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傷寒直指》~ 舌鑑總論 (2)
舌鑑總論 (2)
1. 黃胎圖
舌見微黃色,初病即得之,發譫語者,由失汗,表邪入里也。必用汗下兼行,以雙解散加解毒湯,兩停處之。
舌見微黃色者,表證未罷,宜小柴胡合天水散主之。可下者,大柴胡下之,表裡雙除,臨證審用之。(健曰:傷寒而見舌黃熱已入里,乃可用黃連矣。如舌未見黃色,用連則多誤也。)
舌見黃色者,必初白胎而變黃色也,皆表邪傳裡,熱已入胃,宜急下之。若下遲必變黑色,為惡證,為亢害,鬼賊深也,不治。宜調胃承氣湯。(健曰:如無實邪,但有熱者不宜遽下,只可黃連解毒以瀉之。)
白話文:
舌頭微微發黃,病剛發作就出現,並且出現胡言亂語的,是因為出汗不暢,外邪侵入體內引起的。必須同時使用發汗和瀉下的藥物,可以用「雙解散加解毒湯」來治療。
如果舌頭微黃,表證尚未消除,宜用小柴胡合天水散來治療。可以下瀉的,可以用大柴胡湯來瀉下,表裡兼治,根據實際情況使用。(注:如果傷寒時舌頭發黃,熱已經入裏,就可以使用黃連了。如果舌頭尚未發黃,就使用黃連,則很容易誤診。)
如果舌頭發黃,一定是原本舌苔白而轉變為黃色的,都是表邪傳到裡頭,熱已經到了胃部,宜急著發汗。如果發汗過晚,一定會變成黑色,成為危重症狀,邪氣過於亢盛,病情嚴重,不好治療。宜用調胃承氣湯。(注:如果沒有實邪,只有熱,不宜立刻發汗,只能用黃連解毒瀉下。)
舌見黃色而有小黑點者,邪遍六腑,將入五臟也。急服調胃承氣湯下之,次進和解散,十救四五。(健曰:此須下之,重用川連以瀉熱毒。)
舌見黃而澀有隔瓣者,熱已入胃,邪毒深矣。心火煩渴,急以大承氣下之。若發黃,茵陳湯;下血,抵當湯;水在脅下,十棗湯;結胸,陷胸湯;痞,大黃瀉心湯。
白話文:
第一段
舌頭呈現黃色,並且有小黑點,表示邪氣已經遍布六腑,將要侵入五臟。應該立即服用調胃承氣湯瀉下,之後再服用和解散,這樣才能十救四五。(健曰:這種情況必須瀉下,要重用川連來瀉熱毒。)
第二段
舌頭呈現黃色,且舌苔乾燥粗糙,有裂紋,表示熱氣已經侵入胃部,邪毒很深。患者可能會有心煩口渴的症狀,應該立即服用大承氣湯瀉下。如果出現發黃,則服用茵陳湯;如果出現下血,則服用抵當湯;如果水腫在脅肋部位,則服用十棗湯;如果出現胸部脹滿,則服用陷胸湯;如果出現痞塊,則服用大黃瀉心湯。
舌見黃而黑點亂生者,其證必渴,譫語脈實者生,澀者死,循衣摸床者,不治。若下之,見黑糞亦不治。下宜大承氣湯。(健曰:下藥中,必須加黃連為要。)
舌黃中黑至尖者,熱氣已深,兩感見之,十當九死。惡寒甚者亦死。不惡寒而下利者,可治。宜用調胃承氣湯。
舌見灰色尖黃,不惡風寒,脈浮者,可下之。若惡鳳惡寒者,雙解散加解毒湯主之。三四下之,見糞黑不治。(健曰:灰黑舌燥者,乃傷寒停食,拒按,小陷胸主之。若無食,而灰濕之舌,乃少陰腎寒,水色上侵也,宜真武湯。若腎熱者,宜下除之。
白話文:
第一段
如果舌頭上呈現黃色,並且出現黑色斑點雜亂生長,那麼病人一定會感到口渴,且神志不清,脈象沉實者可能存活,脈象澀滯者則會死亡。如果病人不斷摸衣撫床,則無藥可治。即使使用瀉藥,排泄出黑色糞便,也同樣無救。建議使用大承氣湯治療。(健曰:使用瀉藥時,必須加入黃連藥材。)
第二段
如果舌頭呈黃色,黑色斑點蔓延至舌尖,表示熱氣已經深入體內,病人同時出現寒熱交替的症狀,十之八九會死亡。如果病人感到嚴重的寒症,也會死亡。如果病人不感到寒症,但出現腹瀉,則可以治療。建議使用調胃承氣湯。
第三段
