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傷寒直指》~ 《傷寒直指》卷五 (11)

回本書目錄

《傷寒直指》卷五 (11)

1. 辨陽明病脈讓治第八

況脈反微澀,謂為裡虛難治,不復言他法,豈仲景無可救之道歟。若果裡虛潮熱譫語,腹無堅滯,舌不幹焦者,此人參白虎可與也。

陽明病,譫語有潮熱,反不能食者,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。若能食者,但硬爾,宜大承氣湯下之。(譫語潮熱,為胃熱,當消穀引食。不能食者,胃中有燥屎,而胃實也。若能食者,胃中虛熱,雖硬不得為燥屎。雜病,虛為不食,實為欲食。傷寒,則胃實熱甚者不食,胃虛熱不甚者能食。

與雜病異也。大承氣湯以下燥屎,逐結氣。觀子:此又以能食不能食,辨譫語潮熱之或燥屎,或但初硬後溏也。能食者,胃必虛,故但初硬後溏,宜大承氣句,是指有燥矢者言,非下但硬者也,健曰:胃虛能食,是胃中空而無物,非胃氣虛也,不可認錯。)

陽明病,下血譫語者,此為熱入血室;但頭汗出者,刺期門,隨其實而瀉之,濈然汗出則愈。(陽明病熱入血室,迫血妄行,使下血譫語。陽明病法多汗,以奪血者無汗,故但頭汗出也,刺期門以散血室之熱,隨其實而瀉之,以除陽明之邪熱,散邪除熱,營衛得通,津液得復,濈然汗出而解。《明理》:血室,即衝脈也。

衝起於腎下,出於氣衝,並足陽明,夾臍上行,至胸中而散,為十二經脈之海,男子則運行生精,女子則上為乳汁,下為月經。傷寒之邪,婦人則隨經而入,男子則由陽明而傳。陽明內熱傳入之也,衝脈得熱,血必妄行,故亦有下血譫語。既邪氣留結不去,是以刺而瀉之。觀子:男女均有此精血道路,故男子亦有熱入血室之證。

下血而譫,似屬胃實當下,然但頭汗出,陽氣上蒸,津液不足也,不宜下之以奪內液,故刺期門,以瀉其熱邪而已。健曰:不善刺者,當依丹溪法,柴胡地黃湯。)

汗出譫語者,以有燥屎在胃中,此為風也,須下之,過經乃可下之,下之若早,語言必亂,以表虛里實故也。下之則愈,宜大承氣湯。(胃中有燥矢,則譫語,以汗出為表未罷,故云風也。燥屎在胃則當下,以表未和,則未可下,須過太陽經無表證,乃可下之。若下之早,燥矢雖除,則表邪乘虛復陷於裡,為表虛里實,胃虛熱甚,語言必亂。

與大承氣湯,下胃中邪熱則止。三陽云:陽明多汗,況有譫語,似可下矣,但風家多汗,恐汗出則表未罷,故須過經,乃可下。若下早,燥矢雖除,表邪乘虛復陷,又將為表虛里實矣。下之則愈二句,又申明可下之之句耳。觀子,此辨因風汗出,雖有燥矢譫語,而未可便下,必過經表罷,方除裡實也。

健曰:陽明熱盛而譫者不一,有經熱而譫,有腑實而譫。此言汗出譫語,以有燥矢,是經腑俱熱。《內經》曰:病從外之內者,先治其外,後治其內。故曰過經乃可下之。文雖言此為風,而不言風之脈候。愚以風雖有汗之證,然不言身熱,未可以風擬議,明系胃熱自汗,耗散津液,則燥矢結而譫矣。當與調胃承氣湯微下之,正合病狀,究無痞滿燥實堅證,非大承氣可行也。

白話文:

如果脈象反而變得微弱且澀滯,就說這是體內虛弱難以治療,不再考慮其他方法,難道張仲景就沒有可以救治的辦法了嗎?如果真的是體內虛弱,卻出現潮熱、胡言亂語,但肚子沒有堅硬阻滯感,舌頭也不乾燥焦裂的人,這時就可以使用人參白虎湯。

