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傷風約言》~ 傷風大意 (1)
傷風大意 (1)
1. 傷風大意
風寒之傷人也。背腹手足。必無定規。而華佗獨立風寒漸入之說者。此為稍近理。是故病證未見有單經挨次相傳者。而況於李東垣王海藏所謂傳本巡越得度首尾等例乎。劉草窗則謂傳足不傳手。陶節庵則謂傷足不傷手。均是五十步笑百步之類。而殊不知人身本是一經絡也。(又吳綬所謂陽邪傳陰邪傳。
及虞博引至人傳云。傳經專經即病郁病等各目。亦皆可謂鑿且悖理矣。)夫人行住坐臥之間。若正氣。邪氣卒然豆湊。直有正氣之所才蹶。則邪氣乘之。排衝散漫。以見緩急輕重之候矣。蓋傷風者。須要明辨三證。精察療體焉。一曰經證。此乃邪氣初入之門。分而言之。則有淺深二證也。
白話文:
風寒侵襲人體時,背部、腹部和四肢並沒有固定的模式或規律。而華佗提出的風寒漸進理論,則較為合理。因此,病症很少會按照單一經脈的順序傳播,更不用說像是李東垣、王海藏所論述的經脈傳遞模式了。劉草窗認為傳遞足部的病症而不傳遞手部,陶節庵則認為傷害足部而非手部,這都是在五十步笑百步的行為,但實際上,人體是一個整體,並不存在單一的經絡系統。
吳綬認為陽邪會傳遞到陰邪,虞博引用至人的傳遞理論,提到了傳遞經脈的專門病症,這些都讓人感到困惑且不合理。人無論站立、行走、坐著或躺著,當正氣與邪氣突然聚集時,正氣受到挑戰,邪氣就會趁機入侵,導致經絡衝動和擴散,呈現出不同的緩急輕重的症狀。
對於受風寒的人來說,必須區分和辨認三種症狀,並精確地觀察治療過程。第一種是經證,這是邪氣進入人體的起點,從這個角度來看,可以分為淺層和深層兩種症狀。
其淺證。古謂之太陽病。(又與通體太陽不同)非也。此邪氣襲擊表氣。而裡氣將憤激之時。必見惡寒無汗頭痛脊強等候。宜用峻發之劑。即桂枝湯麻黃湯之類是也。其深證。古謂之少陽病。或半表半裡。非也。此邪氣滾動表氣。而裡氣已鬱蒸之時。必見寒熱嘔吐耳聾脅痛等候。
宜用和解之劑。即青龍湯茈胡湯之類是也。二曰閉證。古謂之陽明病。或胃家實。(一曰脾約或曰入府)非也。此本元氣有餘之證。而熱勢爚亂表氣。逆聚裡氣。則腸胃中之燥結者。必見怕熱煩渴讝語發狂尿赤屎鞕等候。宜投湯藥。早以疏窕。元氣之將閉者。即白虎湯承氣湯。
白話文:
淺證: 古人稱之為太陽病。(又與通體發燒不同)這是錯誤的。這是邪氣侵犯了表氣,而裡氣將要激憤的時候,必定會出現惡寒無汗、頭痛、脊背強直等症狀。此時宜用峻發之藥,如桂枝湯、麻黃湯之類。
深證: 古人稱之為少陽病,或半表半裡。這是錯誤的。這是邪氣侵犯表氣,而裡氣已經鬱結的時候,必定會出現寒熱、嘔吐、耳聾、脅痛等症狀。此時宜用和解之藥,如青龍湯、茈胡湯之類。
閉證: 古人稱之為陽明病,或胃家實。(又稱脾約或入府)這是錯誤的。這是本元氣有餘之證,而熱勢混亂了表氣,逆聚了裡氣,則腸胃中燥結者,必定會出現怕熱、煩渴、讝語、發狂、尿赤、糞便乾結等症狀。此時宜投湯藥,早用疏通。元氣將要閉塞者,即用白虎湯、承氣湯。
之類是也。譬如亢旱之燒空也。時亦甘雨沛然一下。則謁水之民。解慍開顏。忽至嘉潤再起桔苗矣。三曰脫證。古謂之太陰病。少陰病。厥陰病。(一曰傳經陰證。或曰直中陰證。)非也。此本元氣不足之證。而熱勢減陷表氣。攻奪裡氣。則腸胃中之疲乏者。必見目昏面煤舌卷囊縮厥冷自利等候。
