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傷寒直指》~ 《傷寒直指》卷十 (10)

回本書目錄

《傷寒直指》卷十 (10)

1. 陽明經

不得臥

不得眠者,陽明病也。胃不和,則臥不安。或因汗下而心血虧損,或因煩熱而轉輾不寧,或因瘥後餘熱未盡,陰氣未復,皆令人不得眠也。正病不得眠者,陽明也。少陰當但欲寐,不得臥者,緣陽氣入少陰,非少陰正病也。不得眠者,皆熱證,其太陽汗下後,晝日煩躁不得眠,用乾薑附子湯。

蓋復其汗下所亡之陽,非治不眠也。不得眠為常證,然少陰脈沉細自利,煩躁不得眠者死。傷寒發熱下利厥逆,煩躁不得臥者死。俱正氣弱,陽不復也。

太陽病二三日不能臥,但欲起,心下必結,脈微弱者寒也。(桂枝加厚朴杏子湯。)下後復汗,晝日煩躁不得眠,夜安靜,不嘔不渴,無表證,脈沉微,身無大熱。(乾薑附子湯。)汗吐下後,虛煩不得眠,心中懊憹。(梔子豉湯。)下後心煩腹滿,臥起不安。(梔子厚朴湯。

)發汗後,胃中乾燥不得眠。(欲飲水,少少與之愈。)脈浮,火迫劫之,亡陽驚狂,起臥不安。(桂枝去芍藥,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。)衄家不可汗,汗則額上陷,脈緊急,直視不能胸,不眠。(黃芩芍藥湯。)

身熱目痛,鼻乾不得臥,尺寸脈長,陽明標病也。(葛根解肌湯。)脈洪數,自汗,表裡俱熱,煩渴飲水,不得眠。(人參白虎合解毒湯。)中風脈浮緊,咽燥口苦喘滿,發熱汗出,不惡寒,惡熱,身重,加燒針,怵惕煩躁不眠。(梔子豉湯。)小便不利,大便乍難乍易,微熱喘冒不能臥,有燥屎也。(大承氣湯。)

少陽發熱口苦,心煩不得眠。(小柴胡加黃連、梔子,虛弱人加麥冬、棗仁。)

少陰三日以上,心煩不得臥。(黃連阿膠湯。)少陰下利,六七日咳而嘔,渴,心煩不得眠。(豬苓湯。)

脈浮數,身疼無汗,煩躁不得眠。(麻黃湯。)傷寒大熱,乾嘔,呻吟錯語,不得眠。(黃連解毒湯。)汗後脈浮數,煩渴不眠,小便不利。(五苓散。)脈數大。(人參白虎湯、竹葉石膏湯。)汗下後,虛煩不得眠。(加味溫膽湯、梔子烏梅丸、硃砂安神丸。)汗出脈虛,不得眠。

(小建中湯。節庵:凡陽盛陰虛,則不得眠。蓋夜以陰為主,陰氣盛,則目閉而安臥,若為陽所勝,終夜煩擾不寧也。汗出鼻乾不得臥者,邪在表也。有燥屎大熱錯語,及大汗出,胃中汁干,不得眠者,邪在裡也。所謂胃不和,則臥不安,治宜澈熱和胃也。咳而嘔,煩悶不得眠者,停水也。

少陰病不得眠者,熱煩於內,宜扶陰散熱也。瘥後不得眠者,熱氣未散,與諸陽相併,陰氣未復也。汗下太過,陽氣暴虛,而不得眠者,若無熱證,宜姜附退陰復陽也。士材:心為丙丁之主,邪火炎灼,則神不休息,魂氣飛揚,不能歸肝而不臥;脈大則血亡,心主血,故不得臥。健曰:大汗,則心液耗散,亦不得臥。

白話文:

陽明經

睡不著覺,這是陽明病。胃氣不調和,就會睡不安穩。有時是因為發汗或瀉下而導致心血虧損,有時是因為煩躁發熱而翻來覆去睡不著,有時是病癒後餘熱未清,陰氣還沒恢復,這些都會讓人睡不著。如果是疾病本身導致睡不著,那就是陽明病。少陰病應該是只想睡覺,如果睡不著,那是因為陽氣進入少陰,並不是少陰病的本質。睡不著覺,通常是熱證,如果是太陽病發汗後,白天煩躁睡不著,可以用乾薑附子湯。