陽明病,出現胡言亂語且有潮熱,反而不能進食的人,通常是胃裡有五六枚乾燥的糞便。如果能進食,但只是大便硬,就應該用大承氣湯來攻下。(胡言亂語和潮熱,表示胃有熱,應該可以消化食物。不能進食,表示胃中有乾燥糞便,胃裡是實證。如果能進食,表示胃裡是虛熱,雖然大便硬,但不能當作乾燥糞便來看待。雜病中,虛證會導致不思飲食,實證則會想吃東西。傷寒中,如果胃熱很嚴重,反而會不吃東西;如果胃熱不那麼嚴重,則會能吃東西。這和雜病的情況不同。用大承氣湯來攻下乾燥糞便,排出結聚的氣。看這裡:這是根據能不能吃東西,來分辨胡言亂語和潮熱,是由乾燥糞便造成,還是只是大便先硬後軟。能吃東西,表示胃一定虛弱,所以只是大便先硬後軟,這裡說的用大承氣湯,是指有乾燥糞便的人,而不是指大便只是硬的人,不要理解錯了。健說:胃虛卻能吃東西,表示胃裡空虛沒有東西,而不是胃氣虛弱。)

陽明病,如果出現下血和胡言亂語,這是熱邪進入血室;如果只是頭部出汗,就應該針刺期門穴,根據實際情況瀉掉邪熱,如果汗水大量排出就會好。(陽明病的熱邪進入血室,會迫使血液妄行,導致下血和胡言亂語。陽明病通常會多汗,而失血的人則不會出汗,所以只會頭部出汗。針刺期門穴,可以散去血室的熱邪,根據情況瀉掉它,來消除陽明經的邪熱,散去邪氣,消除熱邪,使營衛之氣暢通,津液恢復,汗水大量排出,病就會痊癒。《明理》說:血室,就是衝脈。衝脈起於腎臟下方,發於氣衝穴,與足陽明經並行,沿著肚臍向上走,到達胸部散開,是十二經脈的海洋。男子通過它運行產生精液,女子則向上產生乳汁,向下則為月經。傷寒的邪氣,在婦女會隨著月經進入,男子則由陽明經傳入。陽明經的內熱傳入衝脈,衝脈受熱,血液一定會妄行,所以也會出現下血和胡言亂語。由於邪氣停留不去,所以要針刺來瀉掉它。看這裡:男女都有精血通道,所以男子也會有熱邪進入血室的情況。下血和胡言亂語,看起來像是胃實應該攻下,但只是頭部出汗,表示陽氣向上蒸發,津液不足,不應該攻下以耗損體內津液,所以刺期門穴來瀉掉熱邪就可以了。健說:不擅長針刺的人,應該依照朱丹溪的方法,使用柴胡地黃湯。)

出汗且胡言亂語,是因為胃中有乾燥糞便,這是因為外感風邪,必須攻下,但要過了太陽經的病症才能攻下。如果太早攻下,會導致說話錯亂,因為這是外表虛弱而內裡實證。攻下就會好轉,應該用大承氣湯。(胃中有乾燥糞便,就會胡言亂語,由於出汗表示外表還未恢復,所以說是由於風邪。胃中有乾燥糞便,就應該攻下,但由於外表還沒恢復,就不能攻下,必須等太陽經的表證消失,才能攻下。如果攻下太早,雖然清除了乾燥糞便,但外表的邪氣會乘虛而入,形成外表虛弱而內裡實證,胃也會虛熱嚴重,導致說話錯亂。用大承氣湯攻下胃中的邪熱就會停止。三陽的說法是:陽明病多汗,又出現胡言亂語,看起來可以攻下,但風邪多汗,恐怕出汗是外表還沒恢復,所以要等過了太陽經才能攻下。如果太早攻下,雖然清除了乾燥糞便,外表的邪氣會乘虛而入,又會變成外表虛弱而內裡實證。攻下就會好轉這兩句話,是再次說明可以攻下。看這裡,這是分辨因為風邪出汗,雖然有乾燥糞便和胡言亂語,也不能立刻攻下,必須等過了太陽經,表證消失,才能清除內裡的實證。)

健說:陽明經熱盛而出現胡言亂語的情況不只一種,有的是因為經絡有熱而胡言亂語,有的是因為腑臟有實邪而胡言亂語。這裡說的出汗和胡言亂語,是由於有乾燥糞便,表示經絡和腑臟都有熱。《內經》說:疾病從外傳入內,要先治療外表,再治療內裡。所以說要等過了經絡才能攻下。文中雖然說是風邪,但沒有說風邪的脈象。我認為風邪雖然有出汗的症狀,但沒有說身體發熱,不能把它當作風邪來判斷,明明是胃熱導致自汗,耗損津液,導致乾燥糞便結塊和胡言亂語。應該用調胃承氣湯稍微攻下,才符合病情,如果沒有痞滿、乾燥、堅硬的症狀,就不適合使用大承氣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