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傷寒直指》~ 《傷寒直指》卷十四 (10)

回本書目錄

《傷寒直指》卷十四 (10)

1. 噫氣

如聖加枳實湯(云岐)

桔梗,甘草(各二錢),枳實(炒一錢),五味子(二分),水煎。

如聖加人參藿香杏仁湯

上方,加三味等分。

白話文:

【如聖加枳實湯(雲岐)】

桔梗、甘草(各六錢),枳實(炒一錢),五味子(三分),加水煎煮。

【如聖加人參藿香杏仁湯】

在上方基礎上,加入等量的人參、藿香和杏仁。

2. 短氣

人參益氣湯(東垣)

四肢懶倦,熱傷元氣各證。黃耆(四錢),人參(二錢半),升麻(一錢),白芍(二錢半),柴胡(一錢二分),生甘草,炙甘草(各一錢),五味子(七十粒),水煎,分服。

白話文:

人參益氣湯(東垣)

適用於四肢無力、疲倦,因熱邪耗傷元氣所導致的各種症狀。

藥方:

  • 黃耆(四錢)
  • 人參(二錢半)
  • 升麻(一錢)
  • 白芍(二錢半)
  • 柴胡(一錢二分)
  • 生甘草(一錢)
  • 炙甘草(一錢)
  • 五味子(七十粒)

將以上藥材用水煎煮,分次服用。

3. 氣上衝

李根湯(《活人》)

氣上衝正在心端。當歸身(酒拌),白芍藥,半夏,茯苓,黃芩,甘草(各二錢半),桂枝(一兩),干李根白皮(二合),每五錢,入生薑(四片),水煎。

白話文:

將當歸(酒拌)、白芍、半夏、茯苓、黃芩、甘草(各二錢半)、桂枝(一兩)、干李根白皮(二合),每五錢,加入生薑(四片),用清水煎煮。

4. 瘛瘲

牛蒡根散(《活人》)

汗後因風攣搐。牛蒡根(十段),麻黃,牛膝,南星(各六錢。蒡根祛風滌熱,通經絡之熱,優於子,故用之專功),於石臼內,入好酒(一升),同搗細。以炭火燒一地坑,至赤,去火淨。投藥坑內,再用炭火燒,令黑色,取出研細末。每一錢,好酒熱服,日三服。外以百草霜膏貼之。

白話文:

這方藥主要用來治療出汗後,因為風邪入侵而引起的肌肉抽搐。方中牛蒡根是主要的藥材,具有祛風除熱、通經活絡的作用,比其他藥材更適合治療這種疾病。

製作方法是將所有藥材混合在一起搗碎,然後用炭火烤制,再研磨成粉末。服用時,每次取一小匙藥粉,用熱酒送服,一天三次。同時可以配合外敷百草霜膏,加強治療效果。

5. 肉疴

駱龍吉升麻湯

升麻,秦艽,連翹,白芍,防風,羚羊角,木香,枳殼,米仁(各一錢),姜(五片),水煎。

白話文:

升麻、秦艽、連翹、白芍、防風、羚羊角、木香、枳殼、米仁各一錢,姜五片,加水煎服。

6. 咽痛

蜜附子《三因》

大附子(一枚,去皮、臍,切八片,以蜜塗,炙黃),含一片於口中,徐徐咽津下。

白話文:

這個古文中描述的是用蜂蜜處理附子的方法。具體做法是:取一個大的附子,去掉外皮和中心的芽點,切成八片,然後在每一片上均勻地抹上一層蜂蜜,再烤至金黃色。最後,在嘴裡放一片烤好的附子,慢慢地吞嚥口水。

簡而言之,就是把附子加工後食用的方式。

7. 不得臥

酸棗仁湯

虛煩,奔氣在胸中,不得眠。棗仁,茯神,人參(各錢半),石膏(二錢半),知母,甘草(各一錢),桂心(五分),生薑(三片),水煎,臨臥服。(健曰:此應去桂,入五味子,良。)

