏仁一起研磨均勻,再加入飛面(半匙),用井花水調成糊狀,攪拌數千下,製成綠豆大小的丸子,曬乾保存。感染風寒且有食物積滯,脈象沉結,身體不發熱者,即可服用,薑棗湯吞服數丸。

如果身體發熱,服用此藥會導致胸痞氣結。此為強烈的藥物,不宜隨意使用。

2. 小兒

惺惺散(云岐)

小兒寒邪,及時氣瘟疫,頭痛體疼,壯熱多眠,潮熱煩渴,痰實咳嗽,瘡疹等證。羌活,獨活,柴胡,川芎,枳殼,茯苓,人參(各一錢),前胡,桔梗,天麻,地骨皮,甘草(各五分),生薑(一片),棗(半個),薄荷(少許),煎。(健曰:此方夾雜,雖無大犯,而未為穩當。)

薄荷散

夾驚傷寒,熱極生風。薄荷葉(五分),羌活,麻黃(各一分半),全蠍(去尾鉤,酒洗瓦上炙,二個),天竺黃,殭蠶,白附子(各二分半),每末(一分),水煎服。或加竹瀝少許,鉤藤湯調服亦可。

紅綿散

小兒四時感冒發熱,諸驚丹毒,變蒸等熱。人參(二錢半),天麻,殭蠶,麻黃,全蠍(各二錢),甘草,辰砂(各一錢),每(一錢),入綿胭脂少許煎服。(健曰:此方治小兒本虛邪盛頗精。)

連翹飲《撮要》

三焦積熱,大小便不利,瘡瘍蘊毒各證。連翹,瞿麥,滑石,牛蒡子,車前子,木通,山梔,當歸,黃芩,荊芥,柴胡,赤芍,蟬退,甘草(等分),每二錢,水煎。補遺(健增)

防風通聖散(河間)

風寒暑濕諸邪,表裡三焦壅熱,癰瘍腫瘡,面赤耳疼,頭痛昏暈,二便秘澀皆治。大黃,芒硝,防風,荊芥,麻黃,梔子,芍藥,連翹,甘草,桔梗,川芎,當歸,石膏,滑石,薄荷,黃芩,白朮,分兩隨證酌量,水煎。

羌活勝濕湯(《局方》)

濕氣在表,腰脊重痛,一身盡痛,微熱昏倦,傷風頭痛,通用之方。羌活,川芎,獨活,炙甘草,蔓荊子,藁本,防風,防己,附子,水煎。(濕重者,可加蒼朮、木通。)

獨活湯(丹溪)

風虛瘛瘲,昏憤寒熱,兼治風溫。獨活,羌活,防風,川芎,當歸,細辛,桂心,半夏,人參,石菖蒲,白薇,茯神,遠志,炙甘草,姜,棗,水煎。

小續命湯(《千金》)

剛柔二痙。(健曰:兼治痙證,然亦不見效驗。),桂枝,川芎,人參,附子,麻黃,杏仁,芍藥,防風,防己,黃芩,炙甘草,水煎。

清暑益氣湯(東垣)

太陽中暍,發熱惡寒,身重疼痛,脈弦細芤遲。人參,黃耆,麥冬,五味子,當歸,神麯,黃柏,橘皮,炙甘草,葛根,蒼朮,白朮,青皮,升麻,澤瀉,姜,棗煎。(健曰:方中去神麯、青皮、白朮,加鮮藿香、黃連、滑石為妙。)

八正散(《局方》)

濕熱下注,咽乾口燥,飲水多而小便不利。車前子(炒,研),木通,大黃,萹蓄,甘草梢,山梔,滑石,瞿麥,燈心,水煎。(一方加木香。)

涼膈散(《局方》)

中焦燥實,煩熱斑黃,口渴吐衄,大小便秘。芒硝,大黃,梔子,連翹,黃芩,薄荷,甘草,竹葉,水煎,加蜜服。

清心蓮子飲

士材治腎虛有熱,小便不利,口苦咽乾。石蓮,人參,地骨皮,黃耆,柴胡,赤茯苓,炙甘草,麥冬,車前子,水煎。

胃苓湯

宇泰治熏黃。蒼朮,厚朴,炙甘草,陳皮,豬苓,澤瀉,茯苓,肉桂,薑棗煎。(即平胃合五苓,故名。)

歸脾湯(《濟生》)

補益心脾,為傷寒汗下後,心神恍惚,飲食少思,瘥後調理妙劑。時氣外感,百病後皆宜。人參,黃耆,白朮,當歸,棗仁,茯神,遠志,炙甘草,木香,龍眼肉,薑棗同煎。並治勞復,勞神。

三拗湯

治表寒喘嗽。麻黃,杏仁,炙甘草,煎。

八珍湯

氣血兼補。即四君四物二方全用。

白話文:

【小兒】

[惺惺散]

雲岐子的惺惺散用於治療小兒受寒邪侵襲,或遭遇時節瘟疫,症狀包括頭痛、全身疼痛、高燒嗜睡、潮熱煩渴、痰多咳嗽、出疹等。藥方成分包括羌活、獨活、柴胡、川芎、枳殼、茯苓、人參各一錢,前胡、桔梗、天麻、地骨皮、甘草各五分,生薑一片,大棗半個,以及少量薄荷,將其一同煎煮。但有評論指出,這方藥材混雜,雖然沒有大問題,但也不算非常妥當。

