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傷寒直指》~ 《傷寒直指》卷十四 (15)

回本書目錄

《傷寒直指》卷十四 (15)

1. 壞病

鱉甲散(《活人》)

八九日不差,諸藥不效,名壞證。鱉甲,升麻,前胡,黃芩,犀角,烏梅,枳實(各七分),生地(一錢),甘草(五分),水煎。

羊肉湯(韓氏)

當歸,白芍,牡蠣(各一兩),姜(二兩),桂(七錢),龍骨(五錢),附子(四錢),共搗,每末一兩,精羊肉四兩,蔥白五寸,水煎將半,絞汁服。

白話文:

鱉甲散(《活人書》)

如果經過八九天都沒有好轉,服了各種藥都沒有效用,稱為「壞證」。

【組成】 鱉甲、升麻、前胡、黃芩、犀角、烏梅、枳實(各七分), 生地(一錢),甘草(五分)

【用法】 水煎服。

羊肉湯(韓氏)

【組成】 當歸、白芍、牡蠣(各一兩), 生薑(二兩), 桂枝(七錢), 龍骨(五錢),附子(四錢)

【用法】 將以上藥材搗碎,每劑一兩藥粉,配上精羊肉四兩、蔥白五寸,加水煎煮至剩一半,絞取藥汁服用。

2. 吐蛔

理中安蛔飲(節庵)

人參(三錢),白朮,茯苓,乾薑(各錢半),川椒(十四粒),水煎。若末止,再加黃連、黃柏(各五分)、川椒(甘四粒);足冷甚者,加附子(五分),至二三錢,量病酌用。

白話文:

這個藥方叫做“理中安蛔飲”,是古代一位名醫節庵所創,主要用於治療脾胃虛寒導致的蛔蟲病。方子里的人參、白朮、茯苓能補脾胃、益氣血;乾薑能溫暖脾胃、驅寒;川椒能溫暖脾胃、殺死蛔蟲。如果症狀沒有好轉,可以再加黃連、黃柏清熱瀉火,川椒溫暖脾胃、殺蟲。如果患者手腳冰冷嚴重,可以加附子來溫暖身體。

需要注意的是,這個藥方只是參考,實際用藥需要醫生根據患者的病情和體質進行調整。

3. 兩感

大羌活湯(東垣)

兩感元氣實,感之輕者,猶可治之。羌活,獨活,防風,防己,黃芩,黃連,蒼朮,白朮,細辛,炙草(各六分),川芎,知母,生地(各二錢),水煎,熱服,連用二三劑。若有他證,遵仲景法。

白話文:

大羌活湯(東垣)

這方適用於兩感元氣實,也就是外感邪氣比較重,但病情還不嚴重的情況。

藥方:

  • 羌活、獨活、防風、防己、黃芩、黃連、蒼朮、白朮、細辛、炙甘草(各六分)
  • 川芎、知母、生地(各二錢)

用法:水煎,熱服,連用二三劑。

若出現其他症狀,則應依照仲景(張仲景)的醫書來治療。

沖和靈寶飲(節庵)

兩感傷寒,陽先起受病多者,以此探之。上方去獨活、防己、蒼朮、黃連、白朮、知母,增柴胡、乾葛、白芷、石膏。

白話文:

這方子用於治療兩種傷寒,其中陽氣先受病者居多。原方去掉了獨活、防己、蒼朮、黃連、白朮、知母,並增加了柴胡、乾葛、白芷、石膏。

4. 狐惑百合目赤黑

甘草瀉心湯(《金匱》)

較傷寒論中方,多人參三兩。

雄黃熏法

雄黃為末,二瓦合之燒,向肛熏。

治狐惑湯(《千金》)

黃連,薰草(各四兩),白酢漿(一斗),漬一宿,煮二升,分三眼。

百合知母湯(《金匱》)

百合(七枚,擘),知母(三兩),先以水洗百合,漬一宿,去白沫,更以泉水二升,煮取一升,去渣。別以泉水二升,煮知母取一升,去滓。合和煎取一升五合,分溫再服。

白話文:

甘草瀉心湯(《金匱要略》)

