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傷寒直指》~ 《傷寒直指》卷十三 (2)
《傷寒直指》卷十三 (2)
1. 溫病
冬傷於寒,病不即發,寒毒藏於肌膚,至春而病,曰溫病。又傷寒汗下不愈,過經而其證尚在,亦曰溫病。治溫不宜發汗,蓋過時而發,不在表也。已經汗下,不在表也。經曰:不惡寒而反渴者,溫病。則其熱自內達,外無表證明矣。汪氏曰:有不因冬傷寒,但只於春時感溫暖之氣,而病外感,亦曰溫病。
(宇泰:)《內經》曰:冬傷於寒,春必病溫。東垣曰:冬傷於寒者,冬行秋令也。當寒而溫,火勝而水虧矣。水既已虧,則所勝妄行,土有餘也。所生受病,金不足也。所不勝者侮之,火太過也。火土合德,濕熱相助,故為溫病。所以不病於冬,而病於春者,以其寒水居卯之分,方得其權。
白話文:
冬天受寒,疾病不一定馬上發作,寒毒會藏在皮膚裡,等到春天才會發病,這叫做溫病。另外,傷寒發病後,即使經過汗蒸治療,但症狀依然存在,也叫做溫病。
治療溫病不適合發汗,因為疾病已經過了發病的時機,病症不在表層,已經透過汗蒸治療,也不在表層了。古書上說:不畏寒反而口渴,就是溫病,表示熱氣從內而發,表面沒有外感症狀。
汪氏醫家說:不一定是因為冬天受寒,有的人只不過是在春天感受溫暖的氣候,而得了外感,也叫做溫病。
(宇泰)
《內經》說:冬天受寒,春天必得溫病。東垣醫家說:冬天受寒,是冬天違反了秋天的氣候規律。應該寒冷卻溫暖,火氣過旺,水氣不足。水氣不足,就會讓它所克制的土氣過盛,土氣過盛,就會導致其所生的金氣不足。被土氣所克制的火氣就變得過於旺盛。火氣和土氣相結合,濕熱交雜,就形成了溫病。
所以疾病不在冬天發作,卻在春天發作,是因為寒水氣在卯月(春天第一個月)開始轉換,力量達到平衡的狀態。
解釋:
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中医关于“温病”的理论。
- “冬伤于寒,春必病温” 是指冬天受寒,会导致春天容易患上溫病。
- “温病” 是指一种由多种因素导致的疾病,包括:
- 冬天受寒,寒毒藏于肌膚,春天發病。
- 伤寒后,即使经过汗蒸治疗,但症狀依然存在。
- 春天感受溫暖的氣候,而得了外感。
- “治温不宜发汗” 是因为温病的病症不在表层,发汗治疗反而会加重病情。
这段文字还解释了溫病形成的原因:冬天受寒,破坏了阴阳平衡,导致火气過旺,濕熱交雜,从而形成温病。
大寒之令復行於春,腠理開泄,少陰不藏,房室勞傷辛苦之人,陽氣泄於外,腎水虧於內。當春之月,木當發生,陽已外泄,孰為鼓舞?腎水內竭,孰為滋養?此兩者同為生化之源,源既已絕,木何賴以生乎?身之所存者,熱也。時強木長,故為溫病。
論曰:太陽病,發熱而渴,不惡寒者為溫病。釋曰:太陽病者,脈浮頭項痛,而腰脊強也。傷於寒者,當惡寒,若不惡寒而渴者,轉屬陽明,則表邪已罷,傳於裡矣。今不惡寒,則非傷寒證,似陽明而與太陽兼見,則非傷寒之陽明也。故決其為溫病。(《啟蒙》:)冬傷於寒,不即病者,寒毒藏於肌膚,至春變為溫病。
白話文:
在春天,如果大寒的節氣再次來臨,皮膚會變得開放和散發,陰藏的少陰能量無法得到妥善保存。那些性生活頻繁或勞累的人,體內的陽氣會過度流失到外部,而內在的腎水則會相對不足。在春季,木氣應當開始生發,但陽氣已經過度外洩,誰能激勵它呢?腎水內部乾涸,誰又能滋潤它呢?這兩個因素共同構成了生命和成長的源泉,一旦這種源泉被截斷,木氣如何能繼續生長呢?身體所呈現的狀態是熱性的。當木氣強盛且不斷成長時,就會引發溫熱性疾病。
