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傷寒直指》~ 《傷寒直指》卷十三 (4)

回本書目錄

《傷寒直指》卷十三 (4)

1. 風溫

傷寒陽脈浮滑,陰脈濡弱,更遇於風,變為風溫。此前熱未已,更感異氣而變者也。又太陽病發汗已,身猶灼熱者,亦曰風溫。

(《活人》:)風溫者,脈尺寸俱浮,頭疼身熱,常自汗出,體重,其息必喘,四肢不收,嘿嘿但欲眠,治在少陰厥陰。不可發汗,發汗即譫語獨語,內煩躁,不得臥。若驚癇,目亂無精,(宜萎蕤湯。)身灼熱者,(知母葛根湯。)渴甚者,(栝蔞根湯。)脈沉身重,汗出者,(漢防己湯。

叔微:)大抵溫氣大行,更感風邪,則有是證。每於春夏病此者多,醫作傷寒漏風治之,不知不可火,不可下,不可大發汗,而仲景無方藥。古法謂當取手少陰、足厥陰,隨經所在而取之,如麻黃薏苡湯、萎蕤湯輩。予以為敗毒、獨活、續命減麻黃,去附子益佳。

白話文:

傷寒陽脈浮動而滑利,陰脈細弱無力,再加上遇到風邪,就會轉變成風溫。在熱症還沒有好轉的情況下,又感受到不同的邪氣而發生變化的情況。另外,太陽病發汗後,身體仍然感到灼熱的,也稱為風溫。

(《活人》:)風溫患者,寸關尺脈都浮起,頭痛發熱,經常自發出汗,身體沉重,呼吸一定會喘,四肢不收攏,昏昏沉沉只想睡覺,治療重點在少陰厥陰經。不能發汗,發汗就會出現胡言亂語、自言自語,內心煩躁,不能入睡。如果出現驚厥、眼睛發直無神,(應該用萎蕤湯)。身體灼熱的,(用知母葛根湯)。口渴厲害的,(用栝蔞根湯)。脈沉身體沉重,出汗的,(用漢防己湯)。

(叔微:)總的來說,溫熱之氣盛行,再受到風邪的影響,就會出現這個症狀。每逢春季和夏季,患上這種病的人很多。醫生把這種病當成傷寒漏風來治療,卻不知道不能用熱藥,不能瀉下,不能大發汗,而仲景也沒有針對此病的方劑。古法認為應該取手少陰經和足厥陰經,根據經絡循行的部位來取穴,比如麻黃薏苡湯、萎蕤湯這一類的方劑。我認為可以加敗毒、獨活、續命,減少麻黃,去掉附子效果會更好。

風溫誤汗。(防己黃耆湯救之。)

(《啟蒙》:)風溫者,傷寒之熱未已,更遇於風,變為風溫,由風來乘熱。治宜辛涼,疏風解熱為主。按太陽篇曰:若發汗已,身灼熱者,曰風溫。此則脈陰陽俱浮,自汗多眠睡,息鼾語言難出。此非冬傷於寒,復感異氣而成之證也。乃冬傷於寒,至春病溫,太陽證兼有風邪者也。

風與溫相合而傷衛,邪氣外盛,故有是證。宜辛涼疏解,不可汗下火熏,誤治則死。

白話文:

風溫誤汗。(防己黃耆湯救之。)

(《啟蒙》:) 風溫,指的是傷寒的熱症尚未消退,又遇上風寒,轉變成風溫。這是風乘熱而發病。治療要以辛涼疏風解熱為主。

按《太陽篇》所言:如果已經發汗,身體仍然灼熱,就稱為風溫。這種情況脈象陰陽俱浮,容易出汗且嗜睡,呼吸鼾聲重,說話困難。這不是冬天受寒,又感受外邪而引起的病症,而是冬天受寒,到了春天發病,太陽病證合併風邪的表現。