比《傷寒論》的方子多參三兩。

雄黃燻法

雄黃磨成粉末,放入兩個瓦器中,放在火上燒熱,對著肛門薰蒸。

治狐惑湯(《千金翼方》)

黃連、薰草(各四兩),白醋(一斗),浸泡一晚,煮兩升,分三次服用。

百合知母湯(《金匱要略》)

百合(七枚,掰開),知母(三兩),先用水清洗百合,浸泡一晚,去除白沫,再用泉水兩升,煮至一升,去掉渣滓。另外用水兩升,煮知母至一升,去掉雜質。將兩種湯液混合,煎煮至一升五合,分兩次溫服。

滑石代赭湯

百合(七枚,擘),滑石(三兩,碎),代赭石(如彈子大一塊碎),先以水如上法漬洗百合,煎取一升,去滓,別以泉水二升煎二石,取一升,濾去屑,合和重煎。取一升五合,分溫再服。

百合雞子湯

百合(七枚,擘),雞子黃(一枚),先以水如上法,漬百合,煎取一升,去滓,內雞子黃攪勻,煎五分,溫服。

百合地黃湯

白話文:

將百合掰成七瓣,用清水浸泡後煎煮,取一升藥汁,濾去藥渣。另用泉水煎煮滑石三兩和代赭石(如彈子大小的一塊),取一升藥汁,濾去藥渣。將兩種藥汁混合,再煎煮,取一升五合,分溫服。

將百合掰成七瓣,用清水浸泡後煎煮,取一升藥汁,濾去藥渣,加入雞蛋黃攪勻,煎煮五分鐘,溫服。

百合(七枚,擘),生地(一斤,搗汁),以水如上法,漬百合,煎取一升,去渣。內地黃汁,煎取一升五合,分溫再服。中病,勿更服,大便當如漆。

百合洗方

百合(一升),水一斗,漬一宿。以洗身,洗已,食煮餅,勿以鹽豉也。(取汁浸病人身,忌食鹽醬,則可食白粥與白湯也。

栝蔞牡蠣散

栝蔞根,牡蠣(熬,等分),為細末,飲服方寸匕,日三服。

百合滑石散

白話文:

取七片百合,掰開,生地一斤,搗碎取汁,用與百合浸泡的水相同方法,將百合浸泡,煎煮至一升,去渣。加入地黃汁,繼續煎煮至一升五合,分次溫服。病症減輕後,便不再服用,大便應像漆一樣。

將一升百合用一斗水浸泡一夜,用來洗身,洗完後吃煮熟的餅,不可加鹽豉。可以用百合汁浸泡病人身體,忌食鹽醬,可以吃白粥和白湯。

取栝蔞根和牡蠣等量,熬製成粉末,每次服用方寸匕,每日三次。

百合(一兩,炙),滑石(三兩),共為細末,飲服方寸匕,日三服。當微利者,止服,熱則除。(大小便已利,則止服,此方本治小便赤澀,臍下堅急。)

赤小豆當歸散

赤小豆(三升,浸出芽曬乾),當歸(三兩),共杵為散。漿水服方寸匕,日三服。

雄黃銳散(《活人》)

下部䘌瘡。雄黃,苦參,青葙子,黃連(各兩半),桃仁(二錢半),為末,生艾汁丸如棗核。綿裹內下部。

白話文:

白百合潤滑湯

百合(6克,炒製),滑石(18克),共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一調羹(約1克),每日服用三次。當出現輕微腹瀉時,停止服用。如果出現發熱,應移除此方。(大、小便通利後停止服用,此方主治小便赤痛,臍下硬結疼痛。)

赤小豆當歸散

赤小豆(180克,浸泡發芽後曬乾),當歸(18克),共搗碎成粉末。用漿水調服一調羹(約1克),每日服用三次。

雄黃銳散(出自《活人書》)

下部生瘡。雄黃、苦參、青葙子、黃連(各15克),桃仁(7.5克),研成細末,用生艾汁調製成如棗核大小的丸劑。用棉布包好,塞入下部。

雄黃丸

狐惑上攻下蝕,及便膿血。雄黃,當歸(各七錢半),蘆薈,麝香(各二錢半),檳榔(五錢),共末,麵糊丸梧子大。粥飲下十五丸,日三服。

桃仁湯(《活人》)

