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傷寒直指》~ 《傷寒直指》卷一 (17)

回本書目錄

《傷寒直指》卷一 (17)

1. 辨平脈法第二

來遲去疾者,陽不足而陰有餘,故曰內實外虛。)

間曰:上工望而知之,中工問而知之,下工脈而知之。願聞其說。師曰:病家人請云,病人苦發熱身體疼,病人自臥。師到,診其脈沉而遲者,知其差也。何以知之?表有病者,脈當浮大,今脈反沉遲,故知愈也。(望以觀其形證,問以知其所苦,脈以別其表裡。病苦發熱身疼,邪在表也。

當臥不安,而脈浮數。今病人自臥而脈沉遲,表邪緩也,是有里而無表證,則知表邪當愈也。觀子:陽病得陰脈者死,何以此得沉遲之脈,反屬當差?曰:陽病陰脈死者,以未服湯藥,未得汗之前而言。是病脈相反,裡氣已壞,故主死。此乃指發熱身疼已罷之後而言。政所謂凡服湯,數動更遲,初躁後靜之脈也。

邪退正復,安得不愈。一為未汗之先,一為既汗之餘,觀者毋忽諸。)假令病人云,腹內卒痛,病人自坐。師到,脈之浮而大者,知其差也。何以知之?表裡有病者,脈當沉而細,今脈浮大,故知愈也。(腹痛者,裡寒也,痛甚則不能起,而脈沉細。今病人自坐,而脈浮大者,裡寒散也。

是有表而無里證也,則知里邪當愈。是望證、問病、切脈,三者而得之,可謂十全之醫矣。《針經》曰:知一為上,知二為神,知三神明矣。三陽曰:腹痛所因不同,亦有其脈自浮而大者,必自坐方愈。)師曰:病家人來請云,病人發熱煩極。明日師到,病人向壁臥,此熱已去也。

設令脈下和,處言已愈。(發熱煩極,則不能靜臥。今向壁靜臥,知熱已去。)設令向壁臥,聞師到不驚,起而盻視者,若三言三止,脈之嚥唾者,此詐病也。設令脈自和,處言此病大重,當須服吐藥,針灸數十百處,乃愈。(詐病者,非善人。以言恐之,使其畏懼則愈。醫者,意也。

其斯之謂歟!)師持脈,病人欠者,無病也。陽引而上,陰引而下,陰陽相引,故欠。陰陽不相引,則病。陰陽相引,則和。是欠者為無病也。)脈之呻者,病也。(呻,為呻吟之聲,身有所苦則然。)言遲者,風也。(風客於中,則經絡急,舌強難運也。健曰:中風痰塞,每見是脈。

)搖頭言者,里痛也。(里有病欲言,則頭為之動搖。)行遲者,表強也。(表強者,由經絡引急,而行動不利。健曰:風寒之初,邪在表,則四肢酸重,而步履難也。)坐而伏者,短氣也。(短氣者,里不和也,故坐而喜伏。)坐而一腳者,腰痛也。(《內經》:腰者,身之大關節。

腰痛,則關節不利故坐一腳,以緩腰中之痛耳。)裡實護腹如懷卵物者,心痛也。(心痛,則不能伸仰。護腹,得按其痛。健曰:心居膻中之內,心君不受邪,犯則立死。此護腹如懷物,非心之地位,大抵是胃氣痛居多。)

白話文:

脈象來得慢而走得快的,代表體內陽氣不足而陰氣有餘,所以說是體內實在但體表虛弱。

有人問:高明的醫生看氣色就知道病情,中等的醫生問病情就知道,下等的醫生才把脈知道。我想聽聽這是怎麼說的?醫生回答:病人家屬來請醫生時說,病人發燒身體疼痛,自己躺在床上。醫生到後,把脈發現脈象沉而慢的,就知道病人快好了。為什麼呢?體表有病時,脈象應該是浮大,現在脈象反而沉慢,所以知道病要好了。(看氣色是觀察形體表象,問病情是了解病人哪裡不舒服,把脈是分辨病在體表還是體內。病人發燒身體疼痛,代表邪氣在體表。

