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傷寒直指》~ 《傷寒直指》卷十四 (17)

回本書目錄

《傷寒直指》卷十四 (17)

1. 易病

赤衣散(《千金》)

女勞復,及陰陽易。室女月經布近陰處者(名赤衣)燒灰,白湯下,日三服。

付皮湯(《活人》)

治女勞復。青竹皮(刮取半升),水煎,溫服。(宜淡薑汁拌用。)

豭鼠糞湯

陰陽易,及女勞復。韭白根(一大把),豭鼠糞(十四粒),水煎,溫服之。必有黏汗出為效,未汗再服調燒褌散,尤妙。(健按:豭鼠糞,即雄鼠屎也。)

栝蔞竹皮湯

陰陽易,熱氣上衝,胸中煩悶,手足蜷攣,或搐搦。栝蔞根(五錢),青竹皮(一兩),水煎,調燒褌散服。

當歸白朮湯

婦人未平復,因有所動,小腹結痛,腰胯四肢無力,發熱。當歸,白朮,黃耆,人參,芍藥,炙甘草,桂枝,附子(各錢半),姜(三片),煎服,得微汗瘥。

逍遙湯(節庵)

陰陽易,女勞復,難治者。人參,知母,竹青,黃連,生地,柴胡,犀角,滑石,韭根,炙甘草,薑棗煎,入燒褌末(一錢)服。卵縮腹痛,倍地黃,得汗為效,無再服。小水利,陰頭痛愈矣。

妙香散《和劑》

陰陽易不差,大便不通,心神昏亂,驚惕不安。辰砂(三錢),冰片,膩粉,牛黃(各七錢半),巴霜(二錢半),金箔(五片),黃占(三錢),蜜(一小匙),煉勻,和丸,每一兩,作三十丸。米飲下五丸,壯者七丸,弱者三丸。取大便通,即止。(健按:此乃劫劑,其分兩不均,藥性猛利,與易病無甚貼切,難用也。)

白話文:

[易病]

赤衣散(出自《千金》) 治療女性勞損後的症狀,以及陰陽失調。將女性月經期間沾染在衣物上的血跡燒成灰,用白開水吞服,每天三次。

付皮湯(出自《活人》) 治療女性勞損後的症狀。取青色竹子的外皮約半升,用水煎煮,趁溫熱服用。(建議加入淡薑汁一起使用。)

豭鼠糞湯 治療陰陽失調和女性勞損後的症狀。使用一大把韭菜根部和十四顆雄鼠的糞便,用水煎煮,趁溫熱服用。若出現黏汗則表示有效,若未出汗可再服用燒褌散,效果更佳。

栝蔞竹皮湯 治療陰陽失調,身體感到熱氣上沖,胸中煩悶,手腳蜷曲,甚至抽搐。使用五錢栝蔞根和一兩青竹皮,用水煎煮,調入燒褌散後服用。

當歸白朮湯 婦女在身體尚未恢復時,若活動過度導致小腹結痛,腰部、胯部和四肢無力,伴隨發熱。使用當歸、白朮、黃耆、人參、芍藥、炙甘草、桂枝、附子各錢半,以及三片薑,煎煮後服用,微微出汗即可。

逍遙湯(節庵) 治療陰陽失調,女性勞損後的症狀,特別是難以治癒的情況。使用人參、知母、竹青、黃連、生地、柴胡、犀角、滑石、韭根、炙甘草,薑棗煎煮,加入一錢燒褌末一同服用。若蛋縮腹痛,應加倍使用地黃,出汗即表示有效,無需再次服用。尿液排出順暢,陰部疼痛即可緩解。

妙香散《和劑》 治療陰陽失調,若大便不通,心神混亂,驚懼不安。使用辰砂三錢、冰片、膩粉、牛黃各七錢半、巴霜二錢半、金箔五片、黃佔三錢、蜂蜜一小匙,混合製成丸狀,每兩分成三十顆。每次服用五顆,體質強壯者可服用七顆,體質虛弱者服用三顆。直到大便通暢即可停止服用。(備註:此方為緊急救濟藥物,其成分比例不均,藥性強烈,與易病的治療關係不大,較難使用。)

2. 發頤

連翹敗毒散

發頤初腫。連翹(上),羌活,獨活,荊芥,防風,柴胡,桔梗,牛蒡子,歸尾,花粉(中),升麻,紅花,炙甘草(下),水酒各一鍾,煎服。面腫,加薄荷、殭蠶;便硬,加酒浸大黃;內有熱,及寒熱交作,倍柴胡,加酒芩、石膏;未消,加穿山甲、白附子。(健按:發頤乃陽明風熱為病,宜辛涼以汗之。

若耳後發,則兼少陽風毒之甚。此方太陽經風居多,恐風勝而火更熾。且原方內尚有川芎、白芷、蘇木、漏蘆,似屬外科家藥,因其辛溫香烈,故去此四味,而增入薄荷、殭蠶、石膏、白附,以佐涼散,庶幾近之。然二活,亦非對證,並可去之。)