風與溫氣相合而傷及衛氣,邪氣外盛,所以才會出現這些症狀。應該用辛涼的方法疏解,不可用汗法或溫熱藥物,否則會誤治而導致死亡。

2. 冬溫

健曰:冬應寒而反溫,人感不正之氣而病者,謂之冬溫。

(丹溪:)冬溫為病,此非其時而有其氣者。冬時嚴寒,君子固密閉藏,而反發泄於外得之。脈必左手浮大,右手浮緩而盛,按之無力,宜補藥帶表藥。

(《啟蒙》:)冬溫者,冬感溫氣而成,時行為病之一也。傷寒例曰:其冬有非節之暖者,名曰冬溫。冬溫之毒,與傷寒大異。蓋溫則氣泄,寒則氣收,二氣本相反也。丹溪治用補藥帶表,如補中益氣之類。愚謂冬溫為病,亦自不一,當隨時制宜。

(《活人》:)冬應寒而反大溫折之,責邪在腎。(宜萎蕤湯。)仲景云:冬溫之毒,與傷寒大異。蓋傷寒者,傷寒氣而作;冬溫者,感溫氣而作;寒疫者,暴寒折人而作。其治法不同,寒、熱、溫、涼亦異,不可拘以日數。發汗吐下,隨證而施,以平為期,不可以過,此為大法。

白話文:

冬天應該寒冷卻反而溫暖,人體受到不正常的氣候影響而生病,稱為冬溫。冬溫是一種不應當出現的病症,因為冬天寒冷,應該要閉藏陽氣,卻反而外泄而導致生病。這種病症的脈象通常是左手浮大,右手浮緩而有力度不足,應該使用補氣藥物配合解表藥物來治療。冬溫指的是冬天感受到溫暖的氣候而導致的疾病,是一種季節性的病症。與傷寒的病因和治療方法都不同,因為溫暖的氣候會導致氣血外泄,而寒冷的氣候則會導致氣血收斂。冬溫的治療,應當根據具體情況灵活運用,不能一概而論。冬天的時候,氣候應該寒冷,卻反而溫暖異常,這種溫熱的邪氣會侵犯腎臟。仲景認為,冬溫的毒性與傷寒不同,因為傷寒是受寒氣而引起,而冬溫是受溫氣而引起。另外,還有寒疫,是由於突然的寒冷而導致的。這三種疾病的治療方法都不同,寒、熱、溫、涼的運用也應該根據具體情況而定,不可拘泥於時間長短。發汗、吐下等方法,都應該根據病情而選擇,以恢復平衡為目的,不可過度治療。

3. 溫毒

健曰:此病溫之際,更感溫熱異氣,名為溫毒。

(《活人》:)初春發斑咳嗽為溫毒。

(仁齋:)經曰:冬有非節之暖,曰冬溫。蓋此即時行之氣也。若發斑者,又曰溫毒,亦為時氣發斑也。又傷寒壞病,陽脈洪數,陰脈實大,更遇溫熱,變為溫毒者,其病最重也。蓋因前熱多日不解,更感溫熱之氣而為病,故曰重也。若無汗者,(三黃石膏湯汗之。)自汗者,(人參白虎湯。

)煩熱錯語,不眠睡者,(白虎合黃連解毒湯。)表熱又盛者,(更加柴胡。)內實大便不通者,(三黃盡心湯下之,或大柴胡加芒硝。)若斑出如錦紋者,多難治。(宜人參化斑、元參升麻湯、黑膏、大青四物湯選用。)

白話文:

健(即李東垣)說:春季發病,在溫暖之際,又受到溫熱的異常氣候影響,這種病被稱為溫毒。

《活人》書中記載:初春出現斑疹和咳嗽,屬於溫毒。

(葉氏)仁齋說:醫書上說:在冬季出現不正常溫暖,稱為「冬溫」。這實際上就是時令之氣。如果發出斑疹,又稱為溫毒,也是當時流行的時令之氣所引起的斑疹。

此外,傷寒後出現壞病(即虛熱),陽脈(浮脈)洪大有力,陰脈(沉脈)實大而有力,又遇上溫熱氣候,轉變為溫毒,這種病是最嚴重的。這主要是因為前期的熱證持續多日不解,又受到溫熱之氣的影響而發病,所以說病情嚴重。

