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傷寒直指》~ 《傷寒直指》卷八 (21)
《傷寒直指》卷八 (21)
1. 《傷寒論》原方
亮宸:此治太陽隨經入腑,畜血豪堅之劑。故必桃仁以破其瘀,大黃以瀉其熱。但此硬滿與結胸者不同,此之發狂與如狂者不同,是必以水蛭、虻蟲蠕軟□血之物,因其性而用之,無堅不破,然後桃仁、大黃能奏功也。第二證脈泥結,視沉微又甚,而多一身黃。蓋血死而不行,不能榮華其身,故黃。
此方峻駃毒烈,若非畜血於下,不可輕用。宇泰:按玩在字,則邪氣為不傳於裡,非猶淺也。膀胱為太陽本經,曰熱在下焦,曰少腹硬,曰小便自利,皆膀胱之證,故結曰隨經瘀熱也。在裡二字,要看得活,非三陰之裡,乃膀胱之裡也。)
抵當丸第四十八
水蛭(二十個,熬),虹蟲(二十五個,去翅、足,熬),桃仁(二十個,去皮、尖),大黃(三兩),上四味,杵,分為四丸,以水一升,煮一丸,取七合服之。晬時當下血,若不下者,更服。(士材:畜血堅結,非輕緩之劑可療,必峻猛之藥方對證。以丸較湯,僅得三分之二,為稍緩也。)
大陷胸丸第四十九
大黃(半斤),葶藶(半升,熬),芒硝(半升),杏仁(半升,去皮、尖,熬黑),上四味搗篩二味,內杏仁、芒硝合研如脂,和散。取如彈丸一枚,別搗甘遂末一錢匕,白蜜二合,水二升,煮取一升,溫頓服之。一宿乃下,如不下,更服,取下為效。禁如藥法。(大黃、芒硝之苦鹹,所以下熱,葶藶、杏仁之苦甘,所以泄滿,甘遂取其直達,白蜜取其潤利,皆以下泄滿實也。吳氏:不用湯液而用丸者,湯主盪滌。
用大陷胸湯者,其從心下至少腹俱硬滿,三焦皆實,故用湯以蕩之。此惟上焦滿實,恐湯液中傷中下二焦之陰,故用丸以攻之。亮宸:此證高結於肺分,故能仰而不能俯,左右顧盼不得,曰項如柔痙狀也。然結近於肺,故用葶藶、杏仁,肺經氣分之劑,瀉胸中至高之氣。而後配以硝、黃之攻堅,甘遂之直達,蜜取其潤,丸取其緩,皆以結之高,故緩以攻之。
一宿乃下,亦以高故爾。)
大陷胸湯第五十
大黃(六兩,去皮),芒硝(一升),甘遂(一錢),上三味,以水六升,煮大黃取二升,去滓,內芒硝煮兩沸,內甘遂末,溫服一升。得快利,止後服。(大黃謂之將軍,苦能盪滌;芒硝一名硝石,咸能軟堅。夫間有遂,以通水也。甘遂若夫間之遂,其氣可以直達,透結陷胸,三物為名。
井田一夫所受,田間有通水之道,其名為遂。宇泰:結胸由邪在胸中,處身之高分,宜若可吐。然所謂結者,諸陽受氣於胸中,邪氣與陽氣相結,不能分解,壅於心下,為硬為痛,是邪正固結於胸,非虛煩膈實者比也。低者舉之,高者陷之,以平為正。結胸高邪,必陷下以平之,故曰陷胸也。
白話文:
《傷寒論》原方
這個方子是治療太陽經氣進入腑臟,導致血瘀積聚堅硬的藥劑。所以一定要用桃仁來破除瘀血,用大黃來瀉下熱邪。但這種硬滿的狀況與結胸不同,這種發狂的狀態也與其他發狂不同,所以一定要用水蛭、虻蟲這類能蠕動軟化血瘀的藥物,利用它們的藥性來使用,沒有什麼堅硬的瘀血是不能破除的,然後桃仁、大黃才能發揮作用。第二種情況的脈象沉滯結澀,看起來比脈沉微還嚴重,而且全身多半會發黃。這是因為血瘀死而不運行,無法滋養身體,所以才會發黃。
