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傷寒直指》~ 《傷寒直指》卷六 (12)

回本書目錄

《傷寒直指》卷六 (12)

1. 辨少陰病脈證治第十一

白粉以益胃氣,蓋即白虎桃花之用粳米意耳。觀子:下利本屬熱邪內傳,下焦不能約制,然並見咽痛、胸滿、心煩諸證,則邪客上焦亦甚,不可單治裡虛挾熱之利矣。此豬膚湯,散心胸之浮邪,瀉下陷之裡熱,養不固之正氣,則腸胃以下之邪亦除,然後虛回利止,而少陰之經氣安矣。

健按:豬膚,古法未詳其制,或謂是燖豬時,刮下黑衣,或謂是豬皮劖薄之外膚,世未精悉,此湯所以難用也。曾見一人,患陰火上炎,而挾外感咽痛,一醫浪與此湯,而不分別,病家將薄皮用之,助其痰涎轉劇。

殊不思豬皮,乃是葷腥,喉證用葷,發風動氣,有不加甚者乎?以理推之,須是刮下浮衣,然豬非美畜,雖屬水,走少陰,卻未見功力,蜜與粉,亦味淡無著,混施此湯,必無益也。)

少陰病,二三日,咽痛者,可與甘草湯。不差者,與桔梗湯。(陽邪傳於少陰,而為咽痛,服甘草湯差。若寒熱相搏為咽痛者,服甘草湯不差,與桔梗湯,以和少陰之氣。健曰:少陰之脈,入肺中,循喉嚨,陽邪熱毒,摶於少陰之經,故發咽痛。甘桔開肺氣,通少陰,為咽喉之聖藥。)

少陰病,咽中傷,生瘡,不能語言,聲不出者,苦酒湯主之。(熱傷於絡,則經絡乾燥,使咽中傷,生瘡,不能語言,聲不出者,與苦酒湯解絡熱,以愈咽瘡。健曰:言出於舌,聲發於喉,喉為肺管,少陰脈入肺,挾舌本,熱邪壅塞經絡,則咽傷生瘡,語不出聲矣。但其病經在喉,而不在咽,文曰咽中傷,蓋古之通稱耳。

苦酒,即醋也,雖能解咽痛,然恐酸斂,不為穩當。)

少陰病,咽中痛,半夏散及湯主之。(甘草湯,主少陰客熱咽痛。桔梗湯,主少陰寒熱相摶咽痛。半夏散及湯,主少陰客寒咽痛也。觀子:大抵少陰有臟病,有經病。臟病者,純陰,見吐利手足寒類是也。經病者,多挾陽邪,見咽痛心煩類是也。少陰水之主,乙癸同源,與陽熱相鎮固者也。

水虛者,火必上熾,故伏於絡者,多結咽喉之經熱。而內有積熱者,復為寒束之難通,此甘桔苦酒諸湯之設,治病起未有他證,或痛,或瘡,或㾦,均為少陰所病也。若半夏散證,變熱甚輕,而伏寒甚重,脈緊,反汗出,亡陽者,但裡寒盛而陽復外越,其視通脈四逆之咽痛何異。

然則上熱誠假而下寒實真矣,豈彼客熱於經與寒熱相持之可同日語哉!健曰:此三節,明系經邪客熱,上結於咽而痛,觀子以此條為上假熱下真寒,無非為半夏散之可用耳。殊不思半夏之辛燥,桂枝之辛溫,豈是咽喉能容之物?並非少陰家藥,況文客寒他證,何可以此為治?亦非上假熱下真寒可斷。)

少陰病,下利,白通湯主之。(少陰主水。少陰客寒不能制水,故自利也,白通湯溫里散寒。亮宸:此下利,為寒甚於里,非姜附不能回陽,使周身之氣得復也。然比通脈四逆稍輕,以無厥逆故耳。觀子:少陰下利,多主四逆,此主白通湯,蓋下利別無他證,與下條脈微,總無極陰之象。

白話文:

白粉的用意在於增強胃氣,這其實就是白虎湯和桃花湯使用粳米的道理。觀察下痢的狀況:下痢本來是熱邪傳入體內,導致下焦無法約束,但同時出現咽喉疼痛、胸悶、心煩等症狀,說明邪氣侵犯上焦也很嚴重,不能單純治療裡虛夾雜熱邪造成的下痢。這個豬膚湯,可以疏散心胸的浮熱,瀉下陷於體內的熱邪,並滋養不穩固的正氣,這樣一來,腸胃以下的邪氣也能清除,然後虛弱的情況就會恢復,下痢也會停止,而少陰經脈的氣也會恢復平穩。

