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傷寒直指》~ 《傷寒直指》卷十三 (5)
《傷寒直指》卷十三 (5)
1. 汗吐下後
傷寒六七日,不下利,後發熱而利,汗出不止,死。傷寒下利日十餘行,脈反實者死。發熱而厥,七日反下利,難治。五六日不結胸,腹濡脈實,復厥,為亡血,下之死。傷寒脈微,手足厥冷,煩躁,灸厥陰,灸不還,死。下利手足厥冷無脈,灸之不溫,脈不還,反微喘,死。
下利後脈絕,手足厥冷,晬時脈還,手足溫生,脈不還死。嘔而脈弱,小便利,身微熱,見厥難治。濕家下之,額上汗出,微喘,小便利,死。下利不止,亦死。脈浮而洪,身汗如油,喘而不休,水漿不下,體形不仁,乍靜乍亂者,死。若汗出發潤,喘不休者,肺絕。陽反獨留,形如煙燻,直視搖頭者,心絕。
唇吻反青,四肢漿習者,肝絕。環口黧黑,柔汗發黃者,脾絕。溲便遺失,狂言目反,直視者,腎絕。脈陰陽俱盛,大汗出不解者,死。脈陰陽俱虛,熱不止者,死。脈至乍疏乍數者,死。脈至如轉索者,死。
譫言妄語,身微熱,脈浮大,手足溫者,生。逆冷脈沉細,不過一日死。脈四損,三日死,平人四息,病人脈一至也。脈五損一日死,平人五息,病人脈一至也。脈六損一時死,平人六息,病人脈一至也。傷寒咳逆上氣,脈散者,死。浮滑之脈,數疾發熱汗出者,不治。寸脈下不至關為陽絕,尺脈上不至關為陰絕,皆不治。
二月得毛浮脈,金來剋木,至秋當死。(所謂見鬼賊之脈,十死不治也。)余時仿此。赤斑五死一生。黑斑十死一生。女勞復者死。六七日大汗出不止,如貫珠者死。傷寒八日以上,大發熱者死。
(《脈經》:)診傷寒熱盛脈浮大者生,沉小者死。傷寒已得汗,脈沉小者生,浮大者死。熱病未得汗,脈盛躁疾,得汗者生。不得汗者難差。熱病已得汗,脈靜安者生,躁者難治。熱病已得汗,嘗大熱不去者,亦死。熱病已得汗,熱未去,脈微躁者,慎不得刺治。熱病發熱,熱甚者,其脈陰陽皆竭,慎勿刺。
不汗出,必下利。熱病已得汗而脈尚躁厥,此陽脈之極也,死。其得汗而脈靜者,生也。熱病脈尚躁盛,而不得汗者,此陽脈之極也,死。脈躁盛得汗者,生也。熱病陰陽交者死。太陽病,汗出脈反躁盛者,是陰陽交,死。復得汗,脈靜者生。熱病陰陽交者,熱煩身躁,太陰寸口,兩衝脈尚躁盛,是陰陽交,死。
得汗脈靜者,生。熱病陽進陰退,頭獨汗出,死。陰進陽退,腰以下至足,獨汗出,亦死。陰陽俱進,汗出已,熱如故,亦死。陰陽俱退,汗出已,寒慄不止,鼻口氣冷,亦死。熱病所謂陽附陰者,腰以下至足熱,腰以上寒,陰氣下爭,還心腹滿者死。所謂陰附陽者,腰以上至頭熱,腰以下寒,陽氣上爭,還得汗者,生。
熱病已得汗,而脈尚躁,喘,且復熱,勿刺膚。喘甚者,死。熱病不知所痛,不能自收,口乾,陽熱甚,陰頗有寒者,熱在髓,死,不治。熱病在腎,令人渴,口乾舌焦黃赤,晝夜欲飲不止,腹脹而大尚不厭飲,目無精光,死不治。熱病七八日,脈不軟不散(一作不喘不數)。
白話文:
傷寒病發作六七天,沒有腹瀉,之後才發燒並腹瀉,汗一直流個不停,會死亡。傷寒病腹瀉一天十多次,脈搏反而強勁有力,會死亡。發燒而且手腳冰冷,七天後反而腹瀉,很難醫治。發病五六天沒有胸部硬痛,肚子柔軟但脈搏強勁有力,又出現手腳冰冷,這是因為失血過多,如果用瀉下藥會死亡。傷寒病脈搏微弱,手腳冰冷,煩躁不安,用艾灸灸療厥陰穴,如果灸後沒有好轉,會死亡。腹瀉、手腳冰冷、沒有脈搏,用艾灸灸療卻沒有溫熱感,脈搏也沒有恢復,反而出現微弱的喘氣,會死亡。
