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傷寒直指》~ 《傷寒直指》卷十四 (6)
《傷寒直指》卷十四 (6)
1. 變通柴胡湯
虛煩,加竹葉、炒粳米,(一云加竹茹。)腹痛,倍加芍藥。心中悸,加豬苓。少陽陽明合病,加葛根、芍藥。熱入血室,女加當歸、紅花,男如生地。壞病,加鱉甲。無耳聾脅痛,身熱,大便實,加大黃,甚者加芒硝。瘥後發熱,本方和之,脈浮者,加蒼朮、蘇葉,脈沉者,加大黃、枳實。
大柴胡湯(海藏)
小柴胡全方加枳實大黃。(節庵)病若二十餘日,有下證者,只宜大柴胡,恐承氣太峻,傷寒過經,正氣多虛耳。
白話文:
變通柴胡湯
如果感到心煩意亂,可以加入竹葉和炒過的粳米(也有人說可以加竹茹)。如果腹痛,可以加倍芍藥的用量。如果心悸,可以加入豬苓。如果同時出現少陽病和陽明病的症狀,可以加入葛根和芍藥。如果熱邪侵入血室,女性可以加入當歸和紅花,男性則可以考慮加入生地。如果是病情複雜難以處理的情況,可以加入鱉甲。如果沒有耳聾、脅痛、身體發熱、大便乾硬等情況,可以加入大黃,如果情況嚴重,則可以加入芒硝。如果病癒後又發熱,可以使用這個方子來調和,脈象浮的,可以加入蒼朮和蘇葉,脈象沉的,可以加入大黃和枳實。
大柴胡湯(海藏)
就是在小柴胡湯的全部藥材基礎上,再加入枳實和大黃。(節庵的觀點是)如果病程已經二十多天,而且有可以瀉下的症狀,就只適合使用大柴胡湯,因為擔心承氣湯的藥性太過猛烈,可能會導致傷寒病程過長,並且損耗正氣。
2. 變通承氣湯
調胃承氣湯(《活人》)
大黃(二錢,酒浸),芒硝(一錢七分半),甘草(一錢),煎。
(士材方:)大黃,芒硝(各四錢),甘草(一錢)。
小承氣湯
大黃(四錢),厚朴(二錢),枳實(五分),水煎。
(士材方:)枳實(一錢),余同。
大承氣湯
大黃(二錢,酒洗),芒硝(二錢),厚朴(炙,四錢),枳實(五分),水煎,先煮枳、樸至將好,投大黃煎數沸,納硝服。
(士材方:)大黃(五錢),芒硝,厚朴(炒,各四錢),枳實(炒,二錢)
丹溪曰:俱看證斟酌多置用之。
三一承氣湯(河間)
大黃,甘草(各二錢),芒硝,厚朴(各錢半),枳實(一錢)水煎。本方加當歸、薑、棗,名當歸承氣湯。
六乙順氣湯(節庵)
治邪熱入陽明腑,無頭痛惡寒,反惡熱,揭去衣被,揚手擲足,大渴譫語,狂妄,或發斑黃,或大結胸,潮熱,自汗,喘滿,小水短赤,大便閉結。或邪熱入少陰厥陰二經,里證惡熱,燥渴譫語,心腹堅滿,繞臍硬痛,及厥陰煩渴,四肢乍冷、乍溫,煩滿,舌卷囊縮。用此以代三承氣、大陷胸等湯。
大黃,枳實,厚朴,芒硝,柴胡,黃芩,芍藥,甘草,水煎。大結胸手不可近者,去甘草加甘遂、蔞仁。口燥咽乾,大便實,少陰也,急下之。畏熱譫渴,手足乍冷乍溫,大便實,陽厥,厥陰也,急下之。舌卷囊縮,不治。
黃龍湯(節庵)
心下硬痛,下利純清水,譫語發渴身熱,此熱邪傳裡,胃有燥屎,所利乃湯藥水飲,宜急下之。名結熱利證,身有熱者,宜此湯。若無熱者,六乙順氣湯。大黃,芒硝,枳實,厚朴,當歸,人參,甘草,姜,棗,煎。年老氣血虛者,去芒硝。
(仲醇:)表證已罷,邪結於裡,大便閉,小便短赤,宜調胃承氣湯,或小承氣湯。下後按腹不痛而和,病已解矣。如作痛,燥屎未盡也,再下之,以腹中和,二便通利為度。不能食及其人本虛,勿輕議下。陽明邪結於裡,汗出身重,短氣腹滿而喘,潮熱手足濈然汗出,大便已硬也。