宜投湯藥。早以充張。元氣之將脫者。即理中湯四逆湯之類是也。譬如勁兵之破壘也。時亦救將憪然一走。則罷散之卒崛起潰圍。忽至凱旋。再得糧道矣。然脫證多是不治。而其閉證。間有可治者焉。意其人之為體也。一個殼子。包著府藏。若從殼子上論之。則頭面手足腹背以至耳目鼻口皮肉筋骨。
白話文:
就像乾旱的土地被烈日灼燒,突然降下一場甘霖,讓缺水的人們欣喜若狂,土地也重新滋潤,草木得以生長。同樣的,有些病症,古人稱為太陰病、少陰病、厥陰病,也有人稱之為傳經陰證或直中陰證。其實,這都是因為人體元氣不足,導致熱氣下降,侵犯內部,造成腸胃虛弱,出現眼花、面色灰暗、舌頭捲縮、手腳冰涼、腹瀉等症狀。
對於這種情況,應該及時服用理中湯、四逆湯等藥物,補充元氣,就像強大的軍隊攻破敵人的營壘,突然出現援軍,讓疲憊的士兵重新振作,取得勝利,並再次獲得糧食供應。然而,元氣耗盡的病症大多難以治愈,而閉證則偶爾有可以治療的機會。人體就像一個殼子,包裹著內臟,從殼子的角度來看,頭部、面部、手腳、腹部、背部、耳目鼻口、皮膚、肌肉、筋骨等等,都是屬於殼子的一部分。
皆是屬表。而從近殼子處論。則咽喉及膀胱腸中亦出表之路也。其直稱里者。五藏精神所居。乃去殼子俱遠。而不可令外邪深入耳。故經證輕者。為表之表。必有憎風噴嚏面色光浮聲重鼻塞時流清涕者。俗呼謂之冒風。(又云感冒)即傷風中之至淺者也。經證重者。兼里之表。
多見咳痰嘔吐飲食難進自利秘結小水赤澀等一二證。此不可妄謂邪氣入里也。又閉證者。里之表面。熱之猛勢。多是吐下通劑之可治者也。又脫證者。邪氣在內。深窺奧室。腸胃亦虛。難吐難下。絕無邪氣可驅之去路。則難治之證。自可知也。喻昌一人已論。此理頗近。予之所嘗憶矣。
白話文:
所有這些都屬於表證。從靠近皮膚表面來看,咽喉、膀胱和腸道也是邪氣外出的途徑。至於五臟和精神所居的裡證,則距離皮膚較遠,因此不可讓外邪深入。所以經書中輕證,屬於表之表,必定有怕風、打噴嚏、面色發紅浮腫、聲音重濁、鼻子塞住、流清鼻涕等症狀,俗稱「冒風」(或稱「感冒」),也就是傷風中最輕微的症狀。經書中重證,則兼有里之表,常見咳嗽、咳痰、嘔吐、飲食不進、腹瀉、便秘、小便赤澀等一兩項症狀。這不能妄稱邪氣入里。此外,閉證屬於里之表,熱勢猛烈,大多可以用吐下通劑治療。至於脫證,邪氣在內,深入五臟,腸胃也虛弱,難以吐瀉,根本沒有驅除邪氣的途徑,所以難以治療。喻昌先生的論述與此理相近,我曾經也這樣思考過。
然則風寒最宜臨輕早治。若非但諱病失宜。反有賴藥侵風。以得再感者也。如夫近世之人。不問長幼男女。固有疝症為之加工何也。府藏之間。各有脂膜絡繹接遞。而元氣血液。融活透徹者。此其人身內景之常資也。若脂膜中間。一生空氣。聚散來去。如雲如風。或宿上則為噫。
嵌下則為屁。全非腹裡固有之物。潛消默化。不復存跡。有時怒張走痛無常。就其形樣稱疝稱痞。及瘕痃別名。而實一物也。又脂膜之外。瘀汁垽濁。日凝月積。成症成癖。隨其隙地。形樣不一。城狐社鼠。不可妄攻。皆是腹內禍胎之著且大者也。當時府藏無恙。反被元氣過化。
白話文:
然而,風寒最適合在病症初期就及早治療。如果一味隱瞞病情,不當治療,反而會依賴藥物抵抗風寒,導致再次感染。就如同現代人,不論老幼男女,都有疝氣症狀,這是為什麼呢?
