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傷寒直指》~ 《傷寒直指》卷八 (3)
《傷寒直指》卷八 (3)
1. 《傷寒論》原方
朮附湯第五
於此方內,去桂枝,加白朮(四兩),依前法。(東垣:附子能除腎中寒甚,白朮佐之,名朮附湯,除寒濕之聖藥也。觀子:朮附湯,即白朮附子湯,乃桂枝附子湯,去桂加朮,非桂枝加附湯去桂加朮也,叔和之誤由此。蓋無加字者,與有加字者,自是兩方也。
桂枝去芍藥湯第六
於桂枝湯方內,去芍藥,余依前法。
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第七
於桂枝湯方內,去芍藥,加附子(一枚,炮,去皮,破八片。),余依前法。(念莪:胸滿者不利於酸收,故去芍藥。微寒者非表寒,必裡寒也,故加附子以祛寒消滿。)
桂枝麻黃各半湯第八
桂枝(一兩十六銖,去皮),芍藥,生薑,甘草(炙),麻黃(各一兩,去節),大棗(四枚,擘),杏仁(二十四個,去皮、尖),上七味,以水五升,先煮麻黃一二沸,去上沫,內諸藥,煮取一升八合去滓,溫服六合。(全善:凡仲景稱太陽病者,皆表證發熱惡寒,頭項強痛也。
若脈浮大,則與證相應,宜發汗。今見表證而脈反微,不與證應,不可發汗,但用一二各半湯,和之可也。)
桂枝二麻黃一湯第九
桂枝(一兩十七銖,去皮),芍藥(一兩六銖),麻黃(十六銖,去節),生薑(一兩十銖),杏仁(十六個,去皮、尖),大棗(五枚,擘),上七味,以水五升,煮麻黃一二沸,去上沫,內諸藥,煮取二升,去滓。溫服一升,日再。(士材:各半湯,以不汗故也。今既大汗出,故用桂枝多於麻黃。)
白虎加人參湯第十
於白虎湯方內,加人參(三兩),余依白虎湯法。(亮宸:此治熱乘肺胃,液竭之方也。桂枝治風,汗出當解。今大汗不解,液竭而表裡熱甚,肺金虧爍,猶赤日之流金也。石膏、白虎屬金入肺,甘寒性發而解肌,用澈表微之盛邪。知母上救肺金,下滋腎水。甘草、粳米,益土以生金,又使寒涼不傷胃氣。
人參救將竭之津,止渴而生液。細檢仲景諸方,凡渴無不加人參者,此益水救金,瀉熱之妙法。涼風至而炎威去,秋令行,白虎之名以是乎。健曰:今人不悟玄奧,醫家病家,視石膏一味即為白虎,如食人之獸,畏不敢用,墮誤貽害,莫之能省。殊不知此藥甘寒,質重性輕,善能解肌化熱,為傷寒、時氣、疫毒、溫暑、斑疹、煩渴、肺胃蘊熱之聖藥,應用之,其效甚捷。太過不及,則有誤矣。
桂枝二越婢一湯第十一
桂枝(去皮),芍藥,甘草(炙,各十八銖),生薑(一兩三錢),大棗(四枚,擘),麻黃(十八銖,去節),石膏(二十四銖,碎,綿裹),上七味,㕮咀,以五升水煮麻黃一二沸,去上沫,內諸藥,煮取二升,去滓,溫服一升。本方當裁為越婢湯,桂枝湯合飲一升,今合為一方,桂枝二越婢一。
白話文:
朮附湯第五
在這個藥方裡面,去掉桂枝,加入白朮(四兩),其他步驟跟之前一樣。(東垣說:附子可以去除腎臟深處的寒冷,用白朮來輔助它,這個藥方叫做朮附湯,是去除寒濕的良藥。觀子認為:朮附湯就是白朮附子湯,其實是從桂枝附子湯變化來的,把桂枝去掉,加入白朮,不是桂枝加附湯去掉桂枝加入白朮。叔和的錯誤就是這樣來的。因為沒有“加”字的藥方,和有“加”字的藥方,本身就是兩個不同的藥方。)
