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傷寒直指》~ 《傷寒直指》卷十四 (2)
《傷寒直指》卷十四 (2)
1. 變通大青龍方
九味羌活湯(潔古)
羌活,防風,蒼朮(各一錢五分),川芎,白芷,黃芩,生地,甘草(炙,各一錢),細辛(五分),水煎。(健曰:潔古欲以此方變大青龍而治傷寒見風,傷風見寒之證,恐非仲景遺意。既用羌、防之祛風,辛、蒼之散寒,可兩解矣。又何必川芎、白芷之猛烈,地黃、黃芩之沉陰苦寒?於傷寒大法悖矣。
白話文:
九味羌活湯(潔古)
方劑組成:
- 羌活、防風、蒼朮(各一錢五分)
- 川芎、白芷、黃芩、生地、甘草(炙,各一錢)
- 細辛(五分)
用法:水煎服。
方義:
潔古認為此方是想要用九味羌活湯來取代大青龍湯,以治療傷寒兼見風寒,或傷風兼見寒證。但此舉恐非仲景原意。雖然方中用羌活、防風祛風,細辛、蒼朮散寒,可解表散寒,但為何又要用川芎、白芷等猛烈的藥物,以及地黃、黃芩等沉陰苦寒之藥?這與傷寒大法背道而馳。
夫傷寒法貴清真,最忌混雜,此法一設,無怪後世多紊亂無章,貽誤不淺。此方只治雜病風濕體痛,頭風之劑,豈能及仲景大青龍之玄妙哉。)
神術湯(海藏)
治內傷冷飲,外感寒邪,無汗者。蒼朮,防風(各二錢),炙甘草(一錢),蔥白、生薑同煎。如太陽證,發熱惡寒,脈浮緊,加羌活。浮緊中帶弦數,是兼少陽也,加柴胡。浮緊中帶洪,是兼陽明也,加黃芩。婦人加當歸。(健曰:此方表裡兼治,四時通行之妙劑,並能化濕逐飲,為陽明太陽家要法。變化而出入之,無方體也。)
白話文:
神術湯(海藏方)用於治療內傷食用寒涼食物,外感寒邪,無汗的患者。使用蒼朮、防風(各二錢)、炙甘草(一錢)、蔥白、生薑同煎。如果患者出現太陽病證,表現為發熱惡寒、脈浮緊,則加羌活。如果浮緊脈中帶弦數,則兼有少陽病證,需加柴胡。如果浮緊脈中帶洪,則兼有陽明病證,需加黃芩。如果是婦女,則需加當歸。
健曰:這個方子可以同時治療表裡兩層面的疾病,是四季皆可使用的妙方,並且能化濕逐飲,是陽明太陽病證的要法。這個方子可以隨症加減,並沒有固定的方體。
羌活沖和湯(節庵)
治春夏秋非時感冒暴寒,頭疼發熱,惡寒體痛無汗,脈浮緊表證,不與正傷寒同治法。又春可治溫,夏可治熱,秋可治濕,雜病亦效。又以代桂枝麻黃青龍各半等湯,是即潔古之九味羌活湯也。夏月加知母、石膏,為神術湯。有汗去蒼朮加白朮;再不止,去細辛,加黃耆;再不止,以小柴胡加桂枝、芍藥。
胸中飽悶,去生地加枳、桔。不作汗,加蘇葉、豆豉。喘而惡寒身熱,去生地加杏仁。汗下兼行,加大黃釜底抽薪。熱盛而煩,手足自溫,脈浮緊,此傷風見寒脈也。不寒而熱,四肢微厥,脈浮緩,此傷寒見風脈也。二者為營衛俱病,宜大青龍湯。然此湯險峻,須風寒俱盛,又煩躁者乃可。
白話文:
羌活沖和湯(節庵)
用途: 治療在春夏秋三季發生的不正常感冒,表現為突然受寒,頭痛發熱,惡寒全身痠痛,但沒有出汗,脈象浮緊,屬於表證,與真正的傷寒治療方法不同。另外,在春天也可以治療溫病,在夏天可以治療熱病,在秋天可以治療濕病,其他雜病也有效。
這帖藥方還可以代替由桂枝、麻黃、青龍等藥材各半量組成的各半湯,也就是藥王孫思邈的九味羌活湯。
