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傷寒直指》~ 《傷寒直指》卷十四 (20)
《傷寒直指》卷十四 (20)
1. 發狂
大黃散(《活人》)
陽毒傷寒,熱結在內,恍惚如狂者。大黃,木通,大腹皮,炙甘草(各一錢),芒硝(二錢),桂心(七分),桃仁(三粒)水煎。
(寒水石散《本事》),即鵲石散。
傷寒發狂,棄衣而走,逾垣上屋。寒水石,黃連(等分),細末,每二錢,濃煎甘草湯調下。
(《斗門方》:)治熱病及時疫,心躁,狂亂奔走,狀如癲癇,言語不定,久不得汗,不知人事者。人中黃不拘多少,入罐內封固。武火煅半日,候冷,取出地上,以盆蓋半日許。細研,新汲水調下三錢。未退,再服。(健按:人中黃乃甘草末填入青竹筒,黏緊,入臘月糞坑底浸四十六日取出,開筒曬乾聽用,並無火煅之法。若煅之,成灰燼而無用矣。
此云武火煅半日者,想必是人中白,或俗以坑砂混稱人中黃耳。亦可解毒治熱也。)
白話文:
發狂
大黃散(《活人書》)
治療陽毒傷寒,體內熱邪積結,導致神志恍惚、如發狂的症狀。
配方:大黃、木通、大腹皮、炙甘草(各一錢),芒硝(二錢),桂心(七分),桃仁(三粒),加水煎服。
寒水石散(《本事方》)
又稱「鵲石散」。
治療傷寒發狂,患者脫衣狂奔,甚至爬牆上屋。
配方:寒水石、黃連(等量),研成細末,每次取二錢,用濃煎的甘草湯送服。
《鬥門方》
治療熱病或時疫引起的心煩躁動、瘋狂亂跑,症狀類似癲癇,言語混亂,長期無法發汗,甚至昏迷不醒。
配方:人中黃(不拘用量),放入罐中密封,用大火煅燒半日,待冷卻後取出置於地上,用盆覆蓋約半日。研磨成細粉,以新汲的井水調服三錢。若症狀未緩解,可再次服用。
2. 發斑
升麻葛根湯(《和劑》,即《活人》之升麻湯也。)
斑欲出未出,以此發之,若已出,忌用。升麻(三錢),葛根,白芍(各二錢),甘草(一錢),熱甚斑不透,加紫草(錢半);脈弱加人參(一錢);胃虛食少,加白朮:腹痛,倍芍藥。(健曰:熱甚血結,肌肉不松,斑難透發,須加石膏涼其經氣以發之。熱甚難化,汗不出,亦應加石膏解其肌而斑始化,汗始泄,身始涼。
故《本草》稱石膏,能發汗解肌,為發斑發疹要藥,托化皆賴其力。舍此而他求,未有能勝之者。此予素所經效之良法也。)
元參升麻湯(《活人》)
咽痛發斑。元參,升麻(各錢半),甘草(八分),水煎。
化斑湯
白虎湯加人參,萎蕤,水煎,熱服。
又人參白虎湯。
大青四物湯
解毒化斑。大青(二錢,或青黛代),阿膠,甘草(各一錢),豆豉(百粒),水煎。
犀角大青湯
斑出已盛,心煩大熱,錯語呻吟,不眠,或咽痛不利。犀角,大青(上),元參,升麻,黃連,黃芩,黃柏,山梔(中),甘草(下),水煎。(健曰:芩、柏、梔不如石膏一味良。)
一方犀角(二錢半),大青(五錢),梔子(一個),豆豉(一撮)
犀角元參湯
發斑毒盛,心煩狂言,或咽痛。犀角,元參(各二錢),升麻,射干,黃芩(各一錢),甘草(六分),水煎。
加味小柴胡湯(《三因》)
發斑肌熱潮熱,往來寒熱。口苦咽乾,耳聾目眩,胸脅滿痛,或煩、嘔、渴、喘、咳。柴胡(上),人參,黃芩,半夏,黃連,元參,白芍,升麻(中),甘草(下),姜(三片),煎。口燥渴,去半夏加花粉。咽痛,加桔梗倍甘草。
