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傷寒直指》~ 《傷寒直指》卷二 (2)

回本書目錄

《傷寒直指》卷二 (2)

1. 辨痓濕暍脈證第四

(痓音熾,暍音歇)

傷寒所致太陽痓、濕、暍三種,宜應別論,以為與傷寒相似,故此見之。(痓,當作痙,傳寫之誤也。痓者,惡也,非強也。《內經》曰:肺移熱於腎,傳為柔痓。柔謂筋柔而無力,痙謂骨痙而不隨。痙者,強也,《千金》以強直為痙。經曰:頸項強急,口噤背反張者,痓。

即是觀之,痓為痙字明矣。健曰:太陽風濕為病,項背強急,名曰痙,有剛柔之分,以有汗無汗別之。痓者,惡候也。其證口噤昏迷,角弓反張,痰塞時作。亦有剛柔之別,與痙為甚。三日不解,過七日則死矣。痙則不然,惟項背強,無反張迷悶等勢,而尚可治。有汗者,應和解;無汗,應發散,然必俱兼逐濕養血為主。

白話文:

傷寒所致的太陽痓、濕、暍三種,宜應分別論述,因為它們與傷寒相似,故此見到時需謹慎辨別。(「痓」應作「痙」,為傳寫錯誤。「痓」意為惡,而非強。《內經》記載:肺部將熱氣傳遞至腎臟,會導致柔痓。柔指筋脈柔軟無力,痙則指骨骼痙攣而不隨意。痙指的是強直,《千金方》以強直為痙。經書記載:頸項僵硬,口不能張開,背部反向伸展,這就是痓。)

也就是說,從上下文觀之,「痓」字應當為「痙」字,此點明確無疑。健(指古代醫家)曰:太陽風濕為病,頸項背部強直,稱為痙,有剛柔之分,可用是否有汗來區分。痓是一種惡劣的症狀,其表現為口不能張開、神志昏迷、角弓反張、痰塞時發作。也有剛柔之別,與痙症十分相似。如果三日內不緩解,超過七日就會死亡。痙症則不然,只是頸項背部強直,沒有反張、迷悶等症狀,尚可治療。有汗者,應以和解法治療;無汗者,應以發散法治療,但都必須兼顧逐濕養血為主要原則。

此不言痙,而名痓者,蓋古人之通稱耳。)太陽病,發熱無汗,反惡寒者,名曰剛痓。(《千金》曰:太陽中風,重感寒濕,則變痓。太陽病,發熱無汗,為表實,則不當惡寒。今反惡寒者,則重感於寒,為痓病也。以表實感寒,故名岡痓。)太陽病,發熱汗出,不惡寒者,名曰柔痓。

(太陽病發熱汗出,為表虛,則當惡寒,其不惡寒者,為陽明病。今發熱汗出而不惡寒者,非陽明證,則是太陽中風,重感於濕,為柔痓也。表虛感濕,故曰柔痓。宇泰:濕勝者,自多汗出。觀子:痓病以無汗惡寒,汗出不惡寒,分別剛柔則可。以此辨與否,非也。痓必先具項背強直之狀,而後別其孰為剛痓也。

白話文:

古人將痙攣症狀統稱為痓。太陽病發熱無汗,反而怕冷,叫做剛痓。這是因為太陽經受風寒,再加上寒濕,導致病變為痓。太陽病發熱無汗,是表層實證,本不應怕冷,如今卻怕冷,表示再次受寒,這就是痓病。因為表層實證受寒,所以稱為剛痓。太陽病發熱出汗,不畏寒,叫做柔痓。太陽病發熱出汗,是表層虛證,應該怕冷,但如今不畏寒,不是陽明病的症狀,而是太陽經受風寒,又加重了濕邪,變成柔痓。表層虛證受濕,所以稱為柔痓。濕氣過盛的人容易出汗。痓病以無汗怕冷為特徵,出汗不畏寒,可以區分剛柔痓。但不能單憑此來判斷。痓病必須先有頸項後背強直的表現,然後才能判斷是剛痓還是柔痓。

由表實感寒,孰為柔痓也,由表虛感濕。)太陽病,發熱脈沉而細者,名曰痓。(太陽主表,表病發熱,脈當浮大。今脈反沉細,既不愈,則太陽中風,重感於濕而為痓也。《要略》曰:太陽病其證備,身體強,𠘧𠘧然,脈反沉遲,此為痓。栝蔞桂枝主之可也。幾,音如。

