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傷寒直指》~ 《傷寒直指》卷十五 (1)

回本書目錄

《傷寒直指》卷十五 (1)

1. 《傷寒直指》卷十五

2. 名論一

3. 傷寒同異

(安道:)讀仲景書當求其所以立法之意,苟得於此,則知其書足以為萬世法,而後人莫之能外矣。不得其所以立法之意,則疑信相雜,未免通此而礙彼也。鳴呼!自仲景以來,發明其書者不可勝數,然其所以立法之意,竟未有表彰以示人者。豈求之而不得歟,將相循習而不求歟,抑有之而未之見歟?予雖不敏,僭請陳之。

夫傷於寒,有即病者焉,有不即病者焉。即病者,發於所感之時,不即病者,過時而發於春夏也。即病謂之傷寒,不即病謂之溫暑。夫傷寒溫暑,其證雖殊,其所受之原則不殊也。由其原之不殊,故一以傷寒為稱。由其證之殊,故施治不得相混。以所殊而混其治,宜其貽禍後人,以歸咎於仲景之法,而委廢其大半也。

籲!使仲景之法果貽禍後人,傷寒論不作可也。能知仲景之法,不肯貽禍於人,傷寒論其可一日缺乎?後人乃不自責於己見之未至,而歸咎於立法之大賢,可謂溺井憾伯益,失火怨燧人矣。仲景法之祖也,後人雖移易無窮,終莫能越其矩度。由是觀之,則其法其方,可委廢乎?雖然立言垂訓之士,猶不免失酌於此,彼碌碌者,無足誚矣。惟夫立言之士,形乎著述之間,其碌碌者,當趑趄猶豫之際,得不靡然爭趨簡略之地矣。

故其法其方,委廢大半而不知返。日卑日鄙,此民生所以無藉,而仲景之心,所以不能別白矣。嗚呼!法也方也,仲景專為即病之傷寒設,不兼為不即病之溫暑設也。後人能知此旨,則尚恨其法之散失,所存不多,而莫能御夫粗工妄治之萬變,奚可憚煩而委廢之。不自覺其非者,由乎不得其所以立法之意也。

世醫往往以治傷寒法治溫暑,不過借用之耳,非仲景立法之本旨也。猶六書假借,移易無窮,終非造字之初意。夫仲景之法,天下後世之權衡也。姑可惜焉以為他病用,豈特可惜以治溫暑而已。今人因其可藉以治溫暑,遂謂其法通為傷寒溫暑設,此非識流而昧源者歟!苟不予信,請以證之。

考仲景書,三陰經寒證,居熱證十之七八,彼不即病之溫暑,但一於熱耳,何由而為寒哉?就三陰寒證而詳味之,然後知予言之不謬。或謂三陰寒證,本是雜病,為王叔和增入,又謂其證之寒,因寒藥誤治而致。若此者皆非也。夫叔和之增入者,辨平脈與可汗可下諸篇而已。

其六經病篇,必非叔和所能讚辭也。但厥陰經中下利嘔噦諸條,卻是叔和因其有厥逆而附,並無厥陰同類者亦附之耳。至若以藥誤治而成變證,則惟太陽為多。縱使三陰證亦或有寒藥誤治而變寒者,豈如是之眾乎?緣後人以仲景書通為傷寒溫暑設,遂致溫劑皆疑焉而不敢用。韓只和雖覺桂枝湯之難用,但謂今昔之世不同,然亦未悟仲景書,本為即病之傷寒設也。

白話文:

《傷寒同異》

(王履說:)閱讀張仲景的著作應當探究他確立治療法則的深意。若能明白這點,就會知道《傷寒論》足以成為萬世典範,後世醫家無法超越其框架。若未能領悟其中深意,就會在懷疑與盲信間搖擺,難免理解片面而自相矛盾。唉!自仲景以來,註解其書者不可勝數,但對他立法本意的闡發,竟無人能明確揭示。究竟是未能參透?或是因循舊說而不求甚解?還是已有見解卻未被世人知曉?我雖學識淺薄,願冒昧闡述。

人體受寒邪侵襲,有立即發病的,也有未即時發病的。即時發病者在受寒時發作,未即時發病者則延至春夏才發作。即時發病稱為傷寒,延遲發病稱為溫病暑病。傷寒與溫暑病症雖異,致病根源卻相同。正因根源相同,都統稱傷寒;又因症候差異,治法不可混淆。若因症候差異而混用治法,勢必貽害後人,致使世人將過錯歸咎於仲景醫法,最終廢棄大半療法。

哎!若仲景之法真會貽害後人,《傷寒論》不寫也罷。但若能真正理解其法,便知絕不會害人,這樣的經典豈可缺失?後人不反省自己見識淺薄,卻歸咎於立法的先賢,正如落井怨恨鑿井者,失火怪罪燧人氏。仲景是醫法始祖,後人縱然千變萬化,終究越不出其規範。由此觀之,其法其方可輕易廢棄嗎?即便著書立說的學者尚不免此失,庸碌之輩更不足責備了。當學者在著述中表述不清時,庸醫臨證自然更傾向於簡易療法。

於是仲景之法被大半廢棄而不思回頭。醫術日益淺薄,百姓失去依靠,仲景的本心也就無從辨明。須知仲景之法本為即時傷寒設立,並非兼治延遲溫暑之病。後人若明此理,只會遺憾其法散佚不全,難以應對庸醫妄治的亂象,怎敢嫌其繁瑣而廢棄?那些執迷不悟者,正是因未參透立法本意。

時醫常用治傷寒之法療溫暑,這不過是權宜借用,並非仲景本意。如同文字假借,雖變化無窮,終非造字初心。仲景之法是醫界的永恆准則,即便借用來治其他病症都屬難得,何況僅用於溫暑?今人因其可借治溫暑,就認為其法通治傷寒溫暑,這不是只知流變而昧於本源嗎?若不信此言,請驗證以下論述。

細考仲景原文,三陰經寒證佔熱證十之七八,而溫暑病純屬熱證,怎會出現寒證?惟有詳究三陰寒證,方能明我所言非虛。有人認為三陰寒證本屬雜病,是王叔和增補,或言其寒證因寒藥誤治所致,此皆謬見。叔和增補的僅為辨脈象與汗下禁忌諸篇,六經病篇絕非叔和所能妄添。唯厥陰篇中下利嘔噦等條,確系叔和因見厥逆症狀而附入,但他將無關厥陰的症候也摻入其中。至於誤治變證,太陽篇記載最多。縱使三陰證偶因寒藥誤治轉寒,豈會如此普遍?正因後人誤認仲景書通治傷寒溫暑,才致連溫補藥劑都疑慮不敢用。韓祗和雖覺桂枝湯難用,只歸因於古今世道不同,仍未悟仲景書本為即時傷寒而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