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傷寒直指》~ 《傷寒直指》卷十 (3)

回本書目錄

《傷寒直指》卷十 (3)

1. 發熱

(小柴胡湯。)風濕相搏,骨節痛,短氣小便不利,身微腫,自汗惡風。(甘草附子湯。)

惡寒

寒邪客於營衛,故惡寒。身雖熱不欲去衣,由陰氣上入陽中,或陽微,或風虛相搏所致也。惡寒一切屬表,雖里證悉具,而微惡寒者,亦表未解,當先解其外。俟不惡寒,方可攻裡。然雖屬表,亦有虛實之分,汗出惡寒,為表虛,宜解肌。無汗惡寒,為表實,可發汗。若無熱惡寒,脈沉細,陰證也,宜溫里治之。

太陽發熱,無汗惡寒。(麻黃湯。)中風自汗惡寒。(桂枝湯。)中風脈浮緊,發熱惡寒,身痛無汗,煩躁。(大青龍湯。)八九日如瘧,熱多寒少,脈浮緩,(欲愈。)脈微而惡寒,陰陽俱虛也。(不可更汗、吐、下。)發熱惡寒,熱多寒少,脈微弱,無陽也,不可更汗。

(桂枝二越婢一湯。)脈浮自汗,小便數,心煩,腳攣急微惡寒。(誤與桂枝必厥,宜桂枝附子湯。)五六日,頭汗出,微惡寒,心下滿,手足冷,不欲食,便硬,脈細,為陽微結,有表復有里也。(小柴胡湯。)六七日,發熱微惡寒,支節煩疼,微嘔,心下支結。(柴胡桂枝湯。

)發汗病不解,反惡寒,虛故也。(芍藥附子甘草湯。)下後復汗,振寒,脈微細,內外俱虛也。(當歸四逆湯,真武湯。)下後脈促胸滿,微惡寒。(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。)大下復汗,心下痞,惡寒,表未解也,不可先攻痞。(解表,桂枝湯。攻痞,大黃黃連瀉心湯。)心下痞,復惡寒汗出。

(附子瀉心湯。)

陽明脈遲,汗出多,微惡寒。(桂枝湯。)陽明中風,口苦咽乾,腹滿喘,發熱惡寒,脈浮緊。(小柴胡加葛根。)陽明汗多,微發熱,惡寒,外未解也。其熱不潮,未可與大承氣,若腹大滿不通,(小承氣微和之。)

少陽頭汗出,微惡寒。(小柴胡加桂枝。)

少陰無熱惡寒。(理中湯、四逆湯。)下利惡寒而蜷。(四逆湯、真武湯、小建中湯。)大汗出,熱不去,內拘急,四肢疼,下利厥逆惡寒。(四逆湯。)

陽明背微惡寒,口燥渴心煩。(白虎加人參湯。)

少陽口中和,背惡寒。(附子湯。)

少陰惡寒,身蜷而利,手足逆冷者,不治。四逆惡寒,身蜷脈不至,不煩而躁者死。(損庵:太陽病在表,故惡寒。少陽半表半裡,故微惡寒。陽明在裡,本不惡寒,或惡寒者,與太陽合病也。三陰惟少陰有惡寒之證。然少陰惡寒,亦有二。發於陰者,無熱而惡寒,宜溫之,理中、四逆類。

若下利惡寒而蜷,手足溫者,小建中類。惡寒而蜷,時自煩,欲去衣被,陽氣將復。《活人》云:宜大柴胡。趙氏謂宜溫散陰邪,導引真陽,汗出而解。若下之,不能解表,反虛其里,惡寒之邪內陷矣。雖脈浮滑,內實,亦未可遽用大柴胡,必先解表,使惡寒證罷,而後用之。

白話文:

發熱

風濕病邪互相搏擊,導致關節疼痛,呼吸短促,小便不順暢,身體輕微浮腫,而且容易流汗、怕風。(治療可以用小柴胡湯。)

怕冷

這是因為寒邪侵入身體的營衛之氣,所以會怕冷。身體雖然發熱,卻不想脫衣服,這是因為陰氣侵入陽氣之中,或是陽氣虛弱,或是風邪和虛弱之氣互相搏擊所導致。一切怕冷的症狀都屬於表證,即使體內有其他疾病,只要稍微怕冷,都表示表證還沒解除,應該先解決表證。等不怕冷了,才可以治療體內的疾病。雖然說怕冷屬於表證,但也有虛實之分。流汗後怕冷是表虛,應該用解肌的方法治療;沒有流汗卻怕冷是表實,可以用發汗的方法治療。如果沒有發熱卻怕冷,而且脈象沉細,這是陰證,應該用溫裡的方法治療。

