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傷寒直指》~ 舌鑑總論 (5)
舌鑑總論 (5)
1. 黃胎圖
金臺姜姓,患傷寒亦得此舌,手足厥冷,呃逆不止,眾醫猶作火治,幾致冤斃。判院吳仁齋,用附子理中湯而愈。夫醫之為道,有是病,必有是藥。附子療寒,其效可數。奈何世皆以為必不可用之藥,寧視人之死,而不救,不亦哀哉!至於火極似水之證,用藥得宜,效應不異,不可便謂百無一治,而棄之也。
健曰:純黑之舌,十難一生,必其人稟厚脈好,形證未憊,或可挽回。前二證活者,舌必滑黑,故用熱補以消陰翳也。若黑燥如鍋底者,須寒涼解其熱毒,攻下去其燥屎,庶可救也。予曾療常熟孫氏子,秋令時疫夾食。初患似瘧,無汗,第五日延視,舌白而中有乾黑胎五六瓣,左脅下瘧癖如茄,當臍動氣有形,燥矢拒按。乃與大柴胡下之,去黃沫一二行,無糞;再與調胃承氣,而轉氣全無。
予時往鄉,邑醫稱為陰虛,欲投薑、附不果,而進地黃湯類滋陰,病加甚。覆看,則神氣昏沉,臍腹更實矣。乃投小陷胸,加楂、芽、稜、蒁,芒硝軟堅,以消削之,四劑不減。予又往鄉,眾醫共詆予方,更擬參、耆溫補,曰非此不救矣,本家遑遽。予恰回覆診,大非其議,立案以闢群疑。
如前方,連進三服,忽寒戰發熱而作正瘧,舌現純黑,胸發白疹。遂與升麻柴胡湯,加大力子、蟬退、桔梗、木通、黃連、石膏、瓜蔞、枳實等投之,汗始微泄,而疹隱舌退。間日瘧又作,舌復純黑,疹發如前,汗方泄,舌旋退,疹覆沒。又間一日,瘧大作,疹大發,舌不黑,汗淋漓,瘧遂止,而癖已化,身涼神清,惟堅屎未出。仍投消堅潤燥之品,五劑,而下黑糞數丸,然後調胃健脾,半月而起。
此證緣夏暑內伏,復感時疫,誤進滋陰,邪伏不能發越。予用解肌攻削,其邪漸疏,直待瘧作而舌胎現,疹子發,癖化屎下,乃得獲生。若任其地黃、參、耆膠固,必致邪結正憊,而成冤案矣。於此可見舌法,為傷寒時氣之指南,如瞽者之明杖。表裡寒熱虛實,百病證驗,無所遁形。
是證猶賴脈象,始終洪滑有力,故病匝月,不食兩旬,雖神昏體瘦,而能療之。記此並知有淬現猝滅之純黑舌。
舌外淡紅,心淡黑者,如惡風,表未罷,雙解散、解毒湯相半微汗之,汗罷,急下之。如結胸煩躁,目直視,不治。無結胸,可治。
以上《金鏡錄》法。
《舌鑑》傷寒五七日,舌見黑胎者,最為危候。表證皆無此舌,如兩感一二日間見之,必死。若白胎上漸漸中心黑者,邪熱傳裡之候。紅舌上漸漸中心黑者,乃瘟疫傳變,壞證將至也。有純黑,有黑暈,有刺,有瓣,有瓣底紅,有瓣底黑。大抵尖黑輕,根黑重,全黑者,水極似火,火過炭黑,甚難救也。
舌中黑邊白而滑,表裡俱虛寒也。脈必微弱,證必畏寒,附子理中湯溫之。夏月過食生冷而見此,則宜大順散類。
白話文:
黃胎圖
有個姓姜的人,得了傷寒,舌頭也出現這種情況(指黃胎)。他手腳冰冷,打嗝不止,許多醫生都用火熱的藥物來治療,差點就冤枉地死掉了。後來,判院吳仁齋用附子理中湯才治好了他。醫學這門學問,有這種病,就一定有相應的藥。附子治療寒症,效果非常顯著。可是世人都認為附子是絕對不能用的藥,寧可看著病人死去也不去救治,這不是太可悲了嗎!至於那些看起來像火熱的病症,如果用藥得當,效果也是一樣的,不能就認為完全沒辦法醫治而放棄。
有個叫健的人說:舌頭完全變黑,這種情況十個病人很難救活一個,必須是病人身體底子好,脈象強勁,病情還沒有到非常虛弱的程度,才有可能救回來。前面說的兩個活下來的病人,他們的舌頭一定是滑溜溜的黑色,所以用溫熱的藥物來補身體,消除陰寒的症狀。如果舌頭黑而且乾燥,像鍋底一樣,就必須用寒涼的藥物來解熱毒,用瀉藥把乾燥的糞便排出來,或許還可以救活。我曾經治療過常熟孫家的孩子,在秋天得了季節性的傳染病,又吃了不消化的食物。剛開始發病的時候像瘧疾,不出汗,第五天請我看病,他的舌頭是白色的,中間有五六塊乾黑色的斑塊,左邊脅下有像茄子一樣的瘧疾形成的腫塊,肚臍附近有明顯的跳動,肚子裡很硬,按下去會感到痛。我就開了大柴胡湯讓他吃,拉出一些黃色的泡沫,沒有大便;再給他吃調胃承氣湯,但腸胃完全沒反應。
