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傷寒直指》~ 《傷寒直指》卷十四 (14)
《傷寒直指》卷十四 (14)
1. 發狂
大黃散(《活人》)
陽毒傷寒,熱結在內,恍惚如狂者。大黃,木通,大腹皮,炙甘草(各一錢),芒硝(二錢),桂心(七分),桃仁(三粒)水煎。
(寒水石散《本事》),即鵲石散。
傷寒發狂,棄衣而走,逾垣上屋。寒水石,黃連(等分),細末,每二錢,濃煎甘草湯調下。
白話文:
大黃散(《活人書》)
太陽中暑,感受外邪,高熱內結,神志恍惚如狂。大黃、木通、大腹皮、炙甘草(各一錢),芒硝(二錢),桂心(七分),桃仁(三粒)用水煎服。
寒水石散(《本事方》),即鵲石散。
傷寒發狂,脫衣而行,跳牆上屋。寒水石、黃連(等分),研成細末,每次二錢,濃煎甘草湯調服。
(《斗門方》:)治熱病及時疫,心躁,狂亂奔走,狀如癲癇,言語不定,久不得汗,不知人事者。人中黃不拘多少,入罐內封固。武火煅半日,候冷,取出地上,以盆蓋半日許。細研,新汲水調下三錢。未退,再服。(健按:人中黃乃甘草末填入青竹筒,黏緊,入臘月糞坑底浸四十六日取出,開筒曬乾聽用,並無火煅之法。若煅之,成灰燼而無用矣。
此云武火煅半日者,想必是人中白,或俗以坑砂混稱人中黃耳。亦可解毒治熱也。)
白話文:
《斗門方》:
治療熱病及時疫,心煩躁不安,神志不清,胡言亂語,狂躁亂跑,狀似癲癇,長時間不流汗,昏迷不醒者。 取人中黃,不論多少,放入罐內封好。用武火煅燒半日,待其冷卻後取出,用盆蓋住半日。研磨成細粉,用新汲取的清水調服三錢。若症狀未退,可再次服用。
(健按:人中黃是將甘草粉末填入青竹筒內,黏緊後,於臘月時放入糞坑底部浸泡四十六天後取出,打開竹筒曬乾即可使用,並無火煅之法。若火煅,則會變成灰燼而無用。
此處所述用武火煅燒半日者,應該是人中白,或是俗稱坑砂的物質,混稱為人中黃。人中白亦可解毒治熱。
2. 發斑
升麻葛根湯(《和劑》,即《活人》之升麻湯也。)
斑欲出未出,以此發之,若已出,忌用。升麻(三錢),葛根,白芍(各二錢),甘草(一錢),熱甚斑不透,加紫草(錢半);脈弱加人參(一錢);胃虛食少,加白朮:腹痛,倍芍藥。(健曰:熱甚血結,肌肉不松,斑難透發,須加石膏涼其經氣以發之。熱甚難化,汗不出,亦應加石膏解其肌而斑始化,汗始泄,身始涼。
白話文:
升麻葛根湯(《和劑》中所載,即《活人》中的升麻湯)
麻疹斑點即將浮現卻還沒出現時,以此方藥發之;若斑點已現,忌用本方。
組成:
- 升麻(三錢)
- 葛根、白芍(各二錢)
- 甘草(一錢)
加減:
- 熱盛斑點不出,加紫草(錢半)
- 脈象虛弱,加人參(一錢)
- 胃氣虛弱食慾不振,加白朮
- 腹痛,芍藥加倍
**醫家註解:**熱盛血結,肌肉緊張不鬆弛,斑點難以透發,應加石膏以清涼經氣而發斑。若熱盛難化,汗不出,也應加石膏解肌,使斑點漸化,汗液得以排出,身體漸感涼爽。
故《本草》稱石膏,能發汗解肌,為發斑發疹要藥,托化皆賴其力。舍此而他求,未有能勝之者。此予素所經效之良法也。)
元參升麻湯(《活人》)
咽痛發斑。元參,升麻(各錢半),甘草(八分),水煎。