治䘌。槐子,艾葉,桃仁(炒,各二錢),棗(三枚),煎。

黃連犀角湯

傷寒及諸病後,有瘡出下部。黃連(五錢),犀角(一兩),木香(二錢半),烏梅(七個),水煎。

白話文:

雄黃丸

狐妖鬼祟,上攻下蝕,甚至排出血膿。雄黃、當歸(各 37.5 公克),蘆薈、麝香(各 12.5 公克),檳榔(25 公克)。以上共研細末,用麵糊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。以稀飯送服 15 丸,每日三次。

桃仁湯(出自《活人書》)

治療淋病。槐子、艾葉、桃仁(炒過,各 10 公克),紅棗(3 枚)。煎服。

黃連犀角湯

傷寒及諸病後,下體出現潰瘍。黃連(25 公克),犀角(50 公克),木香(12.5 公克),烏梅(7 顆)。水煎服。

百合病腹中滿痛方(仁齋)

百合(二兩),炒黃為末,白湯下二錢,日三服。

柴胡百合湯(節庵)

百合勞復,食復及瘥後,昏沉發熱,錯語失神。柴胡,黃芩,人參,甘草,知母,生地,陳皮,百合(一方無生地、陳皮,入芍藥、茯苓、鱉甲、薑、棗煎),渴加花粉;煩躁加山梔;微頭疼加羌活川芎;嘔吐,加薑汁製半夏;滿悶,加枳、桔;水停心下,加豬苓;腹中如雷鳴,加煨姜;有表證,去茯苓,加蒼朮、川芎微汗之,有里證,去茯苓、知母,加大黃。陽毒(即極熱證。

白話文:

百合病腹中滿痛方(仁齋)

百合(二兩)炒黃研成粉末,用白湯送服二錢,每天三次。

柴胡百合湯(節庵)

百合久勞復發,飲食後復發或病癒後,昏沉發熱,錯亂失神。柴胡、黃芩、人參、甘草、知母、生地、陳皮、百合(另一方沒有生地和陳皮,加入芍藥、茯苓、鱉甲、薑、棗煎煮),口渴加花粉;煩躁加山梔;輕微頭痛加羌活、川芎;嘔吐,加薑汁炮製的半夏;腹脹滿悶,加枳實、橘皮;心下有水停積,加豬苓;腹中雷鳴般作響,加煨薑;有表證,去掉茯苓,加蒼朮、川芎微微發汗;有裡證,去掉茯苓、知母,加大黃。陽毒(即極熱證)。

作壞病陽毒解者,非。)

黃連解毒湯(《活人》)

黃芩(三錢),黃連(錢半),黃柏(一錢),梔子(三個),水煎。

梔子仁湯

陽毒壯熱,百節疼痛。梔子,大青,赤芍,知母(各一錢),升麻,黃芩,石膏,杏仁(炒,各二錢),柴胡(錢半),甘草(五分),豆豉(二十粒),姜(三片),水煎。

白話文:

"對於有誤傷導致的陽毒病症,是不適用的。"

黃連解毒湯(出處:《活人》)

  • 黃芩 (三錢)
  • 黃連 (錢半)
  • 黃柏 (一錢)
  • 梔子 (三個) 以上材料用水煎煮。

梔子仁湯

  • 若有陽毒引起的壯熱症狀以及全身關節疼痛,可使用以下方劑:
  • 梔子 (一錢)
  • 大青 (一錢)
  • 赤芍 (一錢)
  • 知母 (一錢)
  • 升麻 (二錢)
  • 黃芩 (二錢)
  • 石膏 (二錢)
  • 杏仁 (炒後,二錢)
  • 柴胡 (錢半)
  • 甘草 (五分)
  • 豆豉 (二十粒)
  • 生薑 (三片) 以上材料用水煎煮。

黑奴丸

時行熱病,六七日未得汗,脈洪大,或數。面赤目瞪,身大熱,煩躁狂言欲走,大渴。又五六日以上不解,熱在胸中,口噤不能言,為壞傷寒,醫所不治。或其人精魄已竭,心下猶緩,急發其口,令藥下咽即活。兼治陽毒及發斑。大黃(一兩),釜底煤,灶突煤,梁上塵,小麥奴,黃芩,芒硝(各五錢),麻黃(兩半),細末,煉蜜丸彈子大,新汲水下。須病人大渴倍常者,乃可與之。