這個方子藥力強勁而且毒性猛烈,如果不是因為下焦有血瘀積聚,不可以輕易使用。我的理解是,仔細推敲文字,邪氣並沒有傳入到更深的內部,還不算太嚴重。膀胱是太陽經的本經,說熱在下焦,說少腹部堅硬,說小便能順利排出,這些都是膀胱的症狀,所以歸結為太陽經氣隨經絡的瘀熱。這裡說的「在裡」這兩個字,要靈活理解,不是指三陰經的內部,而是指膀胱的內部。
抵當丸第四十八
水蛭(二十個,炒過),虻蟲(二十五個,去掉翅膀和腳,炒過),桃仁(二十個,去掉皮和尖),大黃(三兩)。以上四味藥,搗成粉末,分成四丸。用水一升煮一丸,取七合服用。過一會兒應該會排出瘀血,如果沒有排出,再服一丸。(我的看法是,血瘀堅硬結實,不是輕緩的藥物可以治療的,必須要用藥力強勁的藥物才能對症。丸劑比湯劑藥力稍微緩和一些,只有湯劑的三分之二。)
大陷胸丸第四十九
大黃(半斤),葶藶子(半升,炒過),芒硝(半升),杏仁(半升,去掉皮和尖,炒黑)。以上四味藥,把葶藶子和杏仁搗碎過篩,把杏仁和芒硝一起研磨成膏狀,再和入藥粉中。取像彈丸一樣大小的一丸,另外搗碎甘遂末一錢,和入白蜂蜜二合,用水二升煮成一升,溫服。過一晚上應該會排出,如果沒有排出,再服一丸,以排出為止。服用禁忌和一般服藥相同。(大黃和芒硝的苦鹹,是用來瀉下熱邪;葶藶子和杏仁的苦甘,是用來疏泄滿悶。甘遂的作用是直接向下攻逐,白蜜的作用是潤滑通便。這些藥物都是用來攻下滿實的症狀。不用湯劑而用丸劑,是因為湯劑是蕩滌的藥物,力量太猛。)
用大陷胸湯的情況是,從心下到少腹部都堅硬脹滿,三焦都實邪,所以要用湯劑來盪滌。這個方子只是上焦滿實,擔心湯劑會傷到中下焦的陰氣,所以用丸劑來攻邪。我的理解是,這個證候是瘀結於肺部,所以病人會仰頭而不能低頭,左右轉頭困難,脖子像得了柔痙一樣。因為瘀結接近肺部,所以用葶藶子、杏仁這類肺經氣分的藥物,瀉掉胸中壅塞的氣。然後再配上芒硝、大黃這類攻堅的藥物,甘遂這類直達的藥物,用蜂蜜來潤滑,丸劑來緩和藥性,都是因為瘀結部位比較高,所以要緩慢地攻下。過一晚上才排出,也是因為瘀結的位置比較高的緣故。
大陷胸湯第五十
大黃(六兩,去掉皮),芒硝(一升),甘遂(一錢)。以上三味藥,用水六升煮大黃,取二升,去掉藥渣,放入芒硝煮沸兩次,加入甘遂末,溫服一升。如果能快速瀉下,就停止服用。(大黃被稱為將軍,因為它的苦味可以盪滌;芒硝又名硝石,它的鹹味可以軟化堅硬的瘀結。甘遂有通利水道的作用。甘遂像在田野間開鑿的水道,它的藥力可以直達病所,貫通瘀結的胸部,這三味藥因此得名。
我所理解的是,田間有引水灌溉的通道,名字叫做遂。我的理解是,結胸是因為邪氣在胸中,位於身體的上部,本來應該可以用嘔吐的方法來治療。但是所謂的結胸,是諸陽經的氣在胸中聚集,邪氣與陽氣相互結合,不能夠分解,壅塞在心下,所以會堅硬而且疼痛,這是邪正相結於胸,不是虛煩膈實可以比的。低處的要抬起來,高處的要攻下去,以平和為準則。結胸這種高位的邪氣,一定要向下攻陷來達到平和,所以叫做陷胸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