腹瀉後脈搏消失,手腳冰冷,過了一天脈搏恢復,手腳也溫熱起來,如果脈搏沒有恢復,會死亡。嘔吐而且脈搏微弱,小便正常,身體微微發熱,出現手腳冰冷就很難醫治。濕氣重的病人用瀉下藥,額頭出汗,微微喘氣,小便正常,會死亡。腹瀉不止,也會死亡。脈搏浮大有力,身體汗如油一般,喘氣不停,水和食物都無法下嚥,身體感覺麻木沒有知覺,時而安靜時而煩躁,會死亡。如果汗出後皮膚潤澤,喘氣不停,這是肺氣衰竭。陽氣獨存,身體像被煙燻黑一樣,眼睛直視並搖頭,這是心氣衰竭。
嘴唇發青,四肢活動不靈活,這是肝氣衰竭。口周圍發黑,微微出汗並呈黃色,這是脾氣衰竭。大小便失禁,胡言亂語,眼睛上翻並直視,這是腎氣衰竭。脈搏陰陽俱盛,大量出汗不止,會死亡。脈搏陰陽俱虛,發熱不止,會死亡。脈搏時快時慢,會死亡。脈搏像轉動的繩索一樣,會死亡。
說胡話,身體微微發熱,脈搏浮大,手腳溫熱,表示病情好轉。手腳冰冷,脈搏沉細,不超過一天就會死亡。脈搏四損,三天會死亡,正常人呼吸四次,病人脈搏才跳動一次。脈搏五損,一天會死亡,正常人呼吸五次,病人脈搏才跳動一次。脈搏六損,一個時辰會死亡,正常人呼吸六次,病人脈搏才跳動一次。傷寒病咳嗽、氣喘,脈搏散亂,會死亡。脈搏浮滑,且快速發熱出汗,無法醫治。寸脈下沉沒有到達關脈,是陽氣衰竭;尺脈上浮沒有到達關脈,是陰氣衰竭,都無法醫治。
二月得到浮在皮膚表面的脈象,這是金克木,到了秋天會死亡。(這種脈象如同見到鬼賊,十個有十個無法治癒。)其他時節的狀況也是如此。出現紅色斑點,十個病人有五個會死亡,一個會活下來。出現黑色斑點,十個病人有九個會死亡,只有一個能活下來。婦女勞累後復發疾病會死亡。生病六七天大量出汗不止,像珍珠串一樣,會死亡。傷寒病八天以上還高燒不退,會死亡。
(《脈經》說:)診斷傷寒病,發熱嚴重而且脈搏浮大,表示病情好轉;脈搏沉小,表示病情惡化。傷寒病已經出汗,脈搏沉小,表示病情好轉;脈搏浮大,表示病情惡化。熱病還沒出汗,脈搏強勁急促,如果能出汗,表示病情好轉;如果不能出汗,很難治好。熱病已經出汗,脈搏平靜安定,表示病情好轉;脈搏急躁,很難醫治。熱病已經出汗,發熱仍然沒有消退,也會死亡。熱病已經出汗,發熱還沒消退,脈搏微弱急躁,不能用針刺治療。熱病發熱很嚴重,脈搏陰陽都耗竭,不能用針刺治療。
不出汗,一定會腹瀉。熱病已經出汗,但脈搏仍然急躁而且手腳冰冷,這是陽氣耗竭,會死亡。如果出汗而且脈搏平靜,表示病情好轉。熱病脈搏仍然急躁強盛,而且不能出汗,這是陽氣耗竭,會死亡。脈搏急躁強盛但如果能出汗,表示病情好轉。熱病陰陽之氣交錯會死亡。太陽病,出汗後脈搏反而急躁強盛,這是陰陽之氣交錯,會死亡。如果再次出汗,脈搏平靜,表示病情好轉。熱病陰陽之氣交錯,會發熱、煩躁、身體不安,太陰寸口和兩個衝脈仍然急躁強盛,這是陰陽之氣交錯,會死亡。
如果能出汗而且脈搏平靜,表示病情好轉。熱病陽氣旺盛陰氣衰退,只有頭部出汗,會死亡。陰氣旺盛陽氣衰退,腰部以下到腳底獨自出汗,也會死亡。陰陽之氣同時旺盛,出汗後發熱依舊,也會死亡。陰陽之氣同時衰退,出汗後寒顫不止,鼻口氣息冰冷,也會死亡。熱病所謂陽附陰,指腰部以下到腳底發熱,腰部以上寒冷,陰氣向下爭奪,導致心腹脹滿,會死亡。所謂陰附陽,指腰部以上到頭部發熱,腰部以下寒冷,陽氣向上爭奪,如果能出汗,表示病情好轉。
熱病已經出汗,而脈搏仍然急躁,喘氣,而且再次發熱,不要用針刺皮膚。喘氣嚴重,會死亡。熱病不知道哪裡疼痛,不能自己控制身體,口乾,陽熱很盛,陰氣稍有寒冷,表示熱邪在骨髓,會死亡,無法醫治。熱病在腎臟,使人口渴,口乾舌頭焦黃赤色,白天晚上都想喝水不止,肚子脹大仍然覺得口渴,眼睛沒有精神光彩,會死亡,無法醫治。熱病七八天,脈搏不柔軟不散亂(也有記載為不喘不急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