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傷寒百證歌》~ 卷二 (1)
卷二 (1)
1. 第二十一證·陰盛隔陽歌
身冷脈沉緊且細。內雖煩躁不飲水。此名陰盛隔陽證。霹靂散用煩躁止。(脈沉緊而細。不欲飲水者。陰盛隔陽也。當用附子霹靂散。)躁若止兮應得睡。寒已散兮陰自退。熱氣上行得汗痊。火焰丹砂宜用矣。
白話文:
身體冰冷,脈象沉緊細弱,雖然心裡煩躁卻不想要喝水,這是陰氣盛而阻隔陽氣的症狀。可以服用霹靂散來治療煩躁,如果煩躁消失,就能順利入睡,寒氣散去,陰氣自然退卻,熱氣上行,出汗痊癒,這時就可以用火焰丹砂了。
2. 第二十二證·陰陽易歌
男子陰腫多絞刺。婦人腰痛並裡急。傷寒瘥後便行房。男名陽易女陰易。熱上衝胸頭不舉。眼中生花氣翕翕。燒裩豭(音加)鼠橘皮湯。選此用之醫可必。(仲景云。傷寒陰陽易之為病。身體重。少氣。小腹裡急。或引陰中拘攣。熱上衝胸。頭重不欲舉。眼中生花。痂胞赤。
膝脛拘急。燒裩散主之。此病男子則陰腫。婦人則腰痛。千金外臺云。有豭鼠湯。橘皮湯。亦可用。)
3. 第二十三證·傷寒歌
脈浮緊澀是傷寒。熱少寒多不躁煩。(傷寒脈浮緊而澀。熱少寒多。心不煩躁。)頭痛無汗身拘急。微厥之時在指端。腰脊疼痛色多慘。唯宜發汗與通關。(學者先須要辨。傷寒中風二證。傷寒脈浮緊而澀。中風脈浮而緩。傷寒者惡寒不惡風。中風者惡風不惡寒。傷寒者無汗。
中風者自汗。傷寒者面色慘淒。中風者其面色和悅也。)大青龍證及麻黃。熱多寒少亦其常。(傷寒大抵雖熱少寒多。亦有熱多寒少者。如麻黃證云。發熱身痛。大青龍證云。脈浮緊。發熱而惡寒。)熱多寒少不煩躁。亦宜汗解正相當。微弱無陽桂枝越。(仲景云。太陽病發熱多寒少。
脈微弱者。無陽也。不可發汗。用桂枝二越婢一湯。)尺遲血少建中湯。(尺脈遲者。血少也。宜建中湯。仲景建中證云。傷寒陽脈澀。陰脈弦。法當腹中急痛。與建中湯。遲弦雖不同。皆少血之脈也。)淋家衄家不可汗。小柴胡解自安康。(淋家。衄家。瘡家。以至四動脈。
不可發汗者。王實皆用小柴胡湯。)
白話文:
脈搏浮起、緊繃、澀滯,是傷寒的表現。雖然傷寒通常是寒多熱少,但也有熱多寒少的情況,不伴隨焦躁不安。頭痛、不出汗、身體拘緊,微弱虛脫時手指尖有感覺,腰背疼痛,面色蒼白,應該發汗和通暢經絡。
傷寒和中風兩種疾病需要區分。傷寒脈搏浮起、緊繃、澀滯;中風脈搏浮起、緩慢。傷寒怕冷不怕風,中風怕風不怕冷。傷寒不出汗,中風自汗。傷寒面色蒼白,中風面色和悅。
大青龍湯和麻黃湯用於熱多寒少的情況。熱多寒少,不伴隨焦躁不安,也應該通過發汗來治療。脈搏微弱無力,屬於無陽,不可發汗,應該使用桂枝二越婢一湯。
尺脈遲緩,代表血少,應該使用建中湯。建中湯用於傷寒陽脈澀滯,陰脈弦緊,導致腹中絞痛。雖然遲脈和弦脈不同,但都是血少的表現。
淋病、鼻出血、瘡瘍、以及四肢動脈病症,不可發汗,應該使用小柴胡湯來治療。
4. 第二十四證·中風歌
惡風自汗是傷風。(仲景謂傷風為中風。)體熱頭疼病勢濃。手足不冷心煩躁。面色如常無慘容。(解在前篇。)脈浮而緩是本證。寸大尺弱有時逢。(傷風脈雖浮而緩。活人書云。有尺脈弱寸口大者。仲景云。陽浮而陰弱。陽浮者熱自發。陰弱者汗自出。)桂枝敗毒獨活輩。
宜皆選用在其中。(活人書云。治中風藥宜桂枝敗毒獨活散之類。)項強桂枝加乾葛。(仲景云。太陽病項背強𠘧𠘧。反汗出惡風者。宜桂枝加葛根湯主之。)漏風加附可收功。(仲景云。太陽病發汗。遂漏不止其人惡風。小便難。四肢微急。難以屈伸者。桂枝加附子湯主之。
