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傷寒直指》~ 《傷寒直指》卷十四 (14)

回本書目錄

《傷寒直指》卷十四 (14)

1. 發狂

大黃散(《活人》)

陽毒傷寒,熱結在內,恍惚如狂者。大黃,木通,大腹皮,炙甘草(各一錢),芒硝(二錢),桂心(七分),桃仁(三粒)水煎。

(寒水石散《本事》),即鵲石散。

傷寒發狂,棄衣而走,逾垣上屋。寒水石,黃連(等分),細末,每二錢,濃煎甘草湯調下。

(《斗門方》:)治熱病及時疫,心躁,狂亂奔走,狀如癲癇,言語不定,久不得汗,不知人事者。人中黃不拘多少,入罐內封固。武火煅半日,候冷,取出地上,以盆蓋半日許。細研,新汲水調下三錢。未退,再服。(健按:人中黃乃甘草末填入青竹筒,黏緊,入臘月糞坑底浸四十六日取出,開筒曬乾聽用,並無火煅之法。若煅之,成灰燼而無用矣。

此云武火煅半日者,想必是人中白,或俗以坑砂混稱人中黃耳。亦可解毒治熱也。)

白話文:

【發狂】

  1. 大黃散(出自《活人》) 這是治療陽毒傷寒,體內熱氣凝結,導致精神恍惚、類似發狂狀態的藥方。所需材料有:大黃、木通、大腹皮、炙甘草各一錢,芒硝二錢,桂心七分,桃仁三粒。將這些藥材用水煎煮服用。

  2. 寒水石散(出自《本事》),又稱為鵲石散。 此方適用於因傷寒而發狂,甚至脫掉衣物奔跑、攀越牆壁或爬上屋頂的情況。所需材料有:寒水石和黃連比例相等,研磨成細粉後,每次取兩錢,用濃煎的甘草湯調和服用。

  3. (出自《鬥門方》) 這是一個針對熱病或瘟疫引起的煩躁、狂亂奔走,行為表現如同癲癇,說話語無倫次,長時間不出汗,失去意識的治療方法。取人中黃,數量不限,放入罐子內密封。用大火煅燒半天,待其冷卻後,取出放置在地上,用盆蓋住約半日。之後細細研磨,以新抽取的水調合三錢服用。如果症狀未見好轉,可再次服用。

注意:人中黃的製備方法是將甘草粉末填充入青竹筒中,緊密封口,於臘月時放入糞坑底部浸泡46天後取出,打開竹筒曬乾備用。通常不會經過火煅處理,因為這樣會使其成為灰燼而失去效用。文中提到的“武火煅半日”,可能是指人中白,或者是一般人將坑砂誤認為人中黃。然而,無論如何,這兩種物質都有解毒和降熱的功效。

2. 發斑

升麻葛根湯(《和劑》,即《活人》之升麻湯也。)

斑欲出未出,以此發之,若已出,忌用。升麻(三錢),葛根,白芍(各二錢),甘草(一錢),熱甚斑不透,加紫草(錢半);脈弱加人參(一錢);胃虛食少,加白朮:腹痛,倍芍藥。(健曰:熱甚血結,肌肉不松,斑難透發,須加石膏涼其經氣以發之。熱甚難化,汗不出,亦應加石膏解其肌而斑始化,汗始泄,身始涼。

故《本草》稱石膏,能發汗解肌,為發斑發疹要藥,托化皆賴其力。舍此而他求,未有能勝之者。此予素所經效之良法也。)

元參升麻湯(《活人》)

咽痛發斑。元參,升麻(各錢半),甘草(八分),水煎。

化斑湯

白虎湯加人參,萎蕤,水煎,熱服。

又人參白虎湯。

大青四物湯

解毒化斑。大青(二錢,或青黛代),阿膠,甘草(各一錢),豆豉(百粒),水煎。

犀角大青湯

斑出已盛,心煩大熱,錯語呻吟,不眠,或咽痛不利。犀角,大青(上),元參,升麻,黃連,黃芩,黃柏,山梔(中),甘草(下),水煎。(健曰:芩、柏、梔不如石膏一味良。)

一方犀角(二錢半),大青(五錢),梔子(一個),豆豉(一撮)

犀角元參湯

發斑毒盛,心煩狂言,或咽痛。犀角,元參(各二錢),升麻,射干,黃芩(各一錢),甘草(六分),水煎。

加味小柴胡湯(《三因》)