人體的臟腑之間,都有脂肪膜互相連接,元氣和血液流通暢通。這是人體內部正常運作的根本。如果脂肪膜之間,生出氣體,聚散無常,像雲像風一樣,往上聚集則為打嗝,往下積聚則為放屁。這些都不是腹中原本就有的東西,它們會慢慢消散,不留痕跡。有時氣體脹痛,位置不定,根據其形狀稱為疝氣、痞塊,以及瘕痃等別名,但其實都是同一樣東西。
另外,脂肪膜的外部,積聚了瘀血濁液,日積月累,形成症狀和痼疾,它們會隨著身體的空隙,呈現不同的形狀。就像城狐社鼠一樣,不可輕易攻擊,這些都是腹內隱患的根源,且影響很大。當時臟腑沒有病變,反而被過度的元氣所轉化。
畏縮逋竄。無復出頭。既而邪氣中經。腹氣多易震駭。疝症乘勢左右上下。支撐壓蕩。敝障氣隧。是以經證。或有似閉證者。或有似脫證者。或脫證有似閉證者。或閉證有似脫證者。後人於此等處。漫不加察。治方一差。暗伏危機。邪氣縱使僥倖退舍。荏苒時月。遺熱損體。
漸成壞證。夫壞證者。多據醫藥誤治。是王綸所謂傷藥之類也。(韓秪和以壞病。別為一證。用羊肉湯。誤矣。戴思恭謂壞傷寒。亦名義不穩。),或變痢。變腫。有死者。有生者。或日夜久咳。漏氣。精血失所憑持。肉削骨立。惡寒晡熱。自汗盜汗。吐痰咯血。有釀成勞瘵者。
白話文:
古人對於疾病的描述,常以形象化的語言來形容。以下的文字,大意如下:
疾病初期,患者會表現出膽小、躲藏的行為,不再出現在公共場合。接著,邪氣侵入經絡,導致腹部的氣息頻繁、震動。疝氣隨之趁機在左右、上下部位形成,對周圍造成壓力和沖擊,阻塞了氣道。因此,臨牀表現可能像是閉塞,或是像脫離正常狀態一樣,甚至互相混淆。後世醫者在這方面往往忽略細節,治療稍有偏差,就可能埋下危險。即使邪氣暫時退縮,時間久了,仍會留下餘熱,損害身體,逐漸轉為更嚴重的病症。這種病症,通常是由於醫藥錯誤治療所引發,被認為是藥物傷害的一種結果。韓秥和認為這是「壞病」,單獨分類,並使用羊肉湯治療,這是錯的。戴思恭則認為,這種情況也可能被稱為「義不穩」。此外,還有可能轉化為痢疾、腫脹,甚至有生命危險。也有患者會出現日夜咳嗽、氣喘、血液流失、肌肉消瘦、惡寒與傍晚發熱、自汗或盜汗、咳嗽帶血等現象,有可能演變成肺癆。
豈可不慨嘆哉。故有疝症蟲豸瘀血黴毒之人。其勢內外環攻夾擊。此非傷風本來之病。則表裡上下。俱見異狀。名謂之黨證。亦可。又有兼癇證。哮證。及滯食宿酒者。(朱震亨云。雜合邪。戴思恭云。夾食傷寒。皆此之類也。)當由病家傍人。詳問有他所害來路也否乎。然後針灸藥石。
權以栽之。則自無一定不變之弊也。若欲從張機求如式見證。雖歷數十人之多。而恐首尾內外不相合焉。殊不知望聞問切。及腹背看法。一概施治。以托外邪。實博者之孤注耳。斯亦危矣。今之患傷風者。多系七分內傷。三分外感。是即內勢已成之後。微邪扇動。早以啟行者也。
白話文:
面對疝氣、蟲病、瘀血、黴毒等病症,患者往往內外夾攻,情況十分複雜。這些病症並非單純的傷風,而是表裡上下皆有異狀,可以稱為「黨證」。有些患者還會伴有癲癇、哮喘,以及積食宿酒等問題。醫生應該仔細詢問患者病史,了解病因,才能有效施治。