)傷風傷寒何以判。寒脈緊澀風浮緩。寒必惡寒風惡風。傷風自汗寒無汗。(解在前篇。)
白話文:
容易受風吹就出汗,就是傷風,也就是中風。身體發熱、頭痛,病況嚴重,手腳不冰涼,心煩躁,臉色正常,沒有痛苦的樣子。脈象浮而緩是主要的病症,寸脈有力,尺脈微弱,有時會出現這種情況。傷風的脈象雖然浮而緩,但如果尺脈微弱,寸脈有力,就屬於陽氣浮而陰氣虛弱,陽氣浮則會自發性發熱,陰氣虛弱則會自發性出汗。治療傷風,應該選用桂枝、敗毒、獨活等藥物。如果脖子僵硬,可以加用桂枝和乾葛。如果風寒外洩,可以加用附子來收功。如何區分傷風和傷寒呢?傷寒的脈象緊而澀,傷風的脈象浮而緩。傷寒怕冷,傷風怕風,傷風會出汗,傷寒則不會出汗。
5. 第二十五證·傷寒見風脈中風見寒脈歌
惡寒不躁微四逆。脈浮而緩來無力。惡風煩躁手足溫。脈診緊浮來又澀。傷寒反得傷風診。中風卻見傷寒脈。大青龍證是為宜。調衛調榮斯兩得。(仲景云。太陽中風脈浮緊。發熱惡寒。身疼痛。不汗出而煩躁者。大青龍湯主之。又云。傷寒脈浮緩。身不疼。但重。乍有輕時。
無三陰證者。大青龍湯主之。中風宜浮緩。今卻浮緊。傷寒宜浮緊。今卻浮緩。此中風見寒脈。傷寒見風脈也。)要知其病加煩躁。方可服之為最的。脈微自汗又惡風。誤用肉瞤並筋惕。(仲景云。脈微弱。汗出惡風者。不可服之。服之厥逆。筋惕肉瞤。此為逆也。故王實止用桂枝麻黃各半湯。
)
白話文:
患者怕冷,沒有發燒,脈搏浮弱无力。又怕風,煩躁,手腳溫熱,脈搏緊浮澀。這像是傷寒症卻出現了傷風的表現,或是中風卻出現了傷寒的脈象。这种情况建议使用大青龙汤,既能调理卫气,又能调理营血,效果最佳。
(张仲景说,太陽中風症,脈搏浮緊,發熱怕冷,身體疼痛,不流汗卻煩躁,可以用大青龙汤治疗。又说,伤寒症,脉搏浮缓,身体不痛,只是沉重,偶尔感觉轻快,没有三阴症的表現,也可以用大青龙汤治疗。中风应该脉搏浮缓,现在却浮紧;伤寒应该脉搏浮紧,现在却浮缓。这是中风出现了寒脉,伤寒出现了风脉。 )
需要注意的是,如果患者的煩躁加重,才可以服用大青龙汤。如果患者脉搏微弱,出汗怕風,千萬不要误用肉瞤和筋惕的藥物。
(张仲景说,脉搏微弱,出汗怕风,不可服用大青龙汤,服用后会导致厥逆、筋惕肉瞤,这是逆向反应。因此王实只用桂枝麻黄各半汤。)
6. 第二十六證·熱病中暍歌
身熱惡寒頭痛楚。心煩躁渴如何御。(身熱。惡風。頭痛。心煩。躁渴熱病。中暑。其證相似。但脈不同耳。語在下。)脈洪緊盛為熱病。脈虛細弱為傷暑。(熱病。脈必浮大洪緊。傷暑之脈。必虛細而弱。詳考諸書。暑脈多不一。仲景云。太陽中暍者。身熱而脈微。又云。
其脈弦細芤遲。小便已。洒洒然毛聳。朱肱云。脈虛身熱。得之傷暑。又曰。熱病脈洪大。中暑脈細弱。當以意消息也。)傷暑面垢並背寒。四肢倦怠汗無度。口噤五苓白虎佳。痰逆橘皮湯可愈。(仲景云。手足逆冷。小有勞。身即熱。口開。前板齒燥。若發其汗。則惡寒甚。
加溫針。則發熱甚。數下之則淋甚。)皮膚既緩腠理開。灑然毛竦風寒惡。繆加熱藥發斑黃。可怪庸醫心術誤。(仲景云。小便已灑然毛竦。故其人可出而惡寒。若行熱藥。便發斑發黃也。)
白話文:
身體發熱、怕冷、頭痛,心煩躁、口渴,這是怎麼回事呢?雖然發熱、怕風、頭痛、心煩、口渴這些症狀在熱病和中暑時都可能出現,但脈象卻不同。詳細說明如下:脈搏洪大緊實有力的是熱病,脈搏虛弱細小的是傷暑。傷暑的人臉色暗淡,背部發涼,四肢疲倦,汗出不止,嘴閉合不開,可以服用五苓散、白虎湯;如果伴有痰逆,可以用橘皮湯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