)太陽病,發汗太多,因致痓。(太陽病發汗太多,則亡陽。《內經》曰:陽氣者,精則養神,柔則養筋。陽微不能養筋,則脈急而成痓也。卿子:可見亦不必重感寒濕。觀子:有由傷寒致痓之處,如太陽中風成痓,太陽發汗太多成痓者是也。有痓病似傷寒之處,如發熱惡寒汗出是也。

白話文:

由外在症狀表現出寒氣,這稱為柔痓,是由於外在症狀表現出濕氣。太陽病,如果出現發熱且脈搏沈而細,就被稱為痓。太陽主管表層,表層病狀引發發熱,脈搏應當浮大。現在脈搏反而沈細,若不改善,那麼太陽病中風後又遭受濕氣影響,就成為了痓。《要略》提到:太陽病的症狀完整呈現,身體強硬,脈搏反而沈遲,這就是痓。使用栝蔞和桂枝可以治療。

太陽病如果過度發汗,因此引發痓。太陽病過度發汗,會導致陽氣流失。《內經》說到:陽氣,精氣養護靈魂,柔軟則養護筋骨。如果陽氣不足無法養護筋骨,就會脈搏緊張,進而引發痓。根據這個理論,可以看到並不一定會再次受到寒濕影響。觀察到有由感冒引發痓的情況,例如太陽病中風後引發痓,或者太陽病過度發汗後引發痓。也有類似感冒引發痓的情況,例如發熱、畏寒、出汗等症狀。

仲景既曰傷寒所致太陽痓,又曰以為與傷寒相似,二意是殊矣。太陽痓,雖證近傷寒,其脈沉細,及浛浛如蛇,必項背強直或反張其不佯自可判矣。中風重感寒濕者,屬外因有餘。汗多亡陽,去血太過者,屬內因不足。病雖同而治可同乎?太陽痙外,復有陽明痓與少陽痓,雖經言來之,及尤當推廣分別以施治之。

)病身熱足寒,頸強急,惡寒時頭熱面赤,目脈赤,獨頭面搖,卒口噤,背反張者,痓病也。(太陽中風,為純中風也;太陽傷寒,為傷寒也,皆不作痓。惟是太陽中風,重感於濕,乃變為痓也。身熱足寒者,寒濕傷於下也;時頭面赤者,風傷於上也。頭為諸陽之首,風傷陽,風主動,故目脈赤,而頭面搖也。

白話文:

仲景提到「傷寒所致太陽痓」,又說它「與傷寒相似」,這兩句話的意思其實不同。雖然太陽痓的症狀和傷寒很像,但它脈象沉細,而且像蛇一樣微微顫動,同時必定伴隨頸項強直或反張,這點足以區分。中風重感寒濕屬於外因有餘,而汗多亡陽、去血過度則屬於內因不足。同樣的病症,治療方法能一樣嗎?除了太陽痓,還有陽明痓和少陽痓,雖然經書都有記載,但更應該深入探討,分別對症治療。

如果病人出現身體發熱、腳冷、脖子僵硬、怕冷、時而頭熱面紅、眼睛血絲明顯、只有頭面部搖晃、突然嘴巴緊閉、背部反張,這些症狀就屬於痓病。太陽中風是純粹的中風,太陽傷寒就是傷寒,這兩種都不會變成痓病。只有太陽中風再次受寒濕影響才會轉變成痓病。身體發熱腳冷是寒濕侵襲下半身,時而頭熱面紅是風邪侵襲上半身。頭是所有陽氣的根本,風邪侵犯陽氣,風氣又主導運動,所以眼睛血絲明顯,頭面部也會搖晃。

若純傷風者,身亦為之動搖,手足為之搐搦。此惟內挾寒濕,故但頭面搖也。口噤者,寒主急也。卒口噤者,不常噤也。若風寒相搏,則口噤不能時開。此加之風濕,故卒口噤而有時緩也。足太陽之脈,起於目內眥,上額交巔,其支者從巔入絡腦,還出別下項,循肩膊,夾脊抵腰中,下貫臀,以至足。風寒客於經中,則筋拘急,故頸項強急,而背反張也。

《活人》:痙病發熱惡寒,外證與傷寒相似,但其脈沉遲弦細,項背反張為異耳。健曰:前條雖皆稱痓;或重感寒,或重感濕,及汗多亡陽,而未至於反張口噤者,此是痙證,非痓也。如此條,方是痓病。因其本原消耗,津液內亡,不能榮養百骸。又值外感風濕,痰火相搏,筋脈槁而拘急,肢體強而反張,昏迷口噤,卒縱卒收,已成不治。後賢雖有栝蔞根湯、小續命之設,亦十難救一,真惡候也。