如果沒有出汗的,(用「三黃石膏湯」發汗。)自發出汗的,(用「人參白虎湯」。)煩熱、說胡話、不能入睡的,(用「白虎湯」合用「黃連解毒湯」。)表熱又重的,(再加入「柴胡」。)內有實熱、大便不通的,(用「三黃盡心湯」瀉下,或用「大柴胡」加「芒硝」。)如果斑疹出現如錦緞的紋理,大多難以治癒。(可選用「人參」化斑、「元參」升麻湯、「黑膏」、「大青」加「四物湯」治療。)

(汪氏:)溫與熱,有輕重之分,故仲景云:若遇溫氣,則為溫病,更遇溫熱,則為溫毒,熱比溫為尤重也。但冬傷於寒,至春而發,不感異氣,名曰溫病,此病之稍輕者。溫病未已,更遇溫氣,變為溫毒,亦曰溫病,此病之稍重者也,《傷寒例》以再遇異氣,名曰溫疫。又有不曾冬月傷寒,至春而病溫者,此特感春溫之氣,不名曰春溫。

猶如冬之傷寒,夏之中暑,秋之傷濕也。以此觀之,是春之病溫,有三種焉。有冬傷於寒,至春發為溫病者;有溫病未已,更遇溫氣則為溫毒,與重感溫氣相雜,而為溫病者;又不因冬傷於寒,不因更感溫氣,只感春溫之氣而病者。若此三者,皆可名為溫病,不必更名矣。但要知其病源之不同耳。

白話文:

汪氏:

溫和與熱,有著輕重之分,所以仲景說:如果遇到溫和的氣候,就是溫病,如果再遇到溫熱的氣候,就是溫毒,熱比溫更嚴重。

但是,冬天受寒,到春天發病,沒有感染其他氣候,叫做溫病,這是比較輕的病症。溫病還沒好,又遇到溫和的氣候,就會變成溫毒,也叫做溫病,這是比較重的病症。《傷寒例》稱再次遇到其他氣候,就叫做溫疫。

還有一些人,沒有在冬天受過寒,到春天就患了溫病,這是單純感染了春天的溫和氣候,不叫做春溫。

這就像冬天受寒,夏天中暑,秋天受濕一樣。從這個角度看,春天的溫病有三種:

  • 冬天受寒,到春天發病的溫病。
  • 溫病還沒好,又遇到溫和的氣候而變成溫毒,或者感染了溫和氣候而變成溫病。
  • 沒有冬天受寒,也沒有感染溫和氣候,單純感染了春天的溫和氣候而患病。

這三種都可以叫做溫病,不必再起其他名字,只要知道它們的病因不同就行了。

(《啟蒙》:)論例曰:陽脈濡弱,陰脈弦緊,更遇異氣,變為溫病。此傷寒之熱未已,更遇溫氣而變斯證,由溫熱相合而成。治宜寒涼解熱為主,較之溫毒稍輕。蓋再感溫熱,而變溫毒,再感溫氣,而變溫疫,不過微甚之分,溫氣比溫熱為輕也。然以溫氣,而加於傷寒成熱之體,後人不察,既指為時行溫疫,非矣。

經不云:到冬傷於寒,發為溫病乎?故列於更感異氣,變為他病之後,非時疫比也。

白話文:

論例說

如果陽脈虛弱無力,陰脈緊繃,又遇到外來的異氣,就會轉變成溫病。這是因為傷寒的熱氣尚未消退,又遇上了溫熱之氣,便會產生這種病症,是由溫熱之氣互相結合而成。治療應該以寒涼解熱為主,比溫毒稍微輕一些。

因為再次感染溫熱之氣,就會變成溫毒;再次感染溫氣,就會變成溫疫,不過是程度上的差別,溫氣比溫熱輕一些。但是,如果因為溫氣加重了傷寒的熱氣體質,後人卻沒有察覺,直接指稱為時行溫疫,那就錯了。