在夏天,可以加入知母、石膏,變成神術湯。有出汗症狀的,去掉蒼朮,加入白朮;如果還沒有好,去掉細辛,加入黃耆;如果還是沒有好,加入小柴胡、桂枝、芍藥。
胸中悶脹的,去掉生地,加入枳實、橘皮。不出汗的,加入蘇葉、豆豉。喘息並惡寒身熱的,去掉生地,加入杏仁。出汗與腹瀉同時發生的,加入大黃,從根源解決問題。
(下文為其他相關辨證)
熱盛而煩躁,手腳自然溫暖,脈象浮緊,這是傷風受寒的脈象。如果不寒而熱,四肢微微冰冷,脈象浮緩,這是傷寒見風的脈象。這兩種情況都是營衛失調,適合用大青龍湯。不過大青龍湯藥性猛烈,必須風寒都非常嚴重,而且煩躁的人才能使用。
不若以此湯加石膏、知母、枳殼為妙也。(健曰:太陽為諸陽之首,陽明為氣血之宗。感冒發熱、體痛、無汗,應與之表,責在太陽;應與之裡,責在陽明。何入以足少陰之細辛,足厥陰之川芎,手太陰陽明之白芷,手少陰之生地等?如此雜亂,只可與俗人言,不堪為知者道也。二公傷寒名家,慮麻黃、桂枝之不便輕用而設,其實非正傷寒法,乃為時行感冒者備耳。
若欲以此變通大青龍,則去仲景大法遠矣。況考通部傷寒方劑,未有芎、芷、藁本等件,可想見其非傷寒門藥也。如或用之,必有損無益。)
白話文:
不如用這湯藥添加石膏、知母、枳殼,效果最佳。(健曰:太陽經是所有陽經的根本,陽明經是氣血的中心。感冒發熱、身體疼痛、沒有汗,應該治療表證,責任在太陽經;應該治療裡證,責任在陽明經。為何要加入足少陰經的細辛、足厥陰經的川芎、手太陰陽明經的白芷、手少陰經的生地等等?這樣的搭配雜亂無章,只能跟不懂醫理的人說,不適合跟懂得醫學的人講。二位傷寒名家,擔心麻黃、桂枝不便輕易使用,所以才設計了這個方子,其實這不是真正的傷寒治療方法,只是用來治療時行感冒而已。
若想要用這個方子變化成大青龍湯,就已經偏離了張仲景的正統方法了。而且仔細研究傷寒方劑,從來沒有用過川芎、白芷、藁本等藥材,可見這些藥材並不是傷寒門的藥物。如果硬要用它們,只會有害無益。)
2. 變通葛根湯
解肌湯(《活人》)
太陽無汗惡風,項背強,及太陽陽明合病自利。葛根(二錢),黃芩,芍藥(各一錢),桂枝,甘草(炙,各五分),麻黃(錢半),生薑(三片),大棗(二枚),水煎。
麻黃葛根湯(《活人》)
傷寒一二日,頭項腰脊拘急疼痛,惡寒煩熱。麻黃,芍藥(各三錢),葛根(一錢),蔥白(三個),豆豉(一撮),水煎,溫服取汗。(此方去芍藥,即蔥豉湯,治傷寒脈緊無汗。)
白話文:
解肌湯(出自《活人書》)
太陽經受寒後不發汗,且怕風,項背僵硬痠痛,以及太陽病與陽明病併發導致腹瀉的情況。葛根(二錢),黃芩,芍藥(各一錢),桂枝,炙甘草(各五分),麻黃(錢半),生薑(三片),大棗(二枚),水煎服。
麻黃葛根湯(出自《活人書》)
傷寒後一兩日,頭部,頸部,腰部及脊椎處僵硬劇痛,怕冷又發熱。麻黃,芍藥(各三錢),葛根(一錢),蔥白(三個),豆豉(一撮),水煎服,溫熱後服下發汗。(若不加芍藥,即為蔥豉湯,用於治療脈搏緊促,無汗的傷寒。)
葛根蔥白湯(《活人》)
已汗未汗,頭痛不止。葛根,芍藥,川芎,知母(各一錢),蔥白(五個),姜(三片)
千金方
傷寒三日與表藥不差,脈仍數者,陽氣猶在經,未入於臟也。桂枝,黃芩,甘草(炙,各二錢),葛根,升麻,生薑(各三錢),芍藥(六錢),石膏(六錢),梔(二圓),水煎。