白話文:

如果純粹是受風寒導致,全身也會跟著動搖,手腳會抽搐。這是因為內部夾雜寒濕,所以只有頭和臉會搖晃。口不能張開是寒氣主導急速造成的。突然口不能張開,並不是一直不能張開。如果風寒互相攻搏,就會口不能張開,不能隨時張開。這是加上風濕造成的,所以突然口不能張開,但是有時也會緩解。足太陽經的脈絡,從眼睛內眼角開始,向上交會到前額,它的分支從前額進入大腦,再出來分別下至項部,沿著肩膊,夾著脊椎抵達腰部,往下貫穿臀部,一直到腳。風寒滯留在經絡中,就會導致筋脈拘急,所以頸項僵硬,而背部往後仰。

《活人書》:痙病發熱惡寒,外在症狀與傷寒相似,但是脈象沉遲、弦細、項背往後仰是不同的特徵。孫思邈說:前面條文雖然都稱之為痙病;但或者主要是因為受寒,或者主要是因為受濕,以及汗出過多陽氣喪失,但還不足以導致口不能張開、頸項僵硬的,這是痙證,不是痙病。像這樣條文所描述的,纔是痙病。因為其根源是元氣耗損,津液內耗,不能滋養全身。加上外感風濕,痰火互相攻搏,筋脈乾枯而拘急,肢體僵硬而往後仰,昏迷口不能張開,突然放鬆又突然收緊,已經無法救治。後世醫家雖然有創設栝蔞根湯、小續命湯,但是十個也難救活一個,這是真正凶險的病症。

然必因久病後,虛極所致者多。若傷寒猝病,不應見此。故余當作痙。)

太陽病,關節疼痛而煩,脈沉而細者,此名濕痹。濕痹之候,其人小便不利,大便反快,但當利其小便。(《要略》曰:霧傷皮腠,濕流關節,疼痛而煩者,濕氣內流也。濕,同水也。脈沉而細者,水性趨下也。痹,痛也,因其關節煩疼而名。濕痹,非腳氣之痹也。《內經》曰:濕勝則濡泄,小便不利,大便反快者,濕氣內勝也。

但當利其小便,以宣泄腹中之濕氣。古云:治濕不利小便,非其治也。或云:甘草附子湯、麻黃赤小豆湯。健曰:不若四苓散合胃風湯,或羌活勝濕湯。)濕家之為病,一身盡疼,發熱身色如似熏黃。(身黃如橘子色者,陽明瘀熱,此如熏黃,知非瘀熱也。身黃髮熱者,梔子柏皮湯,為表裡有熱,故身不痛。

白話文:

然而,這種症狀通常是由於久病後虛弱極致所導致。如果是突然發生的傷寒,不應該出現這種症狀。因此,我認為應該診斷為痙證。)

太陽病,關節疼痛煩躁,脈搏沉細,這稱為濕痹。濕痹的症狀是,患者小便不利,大便反而快,應當利小便。(《要略》記載:霧濕傷及皮膚腠理,濕流流注於關節,出現疼痛煩躁,是濕氣內流導致的。濕,與水相同。脈搏沉細,是因為水性向下流動。痹,指疼痛,因其關節煩疼而命名。濕痹,並非腳氣水腫的痹證。《內經》記載:濕氣過於旺盛,就會導致小便不利,大便反而快,這是濕氣內勝的表現。

只應利小便,以宣洩腹中的濕氣。古話說:治療濕證不利小便,不是正確的治療方法。有人認為可以用甘草附子湯、麻黃赤小豆湯來治療。我的看法是,不如使用四苓散合胃風湯,或者羌活勝濕湯。)濕證的病症是,全身疼痛,發熱,身體顏色像燻過似的偏黃。(身體發黃像橘子色,是陽明瘀熱,而偏黃色則不是瘀熱。身體發黃發熱,應使用梔子柏皮湯,因為表裡都有熱,所以身體不疼痛。

此一身盡痛,知非傷寒客熱也,由濕邪在經使然。脾惡濕,濕傷,則脾病而色現身黃如煙燻者,非正黃色也。徐氏:此本濕熱證,而論不言熱,且無治法。或治以白朮附子湯、甘草附子湯、桂枝加桂湯等,恐與濕熱病不宜。觀子:此痛與痹痛不同,濕在關節而疼,故曰痹。今一身盡疼而復表熱,故曰在經。