如果舌頭呈現灰白色,舌尖發黃,病人不畏懼風寒,脈象浮緩,可以使用瀉藥。如果病人畏懼風寒,則使用雙解散湯加解毒湯治療。如果使用瀉藥三次以上,排泄出黑色糞便,則無法治癒。(健曰:舌頭呈灰黑色且乾燥,表示傷寒停滯在胃中,病人拒絕按壓腹部,應該使用小陷胸湯治療。如果病人沒有飲食停滯,但舌頭呈灰白色且濕潤,則表示少陰腎寒,水氣上泛,應該使用真武湯治療。如果腎臟有熱症,則需要使用瀉藥去除。)
舌根微黑尖黃,脈滑者,可下之;脈浮者,當養陰退陽。若惡風寒者,微汗之,用雙解散;若下利,用解毒湯,十生八九也。
舌根微黑尖黃隱現,或有一紋者,脈實,急用大承氣湯下之;脈浮,渴飲水者,用涼膈散解之,十可救一二。
以上《金鏡錄》法。
《舌鑑》曰:黃胎者里證也。傷寒初病無此舌,傳至少陽,亦無此舌,直至陽明腑實,胃中火盛,火乘土位,故有此胎。當分輕重瀉之,初則微黃,次則深黃有滑,甚則干黃焦黃也。其證有大熱、大渴、便秘、譫語、痞結、自利,或因失汗發黃,或畜血如狂。大抵舌胎黃證雖重,若脈長者,中土有氣也,下之則安。如脈弦下利,舌胎黃中有黑色者,皆危證也。
白話文:
舌根略帶黑色,舌尖微黃,脈搏滑利者,可瀉下;脈搏浮浮者,應滋陰降陽。如果惡寒,可微發汗,用雙解散;如果腹瀉,用解毒湯,十人中會有八九人康復。
舌根隱約發黑發黃,或有一條黑紋,脈搏有力,應立即用大承氣湯攻下;脈搏浮浮,口渴喜飲者,用涼膈散治療,十人中可救一二。
以上是《金鏡錄》中的方法。
《舌鑑》說:黃苔是內在疾病的徵兆。傷寒初期沒有這種舌苔,傳至少陽,也沒有這種舌苔,直到陽明腑實,胃中火盛,火剋了土位,纔有這種黃苔。應根據病情輕重瀉下,起初是淡黃色,然後是深黃色且光滑,嚴重時是焦黃色。其症狀有高熱、口渴、便祕、譫語、腹脹、自發性腹瀉,或因失汗發黃,或蓄血發狂。總的來說,舌苔發黃的症狀雖然嚴重,但如果脈搏有力,說明中土有氣,瀉下後能安。如果脈搏弦細,又有腹瀉,舌苔發黃中有黑色者,都是危重徵兆。
微黃胎舌,微黃而甚燥者,表失汗初傳裡也,大柴胡湯。
純黃微干舌,舌見純黃胎,胃熱已極,急下之,遲則變黑,惡候矣。黃干舌同俱裡熱已極,急下勿緩之候。
舌尖胎黃,邪初傳胃也。宜調胃承氣湯,表證未盡者,大柴胡兩解之。
舌黑根多而黃尖少,雖無惡證,脈恐一時暴變,以胃氣絕耳。
健曰:根黑尖黃,脾胃實邪熱甚,宜小陷胸,或調胃承氣。如尚惡寒發熱,表未盡者,大柴胡加連主之。
舌根灰色而尖黃,雖比黑根少輕,如再一二日,亦黑也,難治矣。無煩躁,直視,脈沉有力者,速下之。
白話文:
淺黃胎舌,淺黃且十分乾燥,是表示體外失水後轉為體內的症狀,應使用大柴胡湯進行治療。
純黃而稍帶乾燥的舌頭,舌頭呈現純黃色,胃部熱度已經達到極點,必須緊急清下,若拖延不處理,會變得更深色,出現不好的徵兆。這類舌頭與黃乾舌都表示體內熱度已經達到極點,需立即進行清下,不可拖延。
舌尖出現黃色胎舌,表示邪氣開始影響胃部。適合使用調胃承氣湯進行治療,如果還有表證存在,可以使用大柴胡湯來兼顧表裡。
舌頭呈黑色且底部多黃色尖端少,即使沒有出現嚴重症狀,脈象可能在短時間內突然改變,這可能是因為胃氣衰竭所致。
健先生指出:如果舌根呈黑色,舌尖黃色,代表脾胃有實邪且熱度嚴重,應使用小陷胸湯或調胃承氣湯進行治療。如果仍然有畏寒發熱的症狀,且表證尚未完全消失,可以使用大柴胡湯加上連翹來進行治療。
舌根呈現灰色而舌尖黃色,雖然比黑色舌根稍微輕一些,但如果再過一二天,也會變為黑色,這種情況很難治療。若無煩躁、直視、脈搏沈有力的情況,應立即進行下法治療。
舌根白,尖黃,其色倒見,必少陽傳陽明。方陽明證多者,大柴胡;少陽證多者,小柴胡。如譫語煩躁者,調胃承氣。(健曰:白胎尚屬失表,不宜下,以葛根、白虎為妥。)
舌尖白根黃,乃表邪少,而里邪多也,天水涼膈合用。如陽明無汗,小便不利,心中懊憹,必發黃,茵陳蒿湯。
