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傷寒直指》~ 舌鑑總論 (4)

回本書目錄

舌鑑總論 (4)

1. 黃胎圖

舌根灰色而尖黃,雖比黑根少輕,如再一二日,亦黑也,難治矣。無煩躁,直視,脈沉有力者,速下之。

舌根白,尖黃,其色倒見,必少陽傳陽明。方陽明證多者,大柴胡;少陽證多者,小柴胡。如譫語煩躁者,調胃承氣。(健曰:白胎尚屬失表,不宜下,以葛根、白虎為妥。)

舌尖白根黃,乃表邪少,而里邪多也,天水涼膈合用。如陽明無汗,小便不利,心中懊憹,必發黃,茵陳蒿湯。

舌見根黃尖灰,土來侮火也。不吐不利,心煩而渴,胃中有鬱熱也,調胃承氣加黃連。

舌見根黃尖白而短硬,不燥不滑,但不能伸出,譫妄煩亂,此痰挾宿食,大承氣加生薑、半夏主之。(健曰:如食尚在胃而拒按者,宜消,未可下,以陷胸合平胃散。如或夾陰,寧與溫散,半夏湯加乾薑,未效,再投。恐下之,而致口噤,難治矣。)

少陽證罷,初見陽明裡證,故白胎變黃色而滑,兼失氣者,大柴胡下之。

舌黃而有黑滑者,陽明裡證具也,雖不幹燥,亦當下之。下後身涼脈靜生,大熱脈躁死。

舌胎老黃極而中有黑刺者,皆由失汗下所致。邪毒內陷已深,急下之,十可保一二。(健曰:下劑中,須加黃連。)

舌黃而脹短者,陽明胃經濕熱也。證必身黃,便秘煩躁,茵陳蒿湯。如大便利,五苓加茵陳、梔子、黃連。

以上申氏法。

舌見純紅,內有黑形如小舌者,乃邪熱結於裡也。君火熾盛,反兼水化,宜涼膈散、大柴胡湯下之。(健曰:二方須重用黃連,神清有胃者可治。若神昏脈微,無胃者難治。)

舌見紅色,尖見青黑色者,水虛火實,腎熱所致,宜竹葉石膏湯治火。(健曰:此亦須兼用黃連。)

舌見淡紅色,而中有一紅暈,沿邊皆純黑,乃餘毒遺於心包絡之間,與邪火鬱結,二火亢極,故有是證也,以承氣湯解之。(健曰:此亦宜加黃連。)

舌見純紅色,內有乾硬黑色,形如小長舌,而有刺者,此熱毒熾盛,堅結大腸,金受火制,不能平木也,急用調胃承氣湯下之。(健曰:此必重加黃連。)

舌見純黑,水剋火明矣。患此者,百無一治,故曰死現舌。(節庵:凡黑而芒刺者,必死。乃腎水克心火,熱毒入深,故十有九死,況純黑乎!健曰:欲救之,須辨乾溼,以論寒熱。觀立齋後案,便知治法。)

立齋云:鄭姓之戚,患傷寒得此舌,醫士曾禧謂當用附子理中湯。人咸驚駭,遂止。迨困甚治棺,曾往視之,謂用前藥有生理。其家既待其斃,棄從之,數劑而愈。大抵舌黑之證,有火極似水者,即杜學士所謂薪為黑炭者之意,宜涼膈散之類,以瀉其陽毒。有水來剋火者,即曾所療之人是也,宜理中湯以消陰翳。

又須以老生薑切平,擦其舌色稍退者可治;堅不退者不可治。(健曰:此水極似火之證也。)

白話文:

舌根呈現灰色,但舌尖卻是黃色的,雖然比舌根發黑的情況稍微輕微,但如果再過一兩天,舌根也會變黑,那就很難治了。如果沒有煩躁不安、只是眼睛直視前方、脈搏沉而有力,應該立即用瀉下的藥物治療。

舌根呈現白色,但舌尖卻是黃色的,而且黃色是從舌尖往舌根倒著出現,這表示病邪從少陽經傳到了陽明經。如果陽明經的症狀比較多,就用大柴胡湯;如果少陽經的症狀比較多,就用小柴胡湯。如果出現胡言亂語、煩躁不安的症狀,就用調胃承氣湯。 (李健說:舌苔發白還屬於病邪在表,不應該用瀉下的藥物,用葛根、白虎湯比較合適。)

舌尖呈現白色,但舌根卻是黃色的,表示表邪較少,而裡邪較多,可以用天水散和涼膈散合用。如果陽明經的症狀出現無汗、小便不利、心中煩悶等情況,很可能會出現黃疸,應該用茵陳蒿湯。