熏黃與橘子黃,同是濕熱。彼以熱勝者,黃而明,此以濕勝者,黃而暗。治法小便不利,茵陳五苓散;小便利者,朮附湯。海藏曰:熏黃者,陰黃。蓋既濕勝,則次傳寒中者,有之。健曰:黃乃中央土色,脾為濕困,而本色外現。凡物受濕氣,必化熱而蒸黃,如醃醬然。雖驗明暗,以分陰陽,然身既黃而發熱且疼,是濕已變熱,只宜清熱利濕,茵陳四苓最妙,附子桂枝非所宜也。次傳寒中之說,亦未必然。

白話文:

全身疼痛,判斷不是傷寒或熱邪導致的,而是濕邪在經絡中引起。脾臟討厭濕氣,濕氣侵犯,脾臟就會得病,身體表現出像被燻黃的黃色,不是正黃色。徐氏認為:這是濕熱症狀,但論述中沒有提到熱,也沒有治療方法。有人用白朮附子湯、甘草附子湯、桂枝加桂湯等治療,恐怕不適合濕熱病。觀子認為:這種疼痛與關節痛不同,濕氣在關節處會引起疼痛,這就是「痹」。現在全身疼痛又有表熱,因此說是「在經」。

燻黃色和橘子黃都是濕熱造成的。前者熱氣較盛,黃色明亮;後者濕氣較盛,黃色暗淡。治療方法:小便不利,用茵陳五苓散;小便利者,用朮附湯。海藏說:燻黃色是陰黃。因為濕氣過盛,就會傳變成寒症,有的時候會有這種情況。健說:黃色是中央土的顏色,脾臟被濕氣困擾,本來的顏色就顯露出來。凡是東西受了濕氣,一定會化熱而泛黃,就像醃醬一樣。雖然可以根據明暗來區分陰陽,但全身發黃,又有發熱和疼痛的症狀,說明濕氣已經轉化為熱氣,只宜清熱利濕,茵陳四苓湯最好,不適宜用附子、桂枝。至於傳變成寒症的說法,也不一定正確。

)濕家,其人但頭汗出,背強,欲得被覆向火。若下之早,則噦,胸滿,小便不利,舌上如胎者,以丹田有熱,胸中有寒,渴欲得水而不能飲,則口燥煩也。(濕家有風濕寒濕,此寒濕相搏者也。濕勝則多汗,傷寒則無汗。寒濕相搏,雖有汗,不及周身,故但頭汗出也。背,陽也;腹,陰也。

太陽之脈,夾脊抵腰,寒濕客之,則表氣不利,而背強也。里有邪者,外不惡寒,表有邪者,則惡寒,欲得向火,寒濕在表而惡寒也。若下之早,傷動胃氣,損其津液,故噦。而胸滿,小便不利者,下后里虛,上焦陽氣,因虛而陷於下焦,為丹田有熱,表中寒乘,而入於胸中,為胸中有寒,使舌上生白胎而滑也。臟燥則欲飲水,以胸上客寒濕,故不能飲,而但口燥煩也。

白話文:

濕邪入侵的人,往往頭部出汗,背部僵硬,喜歡蓋被子靠近火源。如果過早服用瀉藥,就會出現呃逆、胸悶、小便不暢,舌苔白膩的情況。這是因為丹田有熱,胸中有寒,口渴想要喝水卻喝不下,所以嘴巴乾澀煩躁。濕邪分為風濕和寒濕,這裡指的是寒濕相搏。濕邪盛行就會多汗,傷寒則不會出汗。寒濕相搏,雖然會出汗,但汗液無法遍及全身,所以只會頭部出汗。背部屬於陽,腹部屬於陰。太陽經脈沿著脊柱到達腰部,寒濕侵入就會導致表氣不暢,背部僵硬。裡邊有邪氣的人,不會怕冷,表邊有邪氣的人,則會怕冷,喜歡靠近火源,這都是寒濕停留在表層導致的。如果過早服用瀉藥,會傷害胃氣,損傷津液,所以會出現呃逆。胸悶、小便不暢是因為瀉藥後,裡邊虛弱,上焦陽氣因虛弱而下降到下焦,導致丹田有熱,表面的寒邪乘虛而入胸中,造成胸中有寒,舌苔白膩。臟腑乾燥就會想喝水,但因為胸部有寒濕停留,所以喝不下,只會嘴巴乾澀煩躁。