化斑湯
白虎湯加人參,萎蕤,水煎,熱服。
又人參白虎湯。
大青四物湯
解毒化斑。大青(二錢,或青黛代),阿膠,甘草(各一錢),豆豉(百粒),水煎。
白話文:
《本草》記載石膏能發汗解表,是治療疹子、斑點的重要藥物,化解毒素全靠它。除了石膏,別的藥物無法超越它的功效。這是我的臨床經驗中屢試不爽的有效方法。
元參升麻湯(出自《活人》)
主治:咽喉疼痛、發疹。
配方:元參、升麻各一錢半,甘草八分,水煎服。
化斑湯
白虎湯加人參、萎蕤,水煎,熱服。
也可用人參白虎湯。
大青四物湯
解毒化斑。大青二錢(或用青黛代替),阿膠、甘草各一錢,豆豉一百粒,水煎服。
犀角大青湯
斑出已盛,心煩大熱,錯語呻吟,不眠,或咽痛不利。犀角,大青(上),元參,升麻,黃連,黃芩,黃柏,山梔(中),甘草(下),水煎。(健曰:芩、柏、梔不如石膏一味良。)
一方犀角(二錢半),大青(五錢),梔子(一個),豆豉(一撮)
犀角元參湯
發斑毒盛,心煩狂言,或咽痛。犀角,元參(各二錢),升麻,射干,黃芩(各一錢),甘草(六分),水煎。
白話文:
犀角大青湯
當皮疹已經發出且病情嚴重,伴有心煩、高燒,說話混亂、呻吟,無法安睡,或者咽喉疼痛、吞嚥困難時,可以使用此方。主要藥材包括犀角、大青、元參、升麻、黃連、黃芩、黃柏和山梔,所有材料加水煮沸後服用。 (健曰:黃芩、黃柏和山梔的效果不如單獨使用石膏好。)
一方:犀角(兩錢半)、大青(五錢)、梔子(一個)、豆豉(一撮)
犀角元參湯
當皮疹由病毒引起且病情嚴重,伴有心煩、語無倫次,或者咽喉疼痛時,可以使用此方。主要藥材包括犀角、元參、升麻、射乾、黃芩,所有材料加水煮沸後服用。
加味小柴胡湯(《三因》)
發斑肌熱潮熱,往來寒熱。口苦咽乾,耳聾目眩,胸脅滿痛,或煩、嘔、渴、喘、咳。柴胡(上),人參,黃芩,半夏,黃連,元參,白芍,升麻(中),甘草(下),姜(三片),煎。口燥渴,去半夏加花粉。咽痛,加桔梗倍甘草。
嘔,去花粉加生薑,減甘草;斑毒盛,加犀角、牛蒡子,更加大青;胸中煩悶,加蔞仁;痰火上喘,加桔梗、知母、貝母、蔞仁、桑皮;喘而舌燥,煩渴,脈數大,加石膏;脅痛,胸滿不利,加桔梗、枳殼;心下痞硬,加枳實、黃連。
白話文:
加減小柴胡湯(《三因方》)
症狀:發斑疹、肌膚發熱、潮熱、反覆發冷發熱。口苦口乾,耳聾眼花,胸脅疼痛或脹滿,或煩躁不安、嘔吐、口渴、氣喘、咳嗽。
藥方:柴胡(上層藥)、人參、黃芩、半夏、黃連、元參、白芍、升麻(中層藥)、甘草(下層藥)、生薑(三片),煎服。
加味:
- 口乾口渴,去掉半夏,加入花粉。
- 咽喉疼痛,加入桔梗,增加甘草的用量。
- 嘔吐,去掉花粉,加入生薑,減少甘草的用量;斑毒嚴重,加入犀角、牛蒡子,再加入大青葉。
- 胸中煩悶,加入蔞仁。
- 痰火上犯,導致氣喘,加入桔梗、知母、貝母、蔞仁、桑皮。
- 氣喘且舌頭乾燥,煩躁不安口渴,脈搏又快又強,加入石膏。
- 脅肋疼痛,胸中脹滿不適,加入桔梗、枳殼。
- 心下痞硬,加入枳實、黃連。
漏蘆連翹湯
熱毒發斑,無汗,大便實。漏蘆,連翹,麻黃,升麻,黃芩,白斂,甘草(各一錢),枳實(二錢),大黃(三錢),水煎。熱甚,加芒硝不拘。