舌見根黃尖灰,土來侮火也。不吐不利,心煩而渴,胃中有鬱熱也,調胃承氣加黃連。
舌見根黃尖白而短硬,不燥不滑,但不能伸出,譫妄煩亂,此痰挾宿食,大承氣加生薑、半夏主之。(健曰:如食尚在胃而拒按者,宜消,未可下,以陷胸合平胃散。如或夾陰,寧與溫散,半夏湯加乾薑,未效,再投。恐下之,而致口噤,難治矣。)
白話文:
舌根發白,舌尖發黃,兩種顏色倒置,這是少陽經傳熱到陽明經的徵兆。如果陽明經證狀較多,則使用大柴胡湯;如果少陽經證狀較多,則使用小柴胡湯。如果出現胡言亂語、煩躁不安等症狀,則使用調胃承氣湯。(健曰:舌苔白而厚,說明外邪未盡,不宜攻下,應該使用葛根、白虎湯等方劑。)
舌尖發白,舌根發黃,說明表邪較少,而裡邪較多,可以使用天水、涼膈二劑合用。如果陽明經證狀出現無汗、小便不利、心中鬱悶等症狀,將會發展成黃疸,可以使用茵陳蒿湯。
舌根發黃,舌尖發灰,這是土氣侵犯火氣的表現。患者不嘔吐、不腹瀉,但心煩口渴,說明胃中有鬱熱,可以使用調胃承氣湯加減黃連。
舌根發黃,舌尖發白而短硬,不燥不滑,但不能伸出,患者有胡言亂語、煩亂的症狀,這是痰液與宿食相夾造成的,可以使用大承氣湯加減生薑、半夏。
(健曰:如果食物仍停留在胃中,且按壓時有阻力,應先消食,不宜攻下,可以使用陷胸湯合平胃散。如果夾有寒邪,寧可使用溫散的方劑,如半夏湯加減乾薑,如果無效,再考慮攻下。攻下太早,可能導致口噤,難以治療。)
少陽證罷,初見陽明裡證,故白胎變黃色而滑,兼失氣者,大柴胡下之。
舌黃而有黑滑者,陽明裡證具也,雖不幹燥,亦當下之。下後身涼脈靜生,大熱脈躁死。
舌胎老黃極而中有黑刺者,皆由失汗下所致。邪毒內陷已深,急下之,十可保一二。(健曰:下劑中,須加黃連。)
舌黃而脹短者,陽明胃經濕熱也。證必身黃,便秘煩躁,茵陳蒿湯。如大便利,五苓加茵陳、梔子、黃連。
以上申氏法。
舌見純紅,內有黑形如小舌者,乃邪熱結於裡也。君火熾盛,反兼水化,宜涼膈散、大柴胡湯下之。(健曰:二方須重用黃連,神清有胃者可治。若神昏脈微,無胃者難治。)
白話文:
少陽證的變證
少陽證的初期,如果出現陽明經裡熱的證狀,舌苔由白轉黃且滑,而且伴有氣虛的症狀,應使用大柴胡湯瀉下。
舌象判斷陽明裡證
舌苔發黃,且有黑色滑膩者,表示陽明經裡熱證已具足,即使舌苔不乾燥,也應瀉下。瀉下後,身體發涼,脈搏平靜,則生機有望;反之,如果大熱不退,脈搏急躁,則預後不良。
舌象判斷邪毒深陷
舌苔極為老黃,且正中有黑色突刺者,都是由於失於發汗或瀉下所致。邪毒已深陷體內,應立即瀉下,但存活的機率只有十分之一二。(苓健註:下劑中必須加入黃連。)
舌象判斷濕熱證
舌苔發黃且短腫者,表示陽明胃經有濕熱。證狀上必定會出現皮膚發黃、便祕、煩躁等症狀,可用茵陳蒿湯治療。如果大便通暢,則可以使用五苓散加茵陳、梔子、黃連。
申氏法
上述的舌象判斷方法,是出自申氏的醫學理論。
舌象判斷裡熱結
舌苔呈現鮮紅色,其中有黑色形似小舌的物體,表示邪熱積結於體內。君火(心火)旺盛,反兼有水化(體內有水邪),宜使用涼膈散、大柴胡湯瀉下。(苓健註:這兩種方劑中必須大量使用黃連。神志清醒且有胃氣者,可治;若神志昏亂、脈搏微弱、無胃氣者,則難以治療。)
舌見紅色,尖見青黑色者,水虛火實,腎熱所致,宜竹葉石膏湯治火。(健曰:此亦須兼用黃連。)
舌見淡紅色,而中有一紅暈,沿邊皆純黑,乃餘毒遺於心包絡之間,與邪火鬱結,二火亢極,故有是證也,以承氣湯解之。(健曰:此亦宜加黃連。)
舌見純紅色,內有乾硬黑色,形如小長舌,而有刺者,此熱毒熾盛,堅結大腸,金受火制,不能平木也,急用調胃承氣湯下之。(健曰:此必重加黃連。)