[薄荷散]

適用於因驚嚇導致的傷寒,高燒引發抽搐的情況。藥方由薄荷葉五分,羌活、麻黃各一分半,全蠍(去尾鉤,酒洗瓦上烤)二個,天竺黃、僵蠶、白附子各二分半組成,每次取藥末一分,用水煎煮服用。或者加入少許竹瀝,以鉤藤湯調服也是可以的。

[紅綿散]

用於治療小兒四季感冒發熱,各種驚嚇、丹毒、變蒸等熱性疾病。藥方包含人參二錢半,天麻、僵蠶、麻黃、全蠍各二錢,甘草、辰砂各一錢,每次使用一錢,加入少量綿胭脂一同煎煮服用。評論認為,此方對於治療小兒體質虛弱,邪氣旺盛的情況十分精確。

[連翹飲]

根據《撮要》記載,此方用於治療三焦積熱,大小便不暢,瘡痍毒素等症狀。藥方成分為連翹、瞿麥、滑石、牛蒡子、車前子、木通、山梔、當歸、黃芩、荊芥、柴胡、赤芍、蟬蛻、甘草,各藥等量,每次使用二錢,用水煎煮。

[防風通聖散]

河間的防風通聖散用於治療風寒暑濕等邪氣,表裡三焦壅熱,以及膿腫、面部紅腫、耳痛、頭痛、頭暈、二便不通等症狀。藥方成分為大黃、芒硝、防風、荊芥、麻黃、梔子、芍藥、連翹、甘草、桔梗、川芎、當歸、石膏、滑石、薄荷、黃芩、白朮,各藥份量需根據病情酌情調整,用水煎煮。

[羌活勝濕湯]

《局方》中的羌活勝濕湯適用於濕氣在表,腰部和脊椎沉重疼痛,全身疼痛,輕微發燒、昏沉倦怠,風邪導致的頭痛,是一種通用的治療方式。藥方成分為羌活、川芎、獨活、炙甘草、蔓荊子、藁本、防風、防己、附子,用水煎煮。若濕氣較重,可添加蒼朮和木通。

[獨活湯]

丹溪的獨活湯適用於治療風虛瘛瘲,昏沉乏力、寒熱交錯,同時也能治療風溫。藥方成分為獨活、羌活、防風、川芎、當歸、細辛、桂心、半夏、人參、石菖蒲、白薇、茯神、遠志、炙甘草,配合薑、棗,用水煎煮。

[小續命湯]

《千金》中的小續命湯用於治療剛柔兩種痙證。藥方成分為桂枝、川芎、人參、附子、麻黃、杏仁、芍藥、防風、防己、黃芩、炙甘草,用水煎煮。

[清暑益氣湯]

東垣的清暑益氣湯用於治療中暑,症狀包括發熱怕冷、身體沉重疼痛、脈象弦細芤遲。藥方成分為人參、黃耆、麥冬、五味子、當歸、神麴、黃柏、橘皮、炙甘草、葛根、蒼朮、白朮、青皮、升麻、澤瀉,配合薑、棗煎煮。評論建議方中去掉神麴、青皮、白朮,加入新鮮藿香、黃連、滑石效果更佳。

[八正散]

《局方》中的八正散適用於濕熱下注,咽喉乾燥、口渴且喝水多但小便不順的情況。藥方成分為炒車前子(研磨)、木通、大黃、萹蓄、甘草梢、山梔、滑石、瞿麥、燈心,用水煎煮。(另一配方會加入木香。)

[涼膈散]

《局方》中的涼膈散用於治療中焦燥熱實症,症狀包括煩躁、皮膚出現斑點、黃疸、口渴、吐血、鼻出血、大小便不通。藥方成分為芒硝、大黃、梔子、連翹、黃芩、薄荷、甘草、竹葉,用水煎煮後加入蜂蜜服用。

[清心蓮子飲]

士材的清心蓮子飲用於治療腎虛有熱,小便不順,口苦喉乾。藥方成分為石蓮、人參、地骨皮、黃耆、柴胡、赤茯苓、炙甘草、麥冬、車前子,用水煎煮。

[胃苓湯]

宇泰的胃苓湯用於治療燻黃。藥方成分為蒼朮、厚朴、炙甘草、陳皮、豬苓、澤瀉、茯苓、肉桂,配合薑、棗煎煮。(此方是將平胃散和五苓散結合,因此得名。)

[歸脾湯]

《濟生》中的歸脾湯用於補益心脾,特別適用於傷寒後期汗出、下痢,心神恍惚,食慾減退,恢復期調理的妙方。對時節外感、各種疾病後的康復都適合。藥方成分為人參、黃耆、白朮、當歸、棗仁、茯神、遠志、炙甘草、木香、龍眼肉,配合薑、棗一同煎煮。同時適用於勞累過度後的恢復,以及精神疲憊。

[三拗湯]

適用於表寒喘咳。藥方成分為麻黃、杏仁、炙甘草,用水煎煮。

[八珍湯]

用於同時補氣血。即是將四君子湯和四物湯的藥方完全結合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