桂枝去芍藥湯第六
在桂枝湯的藥方裡面,去掉芍藥,其他步驟跟之前一樣。
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第七
在桂枝湯的藥方裡面,去掉芍藥,加入附子(一枚,炮製過,去掉皮,切成八片),其他步驟跟之前一樣。(念莪說:胸悶的人不適合用酸味的芍藥,所以要去掉它。有點寒意但不是表面的寒,一定是身體裡面的寒,所以要加入附子來去除寒冷、消除胸悶。)
桂枝麻黃各半湯第八
桂枝(一兩十六銖,去掉皮),芍藥,生薑,甘草(炙烤過),麻黃(各一兩,去掉節),大棗(四枚,掰開),杏仁(二十四個,去掉皮和尖端),以上七味藥,用水五升,先煮麻黃一兩次沸騰,撈去上面的泡沫,再放入其他藥材,煮到剩下一升八合,去掉藥渣,溫熱服用六合。(全善說:凡是仲景說的太陽病,都是指表面發熱、怕冷、頭頸僵硬疼痛的症狀。如果脈象浮大,就和症狀相符,應該用發汗的方法治療。現在看到表面有症狀,但是脈象反而很微弱,和症狀不符,不能用發汗的方法,只能用桂枝麻黃各半湯這種藥來調和。)
桂枝二麻黃一湯第九
桂枝(一兩十七銖,去掉皮),芍藥(一兩六銖),麻黃(十六銖,去掉節),生薑(一兩十銖),杏仁(十六個,去掉皮和尖端),大棗(五枚,掰開),以上七味藥,用水五升,先煮麻黃一兩次沸騰,撈去上面的泡沫,再放入其他藥材,煮到剩下二升,去掉藥渣。溫熱服用一升,一天兩次。(士材說:使用各半湯是因為沒有發汗。現在已經大量出汗了,所以桂枝的用量要比麻黃多。)
白虎加人參湯第十
在白虎湯的藥方裡面,加入人參(三兩),其他步驟和白虎湯一樣。(亮宸說:這個藥方是治療熱邪侵犯肺和胃,導致津液耗竭的。桂枝是治療風邪的,出了汗就應該好了。現在大量出汗沒有好轉,說明津液耗竭,而且身體內外都很熱,肺部的陰液虧損,就像太陽下的金屬要被融化一樣。石膏、白虎屬金,可以進入肺部,性質寒涼,可以解除肌肉的熱邪。知母可以上清肺熱,下滋腎水。甘草和粳米,可以滋養脾胃來生養肺金,而且可以讓寒涼的藥物不傷害胃氣。人參可以救助快要枯竭的津液,止渴生津。仔細檢查仲景的藥方,凡是口渴的,都會加入人參。這是補水救金、瀉熱的絕妙方法。就像涼風吹來,炎熱就消散了,秋季來臨一樣,白虎這個名字就是這樣來的。健說:現在的人不理解這個藥方的奧妙,醫生和病人都把石膏當成是白虎湯,覺得像吃人的野獸一樣,害怕不敢用,這是一種誤解,會造成危害,他們不知道。其實這個藥性質甘寒,質地重但藥力輕,可以很好地解除肌肉的熱邪,是治療傷寒、時疫、溫病、暑熱、斑疹、煩渴、肺胃蘊熱的良藥,使用它,效果非常快。但是,用藥過量或者不足,都會有錯誤。)
桂枝二越婢一湯第十一
桂枝(去掉皮),芍藥,甘草(炙烤過,各十八銖),生薑(一兩三錢),大棗(四枚,掰開),麻黃(十八銖,去掉節),石膏(二十四銖,搗碎,用棉布包起來),以上七味藥,搗碎,用水五升,先煮麻黃一兩次沸騰,撈去上面的泡沫,再放入其他藥材,煮到剩下二升,去掉藥渣,溫熱服用一升。這個藥方本來應該裁減成越婢湯和桂枝湯,合起來喝一升,現在把它們合為一個藥方,叫做桂枝二越婢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