那時我去了鄉下,當地的醫生都說是陰虛,想用薑、附子但沒敢用,反而用了地黃湯之類的滋陰藥,病情更加嚴重了。我再去看的時候,病人精神昏沉,肚臍和肚子更加硬實了。我就用小陷胸湯,加山楂、麥芽、稜角、莪朮,再用芒硝來軟化硬塊,消食化積,吃了四劑,病情沒有好轉。我再去鄉下時,很多醫生都批評我的藥方,想要用人參、黃耆溫補,說不用這些就救不活了,病人家裡的人也都很慌張。我剛好回去複診,堅決反對他們的想法,就提出自己的看法,讓大家不再有疑慮。
我還是用之前的藥方,連續吃了三服,病人突然打冷顫發熱,像得了瘧疾一樣,舌頭變成純黑色,胸部出現白色的疹子。於是我就用了升麻柴胡湯,加牛蒡子、蟬蛻、桔梗、木通、黃連、石膏、瓜蔞、枳實等藥,吃了之後開始微微出汗,疹子消退,舌頭顏色也恢復正常。隔了一天,瘧疾又發作,舌頭又變成純黑色,疹子又像之前一樣出現,出了汗之後,舌頭的黑色又退去,疹子也消失。又過了一天,瘧疾發作得更厲害,疹子也大面積爆發,但舌頭不再是黑色,出了很多汗,瘧疾就停止了,腫塊也消除了,身體也涼了下來,精神也清醒了,只是大便還是很硬。於是我又用了消食潤燥的藥,吃了五劑,拉出了幾塊黑色的糞便,然後調理脾胃,半個月後,病人就起床了。
這個病是因為夏天暑氣潛伏在體內,又感染了季節性的傳染病,誤用了滋陰的藥,導致邪氣無法散發出去。我用了解表的藥物來解散肌膚,用攻下的藥物來削弱邪氣,使邪氣逐漸疏散,一直等到瘧疾發作,舌頭出現黑色,疹子爆發,腫塊消除,大便排出來,才得以活命。如果聽任那些醫生使用地黃、人參、黃耆這些黏膩的藥,一定會導致邪氣結聚,正氣衰竭,最後就變成冤案了。從這裡可以看出,觀察舌頭的方法,是判斷傷寒等疾病的重要依據,就像盲人的拐杖一樣。無論是表裡、寒熱、虛實,各種疾病的證狀都能顯現出來,無所遁形。
這個病能夠治好,還多虧了病人的脈象,一直都洪大滑利而且有力,所以病了一個月,不吃東西二十天,雖然精神昏沉,身體消瘦,但是還可以治好。記下這個案例,也讓人知道有突然出現又突然消失的純黑色舌頭。
舌頭外邊是淡紅色,中間是淡黑色,如果病人還怕冷,說明表面的病邪還沒有完全解除,要用雙解散和解毒湯,出一點點汗。汗出完後,要趕快用攻下的藥。如果有胸部結塊,煩躁,眼睛直視,就無法救治了。如果沒有胸部結塊,還可以治療。
以上是《金鏡錄》中的方法。
《舌鑑》記載,傷寒五到七天,舌頭出現黑色胎狀,是最危險的徵兆。一般的表證不會出現這種舌頭,如果是感冒一兩天就出現這種舌頭,一定會死。如果舌頭白色,中間慢慢變黑,是邪熱傳入裡面的徵兆。如果舌頭紅色,中間慢慢變黑,是瘟疫傳變,病情快要惡化的跡象。有的是純黑色,有的是黑色暈開,有的是帶刺,有的是像瓣狀,有的是瓣的底部紅色,有的是瓣的底部黑色。大體上來說,舌尖黑比較輕,舌根黑比較重,整個舌頭都黑了,就是水寒到了極點,看起來像火一樣,或者火熱到了極點,像碳一樣黑,很難救活了。
舌頭中間黑,邊緣是白色而且滑溜溜的,說明表裡都虛寒。脈象一定是微弱的,症狀一定是怕冷的,要用附子理中湯來溫補。如果是夏天吃了太多生冷的食物而出現這種情況,就應該用大順散之類的藥來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