舌見純黑,水剋火明矣。患此者,百無一治,故曰死現舌。(節庵:凡黑而芒刺者,必死。乃腎水克心火,熱毒入深,故十有九死,況純黑乎!健曰:欲救之,須辨乾溼,以論寒熱。觀立齋後案,便知治法。)
白話文:
舌頭出現紅色,舌尖呈現青黑色,這表示體內水分不足,火氣過旺,腎臟熱性病徵,適合服用竹葉石膏湯來清熱。
舌頭呈現淡紅色,中央有一片紅斑,周圍則全部呈現黑色,這是因為餘毒停留在心包絡間,與邪火相互纏結,兩種火氣過旺所導致的症狀,應使用承氣湯來清除。
舌頭全為紅色,內部有乾燥的黑色塊,形狀像小長舌,且表面有凸起,這是熱毒嚴重,阻塞大腸,金屬受火剋制,無法平衡木氣,應迅速使用調胃承氣湯來通便。
舌頭呈現純黑色,表明水能剋制火氣。遇到這種情況的患者,大多數都無法治療,所以被稱為「死現舌」。凡是舌頭呈現黑色且帶有尖刺,都是腎水剋制心火,熱毒深入體內,所以死亡率高達九成,更不用說純黑色的情況了。若想救援,必須分辨濕度,來判斷是否為寒或熱病症,觀察立齋的案例後,就能瞭解治療的方法。
立齋云:鄭姓之戚,患傷寒得此舌,醫士曾禧謂當用附子理中湯。人咸驚駭,遂止。迨困甚治棺,曾往視之,謂用前藥有生理。其家既待其斃,棄從之,數劑而愈。大抵舌黑之證,有火極似水者,即杜學士所謂薪為黑炭者之意,宜涼膈散之類,以瀉其陽毒。有水來剋火者,即曾所療之人是也,宜理中湯以消陰翳。
又須以老生薑切平,擦其舌色稍退者可治;堅不退者不可治。(健曰:此水極似火之證也。)
金臺姜姓,患傷寒亦得此舌,手足厥冷,呃逆不止,眾醫猶作火治,幾致冤斃。判院吳仁齋,用附子理中湯而愈。夫醫之為道,有是病,必有是藥。附子療寒,其效可數。奈何世皆以為必不可用之藥,寧視人之死,而不救,不亦哀哉!至於火極似水之證,用藥得宜,效應不異,不可便謂百無一治,而棄之也。
白話文:
立齋說:鄭姓的親戚,患上傷寒後出現這種舌象,醫生曾禧認為應該使用附子理中湯。眾人聽了都很震驚,於是停止治療。等到病情危重,準備治棺材時,曾禧前去看望,堅持使用先前的藥方,認為有生理。鄭姓親戚的家人已經做好患者會死亡的準備,於是聽從曾禧的建議。幾劑藥下去,患者竟然痊癒了。總的來說,舌頭發黑的症狀有幾種:
- 火極像水:也就是杜學士所說的「薪為黑炭」的意思,應該用涼膈散之類的藥物,以消除陽熱毒氣。
- 水來剋火:曾禧所治療的患者就是這種情況,應該用理中湯來消除陰鬱之氣。
另外,還可以用老生薑切成片,擦在舌頭上,舌色稍退的可以痊癒;舌色堅硬不退的無法痊癒。(健說:這種證狀就是水極像火的證狀。)
金臺姜姓患者,患上傷寒後也出現這種舌象,手腳冰冷,呃逆不止,其他醫生都以為是火熱症,差點導致患者冤枉而死。判院吳仁齋,用了附子理中湯,患者痊癒了。行醫之道的道理就是,有這種病證,必定有相應的藥物。附子治療寒症,其療效顯著。然而世人卻都認為附子是不可使用的藥物,寧可看著人死去,而不去救治,豈不太可悲!至於火極像水的證狀,只要用藥得當,療效並無不同,不可隨便認為無法醫治而放棄。
健曰:純黑之舌,十難一生,必其人稟厚脈好,形證未憊,或可挽回。前二證活者,舌必滑黑,故用熱補以消陰翳也。若黑燥如鍋底者,須寒涼解其熱毒,攻下去其燥屎,庶可救也。予曾療常熟孫氏子,秋令時疫夾食。初患似瘧,無汗,第五日延視,舌白而中有乾黑胎五六瓣,左脅下瘧癖如茄,當臍動氣有形,燥矢拒按。乃與大柴胡下之,去黃沫一二行,無糞;再與調胃承氣,而轉氣全無。
予時往鄉,邑醫稱為陰虛,欲投薑、附不果,而進地黃湯類滋陰,病加甚。覆看,則神氣昏沉,臍腹更實矣。乃投小陷胸,加楂、芽、稜、蒁,芒硝軟堅,以消削之,四劑不減。予又往鄉,眾醫共詆予方,更擬參、耆溫補,曰非此不救矣,本家遑遽。予恰回覆診,大非其議,立案以闢群疑。