這是為了恢復發汗時流失的陽氣,並不是治療失眠的。睡不著是常見的症狀,但如果是少陰病脈象沉細,伴隨腹瀉,煩躁睡不著,這是危險的。傷寒發燒、腹瀉、四肢冰冷,煩躁睡不著,也是危險的,這些都是正氣虛弱,陽氣無法恢復的表現。

太陽病兩三天睡不著,只想起來,胸口一定有結塊,脈象微弱的,是寒證。(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湯)。瀉下後又發汗,白天煩躁睡不著,晚上安靜,沒有嘔吐口渴,沒有表證,脈象沉微,身上沒有明顯發熱(用乾薑附子湯)。發汗、嘔吐或瀉下後,感到虛煩睡不著,心中煩悶(用梔子豉湯)。瀉下後心煩腹脹,躺下坐起都不舒服(用梔子厚朴湯)。

發汗後,胃中乾燥睡不著(可以少量飲水就會好)。脈象浮,火邪逼迫導致陽氣耗散,出現驚狂,坐立不安(用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)。有鼻血的人不能發汗,發汗會導致額頭凹陷,脈象急促,眼睛直視,無法平躺,睡不著(用黃芩芍藥湯)。

身體發熱眼睛痛,鼻子乾燥睡不著,寸脈和尺脈都較長,這是陽明經表面的症狀(用葛根解肌湯)。脈象洪大且急促,自己出汗,表裡都有熱,煩渴想喝水,睡不著(用人參白虎湯合解毒湯)。中風脈象浮緊,咽喉乾燥口苦氣喘胸悶,發熱出汗,不畏寒反而怕熱,身體沉重,加上燒針,會出現驚慌煩躁睡不著(用梔子豉湯)。小便不順暢,大便時而困難時而容易,稍微發熱氣喘無法躺臥,這是因為有燥屎(用大承氣湯)。

少陽病發熱口苦,心煩睡不著(用小柴胡湯加黃連、梔子,體虛的人加麥冬、棗仁)。

少陰病三天以上,心煩睡不著(用黃連阿膠湯)。少陰病腹瀉,六七天咳嗽嘔吐,口渴,心煩睡不著(用豬苓湯)。

脈象浮數,身體疼痛無汗,煩躁睡不著(用麻黃湯)。傷寒高熱,乾嘔,呻吟胡言亂語,睡不著(用黃連解毒湯)。發汗後脈象浮數,煩渴睡不著,小便不利(用五苓散)。脈象急促而大(用人參白虎湯、竹葉石膏湯)。發汗或瀉下後,虛煩睡不著(用加味溫膽湯、梔子烏梅丸、硃砂安神丸)。出汗後脈象虛弱,睡不著(用小建中湯)。節庵認為:凡是陽氣旺盛陰氣虛弱,就會睡不著。夜晚陰氣為主,陰氣旺盛,眼睛就會閉上安睡,如果被陽氣所壓制,就會整夜煩躁不安。出汗鼻子乾燥睡不著,是邪氣在表。有燥屎,高熱胡言亂語,或大汗淋漓,胃中津液乾涸,睡不著,是邪氣在裡。所謂胃氣不和,就會睡不安穩,應該清熱和胃。咳嗽嘔吐,煩悶睡不著,是停水所致。

少陰病睡不著,是體內熱邪煩擾,應該滋陰散熱。病癒後睡不著,是熱氣還沒散盡,和各種陽氣相互影響,陰氣還沒恢復。發汗或瀉下太過,導致陽氣突然虛弱,睡不著,如果沒有熱證,應該用薑附來溫陽恢復陽氣。士材認為:心屬火,邪火旺盛,神就不會安息,魂氣飛揚,無法歸於肝臟而睡不著;脈象大表示血氣耗損,心主血,所以睡不著。健認為:大汗淋漓,心液耗散,也會睡不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