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傷寒百證歌》~ 卷五 (2)

回本書目錄

卷五 (2)

1. 第八十六證·多眠歌

多眠四證,病形殊:風溫、狐惑及柴胡,更有少陰同共四,當觀形與證何如。

風溫身熱常自汗。(仲景云:風溫脈,陰陽俱浮,自汗,身重多眠,鼻息必鼾。)

小柴脅滿項強拘。(仲景云:陽明中風,脈弦浮大而短氣,腹都滿,脅下及心痛,其人嗜臥,一身及目悉黃,小便難,有潮熱,宜小柴胡湯。)

少陰自利但欲寐。(仲景云:少陰病,但欲寐。六經中此一經最難辨難治,要在審詳。然證辨亦有不寐者。仲景云:少陰病,其人慾吐不吐而煩,但欲寐,五六日自利而渴者,屬少陰。仲景不論方。又云:少陰脈微細沉,但欲臥,汗出不煩,自欲吐,五六日自利,煩躁不得臥寐者死。又云:心中煩而不得臥者,黃連阿膠湯。)

狐惑多眠非一途。(仲景云:狐惑證,嘿嘿但欲臥,目瞑不得眠,瀉心苦參湯主之。又玉函一證云:三陽合病,脈浮大,上關上但欲寐,目合則汗。)

白話文:

多眠症有四種不同情況,分別是風溫、狐惑、以及小柴胡湯證和少陰病。應根據病人的具體症狀來判斷是哪一種。

風溫的病人會有身體發熱且常自汗的現象。(張仲景說,風溫的脈象是陰陽兩浮,患者會自汗,身體沉重,多眠,甚至鼻息如鼾。)

小柴胡湯證的病人會有脅部脹滿和頸部僵硬的表現。(張仲景提到,陽明中風的脈象為弦浮大,伴有短氣、腹部脹滿、脅下及心痛的症狀,患者嗜睡,全身包括眼睛都會泛黃,小便困難,並有潮熱,適合使用小柴胡湯治療。)

少陰病的患者會有自利(即頻繁排便)且嗜睡的特徵。(張仲景指出,少陰病的患者通常嗜睡,這是六經中最難辨別也難以治療的一類病症。然而,也有少陰病患者出現失眠的症狀。張仲景提到,少陰病的患者想要嘔吐卻吐不出來,感到煩悶,只想要睡覺,到了五六天後開始自利且口渴,這屬於少陰病。張仲景未提及治療方法。另外,張仲景還說,若少陰病的脈象微細沉,患者只想躺著,出汗但不煩躁,自己想要嘔吐,到了五六天後開始自利,若出現煩躁且無法安眠的情況,則病情危急。再者,心中煩躁且無法入眠的患者,可以使用黃連阿膠湯。)

狐惑病的多眠並非僅有一種原因。(張仲景說,狐惑病的患者會默默無言,只想躺著,眼睛閉上卻無法入睡,可用瀉心苦參湯治療。此外,《玉函》中記載了一個案例,是三陽合病的狀況,脈象浮大,在上關上只想睡覺,閉眼就會出汗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