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傷寒百證歌》~ 卷二 (2)
卷二 (2)
1. 第二十七證·五種溫歌
(溫病,溫瘧,風溫,溫疫,溫毒)
傷寒春月名溫病。脈來浮數是其證。發熱頭疼亦惡寒。冬夏比之輕不甚。升麻解肌為最良。小柴竹葉宜相稱。(以上論溫病也。素問云。冬傷於寒。春必病溫。仲景云。冬月冒寒氣。不即病者。藏於肌膚。至春變為溫病。故其證如此。宜升麻解肌湯之類。)尺寸盛兮兼弦數。
重感於寒變溫瘧。先熱後寒小柴胡。但熱不寒白虎藥。(以上論溫瘧也。仲景云。若脈陰陽俱盛。重感於寒者。變成溫瘧。素問云。瘧脈自弦。弦數者熱多。朱肱云。先熱後寒者。小柴胡湯。但熱不寒者。白虎加桂湯主之。)濡弱陰脈浮滑陽。此是風溫證候當。頭疼身熱常自汗。
四肢不收鼾睡長。當治少陰厥陰病。誤汗黃耆防己湯。(以上論風溫也。仲景云。陽脈浮滑。陰脈濡弱。更遇於風。變為風溫。其病四肢瘲緩。又云。風溫為病。脈。陰陽俱浮。自汗出。身重多眠睡。鼻息必鼾。語言難出。若被下者。小便不利。直視失溲。若被火者。微發黃色。
劇則如驚癇。時瘛瘲也。少陰火也。厥陰木也。當治炎火風木。誤汗之。則用黃耆防己湯救之也。)陽脈濡兮陰弦緊。更遇溫氣來行令。變成溫疫作天行。少長皆同無異病。熱溫寒清順時宜。以平為期如斯正。(此論溫疫也。仲景云。陽脈濡弱。陰脈弦緊者。更遇溫氣。變為溫疫。
一歲少長皆同病者。溫疫也)最重溫毒為可怪。陽脈洪數陰實大。發斑癮疹如錦文。咳兼心悶何由快。(此論溫毒也。仲景云。陽脈洪數。陰脈實大。更遇溫熱。變成溫毒。溫毒為病。最重也。故發斑生疹。咳嗽。心下快痞悶。宜用元參升麻湯。)宜用元參升麻湯。長沙仲景分明載。
白話文:
春天得病稱為溫病,脈象浮數就是溫病的症狀。患者會發熱、頭痛,也怕冷。冬夏相比,溫病的症狀較輕。升麻可以解肌,是最有效的藥物,小柴胡竹葉湯也適合用來治療溫病。
如果再次受到寒氣影響,就會變成溫瘧。溫瘧的症狀是先發熱後怕冷,可用小柴胡湯治療。如果只是發熱不寒,可以用白虎湯。
脈象浮滑柔軟,是陽脈的表現;脈象濡弱沉細,是陰脈的表現。如果遇到風寒,就會變成風溫。風溫的症狀是頭痛、發熱、容易出汗,四肢無力,經常打鼾,睡眠時間很長。風溫屬於少陰和厥陰的病症,可用黃耆防己湯治療。
如果陽脈濡弱,陰脈弦緊,又遇到溫氣,就會變成溫疫。溫疫會流行傳染,不分男女老少,都會感染。治療溫疫的原則是順應時令,寒熱溫清,以恢復平衡為目標。
溫毒是最嚴重的病症,陽脈洪數,陰脈實大,患者會出現斑疹,咳嗽、心悶。溫毒需要用元參升麻湯治療。長沙的仲景醫書中詳細記載了溫毒的病症和治療方法。
2. 第二十八證·三種濕歌
(濕溫,中濕,風濕)
濕溫中濕並風濕。三者同名而異實。暑濕相搏成濕溫。胸間多汗頭如劈。兩脛逆冷苦妄言。陽濡而弱陰小急。(以上濕溫證也。)第二中濕之為病。脈來沉緩其名的。一身盡痛兼發黃。大便反快小便澀。(仲景云。太陽病。關節疼痛而煩。脈沉而緩者。此名中濕。其候令人小便不利。
大便反快。但當利其小便。又云。濕家之為病。一身盡痛。發熱。身色如薰黃。濕家其人但頭汗出背強。欲得覆被向火。若下之早。則成胸滿。小便不利。舌上如苔者。以丹田有熱。胸中有寒。渴欲得水而不能飲。口燥煩也。又云。濕家病。身上疼痛。發熱面黃而喘。頭痛鼻塞而煩。
其脈大。自能飲食。腹中無病。病若頭中寒濕。故鼻塞。納藥鼻中則愈。)本是風雨山澤氣。中之令人成此疾。第三風濕脈但浮。肢體痛重難轉側。額上微汗身微腫。不欲去被憎寒慄。(此論風濕也。風濕之證。仲景云。一身盡痛發熱。日晡所劇。此名風濕。此病傷於汗出當風。
或久傷取冷所致也。故其脈浮。額上有微汗。不欲去被也。)發汗漐漐欲潤身。風濕俱去斯為得。仲景云。風濕相搏。一身疼痛。法當汗出而解。值天陰雨不止。醫云。此可發汗。汗之病不愈。何也。答曰。發其汗汗大出者。但風氣去。濕氣在。是故不愈也。治風濕者。發汗微微出者。
則是風濕俱去者也。防己黃耆朮附湯。對證用之醫可必。(防己黃耆湯。朮附湯。皆治風濕自汗。)
白話文:
濕溫、中濕和風濕,這三種病症雖然名稱相同,但實際病因卻有所不同。濕溫是由暑濕相搏而引起的,症狀包括胸部多汗、頭部如被劈開般疼痛、兩腿冰冷、神志不清、陽氣受損而虛弱、小便急促等。
