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傷寒直指》~ 《傷寒直指》卷十四 (1)

回本書目錄

《傷寒直指》卷十四 (1)

1. 時行疫癘

清熱解肌湯(丹溪)

溫暑之月,病天行瘟疫,熱病兼治。羌活(三錢),石膏(錢半),黃芩,知母,白芍(三味酒炒),升麻,乾葛,人參(各一錢),甘草(七分),黃連(酒炒),生地(酒洗,各五分),姜(三片),水煎。胸膈滿悶,痰涎壅塞,加枳實、半夏(各一錢),薑汁(四五匙),脾胃不實,加朮(炒,錢半)。

人中黃丸

大黃,黃芩,黃連,人參,桔梗,防風,蒼朮,廣皮,滑石,人中黃,取末,曲糊為丸。分氣血與痰作湯水。氣虛,四君子湯下。血虛,四物湯下。痰多,二陳湯下。熱甚,童便下。

神效沃雪湯

傷寒陰陽二證未辨,及時行疫癘,惡氣相感,服之效如沃雪。蒼朮(炒),乾薑(炮),甘草(炙,各三兩),厚朴(炒),防風,白芍,乾葛(各二兩),每四錢水煎,熱服。身體微潤,即愈。如患疫氣正盛,或相傳染,每用二錢,清晨服。

普濟消毒飲(東垣)

時行大頭瘟疫。黃芩,黃連(各五錢),人參(三錢),元參,橘紅,柴胡,桔梗,甘草(各二錢),連翹,白芷,鼠黏子,板藍根(或藍葉,或青黛五分代之),馬勃(各一錢),殭蠶(炒),升麻(各七分),細末,或加當歸、薄荷、防風,每五錢,水煎服。大便硬,加酒煨大黃(一二錢),微利之。腫勢盛者,兼砭刺之。

漏蘆湯(丹溪)

臟腑積熱,發為腫毒,時疫疙瘩,頭面浮腫,咽喉填塞,水藥不下,及一切危惡疫癘。升麻(錢半),漏蘆(二錢),黃芩,藍葉(各錢半),元參,牛蒡子,連翹,桔梗,甘草(各一錢),大黃(酒浸,酌用),水煎。

清涼救苦散(《蘊要》)

治證同上。芙蓉葉,桑葉,白蘞,白芨,紫河車(草藥),大黃,黃芩,黃連,黃柏,白芷,雄黃,赤小豆,芒硝(等分),為末,蜜水調塗。或萬病解毒丹,人生薄荷汁磨服。並塗腫處,咽喉腫痛,磨濃,點入喉中,亦良。

消毒丸(即救苦消毒飲)

時毒疙瘩惡疫。大黃,殭蠶,牡蠣(等分),煉蜜丸,如彈子大。新汲水化下,內加桔梗、甘草、牛蒡子,更妙。

救苦丹

治時疫。皂角,元參,乾葛(各一兩),大黃(九制,二兩),水泛丸,湯下。

雞子湯

時氣熱盛,狂妄欲走。雞子(七枚),芒硝(一兩),入井花水(一升),攪千遍服。取微利。

解一切疫,甘草(五兩),細切,微炒,量人能飲若干,取無灰酒,研,去渣服。當大瀉,毒隨出。雖大渴,勿飲水,飲即難救。治天行時疫熱毒。臘雪磁器收盛服之,最良。

又方,半天河服之,亦佳。(《本草衍義》謂:即爛樹頭中水也。)

人中黃,飯杵和丸,如綠豆大,水下十五丸,最解瘟疫。

聖散子

時毒流行,不問陰陽之感,一切可治。草豆蔻十個,(煨),石菖蒲,獨活,麻黃,藁本,柴胡,防風,細辛,良薑,蒼朮,藿香,厚朴,茯苓,豬苓,枳殼,白朮,芍藥,半夏,澤瀉,甘草,吳茱萸(洗),熟附子(等分),每五錢,水煎。(宇泰:此治時行疫氣,必與傷寒證同者,始可用熱藥。

白話文:

清熱解肌湯

在溫熱的月份,如果罹患天行瘟疫,此方可治療熱性疾病。藥材包含:羌活三錢、石膏一錢半、黃芩、知母、白芍(這三味藥要用酒炒過)、升麻、葛根、人參(各一錢)、甘草(七分)、黃連(用酒炒過)、生地(用酒洗過,各五分)。加入生薑三片,用水煎煮。如果胸口悶脹,痰液壅塞,可加入枳實、半夏(各一錢),以及薑汁四五匙。若脾胃虛弱,可加入炒白朮一錢半。