嘔,去花粉加生薑,減甘草;斑毒盛,加犀角、牛蒡子,更加大青;胸中煩悶,加蔞仁;痰火上喘,加桔梗、知母、貝母、蔞仁、桑皮;喘而舌燥,煩渴,脈數大,加石膏;脅痛,胸滿不利,加桔梗、枳殼;心下痞硬,加枳實、黃連。
漏蘆連翹湯
熱毒發斑,無汗,大便實。漏蘆,連翹,麻黃,升麻,黃芩,白斂,甘草(各一錢),枳實(二錢),大黃(三錢),水煎。熱甚,加芒硝不拘。
當歸丸
發斑內實,大便不通。當歸(五兩),黃連,甘草(各兩半),水煎當歸成膏,和二味為末丸。白湯下(五十丸),利為度。
加減三黃石膏湯
發斑紫赤,煩渴,脈洪數。黃連(上),黃芩,黃柏,山梔,知母,石膏,升麻,赤芍,元參(中),甘草(下),粳米(二撮),水煎,熱服。熱盛,加大青、犀角。
人參三白湯
陰證發斑,出於胸背、手足間,稀而淡紅,或為涼藥太過。人參(上),白朮,白茯苓,白芍(中),姜(三片),棗(二枚),水煎。足冷脈沉,加乾薑、附子。
白話文:
發斑
升麻葛根湯(出自《和劑局方》,即《活人書》中的升麻湯。)
元參升麻湯(出自《活人書》)
用於咽痛伴隨發斑。成分:元參、升麻(各半錢)、甘草(八分),水煎服用。
化斑湯
以白虎湯為基礎,加人參、萎蕤,水煎熱服。亦可使用人參白虎湯。
大青四物湯
解毒化斑。成分:大青(二錢,或青黛替代)、阿膠、甘草(各一錢)、豆豉(百粒),水煎服用。
犀角大青湯
另有一方:犀角(二錢半)、大青(五錢)、梔子(一個)、豆豉(一小撮)。
犀角元參湯
適用於斑疹毒盛、心煩狂言或咽痛。成分:犀角、元參(各二錢)、升麻、射乾、黃芩(各一錢)、甘草(六分),水煎服用。
加味小柴胡湯(出自《三因方》)
適用於發斑伴隨肌膚潮熱、寒熱往來、口苦咽乾、耳鳴目眩、胸脅脹痛,或心煩、嘔吐、口渴、喘咳等症狀。成分:柴胡(主藥)、人參、黃芩、半夏、黃連、元參、白芍、升麻(輔藥)、甘草(佐使)、生薑(三片),水煎。若口乾渴,去半夏加花粉;咽痛,加桔梗並加倍甘草;嘔吐,去花粉加生薑,減甘草;斑毒嚴重,加犀角、牛蒡子,亦可加大青;胸悶煩躁,加蔞仁;痰火喘咳,加桔梗、知母、貝母、蔞仁、桑皮;喘咳伴舌燥煩渴、脈象數大,加石膏;脅痛胸悶不暢,加桔梗、枳殼;心下痞硬,加枳實、黃連。
漏蘆連翹湯
適用於熱毒發斑、無汗、大便不通。成分:漏蘆、連翹、麻黃、升麻、黃芩、白斂、甘草(各一錢)、枳實(二錢)、大黃(三錢),水煎。熱勢極盛時,可加芒硝適量。
當歸丸
適用於發斑伴隨內熱實證、大便不通。成分:當歸(五兩)、黃連、甘草(各一兩半),先將當歸煎成膏,再與其他藥材研末製丸。每次以白開水送服五十丸,至通便為止。
加減三黃石膏湯
適用於斑疹紫赤、煩渴、脈洪數。成分:黃連(主藥)、黃芩、黃柏、山梔、知母、石膏、升麻、赤芍、元參(輔藥)、甘草(佐使)、粳米(二小撮),水煎熱服。熱盛時,加大青、犀角。
人參三白湯
適用於陰證發斑,斑疹稀疏、顏色淡紅,分布於胸背或手足,或因過用寒涼藥物所致。成分:人參(主藥)、白朮、白茯苓、白芍(輔藥)、生薑(三片)、大棗(二枚),水煎。若手足冷、脈沈,加乾薑、附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