宇泰:此寒濕相搏於表,不可妄下者也,小陷胸湯、甘草附子湯。小便不利,四苓散,理中去姜加朮。小便利者,桂枝加附子,理中加茯苓,茯苓白朮湯類選用。健曰:此證必先感於濕,而復感風寒,三氣同經相搏,故頭汗背強,欲被向火。何也?風傷於上,而挾濕,則頭汗。

寒傷於表而挾濕則脊強、怕冷,法當表散,則三氣皆去。若反下之,則三氣內陷而噦。此噦,不比久病之噦,是嘔逆有聲,而氣上胸滿。氣不下化,則小便不利。濕則下先受之,其邪內畜,則舌上白滑,而現丹田有熱,胸中有寒之象。渴欲得水者,嘔則津干,口燥煩也。又不能飲者,因內陷之寒在胸,而濕未化熱,原非可下之證,故云下早。

白話文:

宇泰說:這種寒濕交搏於表證,不可貿然使用下法,(可用)小陷胸湯、甘草附子湯。小便不利,用四苓散,理中湯去姜加白朮。小便利者,桂枝加附子,理中湯加茯苓、茯苓白朮湯類方選用。健曰:此證必定先感於濕,而後又感風寒,三種病邪同經相搏,所以會有頭部出汗、背部僵硬,想要接近火爐。為什麼呢?風邪傷於頭部,而夾帶濕邪,就會頭部出汗。

寒邪傷於表而夾帶濕邪則背部僵硬、畏寒,方法應當表散,則三種病邪都會除去。如果反用下法,則三種病邪會內陷而嘔吐。這種嘔吐,不同於久病之後的嘔吐,這種嘔吐會伴隨聲音,而氣上逆胸中滿悶。氣無法化生,就會小便不利。濕邪則先受於下,它的邪氣內聚,就會舌頭白滑,而出現下腹部有熱,胸中有寒的徵象。口渴想喝水,這是因為嘔吐津液耗盡,口舌乾燥煩躁。但又不能喝水,是因為內陷之寒在胸中,而濕邪還未化熱,原本不適合使用下法,所以說下法用早了。

考損菴所舉諸方,亦難取法。莫如海藏神術、局方羌活勝濕二者,能散風寒,化濕氣,生津利便。不必求傷寒方治,而可消弭於無事矣。)濕家下之,額上汗出,微喘,小便利者,死。若下利不止者,亦死。(濕家發汗則愈。《要略》曰:濕家身須疼,可與麻黃加朮四兩,發其汗為宜。

若妄下,則大逆。額上汗出而微喘者,乃陽氣上逆也。小便自利,或下利者,陰氣下流也。陰陽相離,故云死。《內經》曰:陰陽離缺,精氣乃絕。)問曰:風濕相搏,一身盡疼痛,法當汗出而解,值天陰雨不止。醫云:此可發汗,汗之不愈者,何也?答曰:發其汗,汗大出者,但風氣去,濕氣在,是故不愈也。若治風濕者,發其汗,但微微似欲汗出者,風濕俱去也。

白話文:

古人提出的很多方法都很難效仿,不如使用海藏神術、局方羌活勝濕這兩種藥方,它們能散風寒、化濕氣、生津利便,不用再找傷寒方治療,就能消弭病患。若病人屬於濕家,用瀉藥導致額頭出汗、輕微喘不過氣、小便頻繁,就會死亡。若瀉藥後腹瀉不止,也會死亡。濕家發汗則能痊癒,《要略》中說:濕家病人全身疼痛,可以服用麻黃加術四兩,發汗治療。

若誤用瀉藥,就會導致嚴重後果。額頭出汗而輕微喘不過氣,是陽氣上逆;小便自利,或腹瀉,是陰氣下流。陰陽分離,所以會死亡。《內經》中說:陰陽分離,精氣就會耗竭。有人問:風濕相搏,全身疼痛,應該發汗解表,但遇到連日陰雨不斷,醫生說可以發汗,為何發汗後不見好轉?答曰:發汗後大汗淋漓,只是風氣消散,濕氣還在,所以不見好轉。治療風濕,發汗後只需微微出汗,風濕就會同時消散。

(值天陰雨不止,明其濕勝也。《內經》曰:陽受風氣,陰受濕氣。又曰:傷於風者,上先受之;傷於濕者,下先受之。風濕相搏,則風在外,而濕在內。汗大出者,其氣暴,暴則外邪出,而里邪不能出,故風去而濕在。汗微微而出者,其氣緩,緩則內外之邪出,故風濕俱去也。

