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傷寒直指》~ 《傷寒直指》卷十五 (22)
《傷寒直指》卷十五 (22)
1. 傳經
若論其變,或間經,或越經,或始終一經,不以次第拘,不以日數限也。但傳至厥陰,為傳經已盡,不復再傳矣。成氏乃云六日厥陰為傳經盡,七日當愈。不愈者,再自太陽傳至十二日,復至厥陰,為再傳經盡。十三日不愈者,謂之過經。其說謬矣。善夫馬仲化曰:自太陽至厥陰,猶人從戶外,而升堂而入室也。
厥陰復出,而傳太陽,奈有少陰、太陰、少陽、陽明之隔,豈有遽出而傳太陽之理乎?仲景云太陽病,頭痛七日以上自愈者,以行其經盡故也。若欲作再經者,針足陽明,迎而奪之,使經不傳則愈。此言始終只在太陽一經者也。又曰發於陽者七日愈,以陽數七故也。試玩行其經盡,不曰傳其經盡,則仲景之意顯然矣。
成氏誤認行其經盡,為傳遍六經,故有再傳之說矣。
白話文:
如果說到病邪傳變的情況,有時會跳過某條經絡,有時會跨越經絡,有時則是從頭到尾只停留在同一條經絡上,不需拘泥於固定的順序,也不必限制於特定的天數。但是,當病邪傳到足厥陰經時,就代表經絡傳變已經結束,不會再繼續傳下去了。
成氏說,病邪傳到足厥陰經是在第六天,代表傳經結束,第七天應該就會痊癒。如果沒有痊癒,則是再從太陽經開始傳,到第十二天又回到足厥陰經,這才算是第二次傳經結束。如果第十三天還沒好,就叫做超過傳經的時間,這種說法是錯誤的。
馬仲化說的好,病邪從太陽經傳到厥陰經,就像人從戶外走過廳堂,最後進入房間一樣。
如果說足厥陰經的病邪又傳回太陽經,中間還隔著少陰經、太陰經、少陽經、陽明經,怎麼可能直接跳過這些經絡而傳到太陽經呢?仲景說太陽經的病,頭痛超過七天會自己好,是因為病邪已經走完這條經絡的循行路徑。如果想要阻止病邪再次傳經,可以用針刺足陽明經,用逆向的手法來截斷病邪的傳播,使病邪不再傳經而痊癒。這指的是病邪始終只停留在太陽經的情況。
仲景又說,病邪發於陽經的,七天會好,是因為陽經的數目是七。仔細推敲「行其經盡」這句話,而不是說「傳其經盡」,就可以明白仲景的意思了。
成氏錯誤地認為「行其經盡」是傳遍了六條經絡,所以才會有病邪再次傳經的說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