論點指出:太陽病表現為發熱和口渴,而不是畏寒,這是溫病的特徵。解釋說:太陽病通常伴有脈搏浮動、頭部和項部疼痛,以及腰部和背部的僵硬。當人受寒時,應該感到畏寒,但如果沒有畏寒反而感到口渴,這就轉移到了陽明經,表明體外的寒邪已經消失,並已經進入了體內。現在如果沒有畏寒的情況,那麼這就不是傷寒的症狀,看起來像是陽明經的病症,但又與太陽經同時出現,這並非是傷寒中的陽明經。因此,我們可以確定這是一種溫病。(《啓蒙》:)冬季受到寒冷的傷害,如果當時沒有立即發病,那麼寒冷的毒素會藏在肌肉和皮膚中,到了春天會變成溫熱性疾病。
由身中陽氣,為冬時伏藏之寒所郁,不得順其行運,變為邪熱而發於春令,則為溫病也。然亦始太陽者,何也?邪熱自內達外,反郁其腠理,不得外泄,乃見表證也。但無寒在表,故不惡寒。熱自內出,已傷津液,鮮有不渴,故「太陽」篇曰:太陽病發熱而渴,不惡寒者,為溫病。
夫熱自內出,表邪雖見,而熱氣在內,其脈浮數,斯時也。法當治里為主,解表兼之。用辛涼以解表邪,苦寒以除濕熱。(羌活沖和湯加知母、石膏。)若仲景桂枝、麻黃,必不可用也。表邪不解,必復還里。其分六經,亦若傷寒,如傳陽明,脈必尺寸俱長而大。發熱無汗者,(清熱解肌湯,升麻葛根湯。
白話文:
當人體內部的陽氣受阻於冬天潛藏的寒氣,鬱結而無法順利運行,轉化為邪熱於春季發作,就是溫病。之所以開始於太陽經,是因為邪熱由內達外,反過來阻滯了皮毛腠理,無法外泄,所以呈現出表證的症狀。但由於沒有寒氣在表皮,因此不會畏寒。熱氣從內部發出,已經傷及津液,鮮少不口渴,因此《太陽》篇中說:「太陽病發熱口渴,不畏寒的,屬於溫病。」
熱氣自內而發,表證雖然呈現,但熱氣在內,脈象浮數,此時應當以治療內部為主,兼顧解表。使用辛涼的藥物來解表邪,苦寒的藥物來祛除濕熱。(如羌活沖和湯加入知母、石膏。)像仲景的桂枝、麻黃等藥物,絕對不可使用。表邪不解,必定會再次侵犯內臟。溫病的六經辨證和傷寒類似,如果傳入陽明經,脈象必定寸口兩脈都又長又大。發熱無汗的,(可用清熱解肌湯、升麻葛根湯)。
)渴者,(白虎加人參湯。)少陽脈必弦數,或往來寒熱,或心煩喜嘔,諸半表半裡證,(小柴胡加減。)如漸傳裡,與傷寒治法同。惟發表與傷寒不同也。
(陶氏:)溫病者,發於春三月,夏至前是也。發熱咳嗽,頭疼身痛,口燥渴,脈浮弦熱甚者,(小柴胡湯。)微熱者,(升麻葛根湯、解肌湯。)微熱不渴,(小柴胡加桂枝去半夏,加五味子、栝蔞、人參。)脈實煩渴,(大柴胡微利之。)虛煩者,(竹葉石膏湯。)然不若用羌活湯解之穩當。
白話文:
口渴的,(服用)白虎加人參湯葛根湯或解肌湯。微熱但不口渴的,(服用)小柴胡湯加入桂枝,去掉半夏,加入五味子、栝蔞、人參。脈搏實而煩渴的,(服用)大柴胡湯稍加瀉下即可。虛煩的,(服用)竹葉石膏湯。不過,使用羌活湯來解除(表證)會更穩妥。
(《活人》:)春月傷寒,謂之溫病。由冬傷於寒,輕者夏至前發為溫病,蓋因春溫暖之氣而發也。(又非溫疫也。)治溫病,與冬月傷寒,夏日熱病不同。蓋熱輕故也。(春初秋末,陽氣在裡,其病稍輕。)治直(升麻湯、解肌湯、柴胡桂枝湯。)熱多者,(小柴胡湯。)不渴,外有微熱,(小柴胡加桂枝,)嗽者,(小柴胡加五味子。
)或煩渴發熱,不惡寒者,(並竹葉石膏湯,次第服之。)麻黃桂枝、大青龍,惟西北二方,四時行之。若江淮間,地偏暖處,惟冬月及春初,乃可用正方。他時非加減不可也。
白話文:
(《活人書》:)春季傷寒,稱為溫病。是由於冬季受寒所致,輕者在夏至之前發作為溫病,這是因為春季溫暖的氣候誘發所致。(但溫病並不屬於溫疫。)溫病的治療方法,與冬季傷寒、夏季熱病不同。因為溫病的熱性較輕。(春初秋末,陽氣內盛,其病情較輕。)治療方法有:直升麻湯、解肌湯、柴胡桂枝湯。)熱症較重的,(小柴胡湯。)不口渴,稍感發熱的,(小柴胡湯加桂枝,)咳嗽的,(小柴胡湯加五味子。
