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傷寒直指》~ 舌鑑總論 (1)
舌鑑總論 (1)
1. 舌鑑總論
傷寒邪在皮毛,初則舌有白沫,次則自涎,白滑,再次白屑,白泡;有舌中、舌尖、舌根之不同,是寒邪人經之微也。舌乃心之苗,心屬南方火,當赤色,令反見白色者,是火不能制金也。初則寒鬱皮膚,毛竅不得疏通,熱氣不得外泄,故惡寒發熱。在太陽經,為頭痛項強,腰背疼等證。
傳至陽明,則有白屑滿舌,雖證有煩躁,如脈浮緊,猶當汗之。在少陽者,則舌胎白滑,用小柴胡和之。胃虛者,里中湯溫之。如白色小變黃者,大柴胡、大、小承氣,分輕重下之。白胎亦有死證,不可不察也。(健曰:滿舌白胎滑,而本色亦淡,無血氣者,此陰寒已極,病縱輕而必轉重,不救者多也。)
寒邪初入太陽,舌色微白有津,香蘇散、羌活湯類發散之。
此太陽里證舌也。二三日未曾汗,故邪入丹田,漸深,急宜汗之。或太陽少陽合病有此舌,柴胡桂枝湯主之。
三四日,其邪只在太陽,故胎純白而厚卻不幹燥,解表自愈。其證頭疼發熱,其脈浮緊。
四五日,未經發汗,邪熱漸深,少有微渴,過飲生冷,停積,營熱胃冷。故發熱煩躁,四肢冷,胎白乾厚,滿口白屑。四逆散加乾薑。
此陽明腑,兼太陽也。其胎邊白,中心乾黑,因汗不澈,傳至陽明所致。必微汗出,不惡寒,脈沉方可下之。如二三日,未曾汗,有此舌,必死。
白滑胎中黑舌,為表邪入里之候,大熱譫語,承氣湯等下之。
白胎黃心舌,此太陽初傳陽明腑也。若微黃而潤,宜再汗,待胎燥里證具,下之。若煩躁嘔吐,大柴胡加減,下水沫無糞者,大承氣下之。
半邊白滑胎舌,即二十二舌,二十三舌也。凡白胎見於一邊,無論左右,皆為半表半裡。並宜小柴胡,左加葛根,右加茯苓。有咳嗽引脅下痛,小青龍。夏月多汗自利,人參白虎湯。
或左或右,半邊白胎滑,半邊黑或老黃者,寒邪結在臟也。黃連湯加附子。結咽者不能語言,生脈散合四逆湯,可十救
白胎黑根舌,舌胎白而根黑,火被水克之象,雖下,亦難見功。
白胎尖根俱黑舌,舌尖根俱黑,而中白,乃金水太過,火土氣絕於內,雖無凶證,亦必死也。
白尖黃根舌,邪雖入里,而尖白未黃,不可用大承氣,宜大柴胡加減。下後神清安臥可生,有變證凶。
白胎尖紅舌,滿舌白滑,而尖卻鮮紅者,乃熱邪內盛,復感客寒人少陽也,小柴胡加減。
白尖紅根舌,舌尖胎白,邪在半表裡也,小柴胡和解之。
此太陽初傳經之舌也。無汗者發汗,有汗者解肌,亦有少陽經者,小柴胡加減。
舌尖白而根灰黑,少陽邪熱,傳腑熱極,而復傷冷飲也。如水停而渴,五苓散;自利而渴,白虎湯;下利而渴,解毒湯。若黑很多,白尖少,中不甚紅者,難治。
此太陽濕熱,並於陽明也。如根黃色潤,目黃小便黃者,茵陳蒿湯。(健曰:尖灰,根黃,心脾熱盛,上蒸於肺,而中白多燥,應與四苓散加黃連、茵陳以瀉之。)
此陽明裡證舌也。因邪熱上攻,故致舌有雙黃。如脈長惡熱煩躁,大柴胡、調胃承氣下之。
白胎中見黑色兩條,乃太陽、少陽之邪入胃,土色衰絕,故手足厥冷,胸中結痛,理中、瀉心選用。
此夾冷食舌也。七八日後,見此舌,而有律者可治,理中、四逆選用。無津不治。如干厚見里證則下之,次日灰色去者安。(健曰:有津,即滑也。灰白而滑,裡寒之象。故溫之以理中、四逆。若干厚而燥,當以小陷胸清熱化食為主。)
此陽明腑兼少陽舌也。三四日,自利,脈長者生,弦數者死。有宿食者,下之,十可全五。(健曰:無食可按,而脈數者,黃連解毒湯宜之。)
白胎中生滿乾黑芒刺,乃少陽之裡證也。不惡寒反惡熱者,大柴胡加芒硝急下之,危證也。(健曰:此更應加黃連、石膏。)
傷寒胸中有寒,丹田有熱,所以舌上白胎;因過汗傷營,舌上無津,所以燥裂;內無實熱,故不黃黑。宜小柴胡加麥冬、花粉。(健曰:此更宜加石膏、知母。)
白胎老極,如煮熟相似者,心氣絕,而肺色乘於上也。由食生冷冰水之物,陽氣不得發越所致,為死候。用枳實理中,間有生者。(健曰:此可加乾薑。)
透明舌,年老胃弱,雖有風寒,不能變熱,或多服湯藥,傷乎胃氣,致淡白通明,似胎非胎也,宜補中益氣加減。
白胎如積粉舌,乃瘟疫初犯募原也。達原飲,見三陽表證者。(健曰:此未得汗而失表之舌,類似,應柴葛解肌加升麻、石膏、豆豉,涼以治之,屢效。)
以上申氏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