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傷寒直指》~ 《傷寒直指》卷八 (2)

回本書目錄

《傷寒直指》卷八 (2)

1. 《傷寒論》原方

此乃調其營氣,則衛氣自和,風邪無所容,遂從汗解,非桂技能開腠發汗也。汗多用桂枝者,以之調和營衛,則邪汗出,而汗自止也。桂枝湯下發汗之發字,當作出字,營衛和,汗自出,非若麻黃之開腠發汗也。瀕湖:桂枝透達營衛,故能解肌而風邪出。脾主營,肺主衛也;甘走脾,辛走肺也。

念莪:衛氣不能衛外為固,則有汗。成云胃實,何耶?蓋邪盛則實,非正氣實也。既曰邪入,則熱在表矣。其惡風又何耶?蓋汗能開腠也。既曰熱在表,則汗出腠開,宜解矣,乃不解者,又何耶?趙嗣真所謂惟臟腑可分表裡,皮膚骨髓,但分浮沉淺深,俱屬於表。若以皮膚為表,骨髓為里,則麻黃湯證,骨節疼痛,其可謂有表復有里耶?然不解者,骨髓之邪自在,正與嗇嗇惡寒之義相合,所謂熱在皮膚,寒在骨髓也。如骨髓無寒,則桂枝不宜與矣。

論曰:桂枝下咽,陽盛則斃,其是之謂乎。觀子:邪在表者,必從汗解。然自汗之證,津液已傷,安可復與汗法乎?桂枝善達肌表,氣薄發泄,用以解散膚腠風邪,固矣。若芍藥、甘草,化土崇脾,收斂營氣,則妄溢者,自不再溢。生薑、大棗,行陽益氣,生髮脾胃以添津液。

然後營衛以通,邪氣以去,正氣以復,而非亡陽流漓之比也。健曰:桂枝湯辛溫之劑,只治太陽中風,自汗多而熱不退,惡風寒者用之,調和營衛,則邪從汗解,乃已。若中風無汗,發熱惡寒,及諸在表無汗之證,萬難概用。用之,反斂其表,邪汗不泄,而熱更甚。)

桂枝加葛根湯第二

葛根(四兩),桂枝(三兩,去皮),芍藥(二兩),甘草(二兩,炙),生薑(三兩),大棗(十二枚,擘),麻黃(三兩,去節),上七味,以水一斗,先煮麻黃、葛根減二升,去上沫,內諸藥,煮取三升,去滓。溫服一升,覆取微似汗,不須吸粥,余如桂枝法。(觀子:按病條成注云後證無汗,當加麻黃。

今既自汗出,恐不當用麻黃,但加葛根。夫麻黃本發無汗之邪,既主桂枝實表,安得復入麻黃?曰桂枝加葛根者,名方之義甚明,則知麻黃之錯列無疑。念莪:表邪方盛,不當有汗出,風傷衛也,故以桂、葛解肌,芍藥和營,薑、棗和衛。)

桂枝加厚朴杏子仁湯第三

於桂枝湯方內,加厚朴(二兩),杏仁(五十個,去皮、尖),余依前法。(叔微:一武人為寇執,數日得脫,乘機恣食,解衣捫蝨,次日傷寒自汗而膈不利。一醫下之,一醫汗之,表不解,微喘。予令治桂枝加厚朴杏子仁湯,一啜喘定,再啜漐漐微汗,至晚身涼脈和。醫曰某平生未嘗用仲景方,不知其神妙乃爾。)

桂枝加附子湯第四

於桂枝湯方內加附子(一枚,炮,去皮,劈八片),余依前法。(崔皋:發汗遂漏不止,則虛其表而亡陽,陽虛無以衛外。故其人惡風小便難者,經虛腑亦虛,而膀胱之氣不化,則溺不出;汗多亡津液,則無以養筋,故四肢微急,難以屈伸。用桂枝湯,所以和表之營衛,加熟附子者,所以回在裡之元陽。)