發斑肌熱潮熱,往來寒熱。口苦咽乾,耳聾目眩,胸脅滿痛,或煩、嘔、渴、喘、咳。柴胡(上),人參,黃芩,半夏,黃連,元參,白芍,升麻(中),甘草(下),姜(三片),煎。口燥渴,去半夏加花粉。咽痛,加桔梗倍甘草。

嘔,去花粉加生薑,減甘草;斑毒盛,加犀角、牛蒡子,更加大青;胸中煩悶,加蔞仁;痰火上喘,加桔梗、知母、貝母、蔞仁、桑皮;喘而舌燥,煩渴,脈數大,加石膏;脅痛,胸滿不利,加桔梗、枳殼;心下痞硬,加枳實、黃連。

漏蘆連翹湯

熱毒發斑,無汗,大便實。漏蘆,連翹,麻黃,升麻,黃芩,白斂,甘草(各一錢),枳實(二錢),大黃(三錢),水煎。熱甚,加芒硝不拘。

當歸丸

發斑內實,大便不通。當歸(五兩),黃連,甘草(各兩半),水煎當歸成膏,和二味為末丸。白湯下(五十丸),利為度。

加減三黃石膏湯

發斑紫赤,煩渴,脈洪數。黃連(上),黃芩,黃柏,山梔,知母,石膏,升麻,赤芍,元參(中),甘草(下),粳米(二撮),水煎,熱服。熱盛,加大青、犀角。

人參三白湯

陰證發斑,出於胸背、手足間,稀而淡紅,或為涼藥太過。人參(上),白朮,白茯苓,白芍(中),姜(三片),棗(二枚),水煎。足冷脈沉,加乾薑、附子。

黃連橘皮湯(《活人》)

溫毒發斑。黃連(四錢),橘皮(去白),麻黃,杏仁,葛根,枳實(各二錢),厚朴,甘草(各一錢),每五錢,水煎。

葛根橘皮湯

冬溫至春始病,發斑而咳嗽,心悶,但嘔清水。葛根,知母,麻仁,杏仁,黃芩,橘皮,甘草(等分),水煎。

黑膏

溫毒發斑。豆豉(一升),生地(半斤),豬膏(二斤),水煎三分減一,去滓,以雄黃麝香(如豆大)。研末,攪入服之。毒從皮中出,愈後,忌蕪夷。

山梔散(孫兆)

熱毒炎盛,遍身發斑,甚者瘡如豌豆。丹皮,山梔,麻黃,黃芩,大黃(各二錢半),木香(五分),水煎。(健按:斑毒忌辛溫香燥,方中麻黃、木香非對病之藥,無足取也。即瘡家亦不宜此二味。)

白話文:

[發斑]

升麻葛根湯(源自《和劑》一書,也就是《活人》中的升麻湯。)

當斑點正欲出現但尚未完全顯現時,使用此方可以促使其發出,但若斑點已經完全顯現,則忌用此方。藥方包括:升麻(三錢)、葛根、白芍(各二錢)、甘草(一錢)。如果體溫過高而斑點無法完全顯現,可加入紫草(錢半);若脈象弱,則添加人參(一錢);若是胃虛且食慾不佳,則加白朮;若是腹痛,則加倍使用白芍。(健說:當體溫過高導致血液凝結,肌肉無法鬆弛,斑點難以透發,必須加入石膏以降低體溫並促使其發出。體溫過高且難以化解,不出汗,也應加入石膏以解除肌肉緊繃,斑點才能開始轉化,汗水才能開始排出,身體才能開始降溫。因此,《本草》稱石膏能出汗解肌,是發斑與疹的重要藥材,其作用在於託化斑疹。若捨棄石膏而尋求其他藥物,沒有比它更適合的了。這是本人多年經驗中發現的有效方法。)

元參升麻湯(出自《活人》一書)

咽喉疼痛伴隨發斑。藥方為:元參、升麻(各錢半)、甘草(八分),用水煎煮。

化斑湯

在白虎湯的基礎上添加人參、萎蕤,用水煎煮,熱服。

另一個人參白虎湯。

大青四物湯

用於解毒和化斑。藥方包括:大青(二錢,也可用青黛代替)、阿膠、甘草(各一錢)、豆豉(百粒),用水煎煮。

犀角大青湯

當斑點大量出現,心煩且大熱,說胡話、呻吟,無法入睡,或是咽喉疼痛。藥方包括:犀角、大青(上)、元參、升麻、黃連、黃芩、黃柏、山梔(中)、甘草(下),用水煎煮。(健說:黃芩、黃柏、山梔不如單純使用石膏的效果好。)

