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傷寒百證歌》~ 卷五 (1)
卷五 (1)
1. 第八十一證·循衣摸空歌
傷寒吐下仍不解。大便不利潮熱在。循衣摸床惕不安。獨語猶如見鬼怪。微喘直視不識人。譫語狂言還可駭。大承服後脈弦生。忽若澀兮死何悔。(仲景云。傷寒吐下後。未解。不大便。五六日。至十餘日。其人日晡所發潮熱。不惡寒。如見鬼神。狀若劇者。發則不識人。循衣妄撮床惕不安。
微喘直視。脈弦者生。澀者莫不死。仲景云。太陽中風以火劫之。兩陽相熏灼。其身發黃。鼻衄血。循衣摸床。小便利者。可治。華佗云。病人循衣縫。不可治。)
白話文:
病人患了傷寒,服用吐下藥後病情依然沒有好轉,大便也不通暢,身體發熱,而且不斷地摸著衣服,摸著床,坐立不安,還胡言亂語,像是看見了鬼怪一樣。呼吸微喘,眼神呆滯,認不出人,甚至說些令人驚駭的胡話。服用大承氣湯後,脈象變得弦緊,但仍然感到身體沉重,如果脈象變得澀滯,那便凶多吉少,無可挽回。
2. 第八十二證·筋惕肉瞤歌
病人肉瞤並筋惕。汗過經虛真武敵。(仲景云。大青龍湯證云。若脈微弱。汗出惡風者。不可服之。服之則厥逆。筋惕肉瞤。此為逆也。又云。太陽病發汗。汗出不解。其人仍發熱。心下悸。頭眩。身瞤動。振振欲擗地者。真武湯主之。)不然邪入大經中。狀如瘈瘲驚癇疾。
發汗動經身振搖。宜用茯苓桂枝術。(仲景云。傷寒若吐下後。心下逆滿。氣上衝胸。起則頭眩脈沉緊。發汗則動經。身為振搖者。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。又云。傷寒吐下後。汗虛。脈微。眩經脈動惕者。久而成痿。)動氣在左誤下之。忽爾肉瞤最為逆。(仲景云。動氣在左。
不可發汗。發汗則頭眩。汗不止。怵惕肉瞤。)
白話文:
病人肌肉抽搐,筋骨也感到痠痛。出汗過多導致經氣虛弱,真武湯的功效也無法發揮。如果病人脈搏微弱,出汗怕風,就不能服用大青龍湯,服用後會導致四肢厥逆、筋骨抽搐、肌肉跳動,這是逆證。如果太陽病發汗後,汗出不止,病人仍然發熱、心悸、頭昏眼花、身體顫抖,想抓地,可以用真武湯治療。否則邪氣侵入大經,會出現類似瘈瘲驚癇的症狀。
發汗會導致經脈活動,身體顫抖,可以使用茯苓、桂枝和白朮來治療。如果傷寒病人在吐下之後,心中逆滿,氣上衝胸,起身頭昏,脈沉而緊,發汗則經脈活動,身體顫抖,可以用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治療。如果傷寒病人在吐下之後,汗虛、脈微、頭昏眼花、經脈跳動,久而久之就會變成痿證。
動氣在左側,誤服下藥會導致肌肉跳動,這是逆證。動氣在左側不能發汗,發汗會導致頭昏眼花、汗出不止、心悸、肌肉抽搐。
3. 第八十三證·口燥咽乾歌
脾中有熱胃乾枯。口燥咽乾津液無。陽明白虎加參證。少陽口苦小柴胡。(仲景云。陽明病。脈浮緊。咽乾。口苦。口乾舌燥者。白虎湯。又云。少陽之為病。口苦咽乾目眩者。宜小柴胡湯。)咽乾慎不可發汗。發汗無津氣愈虛。(仲景云。咽喉乾燥不可發汗。)少陰口燥急須下。