經書中不是說:冬天受寒,就會發成溫病嗎?所以溫病列在再次感染異氣,轉變成其他病症之後,並不是時疫。

4. 溫瘧

健曰:此值病溫之候,復感異氣,寒熱交作,名曰溫瘧。其病寒少熱多,陽明為甚,亦時行之氣也。

(仁齋:)凡傷寒壞病,前熱未除,其脈陰陽俱盛,重感寒邪,變為溫瘧。寒熱往來,口苦,胸脅滿者,(小柴胡加芍藥,少加桂枝主之。)若熱多,(倍柴胡。)寒多,(倍桂枝。)熱甚而煩渴,(人參白虎湯。)有寒者,(必少加薄、桂,單熱者不用。)如熱多,(小柴胡合白虎。

)痰多而熱,(小柴胡合二陳。)食少胃弱,(加白朮。)心下痞,(加黃連、枳實。)脈虛者,(加入參。)口渴,(去半夏,加栝蔞根。)邪熱蘊結於裡者,大便必實,脈滑大有力,(大柴胡下之。)若變瘧已正,於雜病中求之。

白話文:

健(說明):此藥適用於發燒病症時期,又感染了其他病氣,寒熱交替發作,稱為溫瘧。這種病症寒症較少,熱症較多,陽明經受影響較大,也屬於當時流行的病氣。

(仁齋:)凡是傷害身體、造成疾病的病症,前次回診時熱症尚未痊癒,脈象顯示陰陽脈象都很旺盛,再次感染寒邪,就會轉變成溫瘧。寒熱交替發作,口苦,胸脅感到脹滿的患者,(服用小柴胡湯加芍藥,酌量加入桂枝即可。)如果熱症較多,(加倍柴胡的用量。)寒症較多,(加倍桂枝的用量。)熱症嚴重且煩渴,(服用人參白虎湯。)有寒症的患者,(必須酌量加入薄荷、桂枝,只有熱症的患者不用。)如果熱症較多,(小柴胡湯和白虎湯合用。)痰多而且有熱症,(小柴胡湯和二陳湯合用。)食慾不振且胃氣虛弱,(加入白朮。)心下痞悶,(加入黃連和枳實。)脈象虛弱的患者,(加入人參。)口渴的患者,(去掉半夏,加入栝樓根。)邪熱蘊結在體內的患者,大便必定會實,脈象滑大有力,(服用大柴胡湯來下瀉。)如果轉化為瘧疾已經病症穩定,則在雜病中尋找治療方法。

(《啟蒙》:)此前熱未已,再感於寒,變為溫瘧,是由寒熱相摶而成。治當散寒解熱為主。其狀先熱後寒,以其先有熱而復感寒也。作止有時,(小柴胡加減之。)熱甚者,(小柴胡合白虎,柴胡、葛根之類散其寒,石膏、知母之類解其熱。)仲景曰:脈陰陽俱盛者,蓋指熱時而言也。

若一熱一寒,則當隨時而變矣。熱則弦數而盛,寒則弦遲而弱,若單熱無寒,則陰陽俱盛也。(觀子:按《傷寒例》曰:若更感異氣,變為他證者,當依後壞病治之。以兩邪相合,病既變,則治亦當變也。故溫瘧風溫之類,不可復以傷寒六經方混治。《素問》注證:改風溫、溫瘧諸溫字作瘟,謂時行疫癘使然。

白話文:

(《啟蒙》:)先前發熱的症狀還沒有退去,又遇上寒冷,就轉變為溫瘧,這是寒熱交錯所致。治療應以疏散寒氣、解熱為主。這種症狀先發熱後發寒,是因為先有了熱症,又再次感寒所致。發作有一定的規律。(可以用小柴胡湯加減治療。)熱症嚴重的,(可以用小柴胡湯合白虎湯,柴胡、葛根之類的藥物散寒,石膏、知母之類的藥物解熱。)仲景說:脈象陰陽兩盛,是指發熱的時候。