舌根呈現黃色,但舌尖卻是灰色的,這表示脾土的病邪反過來欺侮心火。如果沒有嘔吐也沒有腹瀉,卻感到心煩而且口渴,表示胃中有鬱積的熱,應該用調胃承氣湯加上黃連來治療。

舌根呈現黃色,但舌尖卻是白色、短而僵硬,不乾燥也不滑膩,只是不能正常伸出來,而且出現胡言亂語、煩躁不安的症狀,這是痰挾帶宿食的表現,應該用大承氣湯加上生薑、半夏來治療。(李健說:如果食物還積在胃中,而且按壓會感到不舒服,應該先用消食的藥物,不宜用瀉下的藥物,可以用陷胸湯合併平胃散。如果還夾雜陰寒,寧可用溫散的藥物,用半夏湯加上乾薑,如果沒有效果,再考慮用瀉下的藥物。怕用瀉下的藥物,反而會導致口噤,難以治療。)

少陽經的病症結束,剛開始出現陽明經的裡證,所以原本的白苔變成黃色且滑膩,並且出現排氣不順的症狀,可以用大柴胡湯瀉下。

舌苔黃色且有黑色滑膩的苔,表示陽明經的裡證很嚴重,即使舌頭不乾燥,也應該用瀉下的藥物治療。如果用瀉下藥後身體轉涼、脈搏平靜,表示病有好轉;如果用藥後身體發熱、脈搏急促,表示病情危險。

舌苔呈現老黃色,而且中間有黑色的突刺,都是因為沒有及時發汗或過度瀉下所導致。邪毒已經深入體內,應該趕快用瀉下藥物治療,或許可以保住一兩條性命。(李健說:在瀉下藥中,必須加上黃連。)

舌苔黃色且腫脹短縮,表示陽明胃經有濕熱。一定會出現身體發黃、便秘、煩躁等症狀,可以用茵陳蒿湯。如果已經腹瀉,可以用五苓散加上茵陳、梔子、黃連。

以上是申氏的方法。

舌頭呈現純紅色,而且裡面有像小舌頭一樣的黑色形狀,表示邪熱積聚在體內。心火過於旺盛,反而影響了水液的代謝,應該用涼膈散、大柴胡湯來瀉下。(李健說:這兩方都要重用黃連,如果患者神智清醒,胃氣還在,就可以治療。如果神志昏迷,脈搏微弱,胃氣虛弱,就很難治療了。)

舌頭呈現紅色,但舌尖卻呈現青黑色,這是水液虧虛,火熱過盛,是腎熱所導致的,應該用竹葉石膏湯來清熱。(李健說:這也必須同時使用黃連。)

舌頭呈現淡紅色,但中間有一圈紅暈,邊緣卻是純黑色,表示殘餘的毒素遺留在心包絡之間,與邪火相互鬱結,導致火氣過於旺盛,才會出現這種情況,可以用承氣湯來解毒。(李健說:這也應該加上黃連。)

舌頭呈現純紅色,裡面有乾燥、堅硬、黑色的,像小長舌一樣,而且有突刺,這是熱毒過於旺盛,堅硬地結在大腸,金被火所剋制,不能平息肝木之氣,應該趕快用調胃承氣湯來瀉下。(李健說:這必須重用黃連。)

舌頭呈現純黑色,明顯是水寒之氣過盛,剋制了心火。得了這種情況,幾乎沒有治好的希望,所以說「死現舌」。 (節庵說:凡是舌頭呈現黑色而且有突刺的,一定會死亡。這是因為腎水剋制了心火,熱毒深入體內,所以十個人有九個會死,更何況是純黑色的舌苔!李健說:想要救治,必須分辨是乾燥還是濕潤,來判斷是寒證還是熱證。看看李東垣的醫案,就知道治療的方法了。)

李東垣說:有個姓鄭的親戚,得了傷寒出現了黑舌苔,醫生曾禧認為應該用附子理中湯。大家都覺得很驚訝,所以就停止用藥。等到病情很嚴重,準備後事時,曾禧去看了,認為用之前的藥可能還有救。他的家人既然已經等著他死了,就姑且聽從他的建議,用了幾劑藥就治好了。大概舌苔發黑的情況,有的是火熱過盛像水寒一樣的,就像杜學士說的「木柴燒成黑炭」的意思,應該用涼膈散之類的藥物,來瀉陽毒。有的是水寒之氣過盛來剋制心火的,就像曾禧治療的那個人一樣,應該用理中湯來消除陰寒。

還可以用老生薑切平,擦拭舌頭,如果舌苔顏色稍微退去,就還有救;如果擦拭後顏色沒有變化,就沒救了。(李健說:這是水寒之氣過盛,像火熱一樣的證候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