內托消毒散

發頤有膿不消,已破未破,俱可服。黃耆(上),人參,防風,白芷,當歸,桔梗,川芎,連翹,柴胡,升麻,銀花,甘草節(俱中),水酒各半煎,徐服。兼服蠟礬丸尤妙。(健按:發頤,本屬陽明少陽風熱,理宜辛涼以散,不應辛溫助火發風。既有膿血,為熱所迫,明矣。

並宜涼血解毒,何必仍用芎、芷?況發頤多兼發疹之證,惟升麻葛根湯為主,入牛蒡、蟬退、殭蠶、木通、柴胡、橘紅、杏仁、桔梗、薄荷、石膏、檉柳、蔥白,並煎湯洗之。或用山梔末,飛面蔥汁調敷之。疹透汗泄遂愈。何至成膿而作此治乎?此非偶感時之發頤,乃是傷寒溫疫,病後餘毒耳,均不利於參耆補托。嗟乎!用藥之難,不但不易與俗人言,亦難為前輩較也。

能得對經對證之道,庶幾左右逢原,而有出人之作。)

消毒圍藥

黃連,黃芩,黃柏,梔子,大黃,雄黃,白芨,白蘞,芙蓉葉,大薊根,天南星,赤小豆,歸尾,朴硝,五倍子,半夏,細為末。以五葉藤腦、腫見消、野苧根,三種搗汁,入苦酒少許,調敷,留頭出毒。(健曰:觀此圍藥,原以風熱壅腫為治,而方多寒瀉,更兼涼血,則知所應服者,不得用辛溫之劑矣。)

白話文:

【發頤】

治療發頜初期腫脹,使用連翹敗毒散。主要成分有連翹、羌活、獨活、荊芥、防風、柴胡、桔梗、牛蒡子、當歸尾、花粉、升麻、紅花和炙甘草,用水和酒各一杯煎煮服用。如果面部浮腫,可以添加薄荷和僵蠶;如果排便困難,可以添加酒浸泡過的大黃;如果體內有熱氣或者寒熱交替,應加倍使用柴胡,同時添加酒泡黃芩和石膏;如果症狀未減輕,可以再加入穿山甲和白附子。

對於發頜病症,是由於陽明風熱導致,應使用辛涼的藥物來發汗。若是耳後發炎,則可能同時存在少陽風毒,這張處方中主要針對太陽經風邪,但過多的風邪可能會使火氣更旺。並且原處方中還包含川芎、白芷、蘇木和漏蘆,這些藥材可能屬於外科藥物,因為它們性質辛溫且味道濃烈,因此去掉這四種成分,增加薄荷、僵蠶、石膏和白附子,以輔助涼散作用,這樣可能更合適。然而,羌活和獨活似乎也不是對症藥物,也可以去掉。

【內託消毒散】

如果發頜已經化膿,無論是否破裂,都可以服用內託消毒散。主要成分有人參、黃耆、防風、白芷、當歸、桔梗、川芎、連翹、柴胡、升麻、銀花和甘草節,用水和酒各半煎煮,慢慢服用。同時服用蠟礬丸效果更佳。對於發頜,通常是由於陽明和少陽風熱引起,理論上應該使用辛涼藥物來散熱,而不應該使用辛溫藥物助長火氣和風邪。既然已經有膿血,說明是被熱氣所逼,明確無誤。

應使用涼血解毒的方法,為何仍然使用川芎和白芷?況且發頜往往伴隨皮疹的症狀,只有升麻葛根湯纔是主要選擇,再加入牛蒡、蟬蛻、僵蠶、木通、柴胡、橘紅、杏仁、桔梗、薄荷、石膏、檉柳、蔥白,一同煎煮成湯進行清洗。或者使用山梔粉末,搭配麵粉和蔥汁調和外敷。皮疹消失後,通過出汗即可痊癒。何至於形成膿包才開始這種治療呢?這不是偶然感染的發頜,而是傷寒或溫疫後的餘毒,都對人參和黃耆的補益作用不利。唉!用藥的困難,不僅不容易與普通人解釋清楚,對於前輩來說也是一項挑戰。

能夠掌握對應經絡和證候的原則,才能在實際操作中靈活運用,從而有超出常人的表現。

【消毒圍藥】

使用黃連、黃芩、黃柏、梔子、大黃、雄黃、白芨、白蘞、芙蓉葉、大薊根、天南星、赤小豆、當歸尾、朴硝、五倍子、半夏等成分,磨成細粉。再用五葉藤腦、腫見消和野薴根三種植物搗碎取汁,加入少量醋,調和成膏狀,塗抹在患處,保持通風以便排出毒素。根據這款圍藥的配方,原本是為了治療由風熱引起的腫脹,但其中多數成分性質寒涼,有助於清熱解毒,這表明在服用時,不宜使用辛溫的藥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