健按:豬膚,古時候的做法已經不清楚了,有人說是宰豬時刮下的黑皮,也有人說是豬皮刮薄後的表層皮膚。由於世人不太了解,這個湯難以使用。曾經看到一個人,患有陰火上炎,又夾雜外感導致咽喉疼痛,一位醫生不加區別就用了這個湯,結果病人用的是薄皮,反而加重了痰涎的情況。

更沒想到的是,豬皮是葷腥食物,喉嚨有問題用葷腥的食物,容易引發風邪,病情怎麼會不加重呢?按照道理來推斷,應該是刮下的表層浮皮。然而豬不是很好的畜類,雖然屬水,能走少陰經脈,但卻沒有明顯的功效。蜂蜜和白粉味道也很淡,沒有什麼作用,胡亂使用這個湯,必定沒有效果。

少陰病,發病兩三天,如果出現咽喉疼痛,可以用甘草湯。如果沒有好轉,就用桔梗湯。(陽邪傳入少陰經脈,導致咽喉疼痛,服用甘草湯就會好轉。如果是寒邪和熱邪相互搏擊導致咽喉疼痛,服用甘草湯沒有好轉,就用桔梗湯來調和少陰經的氣。健說:少陰經脈進入肺部,沿著喉嚨走,陽邪的熱毒侵入少陰經脈,所以會引起咽喉疼痛。甘草和桔梗可以宣通肺氣,疏通少陰經脈,是治療咽喉疾病的良藥。)

少陰病,咽喉內部受損,長出瘡,導致不能說話,聲音發不出來,可以用苦酒湯來治療。(熱邪損傷經絡,導致經絡乾燥,使咽喉內部受傷,長出瘡,無法說話,聲音發不出來,可以使用苦酒湯來解除經絡的熱邪,以治好咽喉的瘡。健說:說話靠舌頭,發聲靠喉嚨,喉嚨是肺的通道,少陰經脈進入肺部,連結舌根,熱邪阻塞經絡,就會導致咽喉受損長瘡,說不出話。但這個病的經絡在喉,不在咽,文中說咽中受傷,是古代的通稱。)

苦酒,就是醋,雖然可以緩解咽喉疼痛,但是恐怕會有酸澀收斂的作用,不是穩妥的選擇。

少陰病,咽喉疼痛,可以用半夏散及湯來治療。(甘草湯治療少陰經脈客熱引起的咽喉疼痛;桔梗湯治療少陰經脈寒熱交搏引起的咽喉疼痛;半夏散及湯治療少陰經脈客寒引起的咽喉疼痛。觀子認為:大致來說,少陰病有臟腑病和經絡病之分。臟腑病屬於純陰,會出現嘔吐、下痢、手腳冰冷等症狀。經絡病多夾雜陽邪,會出現咽喉疼痛、心煩等症狀。少陰屬水,是陰氣之本,與陽熱相互制約。

如果水虛弱,火就會上炎,所以潛伏在經絡中的多是咽喉的經脈熱邪。體內有積熱的,又會被寒邪束縛難以疏通。這就是設立甘草、桔梗、苦酒等湯劑的原因,這些湯治療的都是咽喉疼痛、生瘡、腫脹等少陰病。至於半夏散證,熱邪很輕微,而伏藏的寒邪很嚴重,脈象緊繃,反而出汗,這是陽氣虛脫的表現,只是體內寒邪太盛導致陽氣向外浮越,它和用通脈四逆湯治療的咽喉疼痛有什麼區別呢。

這樣看來,上面的熱邪是假象,下面的寒邪才是真實的,這和經絡中客熱與寒熱相持的情況怎麼能相提並論呢!健說:這三條說明了經脈邪氣客熱,停留在咽喉導致疼痛,觀子認為這一條是上假熱下真寒,只是為了說明半夏散可以用。但沒想到半夏辛辣燥烈,桂枝辛溫,都不是咽喉能承受的藥物,而且也不是少陰經脈的藥物。況且文中說的是客寒,怎麼可以用這個方子治療呢?也不能斷定為上假熱下真寒。)

少陰病,出現下痢,可以用白通湯來治療。(少陰主水,少陰經脈受寒邪侵擾,不能約束水液,所以會出現下痢,白通湯可以溫養體內,驅散寒邪。亮宸說:這種下痢是因為體內寒邪太盛,不是用生薑、附子等藥物來回陽,就不能使全身的氣恢復正常,但是比使用通脈四逆湯的症狀稍輕,因為沒有出現厥逆的症狀。觀子認為:少陰病下痢,多數會出現四肢厥逆,這裡卻使用白通湯,是因為下痢沒有其他症狀,和下條的脈微一樣,都沒有表現出陰寒極盛的現象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