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傷寒直指》~ 《傷寒直指》卷一 (22)
《傷寒直指》卷一 (22)
1. 辨平脈法第二
寸口衛氣盛,名曰高。(高者,暴狂而肥。《內經》曰:陰不勝其陽,則脈流薄疾,並乃狂。衛為陽氣,衛氣盛而暴狂者,陰不勝陽也。宇泰:高,謂脈來浮而有力。衛氣主表,浮以候之,其體在上。今浮中有力,是衛氣勝也。以其在上故謂之高,有升而不降之義。)營氣盛,名曰章。
(章者,暴澤而光。營者,血也,榮華於身者也。營盛,故身暴光澤也。宇泰:章者,明也。往來分明,有條理也。今脈滑為血實之診,殆近是乎。卿子:此章字,責其暴著也。成注暴澤而光,安得為病脈?)高章相搏,名曰綱。(綱者,筋急脈直也。營衛俱盛,則筋絡滿急。
宇泰:綱,總也。健曰:綱乃網之總把,起水則領直其繩,通身著力之物。以脈比之,亦弦直帶緊之象。)衛氣弱,名曰惵。(惵,迫怯也。衛出上焦,弱則上虛,而心中氣動迫怯也。宇泰:舉之濡弱恍惚,故謂之惵。)營氣弱,名曰卑。(卑者,羞愧也。《針經》曰:血,神氣也。
血弱則神弱。故心中當自羞愧。宇泰:營主血,為陰。按之,其脈沉而無力,故謂之卑。卿子:高者,衛盛於外;卑者,營弱於內。相形氣血之虛實。)惵卑相搏,名曰損。(損,虛懾也。營衛俱虛,則五臟六腑失於滋養,致乏氣虛懾也。宇泰:陰陽俱虛,總為之損,舉按無力也。
)衛氣和,名曰緩。(緩者,四肢不能自收。衛氣獨和,不與營相諧,則營病。《內經》曰:足受血而能步,掌受血而能握。四肢不收,由營血病不能灌養故也。)營氣和,名曰遲。(遲者,身體重,但欲眠也。營氣獨和,不與衛氣相諧,則衛病,身體重而欲眠。欲眠者,衛病而氣不敷布也。
宇泰:緩為胃脈,胃合衛氣。衛氣和,故見緩脈。遲為脾脈,脾合營氣。營氣和,故見遲脈。)遲緩相搏,名曰沉。(沉者,腰中直,腹內急痛,但欲臥,不欲行。營氣獨和於內,衛氣獨和於外,營衛不相和諧,相搏而為病。腰中直者,衛不利於外也。腹內痛者,營不和於內也。
但欲臥不欲行者,營衛不榮也。卿子:遲緩之脈,多屬和平。又以營衛內外分貼,故貼陽遲陰。又以遲緩二字,與浮躁反,故下曰沉。俗所說沉,靜之意,善讀書者會其意可也。一本沉,作強。宇泰:營衛俱和,故遲緩相搏,不亦強乎。)寸口脈緩而遲。緩則陽氣長,其色鮮,其顏光,其聲商,毛髮長。
遲則陰氣盛,骨髓生,血滿,肌肉緊薄鮮硬。陰陽相抱,營衛俱行,剛柔相搏,名曰強也。(緩為胃脈。胃合衛氣,衛和氣舒,則顏色光潤,聲清毛澤矣。遲為脾脈。脾合營氣,營和血滿,則骨正髓生,肌肉緊硬矣。營衛調和,二氣相抱而不相戾。營衛流通,剛柔相得,是為強壯。
白話文:
寸口脈(手腕處的脈搏)如果衛氣旺盛,就稱為「高」。這種脈象通常伴隨著性情暴躁、體格肥胖的狀況。《內經》說:「陰氣無法壓制陽氣,脈搏就會流動快速且薄弱,甚至會出現狂躁的現象。」衛氣屬於陽氣,衛氣過於旺盛而導致暴躁狂亂,就是因為陰氣無法壓制陽氣。宇泰認為:「高」,指的是脈搏浮在表面且有力。衛氣主司體表防禦,脈象浮在上面是衛氣的表現。現在脈搏浮在表面又有力,表示衛氣很強盛,因為它位於上方,所以稱之為「高」,有上升而不下降的含義。如果營氣旺盛,就稱為「章」。