用固定方法治療傷風,容易產生弊端。如果一味追求張仲景的經典案例,即使治療過數十人,也可能無法完全符合患者的實際情況。盲目地望聞問切,並根據腹背觀察進行治療,只是用外邪來掩蓋內在病根,實屬孤注一擲,風險很高。現在患傷風的人,大多是七分內傷,三分外感,也就是內在病根已形成,再受到微邪的刺激而發作。
故初病脈細數。或腹皮急陷。中央如弦。或腹皮虛松。臍下無力。或手顫神倦。畏寒喜暗。或面唇青白。閉目懶言。皆是耽酒好內元氣虛憊之人。又在目語額瞬。旦夕名利之輩。而醫家呼為挾虛傷寒。或勞力感寒者。亦此類也。於是乎食養(凡谷菜外。雞卵鰻鱺海參干鰹鱒魚等物。
烹飪。鹽梅不可。乖方尤忌生冷泥滯。即時難消者。故古有食醫。今委度。外。嗚呼。世人何不悟耶。)保城為一良策。不專以外邪為競主。喻諸墨汁。著染糊絹。雖使湯浣速陰墨痕。而紕薄絹地。揉摩擦破。遂為無用之棄物矣。又傷風寒病多有咽膈生痰者。必見咳喘乾嘔等證。
白話文:
因此,初期疾病脈搏細數,或者腹部皮膚緊縮凹陷,中央像弦一樣繃緊,或者腹部皮膚虛鬆,臍下無力,或者手顫神倦,畏寒喜暗,或者面唇青白,閉目懶言,都是因為嗜酒,損傷了內元氣,虛弱疲憊的人。又或者是那些追求名利,日夜操勞的人,醫家稱之為挾虛傷寒。或者勞力受寒的人,也屬於這一類。所以,食療是重要的保健康策略,不應只著重於外邪的治療。就像墨汁染在薄絹上,即使用熱水快速清洗,雖然墨痕消失,但薄絹的纖維也因揉搓摩擦而破損,最終成為無用的廢物。同樣的,傷風寒引起的疾病,常常會出現咽喉生痰的情況,必然會出現咳嗽喘息,乾嘔等症狀。
猶疝症郁窒所致焉。其吐如墨如膿。如破絮。如桃膠。如蜆肉。然素問僅有咳涎嘔沫出青黃涕等語。張機傷寒論。亦稱涎沫。不用痰字。金匱要略。已出痰飲二字。全為腸間畜水。而非近世所謂稀清為飲。稠濁為痰者也。晉時淡痰通用。不為炎上之義。至宋漸指口中所吐之物耳。
此古今之一疑城。蓋古少而今多耶。又孕婦傷風。甚則為熱。所動拒食嘔飲。終至並胎俱斃。必勿拘以重身。反害其母。有故無殞。何可懼乎。產後傷風。多有兼證。或惡露未盡。少腹頻痛。(俗雲兒枕痛)或蒸乳發熱。或身見紫疹。或經筋拘攣如痙狀者。不可輕視。以為常候也。
白話文:
疝氣症狀是因為氣鬱結阻塞所致,患者的嘔吐物可能像墨汁、膿液、破布、桃膠或蜆肉。古代醫書《素問》只提到咳嗽帶着青黃色痰液,張仲景的《傷寒論》也只提到涎沫,並未使用「痰」字。而《金匱要略》中出現了「痰飲」二字,指的是腸道積存的水液,而非現代醫學中所說的稀薄為飲、粘稠為痰。晉朝時期,痰和飲是通用的,不代表炎上之意。到了宋朝,才逐漸將痰指代口中吐出的東西。
這是古今醫學名詞的一個疑點。可能是古代患病的人少,現代患病的人多。此外,孕婦感冒,嚴重時會發熱,導致拒食嘔吐,甚至母子俱亡。不可因為懷孕就拘束,反而會害了母親。有病就治療,不要害怕。產後傷風,常伴隨其他症狀,例如惡露不盡、小腹頻痛(俗稱兒枕痛)、乳房發熱、身上出現紫疹,或筋骨拘攣如同痙攣一樣。這些症狀不可輕視,不能認為是正常的狀況。