白話文:
大夫說:舌頭完全發黑的,十個中難得活一個,但如果這個人的本性強壯,脈象良好,身體狀況還沒有衰弱,或許還能救治。前面提到的兩種情況中,活下來的,舌頭一定滑而發黑,所以用溫熱的補藥來消除陰寒的障礙。如果舌頭發黑發乾,像鍋底一樣,那就需要用寒涼的藥物來解除熱毒,用攻下的方法去掉乾硬的大便,這樣纔有可能救活。我曾經治療過常熟孫氏的兒子,患了秋天的時疫,合併了飲食不節的症狀。一開始發病像瘧疾,沒有汗,第五天請我看診,他的舌頭發白,中間有五六瓣乾黑色斑,左脅下有像茄子一樣的瘧疾腫塊,肚臍周圍動氣有形,乾燥的大便按壓後有抵抗感。於是我用大柴胡湯給他下泄,排出黃色泡沫兩三次,沒有大便;再用調胃承氣湯,但動氣完全沒有了。
我當時要回老家,縣裡的醫生說他是陰虛,想要給他用薑、附子,但沒有成功,而進用了地黃湯一類滋陰的藥物,病情加重。我又回去看診,發現他的精神昏沉,肚臍和腹部更加脹實了。於是給他用了小陷胸湯,加山楂、麥芽、莪朮和瞿麥,再用芒硝來軟化堅實的物質,以求消散,四劑藥後病情沒有好轉。我又要回老家,眾多的醫生都指責我的方子,打算再用參、耆溫補,說不這樣治就沒救了,家屬也因此感到慌張。我恰好回去複診,大力反駁他們的說法,並寫下醫案以消除眾人的疑慮。
如前方,連進三服,忽寒戰發熱而作正瘧,舌現純黑,胸發白疹。遂與升麻柴胡湯,加大力子、蟬退、桔梗、木通、黃連、石膏、瓜蔞、枳實等投之,汗始微泄,而疹隱舌退。間日瘧又作,舌復純黑,疹發如前,汗方泄,舌旋退,疹覆沒。又間一日,瘧大作,疹大發,舌不黑,汗淋漓,瘧遂止,而癖已化,身涼神清,惟堅屎未出。仍投消堅潤燥之品,五劑,而下黑糞數丸,然後調胃健脾,半月而起。
白話文:
患者先前連續服用三劑藥方後,突然出現寒戰發熱的正瘧症狀,舌頭呈現純黑色,胸部出現白色疹子。於是,醫生給他開了升麻柴胡湯,並加入大力子、蟬退、桔梗、木通、黃連、石膏、瓜蔞、枳實等藥材。服用後,患者開始微微出汗,疹子隱沒,舌頭也恢復正常。
然而,隔日瘧疾又發作,舌頭再次變黑,疹子也如先前一樣出現,出汗後舌頭轉而恢復正常,疹子也消失。又過了兩天,瘧疾再次加重,疹子擴大,但舌頭沒有變黑,患者大量出汗,瘧疾最終停止。原本的癖症也消失了,身體感到涼爽,精神也變得清晰,只有大便乾燥未解。
醫生繼續給他服用消堅潤燥的藥方,五劑之後,患者排出數顆黑色糞便。然後,醫生給他開了調胃健脾的藥方,半個月後患者痊癒。
此證緣夏暑內伏,復感時疫,誤進滋陰,邪伏不能發越。予用解肌攻削,其邪漸疏,直待瘧作而舌胎現,疹子發,癖化屎下,乃得獲生。若任其地黃、參、耆膠固,必致邪結正憊,而成冤案矣。於此可見舌法,為傷寒時氣之指南,如瞽者之明杖。表裡寒熱虛實,百病證驗,無所遁形。
是證猶賴脈象,始終洪滑有力,故病匝月,不食兩旬,雖神昏體瘦,而能療之。記此並知有淬現猝滅之純黑舌。
舌外淡紅,心淡黑者,如惡風,表未罷,雙解散、解毒湯相半微汗之,汗罷,急下之。如結胸煩躁,目直視,不治。無結胸,可治。
以上《金鏡錄》法。
白話文:
這症狀起因於夏季暑氣內伏,又感染了時疫,誤用滋陰藥物,導致邪氣潛伏無法發散。我用解表攻邪的藥物,邪氣逐漸疏散,等到瘧疾發作時,舌苔出現,疹子發出,積聚在腹部的病症隨著大便排出,才得以痊癒。如果任由地黃、人參、黃耆等滋陰藥物繼續服用,必將導致邪氣凝結,正氣衰竭,最終形成無法挽回的悲劇。由此可見,舌診在傷寒時氣的治療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,就如同盲人手中的拐杖,能指引方向。表裡寒熱虛實,各種疾病的症狀,在舌診面前無所遁形。
