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傷寒直指》~ 《傷寒直指》卷一 (20)
《傷寒直指》卷一 (20)
1. 辨平脈法第二
下微,為沉之而微。本大,為後大。沉則在裡,大則病進。《內經》曰:心為牡臟,小腸為之使。今邪甚下行,格閉小腸,使正氣不通,故不得尿,名曰關格。《脈經》曰:陽氣上出,汗見於頭。今關格,正氣不通,加之頭有汗者,則陽氣不得下通,而上脫也。其無汗者,雖作關格,然陽氣未衰,而猶可治。
健曰:此斷文義最奧,成氏雖引經詳解,而皆未顯豁。竊以為來微去大者,即浮按無力,而沉按有力也。頭小本大者,即上部無力,而下部有力也。反覆表裡四字,不必纖綱穿鑿,其義似不中理。反者,反上之謂。何云在裡覆者?覆下之謂。何云在表?此經文之倒句也。其要在頭小汗出,為陽氣脫。
本大尿閉,為陰氣結。頭小,則天道不能下濟,膀胱之水無氣以化也。本大,則地氣不能上升,為不交之否也。上微頭小,義相合。下微本大,義不合。豈有微而兼大者乎?理難為信也。丹溪云:上逆不入為格,下閉不出為關,上下不通謂之關格。此但言不得尿,而未及乎水漿不入者,蓋闕文耳。
)西方肺脈,其形何似?師曰:肺者,金也,名太陰。其脈毛浮也,肺病自得此脈。若得遲緩者皆愈,若得數者則劇。何以知之?數者,南方火,火克西方金,法當癰腫,難治也。(輕虛而浮曰毛,肺之平脈也。遲緩者,脾之脈。脾為肺母,以子母相生,故云皆愈。數者,心脈。
火剋金,為鬼賊相刑,故劇。肺主皮毛,數則為熱,熱客皮膚,留而不去,則為癰瘍。經曰:脈數不時,則生惡瘡。觀子:此下當有北方腎脈一段,必闕亡也。)問曰:二月得毛浮脈,何以處言至秋當死?師曰:二月之時,脈當濡弱,反得毛浮者,故知至秋死。二月肝用事,肝脈屬木,應濡弱,反得毛浮者,是肺脈也。
肺屬金,金來剋木,故知至秋死。他皆仿此。(當春時反見秋脈,為金氣乘木。肺來克肝,奪其旺氣而見。至秋肺旺,肝氣則絕,故知至秋死。健曰:當春生髮之令,而現肅殺之象,其人本原已乏生炁。至秋陰氣旺,而陽氣衰,安得不死。)
師曰:脈肥人責浮,瘦人責沉。肥人當沉,今反浮,瘦人當浮,今反沉,故責之。(肥人肌膚厚,其脈當沉。瘦人肌膚薄,其脈當浮。今肥人脈反浮,瘦人脈反沉,必有邪氣相干。使脈反常,故當責之也。責者,究也。)
師曰:寸脈下不至關為陽絕,尺脈上不至關為陰絕,此皆不治,決死也。若計其餘命死生之期,期以月節克之也。(《脈經》曰:陽生於寸,動於尺;陰生於尺,動於寸。寸脈下不至關,為陽絕。陽絕者,不能下應於尺也。尺脈上不至關,為陰絕。陰絕者,不能上應於寸也。
《內經》曰:陰陽決離,精氣乃絕。此陰陽偏絕,故皆決死。期以月節克之者,謂如陽絕死於春夏,陰絕死於秋冬也。)
白話文:
如果把脈時感覺脈搏的下方微弱,那是因為脈沉在裡面且微弱。如果把脈時感覺脈搏的根基很強大,那是因為脈的後續部分會更加強大。脈沉表示病在體內深處,脈大表示病情正在加重。《內經》說:心臟是陽性的臟器,小腸是它的執行者。現在邪氣過於嚴重並向下運行,阻礙了小腸的正常功能,使正氣不能暢通,所以導致小便排不出來,這種情況叫做「關格」。《脈經》說:陽氣向上散發時,汗會從頭部冒出來。現在如果出現關格的症狀,正氣又不能順暢運行,再加上頭部有汗,那就是陽氣不能向下運行而向上脫離。如果頭部沒有汗,即使出現關格的症狀,但陽氣尚未衰竭,仍然可以治療。