太陽病發熱,沒有流汗而且怕冷。(治療可以用麻黃湯。)中風後自己會流汗而且怕冷。(治療可以用桂枝湯。)中風後脈象浮緊,發熱怕冷,身體疼痛而且沒有流汗,還會煩躁。(治療可以用大青龍湯。)病了八九天,像瘧疾一樣,發熱的時間多而怕冷的時間少,脈象浮緩(表示快要痊癒了)。脈象微弱而且怕冷,這是陰陽都虛的表現(不能再用發汗、催吐、瀉下的方法治療)。發熱而且怕冷,發熱的時間多而怕冷的時間少,脈象微弱,這是陽氣虛弱的表現,不能再用發汗的方法治療。

(治療可以用桂枝二越婢一湯)脈象浮而且自己會流汗,小便次數多,心煩,腳抽筋而且稍微怕冷。(如果誤用了桂枝湯,一定會導致厥逆,應該用桂枝附子湯治療。)病了五六天,頭部會流汗,稍微怕冷,胸口覺得滿悶,手腳冰冷,不想吃東西,大便硬,脈象細,這是陽氣虛弱而且體內有結塊的表現,既有表證也有裡證。(治療可以用小柴胡湯。)病了六七天,發熱稍微怕冷,四肢關節煩躁疼痛,輕微嘔吐,胸口有支撐和結塊的感覺。(治療可以用柴胡桂枝湯。)

發汗治療後病沒有好,反而怕冷,這是因為身體虛弱的緣故。(治療可以用芍藥附子甘草湯。)瀉下治療後又發汗,身體發抖怕冷,脈象微弱,這是內外都虛的表現。(治療可以用當歸四逆湯或真武湯。)瀉下後脈象急促,胸口滿悶,稍微怕冷。(治療可以用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。)大量瀉下後又發汗,胸口痞塞,怕冷,這是表證還沒有解除,不能先治療痞塞。(應該先用桂枝湯解除表證,再用大黃黃連瀉心湯治療痞塞。)胸口痞塞,又怕冷而且流汗。(治療可以用附子瀉心湯。)

陽明病脈象遲緩,流汗多,稍微怕冷。(治療可以用桂枝湯。)陽明病中風,口苦咽乾,腹部脹滿呼吸急促,發熱怕冷,脈象浮緊。(治療可以用小柴胡加葛根。)陽明病流汗多,稍微發熱,怕冷,這是表證還沒解除。如果發熱不呈潮熱,不能使用大承氣湯,如果腹部脹滿不通暢(可以用小承氣湯稍微調和)。

少陽病頭部會流汗,稍微怕冷。(治療可以用小柴胡加桂枝。)

少陰病沒有發熱而且怕冷。(治療可以用理中湯或四逆湯。)腹瀉怕冷而且身體蜷縮。(治療可以用四逆湯、真武湯或小建中湯。)大量流汗,發熱沒有退去,體內拘急,四肢疼痛,腹瀉而且手腳冰冷怕冷。(治療可以用四逆湯。)

陽明病背部稍微怕冷,口乾舌燥而且心煩。(治療可以用白虎加人參湯。)

少陽病口中感覺平和,背部怕冷。(治療可以用附子湯。)

少陰病怕冷,身體蜷縮而且腹瀉,手腳冰冷,這是無法治癒的。四肢冰冷怕冷,身體蜷縮而且脈象微弱,不煩躁卻躁動不安,這是死亡的徵兆。(損庵認為:太陽病是在表,所以會怕冷。少陽病是半表半裡,所以會稍微怕冷。陽明病是在裡,本來不會怕冷,如果怕冷,就是和太陽病合併發作。三陰病只有少陰病有怕冷的症狀。而且少陰病的怕冷又分兩種:如果是由陰邪引起的,沒有發熱而怕冷,應該用溫補的方法治療,像理中湯、四逆湯之類。如果腹瀉怕冷而且身體蜷縮,手腳溫暖,可以用小建中湯之類。怕冷而且身體蜷縮,時而感到煩躁,想脫去衣被,這是陽氣將要恢復的表現。《活人書》說:應該用大柴胡湯治療。趙氏認為應該用溫散陰邪,引導真陽的方法治療,流汗後就會好轉。如果用瀉下的方法,不能解除表證,反而會讓體內更加虛弱,怕冷的病邪就會侵入體內。雖然脈象浮滑,體內有實證,也不能馬上使用大柴胡湯,必須先解除表證,等怕冷的症狀消失後再使用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