一方犀角(二錢半)、大青(五錢)、梔子(一個)、豆豉(一撮)

犀角元參湯

當斑點毒素旺盛,心煩且說胡話,或是咽喉疼痛。藥方包括:犀角、元參(各二錢)、升麻、射干、黃芩(各一錢)、甘草(六分),用水煎煮。

加味小柴胡湯(出自《三因》一書)

發斑、肌膚發熱、潮熱,伴有寒熱交替。口苦、咽喉乾燥、耳鳴、視線模糊、胸脅部滿痛,或感到煩躁、嘔吐、口渴、喘息、咳嗽。藥方包括:柴胡(上)、人參、黃芩、半夏、黃連、元參、白芍、升麻(中)、甘草(下)、薑(三片),煎煮。口渴,則去除半夏並添加花粉。咽喉疼痛,則添加桔梗並加倍使用甘草。

嘔吐,則去除花粉並添加生薑,減少甘草用量;斑點毒素旺盛,則添加犀角、牛蒡子,進一步添加大青;胸部煩悶,則添加蔞仁;痰火上升引起喘息,則添加桔梗、知母、貝母、蔞仁、桑皮;喘息且舌頭乾燥,煩躁且口渴,脈搏頻率高且強,則添加石膏;脅痛,胸部滿脹且不適,則添加桔梗、枳殼;心下部位堅硬,則添加枳實、黃連。

漏蘆連翹湯

熱毒引發斑點,無汗,大便堅硬。藥方包括:漏蘆、連翹、麻黃、升麻、黃芩、白斂、甘草(各一錢)、枳實(二錢)、大黃(三錢),用水煎煮。體溫過高,可不限量地添加芒硝。

當歸丸

發斑,內部實結,大便不暢。藥方包括:當歸(五兩)、黃連、甘草(各兩半),用水煎煮當歸直至成為膏狀,然後將另兩種藥材磨成粉末,混合製成藥丸。每次服用(五十丸),以達到通便為標準。

加減三黃石膏湯

發斑呈紫紅色,煩躁且口渴,脈搏頻率高且強。藥方包括:黃連(上)、黃芩、黃柏、山梔、知母、石膏、升麻、赤芍、元參(中)、甘草(下)、粳米(二撮),用水煎煮,熱服。體溫過高,則添加大青、犀角。

人參三白湯

陰性症狀發斑,出現在胸部、背部、手腳之間,稀疏且淡紅色,可能是因為使用過多涼藥。藥方包括:人參(上)、白朮、白茯苓、白芍(中)、薑(三片)、棗(二枚),用水煎煮。腳部冰冷、脈象深沉,則添加乾薑、附子。

黃連橘皮湯(出自《活人》一書)

溫熱疾病引發斑點。藥方為:黃連(四錢)、橘皮(去白)、麻黃、杏仁、葛根、枳實(各二錢)、厚朴、甘草(各一錢),每次使用五錢,用水煎煮。

葛根橘皮湯

冬季溫暖至春季開始發病,發斑且咳嗽,心臟悶痛,僅嘔吐清水。藥方包括:葛根、知母、麻仁、杏仁、黃芩、橘皮、甘草(等量),用水煎煮。

黑膏

溫熱疾病引發斑點。藥方包括:豆豉(一升)、生地(半斤)、豬膏(二斤),用水煎煮至原量的三分之二,去掉殘渣,然後加入雄黃、麝香(如豆大小)。研磨成粉末,攪拌後服用。毒素會從皮膚中排出,痊癒後,避免食用蕪夷。

山梔散(孫兆)

熱毒旺盛,全身發斑,嚴重時皮膚上會出現像豌豆一樣的水泡。藥方包括:丹皮、山梔、麻黃、黃芩、大黃(各二錢半)、木香(五分),用水煎煮。(健按:發斑的毒素忌諱辛溫香燥,方中麻黃、木香並非對症藥物,不值得採用。即使對於皮膚問題,這兩種藥物也不適合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