宇泰云:麻黃白朮湯、桂枝附子湯。風濕宜汗,桂枝加白朮黃耆防己湯。卿子:風濕相搏,法當汗出而解。正如前條麻黃加白朮,使微微蒸發,表裡氣和,風濕俱去。若成注,似以表言風,以裡言濕,則不可。健曰:風濕,為值陰雨致者,非傷寒家證明甚。損庵、卿子豈不知此,而仍事傷寒方法,謬矣!只須海藏神術為妙,少加羌活,可去一身之痛,亦風能勝溫之法。

白話文:

(遇到陰雨連綿的時候,說明濕氣很重。 《內經》中說:陽氣受風,陰氣受濕。又說:受到風邪侵害的,上面先受到影響;受到濕邪侵害的,下面先受到影響。風濕兩種邪氣相互作用,風在外面,濕在裡面。出汗量大的,是因為邪氣來勢猛烈,猛烈的話,外面的邪氣會出來,裡面的邪氣則出不來,所以風邪消退而濕邪依然存在。出汗量微小的,是因為邪氣來勢緩慢,緩慢的話,內外的邪氣都會出來,所以風濕同時消退。

陳宇泰說: 麻黃白朮湯、桂枝附子湯。風濕宜發汗,桂枝湯中再加入 白朮、黃耆、防己湯。張隱庵:風濕相互作用,需要發汗才能解決。就像前面說的,麻黃湯中加入白朮,讓汗微微蒸發出來,表裡邪氣都調和了,風濕都會消退。如果用成無己的方法,好像把風邪看作表症,濕邪看作裡症,那樣就不行了。王健說:風濕,是因為連續陰雨天氣而引起的,不是傷寒引起的,證據很明顯。張隱庵、陳宇泰難道不知道這一點,卻仍然用治療傷寒的方法,真是荒謬!只要用海藏的神奇術法就可以了,再稍微加一點羌活,可以消除全身的疼痛,也是風能勝溫的方法。

)濕家病,身上疼痛,發熱,面黃而喘,頭痛鼻塞而煩,其脈大,自能飲食,腹中和無病,病在頭中寒濕,故鼻塞。內(讀納)藥鼻中,則愈。(病有淺深,證有中外,此則濕氣淺者也。何以言之?濕家不云關節煩疼,而云身上疼痛,是濕不流關節,而外客肌表也。不云發熱身似熏黃,復云發熱面黃而喘,是濕不幹於脾,而薄於上焦也。

陰受濕氣,則濕邪為深。今頭痛鼻塞而煩,是濕客於陽也,濕家之脈,當沉細,為濕氣內流。今脈大者,陽也。則濕不內流,而外在表也。又以自能飲食,胸腹別無痞滿,為腹中和,無病。知其濕微淺,納藥鼻中,以宣泄頭中寒濕。仁齋:按此以瓜蒂散搐鼻,下黃水則愈。嗣真:頭疼發熱,背強身痛,與傷寒相似。

白話文:

濕邪病,身上疼痛,發熱,面黃而喘,頭痛鼻塞而煩悶,脈搏洪大,能自己飲食,腹中調和無病,病在頭部寒濕,所以鼻塞。將藥物塞入鼻中,就可以治癒。(病情的輕重深淺不同,症狀有內外之分,此為濕邪較淺的情況。為何如此說?濕邪病不提關節疼痛,而說身上疼痛,是濕邪不流入關節,而是停滯在肌肉表層。不說發熱好像被烤焦似的,而說發熱面黃而喘,是濕邪不影響脾胃,而停滯在上焦。

如果陰部受到濕氣侵襲,則濕邪較深。現在頭痛鼻塞而煩悶,是濕邪侵犯陽氣所致,濕邪病的脈象應沉細,這是濕邪內流的表現。現在脈象洪大,是陽氣旺盛的表現。則濕邪不內流,而是在體表。又因為能自己飲食,胸腹沒有痞滿,所以腹中調和,無病。知道濕邪較淺,將藥物塞入鼻中,以宣發頭部的寒濕之邪。

注釋

  • 瓜蒂散:一種中藥方劑,用於治療濕邪病。
  • 搐鼻:將藥物塞入鼻中。
  • 下黃水:排出黃色的鼻涕。

其不同者,脈沉而細,頭汗面黃,能飲食,所以為異也。夫太陽傷寒,脈必浮盛,今脈沉細,苟非濕家,即陽證陰脈也。蓋有面黃頭汗,其為濕也無疑。其能飲食者,為病在經,而不幹里也。然大便反快,小便滯,亦經絡澀滯,不能施化所致也。)病者,一身盡疼,發熱,日晡所劇者,此名風濕。

