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傷寒直指》~ 《傷寒直指》卷一 (19)

回本書目錄

《傷寒直指》卷一 (19)

1. 辨平脈法第二

諸部脈既伏匿難求,止得一臟之氣見,而又至極遲減,兼得損脈,其欲生全也,難已哉。)

問曰:脈有相乘者,有縱有橫,有逆有順,何也?師曰:水行乘火,金行乘木,名曰縱。火行乘水,木行乘金,名曰橫。水行乘金,火行乘水,名曰逆。金行乘水,木行乘火,名曰順也。(金勝木,水勝火。縱者,言縱任其氣,乘其所勝。橫者,言其氣橫逆,故乘所不勝也。縱橫,與恣縱恣橫之義通。水為金子,子行乘母,其氣逆也。母行乘子,其氣順也。)

問曰:脈有殘賊,何謂也?師曰:脈有弦、緊、浮、滑、沉、澀,此六者名曰殘賊,能為諸脈作病也。(為人病者,凡八邪:風寒暑濕,傷於外也。飢飽勞逸,傷於內也。其為諸經脈作病者,必由風寒暑濕,傷於營衛,客於陰陽之中。風則脈浮,寒則脈緊,中暑則脈滑,中濕則脈澀。

傷於陰則脈沉,傷於陽則脈浮。謂之殘賊者,以其能傷害正氣也。健曰:既言內外八邪,何只言其外,而未及其內?竊以為飢則木來乘土,而脈弦。飽則悍氣上溢於肺,而脈浮。勞則氣耗而血不榮,其脈澀。逸則氣滯而血不行,其脈沉。此內賊之脈,亦為證驗。)

問曰:脈有災怪,何謂也?師曰:假令人病脈,得太陽與形證相應,因為作湯。比還,送湯如食頃,病人乃大吐,若下利,腹中痛。師曰:我前來不見此證,今乃變異,是名災怪。又問曰:何緣作此吐利?答曰:或有舊時服藥,今乃發作,故名災怪耳。(醫以脈證藥相對,而反變異,為其災可怪,故名災怪。)

問曰:東方肝脈,其形何似?師曰:肝者,木也,名厥陰。其脈微弦,濡弱而長,是肝脈也。肝病自得濡弱之脈者,愈也。(《難經》曰:春脈弦。肝,東方木也。萬物始生,未有枝葉,故脈來濡弱而長。故曰弦是肝之平脈,肝病得此脈而愈者,是肝氣和也。)假令得純弦者死,何以知之?以其脈如弦直,是肝臟傷,故知死也。

(純弦,如弦直而不軟,是中無胃氣,為真臟之脈。《內經》曰:死肝脈來,急,益勁,如新張弓弦。)南方心脈,其形何似?師曰:心者火也,名少陰,其脈洪大而長,是心脈也。心病自得洪大者,愈也。(心主夏,夏貝j陽外勝,氣血淖溢,故其脈來洪大而長。)假令脈來微去大,故名反,病在裡也。

脈來頭小本大者,故名覆,病在表也。上微頭小者,則汗出。下微本大者,則為關格不通。不得尿,頭無汗者可治。有汗者死。(心脈來盛去衰為平,來微去大,是反本脈。《內經》曰:大則邪至,小則平。微為正氣,大力邪氣。來以候表,來微則知表和。去以候里,去大則知里病。

《內經》曰:心脈來不盛,去反盛,此為不及。病在中,頭小本大者,即前小後大也。小為正氣,大為邪氣。邪氣先在裡,今復於表,故名曰覆。不云去,而止云來者,是知在表。《脈經》曰:在上為表,在下為里。汗者,心之液。上微,為浮之而微。頭小,為前小。則表中氣虛,故主汗出。

白話文:

如果各部位的脈象都隱藏難以摸到,只能摸到其中一個臟腑的氣息,而且脈搏跳動極其遲緩衰弱,同時又呈現損傷的脈象,這樣想要完全康復就很困難了。

有人問:脈象有相乘的關係,有縱有橫,有逆有順,這是什麼意思?醫生回答說:水的運行壓制火的運行,金的運行壓制木的運行,這叫做縱。火的運行壓制水的運行,木的運行壓制金的運行,這叫做橫。水的運行壓制金的運行,火的運行壓制水的運行,這叫做逆。金的運行壓制水運行,木的運行壓制火的運行,這叫做順。(金能剋木,水能剋火。縱的意思是任由其氣勢,乘著它所能剋制的對象。橫的意思是它的氣勢橫行逆反,所以乘著它所不能剋制的對象。縱橫的意義,跟放縱、橫暴的意思相通。水是金的兒子,兒子來乘制母親,它的氣勢是逆的。母親來乘制兒子,它的氣勢是順的。)

