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傷寒直指》~ 《傷寒直指》卷十一 (13)
《傷寒直指》卷十一 (13)
1. 厥陰經
)
節庵:以手按少腹,若痛而小水自利,大便黑,兼身黃譫妄,燥渴,脈沉實,為畜血。桃仁承氣湯,下盡黑物則愈。若按之少腹脹滿,不硬痛,小水不利,則溺澀也。五苓散加減利之,亦不可大利,恐耗津液也。若按之小腹繞臍硬痛,渴而小水短者,大便實,有燥屎也,大承氣湯下之。
舌卷囊縮
此厥陰危證,扁鵲、孫真人皆斷為死候,仲景無治法。今採南陽海藏所云,有陰陽之殊。至婦人乳頭縮者,亦同此證。
厥陰病,尺寸脈俱沉短,必舌卷囊縮,毒氣入腹也。(承氣湯速下之。)煩滿囊縮,二便不通,發熱引飲,腹滿,邪在裡也。(大承氣湯。)厥逆爪甲青色,二便不通,地道塞也。(正陽散,或回陽丹。仁齋:囊縮有熱極而縮者,有冷極而縮者。熱極者可下,大承氣湯。冷極者急溫,附子四逆加茱萸湯,並灸關元、氣海,蔥熨等法。
復庵:舌卷囊縮,不獨陰中之陰有之,陽明之熱,陷入厥陰亦有之。蓋陽明主宗筋,宗筋為熱毒風所攻,故弗榮而急,引舌與睪丸,故舌卷而囊縮。當瀉陽明,而用大承氣以救其陰。長卿:問囊縮何以為直中寒證?曰:囊,陰囊也。熱則舒,寒則斂,定理也。直中傷寒,陰盛陽衰,不能溫其下,故縮。
假令平人冬日腎囊必斂,夏月腎囊必舒,此陰陽寒暖之驗也。其熱極宜下之證,亦有囊縮者,蓋足厥陰肝,主一身之筋,聚於陰器,陽邪次第傳至厥陰,六經已盡,亢熱已極,血耗不能榮筋,筋枯則急,致舌卷而囊縮矣。然必口渴煩滿兼見,方是承氣之證。若兼厥逆清穀,口不渴者,宜溫里之寒證矣。
白話文:
節庵說:用手按壓下腹部,如果感覺疼痛且小便順暢,大便呈現黑色,同時伴隨身體發黃、胡言亂語、口乾舌燥,脈象沉而有力,這是體內有瘀血積聚的現象。使用桃仁承氣湯,將黑色瘀血排出乾淨就會痊癒。如果按壓下腹部感覺脹滿,但不堅硬疼痛,小便不順暢,則是因為小便排泄不暢。可以使用五苓散加減藥物來利尿,但也不宜過度利尿,以免耗損體內的津液。如果按壓下腹部,感覺肚臍周圍硬痛,口渴且小便短少,大便乾燥,這是因為腸道內有燥屎堆積,可以使用大承氣湯來瀉下。
舌頭捲曲、陰囊收縮
這屬於厥陰病中很危險的症狀,名醫扁鵲、孫思邈都認為是死症,張仲景也沒有治療方法。現在採用南陽醫家海藏的說法,認為有陰陽不同的情況。至於婦女乳頭內縮,也是相同的病症。
厥陰病,如果寸關尺脈都呈現沉短的狀態,必定會出現舌頭捲曲、陰囊收縮的症狀,這是毒氣進入腹部的表現。(應該趕快使用承氣湯來攻下)。如果病人煩躁不安、腹部脹滿、陰囊收縮、大小便不通暢、發熱並且想要喝水,腹部脹滿,這是邪氣在體內的表現。(可以使用大承氣湯)。如果病人四肢冰冷、指甲發青、大小便不通暢,這是身體的通道被阻塞了。(可以使用正陽散或者回陽丹。仁齋認為:陰囊收縮有的是因為熱到極點而收縮,有的是因為寒到極點而收縮。熱到極點的可以使用瀉下的方法,例如大承氣湯;寒到極點的要趕快溫補,使用附子四逆湯加吳茱萸,並且可以艾灸關元穴、氣海穴,用蔥熨燙等方法)。
復庵說:舌頭捲曲、陰囊收縮,不只是陰經病人才有,陽明經的熱邪傳入厥陰經也會出現這種情況。因為陽明經主要掌管宗筋,宗筋受到熱毒風邪侵襲,功能失常而產生痙攣,牽引舌頭和睪丸,所以舌頭捲曲、陰囊收縮。應該瀉陽明經的熱邪,使用大承氣湯來保全陰液。長卿問:為什麼陰囊收縮有時候是屬於直中寒證?回答說:陰囊是屬陰的部位,熱的時候會舒張,寒的時候會收縮,這是自然的道理。如果感受寒邪直入,導致陰盛陽衰,無法溫養下焦,所以陰囊會收縮。
假使正常人在冬天陰囊一定會收斂,夏天陰囊一定會舒張,這是陰陽寒暖的體現。而熱到極點需要攻下的病症,有時候也會出現陰囊收縮,因為足厥陰肝經主掌全身的筋脈,在陰器部位聚集,陽邪依次傳遍六經,最後傳到厥陰經,熱邪已經達到極點,血液耗損,無法濡養筋脈,筋脈乾枯則會痙攣,導致舌頭捲曲、陰囊收縮。但是必須同時出現口渴煩躁等症狀,才能確定是可以用承氣湯的症狀。如果同時伴隨四肢厥冷、排泄未消化食物、口不渴的症狀,就應該是屬於溫補裡寒的證型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