)或有煩渴發熱,但不畏寒的,(同時服用竹葉石膏湯,分次服用。)麻黃桂枝、大青龍,只有西北兩方,一年四季都可以使用。如果是在江淮一帶,屬於偏暖的地區,只有冬季和春初,纔可以使用正方。其他時間必須加減用藥。
(損庵:)按《活人》所云溫病有二,其用升麻解肌等者,乃正傷寒太陽證。惡寒而不渴者,以其發於溫暖之時,故謂之溫病。其用竹葉石膏湯者,乃仲景所謂渴不惡寒之溫病也。要須細別,勿令誤也。然不惡寒而渴之溫病,四時皆有之,不獨春時而已。
(仁齋:)天道和暖,有人壯熱口渴而不惡寒者,乃溫病也。《難經》言溫病之脈,散在諸經,各隨其經而取之。如尺寸俱浮數者,發於太陽也。(宜人參羌活散加葛根、蔥白、生薑、紫蘇以汗之。)或自汗者,(九味羌活湯增損之。)脈尺寸俱長者,發於陽明也。(葛根解肌湯,或十味芍蘇飲汗之。
白話文:
(損庵:)
根據《活人書》所說,溫病有兩種。使用升麻解肌等藥物的,屬於正傷寒太陽病。惡寒但不口渴,是因為發生在比較溫暖的時候,所以稱為溫病。使用竹葉石膏湯的,是仲景所說的口渴不惡寒的溫病。一定要仔細區分,不要混淆。然而,不惡寒而口渴的溫病,四季都會發生,不限於春天。
(仁齋:)
天氣和暖的時候,有人發熱口渴但不惡寒,這就是溫病。《難經》說溫病的脈搏,散佈在各個經脈上,應根據具體的經脈來治療。比如寸脈和尺脈都浮數的,是發於太陽經。(可以使用人參羌活散加上葛根、蔥白、生薑、紫蘇發汗。)如果有自汗的,(可以增減九味羌活湯。)寸脈和尺脈都長的,是發於陽明經。(可以使用葛根解肌湯,或者十味芍蘇飲發汗。
)尺寸俱弦數者;發於少陽也。(十味芎蘇飲,或小柴胡加減之。)若無太陽者,(羌活散加黃芩。)兼陽明者,(加葛根、升麻類。)大法治溫病,發表不與傷寒同者,此病因春時溫氣而發,非寒初傷於表也。其怫鬱之熱,自內而發於外,故宜辛平之劑發散之。況時令和暖,亦非麻黃所宜也。
如天道尚寒,少佐麻黃亦可。要在隨時審察,不可執一也。凡溫病發於三陽者多,發於三陰者少。若發於陰,必有他故。或飲寒食冷,內傷太陰而得之。或先因房欲,傷於少陰而得之。凡治例俱與傷寒傳變同,惟發表不與傷寒同也。蓋溫病壯熱,脈浮大有力者,可治。若沉澀細小者,難治。
白話文:
如果觸診發現肌肉緊繃,脈象濡緩有力,表示病發於少陽經。(可用「十味芎蘇飲」或加減「小柴胡」來治療。)如果沒有太陽經的證狀,(可用「羌活散」加上「黃芩」。)如果還兼有陽明經的證狀,(再加入葛根、升麻類藥物。)治療溫病的基本方法是發汗,但是不能和治療傷寒的方法相同,因為溫病是由春天溫暖的氣候引起,而不是初受寒邪時感受風邪於表。溫病的鬱熱是由內而發,所以治療時應使用辛而平和的藥物,讓邪氣發散出來。況且當時天氣溫暖,也不適合使用「麻黃」。
如果天氣還是很冷,可以少加一些麻黃。最重要的還是隨時觀察病情,不要拘泥於一種方法。溫病多發於三陽經,發於三陰經的較少。如果發於陰經,一定有其他原因。可能是吃了生冷的食物,傷到了太陰經而得病。也可能是因為房事過度,傷到了少陰經而得病。治療方法和傷寒傳變的處理方式相同,不同之處只有在於發汗的方法。因為溫病發熱嚴重,脈象浮大有力,所以可以治療。如果脈象沉澀細小,就比較難治。
所以溫病,大熱穰穰,脈小足冷者,死矣。(觀子:溫病之名雖一,致病之由有三,昔人言之詳矣。其間再為區別,復有寒熱之殊。如曰:寒毒藏於肌膚,至春而病,曰伏寒所變,皆以寒因言也。如曰:冬行秋令,當寒反熱,感而為濕,曰冬不傷寒,亦不傷熱,但感春時溫暖之氣而病溫。曰感於四時溫熱之氣,亦為溫病,皆以熱因言也。