有人問:脈象有殘賊之象,是什麼意思?醫生回答說:脈象有弦、緊、浮、滑、沉、澀這六種,這六種脈象稱為殘賊,它們會導致各種脈象產生疾病。(導致人生病的原因,一般有八種邪氣:風、寒、暑、濕,是從外而侵入的。飢餓、飽食、勞累、安逸,是從內而產生的。它們導致經脈產生疾病,一定是因為風、寒、暑、濕侵襲了營衛之氣,客居在陰陽之中。風邪會使脈象浮起,寒邪會使脈象緊繃,中暑會使脈象滑利,中濕會使脈象澀滯。

損傷陰氣會使脈象沉伏,損傷陽氣會使脈象浮起。之所以稱之為殘賊,是因為它們會傷害人體的正氣。有人說:既然提到內外八邪,為什麼只說外邪,而沒有說到內邪呢?我認為飢餓時,木氣會來剋制土氣,脈象會呈現弦狀。飽食時,悍氣會向上湧入肺部,脈象會呈現浮起。勞累時,氣耗散而血不能滋養,脈象會呈現澀滯。安逸時,氣機滯礙而血不能暢行,脈象會呈現沉伏。這些都是內在的賊邪導致的脈象,也是可以作為診斷的依據。)

有人問:脈象有災怪之象,是什麼意思?醫生回答說:假設有一個病人,他的脈象和表現都符合太陽病的特徵,於是就給他開了湯藥。等了一會兒,把湯藥送給他像吃飯一樣服用,病人卻突然開始大量嘔吐,或者腹瀉,肚子還疼痛。醫生說:我之前診斷時沒有看到這些症狀,現在卻發生了變化,這就叫做災怪。又有人問:為什麼會發生這些嘔吐和腹瀉的情況?醫生回答說:可能是因為病人之前服用過藥物,現在藥效突然發作,所以稱之為災怪。(醫生根據脈象、症狀和藥物來治療,卻反而出現變異的情況,這種情況很奇特,所以稱為災怪。)

有人問:東方肝臟的脈象,它的形狀像什麼?醫生回答說:肝臟屬木,屬於厥陰經。它的脈象輕微地像弓弦,柔軟而細長,這就是肝脈。肝臟有病,如果脈象呈現柔軟細長的樣子,說明病情將會好轉。(《難經》說:春天的脈象像弓弦。肝臟屬於東方,五行屬木。萬物在春天開始生長,還沒有枝葉,所以脈象呈現柔軟細長的樣子。所以說,弦脈是肝臟正常的脈象,肝臟有病,如果脈象呈現這種樣子,說明肝氣平和。)假設脈象呈現完全像弓弦一樣硬直,就會死亡。為什麼會這樣呢?因為這種脈象像弓弦一樣硬直,說明肝臟受到嚴重損傷,所以會死亡。

(完全像弓弦一樣硬直而不柔軟,說明體內沒有胃氣,是臟氣敗絕的脈象。《內經》說:肝臟死亡的脈象來時,會急促而且更加強硬,像新張開的弓弦一樣。)南方心臟的脈象,它的形狀像什麼?醫生回答說:心臟屬火,屬於少陰經,它的脈象洪大而長,這就是心脈。心臟有病,如果脈象呈現洪大的樣子,說明病情將會好轉。(心臟主夏季,夏季陽氣旺盛,氣血充盈外溢,所以它的脈象呈現洪大而長。)假設脈象來時微弱,去時卻變大,這叫做反脈,說明病在裡部。

脈象來時頭部小而根部大,這叫做覆脈,說明病在表部。如果上部脈象微弱且頭部小,就會出汗。如果下部脈象微弱且根部大,就會導致關格不通,小便不暢。頭部沒有汗,說明病情可以治療。有汗,說明病情危重。(心脈來時盛大,去時衰弱是正常的,來時微弱,去時卻變大,是反本脈。《內經》說:脈大說明邪氣盛,脈小說明正氣平和。微弱的是正氣,強大的是邪氣。來時可以判斷表部的情況,來時微弱說明表部平和。去時可以判斷裡部的情況,去時強大說明裡部有病。

《內經》說:心脈來時不盛,去時反而盛大,這叫做不及,病在體內。頭部小而根部大,就是前小後大。脈小是正氣,脈大是邪氣。邪氣先在體內,現在又來到體表,所以稱為覆。沒有說去,而只說來,是要讓人知道病在表部。《脈經》說:在上為表,在下為裡。汗是心臟的液體。上部脈象微弱,是因為浮起的脈象又變微弱。頭部小,是因為前部小。說明表部氣虛,所以會出汗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