有人認為:這段文字的意義最為深奧,即使有人詳細地引用經典來解釋,也沒有完全說清楚。我認為,來時脈搏微弱,去時脈搏強大的情況,就是輕按時感覺無力,重按時感覺有力的意思。頭部脈搏微弱,根部脈搏強大的情況,就是上部脈搏無力,下部脈搏有力的意思。反覆、表裡這四個字,不必過於穿鑿附會,它們的意義似乎並不正確。「反」的意思是反向上部,「何云在裡」是為何說是體內的意思?「覆」的意思是覆向下部,「何云在表」是為何說是體表的意思?這段經文是倒裝句,重點在於頭部脈搏微弱且出汗,這是陽氣脫離的表現。
根部脈搏強大且小便不通,這是陰氣凝結的表現。頭部脈搏微弱,表示天道的陽氣不能下降到下身,膀胱的水沒有氣來轉化。根部脈搏強大,表示地氣不能上升,陰陽不能交合。上部脈搏微弱和頭部脈搏微弱,意義相符。下部脈搏微弱和根部脈搏強大,意義不符。怎麼會有脈搏既微弱又強大的情況呢?道理上難以令人相信。有人說:氣向上逆行不能進入叫做「格」,氣向下閉塞不能出來叫做「關」,上下不通叫做「關格」。這裡只是說小便不通,沒有說水和食物都不能進入的情況,應該是經文有所遺漏。
西方肺的脈象,是什麼樣的呢?老師說:肺屬金,又名太陰。它的脈象是輕浮且帶有毛的感覺,肺病會出現這種脈象。如果把到遲緩的脈象,病就會好轉;如果把到數脈,病情就會加重。為什麼呢?數脈屬於南方火,火克西方金,應該出現癰腫,很難治療。(輕虛而浮的脈象稱為毛,是肺的正常脈象。遲緩的脈象是脾的脈象,脾是肺的母親,子母相生,所以說病會好轉。數脈是心的脈象,火克金,就像鬼賊相互刑剋,所以病情會加重。肺主管皮毛,數脈表示有熱,熱邪停留在皮膚,久而不去,就會形成癰瘍。經典說:脈象數而無規律,就會生惡瘡。觀察這段文字,下面應該還有一段關於北方腎脈的描述,一定是遺失了。)有人問:二月把到毛浮脈,為什麼說到秋天就會死呢?老師說:二月時,脈象應該是濡弱的,如果反而把到毛浮脈,就知道到秋天會死。二月是肝臟主事的時候,肝脈屬木,應該是濡弱的,如果反而把到毛浮脈,就是肺的脈象。
肺屬金,金來剋木,所以知道到秋天會死。其他情況都可以仿照這個推論。(當春天萬物生發的時候,反而出現肅殺的現象,這個人本身的生命力已經很虛弱了。到了秋天,陰氣旺盛,陽氣衰弱,怎麼能不死呢?)
老師說:體型肥胖的人,脈象應該浮;體型瘦弱的人,脈象應該沉。肥胖的人脈象應該沉,如果反而浮;瘦弱的人脈象應該浮,如果反而沉,這都是不正常的現象。(肥胖的人肌肉豐厚,脈象應該沉。瘦弱的人肌肉單薄,脈象應該浮。現在如果肥胖的人脈象反而浮,瘦弱的人脈象反而沉,一定是邪氣干擾所致,使脈象出現反常,所以要加以重視。重視的意思是,要仔細探究。)
老師說:寸脈向下不能到達關部,表示陽氣斷絕;尺脈向上不能到達關部,表示陰氣斷絕。這兩種情況都無法治療,必死無疑。如果要推算其餘的壽命,可以用月節來推算。(《脈經》說:陽氣產生於寸部,運行於尺部;陰氣產生於尺部,運行於寸部。寸脈向下不能到達關部,表示陽氣斷絕,陽氣斷絕表示不能向下與尺部呼應。尺脈向上不能到達關部,表示陰氣斷絕,陰氣斷絕表示不能向上與寸部呼應。《內經》說:陰陽分離,精氣就會耗盡。這是因為陰陽偏離,所以都會導致死亡。用月節來推算壽命的意思是,比如陽氣斷絕的人會死在春夏,陰氣斷絕的人會死在秋冬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