應該是躺臥不安,而且脈象浮而快的。現在病人自己躺著而且脈象沉慢,代表體表的邪氣已經趨緩,是有體內的問題但沒有體表的症狀,就知道體表的邪氣快要好了。你看:陽性的病如果出現陰性的脈象就會死,為什麼這種情況得到沉慢的脈象,反而說是快好了呢?回答:陽性的病出現陰性的脈象會死,指的是還沒有服用湯藥,還沒有發汗之前的情況。那時的病和脈象是相反的,體內氣機已經損壞,所以會死。而現在指的是發燒身體疼痛的症狀已經過去之後的情況。這就是所說的,凡是服用湯藥後,脈象會從快動轉為慢動,從最初的躁動不安轉為後來的安靜平穩。

邪氣退去正氣恢復,怎麼會不好呢?一個是指還沒發汗之前,一個是指發汗之後,觀察的人不要忽略了這些細微差別。如果病人說,肚子突然很痛,自己坐著。醫生到了,把脈發現脈象浮大的,就知道病人快好了。為什麼呢?體表和體內都有病時,脈象應該是沉而細的,現在脈象浮大,所以知道病要好了。(肚子痛是體內寒邪引起的,痛得很厲害就不能起身,而且脈象沉細。現在病人自己坐著,而且脈象浮大,代表體內的寒邪已經消散。

是有體表的問題但沒有體內的症狀,就知道體內的邪氣快要好了。這是通過看氣色、問病情、把脈這三方面來判斷,可以稱得上是十全的醫生了。《針經》說:知道一方面的是上等,知道兩方面的是神醫,知道三方面就是神明了。《三陽》說:肚子痛的原因不同,也有脈象自己浮大的,一定是能坐起來才好的。)醫生說:病人家屬來請醫生說,病人發燒煩躁不安。第二天醫生到,病人卻背對牆壁躺著,這代表熱已經退了。

如果脈象平和,就可以說病快好了。(發燒煩躁不安,就不能安靜躺著。現在背對牆壁安靜躺著,就知道熱已經退了。)如果背對牆壁躺著,聽到醫生來了也不驚慌,起身看醫生,但說話三句停頓三下,脈象卻是像吞口水一樣的,這是假裝生病。如果脈象平和,反而說這個病很嚴重,應該要服用催吐藥,針灸幾十甚至上百處,才會好。(假裝生病的人,不是善人。用話來嚇唬他,讓他感到害怕就會好。醫生,是用心去判斷的。

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!)醫生把脈時,病人打呵欠,這是沒有病。陽氣向上走,陰氣向下走,陰陽相互吸引,所以會打呵欠。陰陽不相互吸引,就會生病。陰陽相互吸引,就會平和。所以打呵欠是沒有病的表現。)脈象沉吟,是有病的表現。(沉吟是呻吟的聲音,身體不舒服才會這樣。)說話遲鈍,是風邪入侵的表現。(風邪侵入體內,經絡會緊張,舌頭會僵硬難以活動。有人認為:中風痰塞,常常會出現這種脈象。)

搖頭說話,是體內疼痛的表現。(體內有病想說話,頭部就會動搖。)走路遲緩,是體表僵硬的表現。(體表僵硬,是因為經絡緊張,行動不方便。有人認為:風寒剛開始時,邪氣在體表,四肢會酸重,走路會困難。)坐著喜歡趴伏,是氣短的表現。(氣短是體內不和諧引起的,所以坐著喜歡趴伏。)坐著抬起一隻腳,是腰痛的表現。(《內經》說:腰是身體的大關節。

腰痛,關節活動就不靈活,所以會抬起一隻腳,來緩解腰部的疼痛。)體內有實邪而護著肚子,就像懷著東西一樣,是心痛的表現。(心痛,就不能伸直身體。護著肚子,是按著疼痛的地方會舒服一些。有人認為:心在膻中穴裡面,心君不受邪,一受邪就會馬上死亡。這裡說的護著肚子像懷著東西,並不是心臟的位置,大多是胃氣痛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