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傷寒直指》~ 《傷寒直指》卷十四 (17)

回本書目錄

《傷寒直指》卷十四 (17)

1. 易病

赤衣散(《千金》)

女勞復,及陰陽易。室女月經布近陰處者(名赤衣)燒灰,白湯下,日三服。

付皮湯(《活人》)

治女勞復。青竹皮(刮取半升),水煎,溫服。(宜淡薑汁拌用。)

豭鼠糞湯

陰陽易,及女勞復。韭白根(一大把),豭鼠糞(十四粒),水煎,溫服之。必有黏汗出為效,未汗再服調燒褌散,尤妙。(健按:豭鼠糞,即雄鼠屎也。)

栝蔞竹皮湯

陰陽易,熱氣上衝,胸中煩悶,手足蜷攣,或搐搦。栝蔞根(五錢),青竹皮(一兩),水煎,調燒褌散服。

當歸白朮湯

白話文:

女性勞損恢復,以及陰陽失調,可用赤衣散。處女月經布近陰處,稱為赤衣,燒成灰,用白開水送服,一天三次。

女性勞損恢復,可用付皮湯。青竹皮刮取半升,水煎,溫服,可以加入淡薑汁拌著服用。

女性陰陽失調,以及勞損恢復,可用豭鼠糞湯。韭白根一大把,雄鼠糞十四粒,水煎,溫服。出汗即有效,若未出汗,可再服用調燒褌散,效果更佳。

女性陰陽失調,熱氣上衝,胸悶,手足蜷縮或抽搐,可用栝蔞竹皮湯。栝蔞根五錢,青竹皮一兩,水煎,加入燒褌散服用。

女性陰陽失調,可用當歸白朮湯。

婦人未平復,因有所動,小腹結痛,腰胯四肢無力,發熱。當歸,白朮,黃耆,人參,芍藥,炙甘草,桂枝,附子(各錢半),姜(三片),煎服,得微汗瘥。

逍遙湯(節庵)

陰陽易,女勞復,難治者。人參,知母,竹青,黃連,生地,柴胡,犀角,滑石,韭根,炙甘草,薑棗煎,入燒褌末(一錢)服。卵縮腹痛,倍地黃,得汗為效,無再服。小水利,陰頭痛愈矣。

白話文:

婦科未恢復的疼痛

女性身體尚未恢復,因為有些動作,小腹結痛,腰部和四肢無力,發燒。

處方:當歸、白朮、黃耆、人參、芍藥、炙甘草、桂枝、附子(各半錢)、姜(三片),煎服,微微出汗即可痊癒。

逍遙湯(節庵)

陰陽失衡,女性勞累後復發,難以治療。

處方:人參、知母、竹青、黃連、生地、柴胡、犀角、滑石、韭根、炙甘草、薑棗煎煮,加入燒褌末(一錢)服用。

如果卵巢收縮腹痛,加倍用量生地黃,出汗見效,不必再服。小便通利,陰頭痛痛也會好轉。

妙香散《和劑》

陰陽易不差,大便不通,心神昏亂,驚惕不安。辰砂(三錢),冰片,膩粉,牛黃(各七錢半),巴霜(二錢半),金箔(五片),黃占(三錢),蜜(一小匙),煉勻,和丸,每一兩,作三十丸。米飲下五丸,壯者七丸,弱者三丸。取大便通,即止。(健按:此乃劫劑,其分兩不均,藥性猛利,與易病無甚貼切,難用也。)

白話文:

這是一個治療陰陽失調、便秘、心神不寧、驚恐不安的方子。它使用辰砂、冰片、膩粉、牛黃等藥材,藥性猛烈,可以快速通便、安神。但由於藥性強,不適合輕症患者,使用時需謹慎。

備註

  • 此方為古代醫方,現代醫學對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尚未進行充分研究。
  • 藥物劑量需根據患者體質調整,切勿自行服用。

2. 發頤

連翹敗毒散

發頤初腫。連翹(上),羌活,獨活,荊芥,防風,柴胡,桔梗,牛蒡子,歸尾,花粉(中),升麻,紅花,炙甘草(下),水酒各一鍾,煎服。面腫,加薄荷、殭蠶;便硬,加酒浸大黃;內有熱,及寒熱交作,倍柴胡,加酒芩、石膏;未消,加穿山甲、白附子。(健按:發頤乃陽明風熱為病,宜辛涼以汗之。

白話文:

下巴初腫,可以用連翹、羌活、獨活、荊芥、防風、柴胡、桔梗、牛蒡子、歸尾、花粉、升麻、紅花、炙甘草等藥材,用水和酒各一杯煎服。如果臉腫,可以加薄荷、殭蠶;如果便祕,可以加酒浸大黃;如果體內有熱,或寒熱交作,可以加倍柴胡,並加入酒芩、石膏;如果腫塊還沒消,可以加穿山甲、白附子。