中濕則表現為脈象沉緩、全身疼痛、皮膚發黃、大便通暢但小便澀滯。張仲景認為,太陽病如果伴隨關節疼痛和煩躁,脈象沉緩,就是中濕,患者會出現小便不利、大便反而通暢的現象。他還指出,濕邪入侵人體,會導致全身疼痛、發熱、皮膚呈黃色,患者容易出頭汗、背部發僵,想要蓋被子靠近火源。如果過早地使用瀉下藥物,則會導致胸悶、小便不利、舌苔厚膩。這是由於丹田有熱、胸中有寒,患者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卻又喝不下,口乾舌燥、煩躁不安。
風濕的脈象表現為浮,患者會出現四肢疼痛沉重、難以轉身、額頭微微出汗、身體輕微腫脹、不願意脫掉被子、畏寒發抖。張仲景指出,風濕病是由於汗出受風或久傷寒涼引起的,因此脈象浮、額頭微微出汗、不願意脫掉被子。
治療風濕病,應該使用發汗藥物,使汗液微微出,這樣才能驅除風濕之邪。張仲景認為,風濕相搏,導致全身疼痛,應該用發汗法治療,但如果遇到陰雨連綿的天氣,即使發汗也不一定能治癒。這是因為大量出汗只驅除了風邪,濕邪仍然留在體內。因此,治療風濕病應該使汗液微微出,這樣才能同時驅除風濕之邪。可以用防己黃芪湯、朮附湯等方劑治療,根據症狀選擇用藥,藥到病除。
3. 第二十九證·兩種痓歌
發熱惡寒頭項強。腰脊分明似反張。瘛瘲口噤如癇狀。此名痓病是其常。(仲景云。病身熱暑寒。頭項強急。惡寒。時頭面赤。目脈赤。獨頭面搖。卒口噤。背反張者。痓病也。)先感風寒後感濕。沉遲弦細脈相當。(仲景云。太陽病發熱。脈沉而細者。名曰痓。千金云。太陽中風。
重感於寒濕。則變痓病也。仲景又云。太陽發汗太多。因成痓。孫尚云。病熱而脈沉細者。難治也。)有汗不惡名柔痓。無汗惡寒名曰剛。無汗葛根有汗桂。二痓皆宜續命湯。(無汗葛根湯。有汗桂枝湯。而分發汗解肌。痓有剛痓。有柔痓。剛痓無汗。柔痓有汗。自宜續命湯。
仲景云。太陽病發熱。無汗。反惡寒。名曰剛痓。汗出不惡寒者。名曰柔痓。)腳攣齧齒皆陽熱。承氣湯宜下最良。(以上皆熱證。當用承氣湯。)亦名陽痙並陰痙。名異實同安可忘。(痓音熾。痙。巨郢反。名異實同也。)
白話文:
患者發燒畏寒,頭頸僵硬,腰背如同反弓般疼痛,抽搐口噤,像是癲癇發作,這就是痓病的典型表現。這是因先感受風寒,後又感受濕氣所致,脈象沉遲弦細。這種病症容易出現發汗後仍然畏寒,稱為剛痓;或者發汗後不畏寒,稱為柔痓。剛痓可用葛根湯治療,柔痓可用桂枝湯治療,兩種情況都適合服用續命湯。如果患者出現腳抽筋、磨牙,這屬於陽熱證,適合服用承氣湯瀉熱。痓病又稱為陽痙或陰痙,雖然名稱不同,但實質相同,不可忘記。
4. 第三十證·四證似傷寒歌
(食積,虛煩,寒痰,腳氣)
食積虛煩並有痰。更兼腳氣似傷寒。四家病證雖云異。發熱憎寒卻一般。(此四證雖非傷寒。然發熱憎寒。則同。當以脈證辨之。)中脘寒痰胸痞滿。脈浮自汗體難乾。(此痰證也。有痰則胸中痞滿。自汗。脈浮。)食積令人頭必痛。身不疼兮積證端。氣口緊盛傷於食。心煩脈數嘔吞酸。
(此食積也。食積則身不疼。但嘔惡吞酸。氣口脈緊盛。而它脈數。朱肱云。氣口緊盛。傷於食。)虛煩之脈不緊實。但覺身心熱與煩。身不疼兮頭不痛。唯宜竹葉便須安。(孫尚云。虛煩與傷寒相似。但得病二三日。脈不浮。不惡寒。身不疼痛。但熱而不煩。不可發汗。發汗必危損。
如脈不緊實。不甚痛。但熱而或不煩。非裡實。亦不可下。下之必危損。唯可服竹葉湯主之。)又有腳氣之為病。大便堅硬足行難。兩脛腫滿或枯細。莫與傷寒一例看。(此論腳氣也。腳氣大便堅。腳膝腫痛。兩脛或有腫滿。或有枯細者。方其發時。亦發熱憎寒。嘔惡。似傷寒證候也。
)
白話文:
食積、虛煩、寒痰、腳氣這些病症,雖然看似不同,但都可能出現發熱怕冷的症狀。需要根據脈象和症狀來辨別。
寒痰積在中脘,胸部悶脹,脈象浮緩,容易出汗,身體難以乾燥,這是寒痰的症狀。
食積會導致頭疼,身體不會疼痛,但會出現嘔吐、吞酸、氣口緊閉、脈象緊實等症狀。
虛煩的脈象不緊實,只是覺得身體和心煩熱,沒有疼痛,可以服用竹葉湯來緩解。
腳氣的症狀是便秘、行走困難、小腿腫脹或瘦弱。雖然發病初期也會出現發熱怕冷、嘔吐等類似傷寒的症狀,但不能把它們混為一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