六七日以來宜下之,用小承氣湯不行,換大承氣,勿大其劑。若大便不硬者,慎勿下。陽明病,發熱不解,腹滿急,急下之。大下後六七日不大便,煩不解,腹滿痛,尚有燥屎,宜承氣湯復下之。(仁齋:病人聞木聲而驚惕者,此陽明土弱畏木也,不可下之。)
白話文:
[變通承氣湯]
-
調胃承氣湯:使用大黃(約6克,用酒浸泡)、芒硝(約5.25克)、甘草(約3克),一起煎煮。
-
士材方:大黃、芒硝(各12克)、甘草(約3克)。
-
小承氣湯:使用大黃(約12克)、厚朴(約6克)、枳實(約1.5克),用水煎煮。
-
士材方:枳實(約3克),其他成分相同。
-
大承氣湯:使用大黃(約6克,用酒清洗)、芒硝(約6克)、厚朴(炙過,約12克)、枳實(約1.5克)。用水煎煮,先煮枳實和厚朴,待快好時加入大黃煮幾沸,最後加入芒硝服用。
-
士材方:大黃(約15克)、芒硝、厚朴(炒過,各約12克)、枳實(炒過,約6克)
丹溪表示:以上所有配方應根據實際症狀斟酌調整用量。
-
三一承氣湯:使用大黃、甘草(各約6克)、芒硝、厚朴(各約4.5克)、枳實(約3克),用水煎煮。此方添加當歸、薑、棗後,稱為當歸承氣湯。
-
六乙順氣湯:主治邪熱進入陽明腑,患者不再出現頭痛或怕冷,反而怕熱,會掀開衣被,手腳亂動,極度口渴,胡言亂語,精神錯亂,可能出現皮膚出斑疹、黃疸,或胸腹部大範圍結塊,潮熱,自汗,呼吸困難,小便顏色深紅,大便不通。也可能邪熱進入少陰和厥陰兩條經絡,身體內部症狀表現爲怕熱,極度口渴,胡言亂語,心腹部堅硬且脹滿,肚臍周圍硬痛,以及厥陰的煩躁口渴,四肢忽冷忽熱,心情煩悶,舌頭捲起,生殖器縮小。使用此方可以替代三承氣湯、大陷胸湯等。
-
黃龍湯:如果患者感到心下部位硬且疼痛,拉肚子全是清水,胡言亂語,口渴,發燒,這表示熱邪已經進入身體內臟,胃部有乾燥的糞石,拉出來的全是喝的湯藥和水。這種情況需要立即進行清腸排毒。此症候名為「結熱利證」,如果身體發熱,適合使用此湯。如果沒有發熱,則使用六乙順氣湯。主要成分包括大黃、芒硝、枳實、厚朴、當歸、人參、甘草、薑、棗,煎煮後服用。對於年老氣血虛弱的人,應去除芒硝。
-
表徵消失後,邪氣在身體內部結聚,造成便祕,小便顏色深紅,可使用調胃承氣湯或小承氣湯。清腸排毒後,如果腹部不再疼痛且舒適,表示疾病已經解決。如果腹部仍然疼痛,表示體內仍有乾燥的糞石,需要再次進行清腸排毒,直到腹部舒適,大小便都通暢。如果無法進食或患者本身體質虛弱,不要輕易進行清腸排毒。陽明經脈的邪氣在身體內部結聚,出汗後感到身體沉重,呼吸短促,腹部脹滿並且喘息,潮熱,手腳出汗,大便已經硬化。
從第六天到第七天,應該進行清腸排毒,使用小承氣湯若無效,改用大承氣湯,但不要加大劑量。如果大便不硬,千萬不要進行清腸排毒。陽明經脈的疾病,發燒不退,腹部脹滿且緊繃,需要立即進行清腸排毒。經過大規模清腸排毒後,如果六七天仍無法排便,精神煩躁不減,腹部疼痛,表示體內仍有乾燥的糞石,需要再次使用承氣湯進行清腸排毒。
- 如果患者聽到木頭聲音就感到驚恐,表示陽明經脈的脾臟功能弱,容易受肝臟影響,這種情況不宜進行清腸排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