加味溫膽湯

太陽病後,虛煩不眠,此膽寒也。茯神(二錢),人參(二錢半),棗仁,半夏(各錢半),枳實,陳皮,甘草(各一錢),竹茹(一團),生薑(三片),若內熱心煩,倍黃連、麥冬。口燥舌乾,去半夏加麥冬、花粉、五味子。有表熱未清,加軟柴胡。內虛,大便自利,去枳實加白朮、茯苓。

白話文:

酸棗仁湯

精神恍惚、氣息急促在胸中導致失眠。棗仁、茯神、人參(各半錢),石膏(二錢半),知母、甘草(各一錢),桂心(五分),生薑(三片),加水煎煮,睡前服用。(健注:應去除桂枝,加入五味子,較佳。)

加味溫膽湯

太陽病痊癒後,精神恍惚、失眠,此為膽寒所致。茯神(二錢),人參(二錢半),棗仁、半夏(各半錢),枳實、陳皮、甘草(各一錢),竹茹(一團),生薑(三片),若內熱心煩,加倍黃連、麥冬。口乾舌燥,去除半夏,加入麥冬、花粉、五味子。表熱未清,加入軟柴胡。內虛、大便自利,去除枳實,加入白朮、茯苓。

心煩內實,加山梔。一方無茯神、枳實,入茯苓、當歸、黃連、生地、柴胡、白芍,以治內有熱邪。

十味溫膽湯

半夏,枳實,陳皮(各二錢),茯苓(錢半),遠志,棗仁,熟地,人參,五味子(各一錢),甘草(五分),姜(三片),棗(一枚)

梔子烏梅湯(《活人》)

梔子,黃芩,人參,麥冬,甘草(各一錢),柴胡(二錢),烏梅(二個),竹葉(十四片),生薑(三片),水煎。

白話文:

如果心煩是因內熱引起的,可以加上山梔。有一種方劑不加入茯神和枳實,而改用茯苓、當歸、黃連、生地、柴胡、白芍,用於治療體內的熱邪。

十味溫膽湯

半夏、枳實、陳皮(各 2 錢),茯苓(1.5 錢),遠志、棗仁、熟地、人參、五味子(各 1 錢),甘草(0.5 錢),生薑(3 片),紅棗(1 枚)

梔子烏梅湯

(出自《活人書》)

梔子、黃芩、人參、麥冬、甘草(各 1 錢),柴胡(2 錢),烏梅(2 個),竹葉(14 片),生薑(3 片),水煎服。

硃砂安神丸(東垣)

病後心神不安,夜臥不寧。硃砂(二錢,另研,一半為衣),黃連(炒),地黃(酒炒,各錢半),歸身(一錢),甘草(五分),細末,湯浸蒸餅為丸,綠豆大。臨臥納口中,津咽二三十丸。(《內經》:熱淫所勝,治以甘寒,以苦瀉之。以黃連之苦寒,去心煩,除濕熱。

以甘草、生地之甘寒,瀉火補氣,滋生陰血為臣。當歸補其血不足,硃砂納浮溜之火,而神安矣。)

千金流水湯

白話文:

病後心神不寧,夜裡睡不安穩。將硃砂研磨,取一半混入衣物,另外一半與黃連(炒)、地黃(酒炒)、歸身、甘草混合研磨成細粉,用湯浸泡蒸餅做成綠豆大小的丸藥,睡前服下二三十丸。

虛煩不眠。麥冬,半夏,黃連,遠志,人參,草薢,甘草(各一錢),茯神,棗仁(各錢半),生薑(三片),桂(五分),米(一合),長流水(二鍾),煮米至蟹眼沸,以杓揚萬遍,取湯,煎一鍾服。

白話文:

這是一道古方藥物配方:用來治療身體疲倦、心煩不安和失眠的情況。

材料:

  • 麥門冬 1兩
  • 半夏 1兩
  • 黃蓮 1兩
  • 萬年青 1兩
  • 石菖蒲 1兩
  • 桂枝 5分

做法:

  1. 將所有材料放入鍋中,加入2碗水;
  2. 加入3片生薑;
  3. 在水中加一小撮鹽巴;
  4. 放在火上慢慢熬煮到米粒熟透後,再繼續煮到螃蟹眼睛般大小的小泡浮起時即可熄火;
  5. 把藥汁倒進杯裡,等冷卻後服用。每天早晚空腹喝一次,每次一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