此病傷於汗出當風,或久傷取冷所致也。(一身盡疼者,濕也。發熱日晡所劇者,風也。若汗出當風而得之者,則先傷風而後中濕,可與麻黃杏仁薏苡仁甘草湯,方見《金匱》。黃氏:太陽濕家病,與太陽傷寒相似,其不同者,濕脈沉細故也。濕脈與痙脈亦相似,而證不同。

白話文:

患者脉象沉细,额头出汗,脸色发黄,还能正常饮食,与一般的太阳伤寒不同。因为太阳伤寒的脉象应该是浮盛,而现在脉象沉细,若不是体质偏湿,就是阳证阴脉。患者面黄头汗,毫无疑问是湿邪入侵。能正常饮食,说明病邪只在经络,尚未深入脏腑。但大便反而通畅,小便不利,则是经络涩滞,气血运行不畅所致。患者全身疼痛,发热,而且下午症状加重,这就是风湿病。

这种病是由于汗出当风,或者长期受寒所致。全身疼痛是湿邪造成的,发热下午加重是风邪造成的。如果是汗出当风引起的,则是先受风邪后受湿邪,可以用麻黄杏仁薏苡仁甘草汤治疗,方剂见《金匮》。黄氏说,太阳湿邪入侵的病症,与太阳伤寒相似,区别在于湿邪引起的脉象沉细。湿邪引起的脉象也与痉挛引起的脉象相似,但症状却不同。

濕則身疼,痊則身不疼也。健曰:上諸濕證,雖列於傷寒序例之後,觀其現病,概非冬令所主,故與痓暍同論。其不與傷寒同法明矣。不列方劑者,亦闕文耳。)

太陽中熱者,暍是也。其人汗出惡寒,身熱而渴也。(汗出惡寒,身熱而不渴者,中風也。汗出惡寒,身熱而渴者,中暍也。白虎加人參湯主之,方見《金匱》。)太陽中暍者,身熱疼重,而脈微弱,此亦夏月傷冷水,水行皮中所致也。(經曰:脈虛身熱,得之傷暑。身熱脈微弱者,暍也。

身體疼重者,水也。夏時暑熱,以水灌洗而得之。《要略》:以一物瓜蒂散主之。宇泰:或云五苓散。健曰:暍為陽邪曝毒中人,即不傷水冷,而夏暑氣兼濕熱,故病。必身熱疼重而煩渴,應與葛根湯,加白虎藿香六一散,內外雙解之。)太陽中喝者,發熱惡寒,身重而疼痛。

白話文:

身體潮濕就會疼痛,痊癒了就不會疼痛。健曰:雖然濕證列在傷寒篇章之後,但觀察其發病症狀,大多不是冬季的病症,所以和中暑一起討論。顯然,濕證和傷寒的治療方法不同。沒有列出方劑,只是文字遺漏而已。

太陽經熱邪導致的病症,就是中暑。患者會出汗怕冷,身體發熱口渴。(出汗怕冷,身體發熱但不口渴,就是中風。出汗怕冷,身體發熱口渴,就是中暑。白虎加人參湯可以治療,方劑見《金匱》。)太陽經中暑,身體發熱疼痛沉重,脈搏微弱,這是夏季受涼水侵襲,水氣停留在皮膚所導致的。(經曰:脈虛身熱,是因為中暑。身體發熱脈搏微弱,就是中暑。

身體疼痛沉重,是水氣造成的。夏季暑熱,用冷水灌洗就會患病。《要略》:可以用一物瓜蒂散治療。宇泰:或者用五苓散。健曰:中暑是由陽邪曝曬中毒造成的,即使不接觸冷水,夏季暑氣伴隨濕熱,也會生病。必須身體發熱疼痛沉重並口渴,要用葛根湯,再加上白虎藿香六一散,內外雙解。)太陽經中喝,會發熱怕冷,身體沉重疼痛。

其脈弦細芤遲,小便已,洒洒然毛聳,手足逆冷,小有勞身即熱,口開,前板齒燥。若發汗,則惡寒甚;加溫針,則發熱甚;數下之,則淋甚。(病有在表者,有在裡者,有表裡俱病者。此則表裡俱病者也。發熱惡寒,身重疼痛者,表中暍也。脈弦細芤遲者,中暑脈虛也。小便已,洒洒然毛聳,手足逆冷者,太陽經氣不足也。