葛根柴胡湯(祗和)
葛根(錢半),柴胡(一錢),桔梗,芍藥(各七分半),厚朴,甘草(各五分),生薑(二片),蔥白(二個),水煎。
白話文:
葛根蔥白湯(出自《活人書》)
出汗或未出汗,頭痛不止。使用葛根、芍藥、川芎、知母(各一錢)、蔥白(五個)、生薑(三片)。
千金方
傷寒三天,服用表藥仍不見起色,脈象仍數者,表示陽氣仍流於經絡,未入臟腑。使用桂枝、黃芩、炙甘草(各二錢)、葛根、升麻、生薑(各三錢)、芍藥(六錢)、石膏(六錢)、梔子(二圓),水煎服。
葛根柴胡湯(出自《祗和》)
葛根(一錢半)、柴胡(一錢)、桔梗、芍藥(各七分半)、厚朴、甘草(各五分)、生薑(二片)、蔥白(二個),水煎服。
柴葛解肌湯(陶氏)
陽明經證,目痛鼻乾不眠,身熱微,惡寒,頭微痛,脈微洪。葛根,柴胡,羌活,黃芩,芍藥(無汗去之,有汗倍用),桔梗,甘草(炙),姜(三片),蔥白(兩個),冬月無汗,惡寒甚者,去黃芩加麻黃,夏、秋加蘇葉。(健曰:原方有白芷,宜去之。仁齋加減法:)太陽反汗出,惡風,桂枝加葛根湯。
一方有汗加防風,無汗惡風,葛根湯。一方無汗加羌活。
白話文:
柴葛解肌湯適用於陽明經證,症狀包括目痛、鼻乾、失眠、身體微微發熱、怕冷、頭部輕微疼痛、脈搏微弱而有力。葛根、柴胡、羌活、黃芩、芍藥(若無汗症狀則去除,有汗症狀則加倍使用)、桔梗、甘草(炙)、生薑(三片)、蔥白(兩個)等藥材組合而成。冬月無汗、怕冷症狀嚴重的患者,去除黃芩,加入麻黃;夏秋季節則加入蘇葉。原方中有白芷,建議去除。若出現太陽經反覆出汗、怕風的症狀,可用桂枝加葛根湯。若一方有汗症狀則加入防風,若無汗症狀且怕風,則用葛根湯。若一方無汗症狀則加入羌活。
羌活湯(仲醇)
羌活(三錢),葛根,前胡(各二錢),杏仁(九粒),甘草(炙,八分),姜(三片),棗(二枚),深秋冬月,加紫蘇、蔥白。冬月即病,服此不汗,加麻黃(一錢),姜(七片),若遍身疼,頭痛不解,兼口渴鼻乾,目疼不臥,即太陽陽明證,加石膏、知母大劑服。
白話文:
羌活湯是仲醇所創,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感冒、頭痛鼻塞、肢體酸痛等症狀。
- 羌活、葛根、前胡、杏仁等藥材具有解表散寒、宣肺止咳的功效,用於治療風寒感冒引起的頭痛、鼻塞、咳嗽等症狀。
- 甘草、生姜、大棗等藥材具有和胃止痛、解毒的作用,可以緩解感冒引起的胃痛、嘔吐等症狀。
- 在深秋冬季,可以加入紫蘇、蔥白,增強解表散寒的作用。
- 如果在冬天發病,服用羌活湯後沒有出汗,可以加入麻黃、生姜,增强发汗解表的作用。
- 如果出現全身疼痛、頭痛難忍、口渴鼻乾、眼睛疼痛難以入睡等症狀,這屬於太陽陽明證,需要加入石膏、知母,清熱瀉火,解毒止痛。
注意事項
- 以上藥方僅供參考,實際用藥需根據病情和體質由醫生指導。
- 孕婦、哺乳期婦女、兒童用藥需謹慎。
- 服藥期間,忌食生冷、辛辣等刺激性食物。
- 若服藥後症狀未見好轉或出現其他不良反應,請立即停藥並諮詢醫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