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傷寒直指》~ 《傷寒直指》卷十 (19)
《傷寒直指》卷十 (19)
1. 陽明經
(防己黃耆湯、梔子柏皮湯。)身黃脈沉結,少腹硬,小便自利,如狂,畜血也。(抵當湯。)
陽明瘀熱在裡,身必發黃。(麻黃連軺赤小豆湯。)身黃髮熱。(梔子柏皮湯。)陽明中風,脈弦浮大,短氣腹滿,脅及心痛,鼻乾不得汗,嗜臥,一身及面目悉黃,小便難,潮熱噦。(小柴胡湯、麻黃湯。)陽明病,被火,額上微汗,小便不利,必發黃。(五苓散加山梔、茵陳。
)陽明脈遲,食飽微煩,頭眩,小便難,欲作谷疸,下之腹滿如故。(谷疸湯,五苓加茵陳。)陽明無汗,小便不利,心中懊憹,必發黃。(五苓加茵陳。)
往來寒熱,一身盡黃。(小柴胡加梔子。)身黃脅痛,小便難。(未下,宜柴胡,下後,忌柴胡。)
濕家一身盡痛,小便不利,發熱,色如熏黃。(五苓散。)小便自利,(朮附湯。)身煩痛,(麻黃湯加蒼朮。)脈浮身重,汗出惡風。(防己黃耆湯。兼善:或謂傷寒發黃,惟陽明與太陰有之,小便利者,不發黃,何也?蓋黃為土之正色,以太陰與陽明俱屬土,故黃也。凡外不得汗,里不得小便,脾胃為熱所蒸,則色現於外而黃。
若小便利者,熱不能畜,不變黃也。其別經發黃者,亦由脾胃之土受邪故也。熱雖內盛,若有自汗,小便利,即不能發黃。其但頭汗,身無汗,劑頸而還,及小便不利,渴飲水漿,為瘀熱在裡,必發黃矣。南陽:白虎證亦身熱煩渴引飲,小便不利,何以不發黃?曰:白虎與發黃證相近,遍身汗出,為熱越,白虎證也。頭面汗,頭以下無汗,熱不得越,發黃證也。
濕在裡不散,熱畜於脾胃,腠理不開,瘀熱與宿谷相薄,鬱蒸不化,故發黃。其濕氣勝則如熏,熱氣勝則如橘。全善:身黃小腹不硬,其人不狂,大便不黑,雖小便利,非畜血也。其為證有三,一者梔子柏皮湯,二者麻黃連軺赤小豆湯,皆治身黃。小便利而身不疼者,海藏所謂干黃是也。
三者桂枝附子湯,或去桂白朮湯,皆治身黃小便利,而一身盡痛者,《活人》所謂中濕是也。海藏:熏黃,濕病也,一身盡痛;橘子黃,熱病也,一身不痛。熏黃,陰黃也;橘子黃,陽黃也。)
發斑
斑者,胃經熱毒也。下之太早,熱邪乘虛入胃,乃致發斑;下之太遲,熱氣留於胃中不散,亦令發斑。或服熱藥多者,亦發斑。胃主肌肉,故微微隱起,實無頭粒,小者如芝麻,大者如芡實,輕者如星布,重者如錦紋。鮮紅者為胃熱,易治;紫者,為熱盛難治;黑者,為胃爛必死。
斑有六證,一曰傷寒,二曰時氣,三曰溫毒,四曰陽毒,五曰內傷寒,六曰陰證。此外有發疹,頗類斑證。但疹屬肺熱,肺主皮毛,故有頭粒尖起。惟癮疹亦如錦紋,而無頭粒,尤為難辨。然疹為肺證,必有鼻塞、流涕、咳嗽、聲重為異耳。疹脈多浮大,斑脈多洪數。疹多發於病之首,斑多發於病之尾。
白話文:
陽明經
(防己黃耆湯、梔子柏皮湯)身體發黃,脈象沉而結滯,小腹部僵硬,小便卻正常,精神狂躁,這是體內有瘀血的現象。(抵當湯)
陽明經的熱瘀積在體內,身體一定會發黃。(麻黃連軺赤小豆湯)身體發黃並伴隨發熱。(梔子柏皮湯)陽明經中風,脈象呈現弦浮而大,呼吸短促,腹部脹滿,胸脅和心臟部位疼痛,鼻腔乾燥無法出汗,喜歡躺著,全身和臉部都呈現黃色,小便困難,並且有潮熱和噁心想吐的症狀。(小柴胡湯、麻黃湯)陽明病,因為使用火療,額頭微微出汗,小便不順暢,一定會發黃。(五苓散加山梔、茵陳)
