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傷寒直指》~ 《傷寒直指》卷十五 (13)

回本書目錄

《傷寒直指》卷十五 (13)

1. 傷寒同異

若欲以燕、秦、晉、豫之治,漫施於荊、梁、吳、越之邦,宜乎?否乎?使不悟夫古今形質不同,南北氣候迥別,一州之間高下頓殊,一人之身強羸各異,而第守一法以施之,則非仲景之法窮,而人自致誤者,又一也。昧此三者,凡傷寒之要,豈能了了。況言之所未盡,意之所難通,以引伸觸類者乎?嗟夫!仲景諸方,有無所用其殊異者,萬世守頂勿易可也。有施之古未可施之今,為此地設不為彼地設者,則審地、審時、審人之為不可廢也。

不知師仲景之妙者,猶無規矩準繩,以為方圓平直者也。僅知師仲景而不能變通合宜者,猶索驥於圖,鍥劍於舟者也。世之研求仲景者,已無幾矣。得其微不泥其跡,化於法之內,以遊於法之外者,實難其人焉。(健按:觀子又將古今稟質,南北地宜,點醒世人。知仲景書之難明易誤,一以溫暑異氣之不與傷寒同治,一以明三陰傳中寒熱之不同治,一以明湯藥須審地、審人、審時、輕重異宜之不同治。與學者嚮往之路,並悉《內經》未盡後世之變,真千載破的之論也。

於斯測之,且運化之,庶幾不悖乎道矣。)

白話文:

如果想要把燕地、秦地、晉地、豫地的治療方法,隨意地施用在荊地、梁地、吳地、越地這些地方,這樣合適嗎?不合適吧?如果不能理解古代和現在人的體質不同,南北氣候差異很大,即使在同一個州,地勢高低也截然不同,每個人的身體強壯程度也各有差異,卻只堅持一種方法來治療,那就不是張仲景的方法不行,而是人自己造成的錯誤,這也是一個原因。不明白這三種差異,那麼對於傷寒的要領,又怎麼能完全了解呢?更何況那些文字沒有說盡、意思難以理解的地方,需要靠自己引申發揮、觸類旁通呢?唉!張仲景的各種方子,有些是無論如何都適用的,可以讓後世永遠遵循、不可更改。有些則是在古代適用卻不適用於現代,有些是為這個地方的人設立的卻不適用於其他地方的人,因此,審視地理、時間、病患個體,是不可廢棄的。

不了解張仲景醫術精妙的人,就好像沒有圓規和矩尺,卻想畫出圓形、方形和直線一樣。只是知道張仲景卻不能靈活變通的人,就好像看著圖畫尋找千里馬,或者在船上刻記號卻要下水撈劍一樣。現在研究張仲景醫術的人,已經不多了。那些能領會其精髓,卻不拘泥於表面形式,能在方法之內運用,又能超越方法之外的人,實在是太少了。(健按:可見子又再次提醒世人,古今體質不同,南北地域氣候差異很大,了解張仲景的書是很難的,容易誤解。一方面是提醒大家溫病、暑病這些病氣不同的病不能用治療傷寒的方法來治療,一方面是說明三陰病傳變過程中的寒熱不同需要不同的治療方法,一方面是說明湯藥需要根據地域、病人、時間來審視,藥量輕重也要不同。也指出了學者們努力的方向,也說明了《內經》沒有說盡的後世變化,真是千古以來精闢的見解。

能根據這些道理來衡量,並且靈活運用,或許才能不違背醫道吧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