這個症狀之所以能治癒,還要依賴脈象始終洪滑有力,因此即使病人病了整整一個月,連續兩個星期不進食,雖然神志昏迷,身體瘦弱,但仍能治癒。值得記住的是,也存在著突然出現、又迅速消失的純黑色舌苔。
舌苔淡紅色,舌心呈淡黑色,像是惡風,表症未除,用雙解散、解毒湯各半,微微出汗,汗出後立即服用瀉藥。如果出現胸中結塊、煩躁不安、目光直視,則無法治療。若無胸中結塊,則可以治癒。
以上皆出自《金鏡錄》中的醫法。
《舌鑑》傷寒五七日,舌見黑胎者,最為危候。表證皆無此舌,如兩感一二日間見之,必死。若白胎上漸漸中心黑者,邪熱傳裡之候。紅舌上漸漸中心黑者,乃瘟疫傳變,壞證將至也。有純黑,有黑暈,有刺,有瓣,有瓣底紅,有瓣底黑。大抵尖黑輕,根黑重,全黑者,水極似火,火過炭黑,甚難救也。
舌中黑邊白而滑,表裡俱虛寒也。脈必微弱,證必畏寒,附子理中湯溫之。夏月過食生冷而見此,則宜大順散類。
舌黑有津,譫妄者,必表證時失治,不戒飲食,冷物結滯於胃也。虛人黃龍湯,或枳實理中加大黃。壯實者,備急丸下之。夏月中暍,多有此舌,白虎人參湯主之。
白話文:
《舌鑑》
傷寒五七日,舌見黑胎者,最為危候。 傷寒病歷經五至七天,舌上出現黑色舌苔,這是極為危險的預兆。
表證皆無此舌,如兩感一二日間見之,必死。 如果沒有其他表症,卻在兩三天內出現這種舌苔,通常會死亡。
若白胎上漸漸中心黑者,邪熱傳裡之候。 如果原本白色的舌苔逐漸在中心處發黑,說明邪熱已傳入臟腑。
紅舌上漸漸中心黑者,乃瘟疫傳變,壞證將至也。 如果原本紅色的舌苔逐漸在中心處發黑,表示瘟疫正在轉變,危重的症狀即將出現。
有純黑,有黑暈,有刺,有瓣,有瓣底紅,有瓣底黑。 黑色的舌苔形態多樣,有純黑的、有黑暈的、有帶刺的、有分瓣的、有瓣底發紅的、有瓣底發黑的等等。
大抵尖黑輕,根黑重,全黑者,水極似火,火過炭黑,甚難救也。 一般來說,舌尖發黑的情況較輕,舌根發黑情況較重。如果整個舌頭都發黑,表示「寒水」極盛變成了「熱火」,就像木炭被燒黑一樣,很難救治。
舌中黑邊白而滑,表裡俱虛寒也。脈必微弱,證必畏寒,附子理中湯溫之。夏月過食生冷而見此,則宜大順散類。 如果舌頭中間是黑色,邊緣是白色且舌苔光滑,說明表裡虛寒。脈象一定虛弱,症狀必定怕冷,可以使用附子理中湯來溫補。如果是在夏季過度食用生冷食物出現這種舌苔,則適合服用大順散一類的藥方。
舌黑有津,譫妄者,必表證時失治,不戒飲食,冷物結滯於胃也。虛人黃龍湯,或枳實理中加大黃。壯實者,備急丸下之。夏月中暍,多有此舌,白虎人參湯主之。 如果舌苔發黑且有津液,伴有神志混亂的症狀,說明治療表證時出現失誤,或者飲食不節制,導致寒涼食物瘀滯在胃中。虛弱的人可以服用黃龍湯,或在枳實理中湯中加入大黃。體質強壯的人可以使用備急丸瀉下。夏季中暑時,也容易出現這種舌苔,可以使用白虎人參湯治療。
舌胎久而變黑,實熱已極。未經服藥,恣意飲食,而見脈伏,目閉口開,獨語譫妄,遇此者,可與大承氣下之。
凡見瓣底黑者,不可用藥。雖無惡候,亦必脈暴絕而死。
滿舌黑胎乾燥而生大刺,揉之觸指而響,掘開刺底紅色者,心神尚在,雖極下之,猶可生。有肥盛多濕熱人,感寒,痞脹悶亂,一見此,急與大陷胸丸,後與小陷胸湯治之。
刺底黑舌,刺底黑者,言刮去芒刺,底下肉色俱黑也。凡見此,不必辨其何經脈,有無惡候,必死不治。
黑爛自齧舌,舌黑爛,而頻欲嚼齧者,必爛至根而死。雖無惡候怪脈,切勿藥之。
白話文:
以上古文主要描述了舌苔發黑所代表的疾病徵兆,以及不同情況下的治療方法和預後。簡單來說:
- 舌苔長時間保持黑色,說明體內積熱嚴重,需要瀉熱治療。
- 舌根發黑,說明病情已經非常嚴重,即使沒有其他症狀也無藥可救。
- 舌苔上長出尖刺,而且刺的底部是紅色的,說明病人還有意識,可以嘗試治療。