又渴者,當與水儘量飲之,須臾當寒,寒後汗出,便差。

白話文:

如果有人得了時疫熱病,六七天還沒出汗,脈搏又快又強,甚至數脈,臉色通紅,眼睛瞪大,全身發熱,煩躁不安,胡言亂語,想要逃跑,口渴難耐,而且持續五、六天以上還沒好轉,熱氣集中在胸腔,嘴巴緊閉說不出話,這是已經發展成嚴重的傷寒,醫生束手無策。但如果病人精氣神已經耗盡,心口仍然有微弱的跳動,可以趕緊把他的嘴巴打開,把藥丸送進去,病人就能活過來。這藥丸也能治療陽毒和發斑。將大黃一兩,釜底煤、灶突煤、梁上塵、小麥奴、黃芩、芒硝各五錢,麻黃半兩,研磨成細末,用煉好的蜂蜜做成彈珠大小的丸子,用新鮮的水服用。只有當病人感到口渴異常強烈的時候,才能給他服用這種藥丸。

如果患者感到口渴,就應該給他大量的水喝,過一會兒就會感到寒冷,寒症退去之後就會出汗,病情就會好轉。

水漬法

陽毒脈洪大,內外結熱,舌卷焦黑,鼻中如煙煤者,以布疊數層,新汲水漬,搭胸上,須臾布熱,易之數十遍。甚者,置病人於水中,勢才退,亦良法也。(葛可久治傷寒不得汗發狂者,循河而走,公就之捽置水中,禁不得出,良久出之,得汗而解。

又法,淨朴硝(一斤),新汲水一大桶,和勻。以真青布方尺,三五塊,浸微捩去水,搭胸前及背心,頻易之,得熱汗出愈。

一法,熱甚內結,不能解者,擂地龍調水,去渣,飲之。

地龍水

陽毒傷寒,下之雖通,結胸不軟,依舊結硬,痛楚,喘促,或發狂亂。大白頸蚯蚓(四條),水洗淨,研如泥。入薑汁一匙,白蜜半匙,生薄荷汁一匙,無則用乾者,煎濃汁亦可。更入片腦半分,和勻,徐徐灌下,令盡。良久漸快,穩睡一時,再與揉心下,片時得睡,當有汗出即愈。不應,再一服必效。

白話文:

水漬法

太陽中暑脈搏宏大而有力,內外均有熱氣凝聚,舌頭捲曲發黑,鼻中像煙煤一樣發黑者,用布疊好幾層,浸入剛打上來的冷水,敷在胸前,等布熱了就換過,反覆數十次。病情嚴重的,可以把病人放在水裡,等症狀稍微緩解,也是一個好方法。(葛可久治療傷寒出不了汗發狂,在河邊走動時,病人突然發作,葛可久趕緊把病人抓住,丟進水裡,死命不讓病人出來,過了很久才把他拉出來,病人出了汗後,病情就好了。

另一種方法,用乾淨的朴硝(一斤),和一桶剛打上來的冷水混勻。用方尺大小的三五塊真青布,浸入溶液擰乾,敷在胸前和後背,經常更換,等出熱汗後病情就好轉了。

還有一種方法,熱毒嚴重內結,無法解開的,用地龍搗碎後加水,濾掉渣滓,把水喝下去。

地龍水

陽毒傷寒,即使下瀉通暢,胸結仍然不軟,還是硬結,疼痛,氣喘,或發狂亂。把大白頸蚯蚓(四條)用水洗淨,碾成泥狀。加入薑汁一匙,白蜜半匙,新鮮薄荷汁一匙,沒有新鮮薄荷汁用乾薄荷濃汁也可以。再加入冰片半錢,混勻,慢慢灌服,讓病人喝光。過一會兒症狀逐漸緩解,病人安穩睡上一覺,醒後再給病人揉胸心,一會兒就能睡著,通常能出汗痊癒。要是症狀仍然存在,再服用一次一定有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