若耳後發,則兼少陽風毒之甚。此方太陽經風居多,恐風勝而火更熾。且原方內尚有川芎、白芷、蘇木、漏蘆,似屬外科家藥,因其辛溫香烈,故去此四味,而增入薄荷、殭蠶、石膏、白附,以佐涼散,庶幾近之。然二活,亦非對證,並可去之。)

內托消毒散

發頤有膿不消,已破未破,俱可服。黃耆(上),人參,防風,白芷,當歸,桔梗,川芎,連翹,柴胡,升麻,銀花,甘草節(俱中),水酒各半煎,徐服。兼服蠟礬丸尤妙。(健按:發頤,本屬陽明少陽風熱,理宜辛涼以散,不應辛溫助火發風。既有膿血,為熱所迫,明矣。

白話文:

若耳後生瘡,則同時伴有太陽少陽經風熱毒盛。原本的藥方中主要治療太陽經的風熱,恐怕風熱更盛而火勢更熾。

況且原本的藥方中還有川芎、白芷、蘇木、漏蘆,這些藥物似乎更適合治療外科疾病,因為它們辛溫香烈,所以去掉了這四味藥物,新增了薄荷、殭蠶、石膏、白附,以幫助清熱涼散,才能比較符合治療原則。

但是生地黃和熟地黃這兩味藥物也不對症,也可以去掉。

內託消毒散

治療頸部淋巴結發炎化膿,尚未潰破或已潰破皆可服用。藥方組成:黃耆(上等)、人參、防風、白芷、當歸、桔梗、川芎、連翹、柴胡、升麻、銀花、甘草節(中等),水酒各一半煎服,慢慢服用。同時服用蠟礬丸效果更好。(編按:頸部淋巴結發炎本屬陽明少陽經風熱,應當使用辛涼藥物清散,不應使用辛溫藥物,以免助火生風。既然有膿血,顯然是熱邪迫盛所致。)

並宜涼血解毒,何必仍用芎、芷?況發頤多兼發疹之證,惟升麻葛根湯為主,入牛蒡、蟬退、殭蠶、木通、柴胡、橘紅、杏仁、桔梗、薄荷、石膏、檉柳、蔥白,並煎湯洗之。或用山梔末,飛面蔥汁調敷之。疹透汗泄遂愈。何至成膿而作此治乎?此非偶感時之發頤,乃是傷寒溫疫,病後餘毒耳,均不利於參耆補托。嗟乎!用藥之難,不但不易與俗人言,亦難為前輩較也。

白話文:

應該要以涼血解毒為主,何必還用川芎、白芷呢?況且發頤常常伴隨發疹,應該以升麻葛根湯為主,加入牛蒡、蟬蛻、僵蠶、木通、柴胡、橘紅、杏仁、桔梗、薄荷、石膏、檉柳、蔥白,煎湯洗患處。也可以用山梔子研磨成粉末,用蔥汁調和敷患處。疹子透出,汗液流出,病就會痊癒。何必等到化膿才使用這種治療方法呢?這不是普通的發頤,而是傷寒溫疫後留下的餘毒,都不利於人參、黃芪等補氣藥物的使用。唉!用藥之道實在是太難了,不僅難以向一般人解釋,也難以讓前輩們理解。

能得對經對證之道,庶幾左右逢原,而有出人之作。)

消毒圍藥

黃連,黃芩,黃柏,梔子,大黃,雄黃,白芨,白蘞,芙蓉葉,大薊根,天南星,赤小豆,歸尾,朴硝,五倍子,半夏,細為末。以五葉藤腦、腫見消、野苧根,三種搗汁,入苦酒少許,調敷,留頭出毒。(健曰:觀此圍藥,原以風熱壅腫為治,而方多寒瀉,更兼涼血,則知所應服者,不得用辛溫之劑矣。)

白話文:

如果能掌握辨證論治的正確方法,那麼就能左右逢源,成就他人難以企及的佳作。

消毒圍藥

[黃連][黃芩][黃柏][梔子],大黃,[雄黃],白芨,[白蘞][芙蓉葉][大薊]根,[天南星][赤小豆],歸尾,朴硝,[五倍子][半夏],細細研磨成粉末。用[五葉藤]腦、腫見消、野薴根這三種藥搗汁,加入少量苦酒,調和成藥膏,敷於患處,留出頭部讓毒液排出。(按:觀察此圍藥,原先是用於治療風熱壅腫,但方中多用寒瀉之藥,還兼有涼血之用,因此可知適宜服用此藥的患者,不能再服用辛溫之劑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