- 舌苔上的刺連同底部都是黑色的,說明病情已經非常嚴重,無藥可救。
- 舌頭發黑腐爛,病人不斷地咬自己的舌頭,說明病情非常嚴重,最終會導致死亡。
中焙舌,中心黑胎,乾厚而燥也,為熱甚津枯之候。急以生脈散,合黃連解毒湯治之。(健曰:舌至中焙,即火燔成炭之謂也,治之良難。)
中黑無胎乾燥舌,舌黑無胎而燥,津液受傷而虛火用事也。急宜生脈散,合附子理中主之。(健曰:雖虛火,但附子理中,恐非所宜。)
中黑無胎枯瘦舌,傷寒八九日,過汗津枯,舌無胎而黑瘦,便閉,腹不硬滿,神昏不得臥,或呢喃嘆息,炙甘草湯。(健曰:枯瘦,即乾癟也。在傷寒為汗過津枯,在本原為心血耗竭,雜病遇之,皆屬難治。與滿白舌,光嫩無胎舌,本色淡而無神者,亦心血告竭。又有舌垢如黃糞,或曰:如腐花,洗去即生,滿舌上下俱到者,此脾胃濕熱壅塞,見於痢疾,多因補早而致。飲食不進者,死證也。
白話文:
舌頭中間部分焦黃乾燥,這是熱度極高,津液嚴重枯竭的症狀。應立即使用生脈散配合黃連解毒湯來治療。(健先生說:舌頭到了中間部分焦黃,這就是火災造成的炭化現象,治療起來相當困難。)
舌頭中間部分黑無胎,乾燥無潤澤,這是津液受到損傷而虛火興起的症狀。應立即使用生脈散,再配合附子理中湯來治療。(健先生說:雖然有虛火,但是使用附子理中湯可能不太適合。)
舌頭中間部分黑無胎,乾燥瘦小,這是傷寒病八九天後,過度出汗導致津液枯竭,舌頭沒有胎紋而呈黑色瘦小,大便不通暢,腹部不硬脹,精神混亂無法安睡,或者發出喃喃自語和歎息聲,可以使用炙甘草湯來治療。
健先生說:乾燥瘦小,就是乾燥萎縮的意思。在傷寒病中是因為過度出汗導致津液枯竭,在原本的病症中則是心血耗盡。在其他的疾病中遇到這種情況,都屬於難治之症。與滿白舌、光嫩無胎舌、本色淡而無神的舌頭,都是心血瀕臨枯竭的表現。還有舌頭上附著像黃糞一樣的物質,或者像腐敗的花朵,洗掉後又會重新生長,覆蓋整個舌頭上下,這是在痢疾中出現的脾胃濕熱壅塞的情況。如果患者飲食不進,這通常是預示死亡的症狀。
)
舌至乾黑而短,厥陰熱極已深,或食填中脘,䐜脹所致。急以大劑大承氣下之,十救一二。服後糞黃熱退生,糞黑熱不止死。
以上申氏法。
舌見如灰色,中間更有黑暈兩條,此熱乘腎與命門也。宜急下之,服解毒湯下三五次,遲則難治。如初服,量加大黃,酒浸炮。
舌見四邊微紅,中央灰黑色者,此由失下而致,用大承氣下之,熱退可愈。如三四下方退,五次下之而不退者,不治。(健曰:灰黑色,而腹未堅實,非必下之證,量其食少食多,以小陷胸湯化之。若不大便,舌不退,然後微下之。)
舌見灰黑色而有黑紋者,脈實,急用大承氣下之;脈浮,渴飲水者,涼膈散解之,十可救二三。
白話文:
第一段
)
舌頭乾燥發黑且短小,代表厥陰之熱已經深入體內。可能是因為飲食積滯於中脘,導致腹脹。應該立即使用大劑量的大承氣湯瀉下,十個病人中可以救活一兩個。服用後如果糞便呈黃色,熱度退去,病人能活下來;但如果糞便仍為黑色,熱度未退,則會死亡。
以上是申氏的治療方法。
第二段
舌頭呈現灰色,中間還有兩條黑色的斑點,說明熱邪已經侵犯腎臟和命門。應該立即服用解毒湯瀉下,連續服用三到五次,如果拖延時間,就會很難治療。如果一開始就服用大黃,應該用酒浸泡後再炮製。
第三段
舌頭四邊微微發紅,中央呈灰黑色,說明是因爲沒有及時瀉下導致的。應該服用大承氣湯瀉下,熱退即可痊癒。如果服藥三四次後熱度仍然沒有退去,再服用五次仍然沒有退去,那就無法治療了。(健曰:如果舌頭呈灰黑色,但腹部不堅硬,不一定需要瀉下。可以根據患者食慾情況,用小陷胸湯治療。如果患者不能排便,舌頭顏色也未退,才需要稍微瀉下。)
第四段