陽明經的脈象遲緩,吃飽後感到微微煩躁,頭暈,小便困難,這是即將出現穀疸的現象,如果用瀉下的方式治療,腹脹的症狀仍然沒有改善。(穀疸湯,五苓散加茵陳)陽明經沒有汗,小便不順暢,心中煩悶不安,一定會發黃。(五苓散加茵陳)
時冷時熱,全身都發黃。(小柴胡湯加梔子)身體發黃,胸脅疼痛,小便困難。(未用瀉法,應使用柴胡治療;用過瀉法,則不宜使用柴胡治療。)
濕氣引起的全身疼痛,小便不順暢,發熱,膚色呈現像被煙燻過的黃色。(五苓散)小便順暢。(朮附湯)身體煩躁疼痛。(麻黃湯加蒼朮)脈象浮在表面,身體感覺沉重,出汗並且怕風。(防己黃耆湯。兼善:有人認為傷寒發黃,只有陽明經和太陰經會發生,小便順暢就不會發黃,這是為什麼呢?因為黃色是土的本色,而太陰經和陽明經都屬土,所以會發黃。凡是體表無法出汗,體內小便不順暢,脾胃受到熱氣蒸騰,膚色就會呈現黃色。
如果小便順暢,熱氣無法蓄積,就不會變黃。其他經脈發黃,也是因為脾胃之土受到邪氣侵襲的緣故。即使體內熱氣很盛,如果能夠自然出汗,小便順暢,就不會發黃。如果只有頭部出汗,身體其他部位沒有汗,汗只到脖子就停止,以及小便不順暢,口渴想喝水,這是體內有瘀熱的現象,一定會發黃。南陽:白虎證也會發熱煩渴想喝水,小便不順暢,為什麼不會發黃呢?因為白虎證和發黃證雖然相似,但白虎證是全身出汗,是熱氣向外散發的現象;而發黃證只有頭面出汗,身體其他部位沒有汗,熱氣無法向外散發。
濕氣在體內無法散去,熱氣積蓄在脾胃,皮膚的毛孔無法打開,瘀熱與宿食互相擠壓,鬱積蒸發不化,所以會發黃。濕氣比較盛就會像被煙燻過一樣,熱氣比較盛就會像橘子的黃色。全善:身體發黃,小腹部不僵硬,這個人沒有精神狂躁的現象,大便顏色不黑,即使小便順暢,也不是體內有瘀血的現象。這種情況有三種證型:第一種是梔子柏皮湯,第二種是麻黃連軺赤小豆湯,都是治療身體發黃的。小便順暢而身體不痛,這是海藏所說的「乾黃」。第三種是桂枝附子湯,或是去除桂枝的白朮湯,都是治療小便順暢而全身疼痛的發黃症狀,這是《活人》所說的「中濕」。海藏:像被煙燻過的黃色,是濕病,全身疼痛;像橘子的黃色,是熱病,全身不痛。像被煙燻過的黃色,是陰黃;像橘子的黃色,是陽黃。)
發斑
發斑,是胃經的熱毒所致。太早使用瀉法,熱邪會趁虛進入胃部,導致發斑;太晚使用瀉法,熱氣會停留在胃中無法散去,也會導致發斑。或是服用太多熱藥,也會發斑。胃主導肌肉,所以發斑會微微隆起,沒有頭粒,小的像芝麻,大的像芡實,輕微的像星星散布,嚴重的像錦緞的紋路。鮮紅色的發斑是胃熱,比較容易治療;紫色的發斑是熱盛,比較難治療;黑色的發斑是胃已經腐爛,一定會死亡。
發斑有六種證型:第一種是傷寒,第二種是時氣病,第三種是溫毒,第四種是陽毒,第五種是內傷寒,第六種是陰證。此外還有發疹,和發斑很相似。但發疹是肺熱引起的,肺主導皮膚和毛髮,所以疹子會有突起的頭粒。只有隱疹也像錦緞的紋路,卻沒有頭粒,特別難以辨別。但疹子是肺部的疾病,一定會有鼻塞、流鼻涕、咳嗽、聲音沙啞等不同之處。疹的脈象多為浮大,斑的脈象多為洪數。疹子多在發病初期出現,斑疹多在發病後期出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