人中黃丸

藥材包含:大黃、黃芩、黃連、人參、桔梗、防風、蒼朮、廣陳皮、滑石、人中黃。將這些藥材磨成粉末,用米糊做成藥丸。根據患者的氣、血和痰的情況,搭配不同的藥湯服用。氣虛者,可搭配四君子湯服用;血虛者,可搭配四物湯服用;痰多者,可搭配二陳湯服用。若熱象嚴重,則用童子小便送服。

神效沃雪湯

此方適用於傷寒病辨不清陰陽證時,以及流行瘟疫,感受邪氣時服用,效果就像用雪澆淋一般。藥材包含:炒蒼朮、炮薑、炙甘草(各三兩)、炒厚朴、防風、白芍、葛根(各二兩)。每次取四錢,用水煎煮後趁熱服用。如果身體稍微出汗,疾病就會痊癒。如果正值疫氣流行或互相傳染時,每次用二錢,早上服用。

普濟消毒飲

用於治療流行性大頭瘟疫。藥材包含:黃芩、黃連(各五錢)、人參(三錢)、玄參、橘紅、柴胡、桔梗、甘草(各二錢)、連翹、白芷、牛蒡子、板藍根(或用藍葉或青黛五分代替)、馬勃(各一錢)、炒僵蠶、升麻(各七分)。將這些藥材磨成細末,也可加入當歸、薄荷、防風。每次用五錢,用水煎煮服用。如果大便乾燥,可加入用酒煨過的大黃(一至二錢),稍微通便。如果腫脹嚴重,可配合針刺放血。

漏蘆湯

適用於因臟腑積熱而引起的腫毒、時疫疙瘩、頭面浮腫、咽喉腫脹阻塞、水藥難下,以及各種危急惡劣的疫病。藥材包含:升麻(一錢半)、漏蘆(二錢)、黃芩、藍葉(各一錢半)、玄參、牛蒡子、連翹、桔梗、甘草(各一錢)、大黃(用酒浸泡過,用量可酌情調整)。用水煎煮服用。

清涼救苦散

治療與漏蘆湯相同的病症。藥材包含:芙蓉葉、桑葉、白蘞、白芨、紫河車(草藥)、大黃、黃芩、黃連、黃柏、白芷、雄黃、赤小豆、芒硝(等份)。將這些藥材磨成粉末,用蜂蜜水調和塗抹患處。也可以用萬病解毒丹,加上人生薄荷汁磨成泥塗抹。對於咽喉腫痛,可以用濃汁塗抹咽喉內部,效果也很好。

消毒丸

也稱為救苦消毒飲,用於治療時疫引起的疙瘩和惡性疾病。藥材包含:大黃、僵蠶、牡蠣(等份)。用蜂蜜煉製成丸,像彈珠大小。用新汲取的水化開服用。如果能加入桔梗、甘草、牛蒡子,效果會更好。

救苦丹

用於治療時疫。藥材包含:皂角、元參、葛根(各一兩)、九制大黃(二兩)。用水泛成丸,用藥湯送服。

雞子湯

適用於時疫發熱嚴重,出現精神錯亂、想要奔跑的狀況。藥材包含:雞蛋七個、芒硝(一兩)。將這些藥材加入井花水(一升),攪拌數千次後服用。以稍微通便為宜。

解一切疫的藥方

取甘草五兩,切成細片,稍微炒過。根據個人飲用量,取無灰的酒,研磨後去渣服用。服用後會大量腹瀉,毒素也會隨之排出。即使感到口渴,也不要喝水,否則難以救治。此方能治療天行時疫的熱毒。也可以用臘雪裝在瓷器中儲存,服用效果最好。

另一個藥方

取半天河(即爛樹頭中的水)服用,效果也很好。

人中黃

用飯杵搗爛,做成綠豆大小的藥丸,用水送服十五丸,能有效解除瘟疫。

聖散子

適用於時疫流行,不論陰陽虛實都可治療。藥材包含:煨草豆蔻十個,以及石菖蒲、獨活、麻黃、藁本、柴胡、防風、細辛、良薑、蒼朮、藿香、厚朴、茯苓、豬苓、枳殼、白朮、芍藥、半夏、澤瀉、甘草、吳茱萸(洗過)、熟附子(等分)。每次用五錢,用水煎煮服用。(宇泰認為:此方治療時行疫氣,必須與傷寒病症相似者才可使用熱性藥物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