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傷寒直指》~ 《傷寒直指》卷十四 (9)
《傷寒直指》卷十四 (9)
1. 附易窗歷效方
遇瘟疫時疫,每一丸,開水化下,小兒半丸,孕婦不忌。服後表熱重者,得汗而解,裡熱實者,得便而解。斑疹隱現者可透,不化者可化。如人壯實,不能即解,連服三四丸,無不痊愈。歷經效驗,普施徹□□邪退瘥後虛熱者,不宜服。(健按:疫癘,屬陽明、少陽為病居多。
故兩三日即□□狂譫,嘔吐發斑,最忌辛溫香燥,以張其勢。如麻黃、桂枝乃傷寒家藥,細辛、白芷、川芎、香附、乾薑、草蔻、川附、烏頭、丁香、木香、麝香、五倍、五味、赤白芍、生熟地、黃耆、萎蕤、石斛、枸杞、天冬、麥冬、山萸、吳萸輩,皆雜病家藥,均非時證疫毒所宜。凡人好善施藥,不諳就里,每以太乙、寸金等丹,為救疫妙劑。
殊不知其中如上項辛熱悍味,大半在內,干犯病經,而致猝變者,目擊不少。要知此種丹藥,前人制為佩帶闢疫,並非教人磨服以治疫也。其可服者,惟停食感寒,胃寒氣痛而已,余則無可治之證。世咸謬為仙授,隨處施送,陰受其害,而與者受者,誰能醒此?蓋未究其藥性故也。
試遇疫作之際,醫家臨證立方,寫出丹中諸藥,則是人必駭,而不肯服也。因其施送之便爭取浪服,豈知下咽蒙害,誤盡蒼生,而無一指迷喝破之者,實堪憫嘆!乃闡前賢治疫良法,酌設是方,以挽救之,歷經捷效,無有偏失。所謂正氣勝則邪氣退也,因以名方。)
白話文:
此藥方名為「附易窗歷效方」。當遇到瘟疫流行時,成人服用一丸,用開水化開後服用;小孩服用半丸;孕婦可以服用。
服用後,如果身體發熱嚴重,會透過發汗而痊癒;如果體內實熱,會透過排便而痊癒。如果身上出現斑疹,可以幫助透發出來;如果斑疹沒有完全透出,可以幫助化解。如果身體強壯的人服用後沒有立即痊癒,可以連續服用三四丸,沒有不痊癒的。經過多次驗證,藥效顯著,可以廣泛施用。
這個藥方能使病邪消退,但是病後虛熱的人不適合服用。(提醒:瘟疫多半屬於陽明、少陽經絡的疾病。
因此,在病程兩三天內,常會出現胡言亂語、嘔吐、發斑等症狀,最忌諱使用辛溫、香燥的藥物,以免助長病情。像是麻黃、桂枝這些是治療傷寒的藥物,細辛、白芷、川芎、香附、乾薑、草蔻、川附、烏頭、丁香、木香、麝香、五倍、五味子、赤白芍、生地、熟地、黃耆、萎蕤、石斛、枸杞、天冬、麥冬、山茱萸、吳茱萸等等,都是治療雜病的藥物,都不適合用來治療時疫毒邪。
一般人喜歡行善施藥,卻不了解藥理,常常把太乙丹、寸金丹等藥當作治療瘟疫的妙藥。卻不知道這些藥裡頭大多含有辛熱、燥烈的藥物,如果誤用,會侵犯病經,導致病情突然惡化,這樣的例子我親眼見過不少。要知道,這些丹藥是古人製作來佩帶避疫的,並不是教人磨成粉服用來治療瘟疫的。它只適合用來治療因為停食、感受寒邪而引起的胃寒氣痛,其他病症則無法治療。世人卻錯誤地將它們當成仙丹,到處施送,實際上卻在暗中受害,施藥的人和用藥的人又有誰能明白這個道理呢?這都是因為沒有深入研究藥性的緣故啊。
如果遇到瘟疫流行的時候,醫生在診斷後開出藥方,把這些丹藥裡頭的藥材寫出來,人們一定會感到驚駭,而不肯服用。就是因為這些丹藥方便施送,人們才會爭搶濫用,卻不知道吞下去會蒙受其害,耽誤了無數人的性命,卻沒有一個人出面指點迷津、喝破其中道理,實在令人感到惋惜啊!因此我闡述前人治療瘟疫的良好方法,酌情設立這個藥方,來挽救病患,多次使用,療效迅速,沒有出現偏差。所謂「正氣充足,邪氣自退」,因此用這句話來命名這個藥方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