白話文:

這段文字主要在探討《傷寒論》中桂枝湯及其加減方的應用原理。

桂枝湯基本原理:

桂枝湯的作用並非直接開腠發汗,而是通過調理營氣(血液中的營養物質),使衛氣(體表防禦之氣)自然平和,這樣風邪就無法停留,會隨著汗液排出。如果汗出過多,使用桂枝的目的是為了調和營衛,讓汗自然停止。古籍中「發汗」的「發」字,應該理解為「出」,表示營衛調和後,汗會自然流出,不是像麻黃湯那樣強行開腠發汗。桂枝能通達營衛,因此能解除肌肉的緊張,讓風邪排出。脾臟負責營氣,肺臟負責衛氣;甘味藥材歸於脾,辛味藥材歸於肺。

關於自汗的討論:

當衛氣虛弱,無法固守體表時就會出汗。有人認為這是「胃實」,但其實是邪氣過盛,並非正氣旺盛。邪氣侵入體表,就會發熱,同時因為汗孔張開而怕風。既然體表發熱、汗孔張開,照理應該會痊癒,但如果沒有好轉,可能是因為邪氣深入到骨髓。骨髓裡的邪氣和身體怕冷的感覺是一致的,也就是說「熱在皮膚,寒在骨髓」。如果骨髓沒有寒邪,就不需要使用桂枝。

桂枝湯的具體作用:

直接服用桂枝湯,如果體內陽氣過盛會導致危險。邪氣在體表時,應當通過汗液排出,但如果已經有自汗症狀,代表津液已經受損,不宜再用發汗的方式。桂枝能夠到達肌膚表面,促使體表氣機發散,可以用於治療體表風邪。芍藥和甘草能加強脾的功能,收斂營氣,防止營氣外洩;生薑和大棗能夠運行陽氣、補充氣血,促進脾胃功能,補充津液。這樣一來,營衛就能暢通,邪氣就能祛除,正氣就能恢復,而非因發汗而導致虛脫。桂枝湯是辛溫的藥劑,只適用於太陽中風(表證的一種),症狀為自汗多、發熱不退、怕風寒。桂枝湯能調和營衛,讓邪氣隨著汗液排出。如果沒有出汗,而且發熱怕冷,或其他體表無汗的症狀,就不適合使用桂枝湯,否則反而會收斂體表,讓邪氣無法排出,熱度更高。

桂枝加葛根湯:

桂枝加葛根湯,在桂枝湯的基礎上加入葛根,葛根加強了桂枝解肌的作用。有人認為不該加麻黃,因為麻黃是治療無汗的,而這裡講的是自汗。作者認為,桂枝加葛根湯中的麻黃是筆誤。因為已經使用桂枝來固表,不應該再加入麻黃發汗。表邪旺盛時,不應該出汗,這是因為風邪侵襲了衛氣,所以使用桂枝和葛根來解肌,芍藥來調和營氣,生薑和紅棗來調和衛氣。

桂枝加厚朴杏子仁湯:

桂枝加厚朴杏子仁湯是在桂枝湯的基礎上加入厚朴和杏仁。有一個例子說,一位武士被俘虜後逃脫,因過度進食導致傷寒,出現自汗、胸膈不適。醫生使用發汗或攻下的方法都沒有效果,反而出現喘息。最後使用桂枝加厚朴杏子仁湯才得以痊癒。

桂枝加附子湯:

桂枝加附子湯是在桂枝湯的基礎上加入附子。若發汗過度導致汗液不止,會導致體表虛弱、陽氣虧虛。陽虛則無法衛護體表,因此會怕風,小便困難。這是因為體表虛弱,內臟也虛弱,導致膀胱氣化功能失調。汗多會損失津液,導致筋脈失養,因此四肢會感到緊繃,難以屈伸。使用桂枝湯是為了調和體表的營衛,加入熟附子是為了恢復體內的元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