舌頭呈灰黑色並且有黑色的紋路,脈象沉實,應該立即服用大承氣湯瀉下;如果脈象浮,口渴想喝水,應該服用涼膈散治療,十個病人中可以救活兩三個。
以上《金鏡錄》法。
《舌鑑》灰色舌,亦有陰陽之異。若直中陰經,則病起便灰黑而無積胎。若邪傳三陰,必四五日,表證罷而胎始變灰色也。有在根、在中、在尖之分,有渾舌俱灰黑者。大抵傳經熱證,有灰黑干胎,皆當攻下,以泄其熱毒。若直中三陰之灰黑而無胎者,當溫經散寒。又有畜血證,其人如狂,或瞑目譫語,亦有不狂不語,不知人事,而面黑舌灰色者,當分輕重,以攻去其瘀血。切勿誤與冷水,致引敗入心,而遂不救也。
若舌純灰色而無胎,直中三陰夾冷也。脈必沉細而遲,不渴不煩者,附子理中、四逆救之。次日灰中變有微黃色者生,如更灰縮乾黑者死。
白話文:
以上所述為《金鏡錄》中的方法。
《舌鑑》中提到,灰色的舌頭,也有陰陽之分。如果直接影響到陰經,那麼病症一開始就會呈現灰黑色,且沒有積胎。如果邪氣傳到三陰經,則需要四五天,表證消失後,舌苔才會開始變灰。灰色的舌苔,可以分為在舌根、舌中、舌尖等部位,也有整條舌頭都呈現灰黑色的情況。總之,如果出現傳經熱證,伴有灰黑色乾苔,都應該要攻下瀉熱解毒。如果直接影響到三陰經,舌頭呈現灰黑色但沒有苔,則應該要溫經散寒。此外,還有一種蓄血症,患者會呈現狂躁狀,或閉目神志不清,甚至沒有狂躁、沒有神志不清,卻不認識人,且面黑舌灰,這種情況要根據病情輕重,以攻去瘀血。切勿誤食冷水,以免引發敗血入心,導致無法挽救。
如果舌頭完全呈現灰色,且沒有苔,表示直接影響到三陰經,且伴有寒症。脈象一定沉細而遲,患者不會口渴、煩躁,應使用附子理中湯、四逆湯治療。如果第二天灰色舌苔中出現淡淡的黃色,則表示病情好轉;如果舌苔變得更加灰暗、乾枯、發黑,則表示病情危重。
灰尖舌,已經汗下而見舌尖灰黑,有宿食未消,或再傷飲食,邪熱復盛之故。調胃承氣下之。
灰黑多黃根少舌,灰色而根黃,亦熱傳厥陰,而胃中復有食停滯之候。
灰色現於中央,而消渴,氣上衝心,飢不欲食,食即吐蛔,熱傳厥陰之候也。烏梅丸主之。
舌根灰色而中紅,尖黃,腸胃燥熱之證也。大渴譫語,不大便者,下之。如溫病、熱病,惡寒脈浮,涼膈雙解選用。
舌邊灰黑而中淡紫,時時自齧舌尖為爽,乃少陰厥陰上逆,非藥可治矣。(健曰:此宜導赤散,加黃連、麥冬、黃柏、知母、元參、燈心。)
白話文:
灰尖舌
舌尖灰黑,已用汗法,但舌尖仍灰黑,表示宿食未消,或再次傷食,邪熱又盛的緣故。用調胃承氣湯下之。
灰黑多「黃根」少舌
舌色灰色,而舌根黃色,表示熱氣傳至厥陰經,且胃中還有食物停滯的跡象。
灰色現於中央,而消渴,氣上衝心,飢不欲食,食即吐蛔
舌中央呈現灰色,而且消渴,氣往上衝心,餓了不想吃東西,吃了就吐出蛔蟲,表示熱氣傳至厥陰經。用烏梅丸治療。
舌根灰色而中紅,尖黃
舌根灰色而中間偏紅,舌尖黃色,表示腸胃燥熱。大渴、妄言,不大便的,用下法治療。如溫病、熱病,惡寒,脈象浮,可用涼膈雙解湯治療。
舌邊灰黑而中淡紫,時時自齧舌尖為爽
舌邊灰黑而中間淡紫色,時常自己咬舌尖以求爽快,表示少陰、厥陰經逆沖上來,無法用藥物治療。(按:健曰:這種情況應使用導赤散,再加黃連、麥冬、黃柏、知母、元參、燈心。)
淡淡灰色中間有滑胎四五點,如墨汁,此熱邪傳裡,中有宿食未化也。大柴胡湯。(健曰:若墨汁點,燥者須加黃連,墨汁點滑者,應加草蔻。)
白話文:
淡灰色的大便中夾雜著四、五個像墨水般的黑色物質,這是因為熱邪侵入身體內部,且胃中還有食物沒有消化完畢所造成的。需要用大柴胡湯來治療。如果這些黑點比較乾燥,則需再加上黃連;如果是較為光滑的黑點,則要加上草豆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