然致病之由雖不同,及其初病之日,則無二。過時而病者,寒鬱既已化熱。感於非時者,則四時無非溫氣。所以證狀相似,病名不殊。一從熱邪以治之,而不可復同即病之傷寒論矣。)
(《脈經》:)溫病穰穰大熱,其脈細小者死。(穰穰,《千金》作時行。健曰:此即是陽證陰脈。)溫病三四日以下,不得汗,脈大疾者生。脈細小難得者死。溫病汗不出,出不至足者死。厥逆汗出,脈堅強急者生。虛緩者死。溫病二三日,身體熱,腹滿頭痛,食飲如故,脈直而疾者,八日死。
白話文:
因此,患上溫病時,如果出現發高燒、潮熱難耐、脈搏細小、手腳冰冷的情況,很可能會導致死亡。(觀子認為:溫病的名稱雖然只有一個,但致病的原因卻有三個,古人對此已有詳細的論述。其中可以進一步區分為寒熱之分。比如說:寒毒藏在肌肉皮膚中,到了春天就會發病,稱為伏寒所致的變化,都是因為寒邪而引起的。又比如說:在冬季按照秋季的養生方式,應該受寒反而受熱,受到濕氣侵襲,稱為冬季不患寒病,也不患熱病,只是受到了春季溫暖之氣的影響而發病溫病。又比如說:受到四季溫熱之氣的影響,也會導致溫病,都是因為熱邪而引起的。
然而,致病的原因雖然不同,但初發病時的情況卻沒有不同。過了季節才發病的,是因為寒氣鬱結已經轉化為熱氣。在非時令季節受到感染的,是因為四季都有溫氣。因此症狀相似,病名沒有不同。只要根據熱邪來治療,而不能再像傷寒論中那樣根據發病原因來治療了。)
(《脈經》:)溫病潮熱難耐、發高燒,脈搏細小者會死亡。(潮熱難耐,《千金方》中作時行。健註:這即是陽性症狀的陰性脈象。)溫病發病三四天或者更短時間後,不出汗,脈搏跳動有力而急促的會活命。脈搏細小難以觸及的會死亡。溫病不出汗,或者出汗出不到腳部的會死亡。出現厥逆症狀出汗,脈搏堅硬有力而急促的會活命。脈搏虛弱緩慢的會死亡。溫病發病二三天,身體發熱,腹部飽脹、頭痛,飲食如常,脈搏直而急促的,八天後會死亡。
四五日,頭痛腹痛而吐,脈來細強,十二日死。八九日,頭不疼,身不痛,目不赤,色不變,而反利,脈來牒牒,按之不彈手,時大心下堅,十七日死。溫病下利,腹中痛甚者死。溫病已汗出,而復熱,脈躁疾,不為汗衰,狂言不能食,名曰陰陽交,死。人所以汗出者,皆生於穀,穀生於精。
今邪氣交爭於骨肉而得汗者,是邪卻而精勝,精勝則當能食而不復熱。熱者邪氣也,汗者精氣也,汗出復熱,邪勝也。不能食者,精無俾也。汗出而熱留者壽可立而傾也。汗出脈尚躁盛者,脈不與汗相應,不勝其病也。狂言失志者死。有三死不見一生,雖愈必死矣。
白話文:
注
- “牒牒”是指脈象浮快。
- “按之不彈手”是指脈象按之無力,不回彈。
- “心下堅”是指心窩部位硬結。
- “陰陽交”是指身體陰陽失衡,導致病症加重。
- “精無俾”是指精氣不足,無法供養身體。
- “壽可立而傾”是指生命垂危,如傾覆的酒瓶。
- “脈不與汗相應,不勝其病也”是指脈象與汗液不協調,表示身體虛弱,無法抵抗病邪。
(《難經》:)溫病之脈,行在諸經,不知何經之動也?各隨其經所主而取之。
人一呼脈三動,一吸脈三動而躁,尺熱者曰病溫。尺膚熱甚,脈盛躁者病溫。(健曰:尺膚,乃尺脈後之膚也。此處熱,則通身皆熱。)
白話文:
當一個人呼吸時,脈搏跳三次,如果還感到焦慮不安,那麼他的手肘部位有發燒現象就表示他得了溫病。若手肘部位皮膚發熱嚴重且脈搏強烈、急促,也是得溫病的症狀。「尺膚」指的是手腕後面的手臂部分,這裡發熱代表全身都發熱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