小有勞,身即熱者,謂勞動其陽,而暍即發也。口開,前板齒燥者,里有熱也。《內經》曰:因於暑,汗煩則喘喝,口開謂喘喝也。以喘喝不止,故前板齒燥也。若發汗以去表邪,則外虛陽氣,故惡寒甚。若以溫針助陽,則火熱內攻,故發熱甚,若下之以除裡熱,則內虛而膀胱燥,故淋甚。

白話文:

病人脈象弦細芤遲,小便量少,汗毛豎起,手腳冰冷,稍微勞累就發熱,嘴巴張開,前邊的板牙乾燥。如果用汗法,則惡寒加重;如果用溫針,則發熱加劇;如果用瀉下法,則小便量更多。這個病症屬於表裡俱病,表證是發熱惡寒,身體沉重疼痛,屬於中暑;裡證是脈象弦細芤遲,屬於中暑脈虛;小便量少,汗毛豎起,手腳冰冷,屬於太陽經氣不足。

稍微勞累就發熱,是因為勞動消耗陽氣,導致中暑發作;嘴巴張開,前邊的板牙乾燥,是裡有熱氣。《內經》說:因於暑氣,汗出過多就會喘息口渴,口張開就是喘息口渴的表現。由於喘息口渴不止,所以前邊的板牙乾燥。如果用汗法去表邪,則外虛陽氣,所以惡寒加重;如果用溫針助陽,則火熱內攻,所以發熱加劇;如果用瀉下法除裡熱,則內虛膀胱乾燥,所以小便量更多。

徐氏:此條無治法,東垣以清暑益氣湯主之,所謂發千古之秘也。宇泰:中暍、中暑、中熱,名雖不同,實一病也。若冬傷於寒,至夏至後而變為熱病者,此過時而發,自內達表之證,俗謂晚發是也。又非暴中暑熱新病之可比。或曰:新中暑病脈虛,晚發熱證脈盛。張氏:清邪中上,濁邪中下,風寒濕者,地之氣為濁邪,所以俱中足經,惟暑,乃天之氣,系清邪,所以中手少陰心經也。其病多與傷寒相似,但證與脈不同耳。

傷寒雖惡寒發熱,初病未至於煩渴。中暍不然,初病即渴。傷寒之脈浮,中暑之脈虛弱,或弦細芤遲者,有之。經曰:脈盛身寒,得之傷寒;脈虛身熱,得之傷暑,此之謂也。汪氏:以證言之,傷寒惡寒,傷熱惡熱。以脈言之,傷寒脈盛,傷暑脈虛。且暑脈虛細,與濕、痓之脈有相似者。

白話文:

徐氏认为这条病症没有治疗方法,东垣用清暑益气汤治疗,真是揭示了千古不传的秘诀。宇泰认为中暍、中暑、中热,虽然名称不同,但实际上都是同一种病。如果冬天受寒,到了夏天后变成热病,这是过了时节才发病,病气从内到外,俗称晚发。这与突然中暑的急性病不同。有人说,新中暑的脉象虚弱,而晚发热的脉象强盛。张氏认为,清邪从上而入,浊邪从下而入,风寒湿气是地之浊邪,所以都侵犯足经,只有暑气是天之清邪,所以侵犯手少阴心经。这种病多与伤寒相似,只是症状和脉象不同而已。

伤寒虽然怕冷发热,但初期不会感到口渴。中暍则不同,初期就会口渴。伤寒的脉象浮,中暑的脉象虚弱,有时还会出现弦细芤迟的脉象。经书上说:脉象强盛,身体寒冷,这是得了伤寒;脉象虚弱,身体发热,这是得了中暑,这就是原因。汪氏认为,从症状来说,伤寒怕冷,中暑怕热。从脉象来说,伤寒脉象强盛,中暑脉象虚弱。而且中暑的脉象虚弱细小,与湿邪和寒邪的脉象相似。

而證則不同,暑則自汗而渴,濕則渴而不能飲,痓則身不疼也。健曰:此篇痓、濕、暍三證,理當列於六經變證之後,不當先列於前,蓋叔和之誤次也。)

白話文:

這段古文中說的是中醫中的“症”與“病”的區別,“暑”、“溼”、“痙”三個病症的不同特徵。“健”認為應該把這些病症放在六經辨訟後面來討論,而不該在前面就列出,這是因為叔和(一位著名的中醫學家)錯誤地排列了順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