「章」指的是身體皮膚潤澤有光。營氣指的是血液,是滋養身體的物質。營氣旺盛,所以身體會顯得潤澤有光。宇泰認為:「章」指的是清楚明白,脈搏的來去分明,有條理。現在脈象滑利,是血液充實的表現,大概就是這個意思。卿子認為:「章」字是指它明顯地表現出來。成注說皮膚潤澤有光,怎麼會是病態的脈象呢?「高」和「章」兩種脈象互相搏擊,就稱為「綱」。「綱」指的是筋脈緊張急迫且脈象挺直。營氣和衛氣都旺盛,就會導致筋脈充滿而緊張。
宇泰認為:「綱」是總括的意思。健說:「綱就像漁網的總繩,拉起漁網時會拉直繩子,是全身用力的地方。」以脈象來比喻,也是弦直且緊繃的樣子。如果衛氣虛弱,就稱為「惵」。「惵」指的是恐懼怯懦。衛氣出自上焦,虛弱就會導致上方空虛,心中氣動而感到恐懼怯懦。宇泰認為:「惵」是指脈搏舉起時柔軟無力、恍惚不定,所以稱為「惵」。如果營氣虛弱,就稱為「卑」。「卑」指的是羞愧。《針經》說:「血,是神氣的根本。」
血液虛弱,神氣也會跟著虛弱,所以心中會感到羞愧。宇泰認為:「營」主導血液,屬於陰氣。按壓時,脈搏沉在下方且無力,所以稱之為「卑」。卿子認為:「高」是衛氣在體表旺盛;「卑」是營氣在體內虛弱。這兩種脈象可以反映氣血的虛實。「惵」和「卑」兩種脈象互相搏擊,就稱為「損」。「損」指的是虛弱而感到恐懼。營氣和衛氣都虛弱,就會導致五臟六腑缺乏滋養,導致精氣不足而感到恐懼。宇泰認為:「損」是陰陽都虛弱,按壓脈搏都感到無力。
如果衛氣平和,就稱為「緩」。「緩」指的是四肢無法自主收縮。如果衛氣單獨平和,不與營氣協調,就會導致營氣出現問題。《內經》說:「足部得到血液滋養才能行走,手掌得到血液滋養才能握持。」四肢無法收縮,是因為營血有問題,無法灌溉滋養。如果營氣平和,就稱為「遲」。「遲」指的是身體沉重,只想睡覺。如果營氣單獨平和,不與衛氣協調,就會導致衛氣出現問題,身體會感到沉重且想睡覺。想睡覺,是因為衛氣有問題,無法正常運行。
宇泰認為:「緩」是胃脈的表現,胃氣與衛氣相合。衛氣平和,所以脈象呈現緩慢。「遲」是脾脈的表現,脾氣與營氣相合。營氣平和,所以脈象呈現遲緩。「遲」和「緩」兩種脈象互相搏擊,就稱為「沉」。「沉」指的是腰部僵硬,腹部內部急痛,只想躺著,不想活動。營氣單獨在內平和,衛氣單獨在外平和,營衛氣不協調,互相搏擊就會導致疾病。腰部僵硬,是衛氣無法順利向外輸布的表現。腹部內部疼痛,是營氣在內不和的表現。只想躺著不想活動,是營衛氣無法正常運行。
卿子認為:「遲」和「緩」的脈象,大多屬於平和的狀態。營氣和衛氣分別貼附於內外,所以貼附於陽氣的脈象會比較遲緩,而貼附於陰氣的脈象會比較慢。又因為「遲」和「緩」兩個字,與浮躁相反,所以接下來才說是「沉」。一般所說的「沉」,是靜的意思,善於讀書的人應該了解其中的含義。另一種版本「沉」字寫作「強」。宇泰認為:「營衛氣都平和,所以遲緩的脈象相互搏擊,不就是強嗎?」寸口脈象如果緩慢且遲滯。緩脈代表陽氣旺盛,臉色紅潤,容光煥發,聲音洪亮,毛髮生長茂盛。
遲脈代表陰氣旺盛,骨髓生成,血液充足,肌肉緊實且飽滿。陰陽氣互相包容,營衛之氣都能順利運行,剛柔之氣互相搏擊,就稱為「強」。緩脈是胃脈的表現。胃氣與衛氣相合,衛氣平和舒暢,就會臉色紅潤光澤,聲音清亮毛髮潤澤。遲脈是脾脈的表現。脾氣與營氣相合,營氣平和血液充足,就會骨骼強健,骨髓飽滿,肌肉緊實。營氣和衛氣相互調和,兩種氣相互包容而不互相排斥。營氣和衛氣順暢流通,剛柔之氣相互協調,這就是強壯的表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