當歸丸
發斑內實,大便不通。當歸(五兩),黃連,甘草(各兩半),水煎當歸成膏,和二味為末丸。白湯下(五十丸),利為度。
白話文:
如果出現熱毒引起的發疹,沒有汗,大便不通的情況,可以服用漏蘆、連翹、麻黃、升麻、黃芩、白斂、甘草(各一錢)、枳實(二錢)、大黃(三錢),水煎服。如果熱症嚴重,可以加入芒硝,不限量。
如果發疹是由內熱引起的,大便不通,可以服用當歸(五兩)、黃連、甘草(各兩半),水煎當歸成膏,和另外兩味藥磨成粉做成丸劑。用白湯服用,每次五十丸,以通便為度。
加減三黃石膏湯
發斑紫赤,煩渴,脈洪數。黃連(上),黃芩,黃柏,山梔,知母,石膏,升麻,赤芍,元參(中),甘草(下),粳米(二撮),水煎,熱服。熱盛,加大青、犀角。
人參三白湯
陰證發斑,出於胸背、手足間,稀而淡紅,或為涼藥太過。人參(上),白朮,白茯苓,白芍(中),姜(三片),棗(二枚),水煎。足冷脈沉,加乾薑、附子。
白話文:
發熱長斑,顏色紫紅,口渴煩躁,脈搏跳動快而有力,可以使用黃連、黃芩、黃柏、山梔、知母、石膏、升麻、赤芍、元參、甘草、粳米,煎成湯藥,趁熱服用。如果熱症嚴重,可以加用大青葉和犀角。
如果身體虛寒導致發斑,斑點出現在胸背、手腳,顏色稀淡而偏紅,可能是服用涼性藥物過度,可以使用人參、白朮、茯苓、白芍、生薑、大棗,煎成湯藥服用。如果手腳冰冷,脈象沉細,可以加用乾薑和附子。
黃連橘皮湯(《活人》)
溫毒發斑。黃連(四錢),橘皮(去白),麻黃,杏仁,葛根,枳實(各二錢),厚朴,甘草(各一錢),每五錢,水煎。
葛根橘皮湯
冬溫至春始病,發斑而咳嗽,心悶,但嘔清水。葛根,知母,麻仁,杏仁,黃芩,橘皮,甘草(等分),水煎。
黑膏
溫毒發斑。豆豉(一升),生地(半斤),豬膏(二斤),水煎三分減一,去滓,以雄黃麝香(如豆大)。研末,攪入服之。毒從皮中出,愈後,忌蕪夷。
白話文:
黃連橘皮湯(出自《活人書》)
治療溫熱毒性引起發疹。黃連(四錢),橘皮(去白),麻黃,杏仁,葛根,枳實(各二錢),厚朴,甘草(各一錢),每次用五錢,水煎服。
葛根橘皮湯
冬末春初發病,發疹並伴有咳嗽、心悶,只能嘔吐清水。葛根,知母,麻仁,杏仁,黃芩,橘皮,甘草(等分),水煎服。
黑膏
治療溫熱毒性引起發疹。豆豉(一升),生地黃(半斤),豬膏(二斤),水煎取三分之一,去渣,加入雄黃和麝香(各如豆大小),研成細末,攪勻後服用。毒邪從皮膚排出後,治癒後忌食蕪夷菜。
山梔散(孫兆)
熱毒炎盛,遍身發斑,甚者瘡如豌豆。丹皮,山梔,麻黃,黃芩,大黃(各二錢半),木香(五分),水煎。(健按:斑毒忌辛溫香燥,方中麻黃、木香非對病之藥,無足取也。即瘡家亦不宜此二味。)
白話文:
這個方子叫做山梔散,是孫兆醫生所創。它主要用於治療因熱毒熾盛而引起的全身斑點,嚴重者還會出現豌豆大小的瘡瘍。方子由丹皮、山梔、麻黃、黃芩、大黃(各二錢半)、木香(五分)組成,用水煎服。
需要注意的是,斑毒忌諱辛溫香燥的藥物,方中的麻黃和木香並非針對病症的藥物,因此沒有必要使用。即使是瘡瘍患者也不宜使用這兩種藥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