如果一陣發熱一陣發寒,就要根據當時的症狀變化來治療。發熱時脈象弦數而強盛,發寒時脈象弦遲而虛弱。如果只有發熱沒有發寒,則陰陽兩盛。(觀子:根據《傷寒例》說:如果再次感受不同的病邪,轉變為其他病症,就應該按照後來的病情來治療。因為兩種病邪同時作用,病情已經發生變化,治療方法也應該相應改變。因此,溫瘧、風溫之類的疾病,不能再用傷寒六經辯證的方法來混淆治療。《素問》注證:將風溫、溫瘧等溫症中的「溫」字改為「瘟」,認為這是時行的瘟疫所致。)

噫!謬矣。健曰:經論以溫瘧類,由更感異氣而成,是為傷寒壞病。《啟蒙》謂其不可復以傷寒六經諸方混治,合古所謂溫疫之發,不同傷寒,而可大汗、大下也。只宜治少陽陽明二經,其說至當。至謂不可以溫作瘟,而非時行厲氣之比,斯言未盡然也。如乾隆巳已盛夏,吳中風雨連旬,暴寒伏其溫暑,遂致疫證大行,十病七八。

寒熱如瘧,實時行異氣所感,病在少陽陽明。若照《活人書》而投柴胡、桂枝法者,三五日間,多昏迷口噤而劇。必須升麻、柴胡,合葛根、石膏、豆豉解肌清熱,則斑發汗泄而解。或以荊、防辛溫發汗者,即狂亂而死,或以連、梔苦寒涼瀉者,斑凝汗閉亦死。惟小柴胡出入和解之,庶可保全。

白話文:

啊!真是錯誤的想法。健先生說,經典論述認為溫熱病與瘧疾類似,是由於受到不同氣氛的影響而產生,這就是所謂的傷寒重病。《啓蒙》一書認為不能將傷寒六經的方劑混在一起治療溫熱病,這與古人提到的溫疫發作不同於傷寒,不應使用大汗或大下等方法進行治療,只適合治療少陽和陽明兩經的疾病,這種說法非常正確。但認為溫熱病不能按照傷寒的方法來處理,並非所有時候都適用。例如,在乾隆己巳年盛夏時期,吳地連續多天風雨交加,突然的寒冷埋藏了溫熱暑氣,導致流行病大規模傳播,十個病人中有七八個被感染。

溫熱病表現出寒熱交替的症狀,實際上是由於流行病氣氛的影響,病發在少陽和陽明兩經。如果依照《活人書》的指導,使用柴胡和桂枝等方法治療,幾天後,會出現昏迷、口緊閉等嚴重症狀。必須使用升麻、柴胡等藥物,配合葛根、石膏、豆豉等解毒清熱的藥物,才能使斑疹發出,汗液排出,病情得以緩解。或者使用荊芥、防風等辛溫發汗的藥物,可能會導致狂亂而死亡;使用連翹、梔子等苦寒涼血的藥物,則會因為斑疹凝結、出汗困難而死亡。只有小柴胡這種能夠調和、解毒、清熱的藥物,纔能夠讓患者保住性命。

然亦有成結胸、畜血發黃變痢者,證皆相似。斯非溫瘧之尤,而屬瘟者歟。凡瘧由於夏月傷署,感寒伏食所致,亦有未交暑令,及春冬寒熱似瘧者,此四時感染所成。雖從雜證論治,其間亦不可必其無溫瘧來因也。然則所感異氣諸證,不得與傷寒法,同例治也。)

白話文:

然而,也有一些患者會出現胸部結塊、積血發黃、腹瀉等症狀,這些表現都十分相似。這不像是普通的溫瘧,更像是瘟疫的徵兆。一般來說,瘧疾是由夏季傷暑、感受寒氣、積食所導致。也有在尚未進入暑天,或是春冬季節出現寒熱交替似瘧疾的症狀,這都是由於四季感染所致。雖然從雜證角度論治,但也不能排除溫瘧病因的可能性。因此,這些由於感受異氣而引發的症狀,不能單純套用傷寒的治療方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