又在小兒。則風寒易感易解。而晉以來。有謂變蒸者。非斯乳食蟲癖之所致。則傷風寒也。豈復有此先彼後。如一變生腎志。二變生膀胱。每變三十二日。及暗變等之理乎。後世謂八歲以下。無傷寒者。亦醫家妄言。不足深責焉。大凡風氣新解之後。不欲飲食。稀吐痰沫。羸瘦蓐臥。
他無所苦。研米粥時少吃至於粳飯。嘔惡不納。或死或復舊者。極在蛔蟲積瘕之人。熊膽黑丸。可擇用之。強用湯藥。反助逆動。不用而死。雖用亦死。須不治。以待其自寧而可也。又愈後。向之傷處。元氣猶未健行。熟路逐旋因邪易入。而有其綿夾單衣脫換不慎者。則汗竅開泄。
白話文:
小孩子容易受到風寒影響,但風寒也容易解除。從晉朝開始,有些人認為孩子發燒是「變蒸」,並不是因為乳食蟲癖,而是因為受了風寒。但風寒真的會像「一變生腎志,二變生膀胱,每變三十二日」一樣,有固定的變化規律嗎?後世有醫生說八歲以下的孩子不會得傷寒,這也是不正確的說法,不必深究。
一般來說,風寒好了之後,孩子不想吃東西,會稀稀拉拉吐口水,身體消瘦,喜歡躺著。如果孩子沒有其他痛苦,可以給他吃研磨過的米粥,慢慢過渡到白米飯。如果孩子嘔吐、食慾不振,有可能是蛔蟲積聚在腸胃裡,可以用熊膽黑丸治療。不要隨意使用湯藥,以免加重病情。即使使用湯藥,也可能無效。最好的方法是不治療,等待孩子自然恢復。
孩子痊癒後,之前受傷的部位元氣還沒有恢復,容易再次受到風寒侵襲。如果穿衣脫衣不小心,很容易讓汗孔開泄,再次生病。
非但再感。或令邪風。數次襲之。而損虧元氣。以隕軀命。誠不可稍有疏虞矣。否則。口淡無味。需物消間。梳沐酒色。只管犯禁。有小才智。不能自克。食復。(或云發哺。素問云。病熱少愈。食肉則復。多食則遺。此其禁也。)勞復。(又有女勞復者。此非張機所謂陽易陰易之類。
)比比皆然。故古人云。病加於小愈。豈虛語哉。靈素以來。論風寒者。或以衛營三焦牽合焉。或以日數藥品決裂焉。且駕合病並病。再經過經兩感傳屬等說。而其甚者。則落乎馬宗素運氣無稽之術矣。嗚呼。詭計左道。莫此為甚。索治之人。未有不因之而斃者也。學者若能以意隅反類推。
則雜病等法。亦思過半矣。
白話文:
不僅再次感受病痛,甚至可能招來邪風,多次侵襲,損耗元氣,最終喪命。真的不可稍有疏忽,否則口淡無味,食慾不振,梳頭沐浴、飲酒作樂,只顧放縱,就算有點小聰明,也無法克制自己,吃多了又犯病(或說發病,黃帝內經素問說:熱病稍癒,吃肉就會復發,吃太多就會留下後遺症,這就是禁忌)。勞累過度也會復發(還有女性勞累過度也會復發,這與張仲景所說的陽易陰易之類不同)。這些情況比比皆是,所以古人才說:病況稍有好轉就掉以輕心,可不是空話。從靈樞經以來,論述風寒的醫家,有人用衛氣營氣、三焦等理論來解釋,有人用發病天數、用藥種類來區分,還有人把不同病症、併發症、二次感染、傳染等說法混在一起,更甚者,直接採用馬宗素的運氣學說,真是荒謬至極。唉,歪門邪道,莫過於此,凡是依此方法治療的人,沒有不因此而喪命的。學習者如果能反過來思考,舉一反三,推而廣之,那治療其他雜病也就能掌握一半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