腎經少水致焚如。(仲景云。少陰病。得之二三日。口燥咽乾。急下之。宜服承氣湯。又云。少陰病二三日。咽痛者。與甘草湯。不瘥。與桔梗湯。此證切宜審用之。)蟲蝕上部聲嗄惑。咽乾蝕臟下(上聲。)名狐。(仲景云。狐惑之病。蟲蝕上下部。蝕上部則聲嗄。蝕下部則咽乾。
)
白話文:
脾胃積熱,導致胃部乾燥,口乾舌燥,沒有津液。這屬於陽明經的病症,可以用白虎湯加參來治療。同時,也伴隨著少陽經的口苦症狀,可以用小柴胡湯治療。需要注意的是,咽喉乾燥時不可發汗,否則會更加虛弱。少陰經的口乾則需要急下,因為腎經缺水,如同火燒一般。蟲蝕上部會導致聲音嘶啞,蝕下部則會導致咽喉乾燥,這就是「狐惑」病症。
4. 第八十四證·傷寒似瘧歌
傷寒似瘧三證詳。血室陽明及太陽。(謂婦人熱入血室。及陽明太陽證也。)太陽汗出脈洪大。桂枝各半合麻黃。(仲景云。太陽病八九日。如瘧狀。熱多寒少。清便自可。宜桂枝麻黃各半湯。)陽明忽爾還如瘧。不嘔清便熱復涼。脈若虛浮桂枝穩。小承氣脈實相當。(仲景云。
病者煩熱。汗出即解。復如瘧狀。日晡所發者。屬陽明。脈實者當下之。脈浮虛者。當發其汗。下宜承氣湯。發汗宜桂枝。)婦人熱入血凝結。柴胡加入地黃湯。(仲景云。婦人中風。七八日。寒熱往來。經水適斷。血結。如瘧狀。宜小柴胡主之。)
白話文:
傷寒似瘧三證詳
傷寒類似瘧疾的症狀,共有三種:血室、陽明和太陽。
(指的是婦人熱邪入侵血室,以及陽明和太陽的病證。)
太陽證: 患者出汗,脈象洪大。可以用桂枝和麻黃各半的比例煎藥服用。
(仲景說:太陽病症發展到八九天,出現類似瘧疾的症狀,發熱多寒少,大便通暢。這種情況可以服用桂枝麻黃各半湯。)
陽明證: 患者突然出現類似瘧疾的症狀,不嘔吐,大便通暢,但發熱後又會變涼,脈象虛浮。若脈象虛浮,可以使用桂枝湯;若脈象實,則應使用小承氣湯。
(仲景說:患者煩躁發熱,出汗後症狀減輕,但又出現類似瘧疾的症狀,且在下午發作的,屬於陽明證。脈象實則應該用承氣湯治療,脈象虛浮則應該用桂枝湯治療。)
血室證: 婦人熱邪入侵血室,血凝結,出現類似瘧疾的症狀。可以將柴胡加入地黃湯中服用。
(仲景說:婦人中風,發展到七八天,出現寒熱往來,經期剛結束,血凝結,出現類似瘧疾的症狀,可以用小柴胡湯治療。)
5. 第八十五證·邪中三焦歌
寸口陰陽脈俱緊。上下二焦皆受病。(仲景云。寸口脈。陰陽俱緊者。當邪中於上焦。濁邪於下焦。)清邪中上潔為名。濁邪中下渾斯應。(仲景云。清邪中上。名曰潔。濁邪中下名曰渾也。)陰中於邪必內慄。足膝逆冷便溺出。(又云陰中於邪。必內慄也。又云。濁邪中下。
陰氣為慄。足膝逆冷。便溺妄出也。)陽中於邪項必強。發熱頭疼頸攣屈。(陽中於邪。必發熱頭痛。項強頸攣。腰痛脛酸也。)皆因霧露氣為傷。隨證治之宜審的。
白話文:
患者脈象寸口處陰陽二脈皆緊,上焦和下焦都患病。仲景說,寸口脈陰陽俱緊,是邪氣入侵上焦,濁邪在下焦。清氣入侵上焦稱為潔,濁邪入侵下焦稱為渾。陰氣受邪氣侵襲,必定會內寒發抖,腳膝冰冷,小便失禁。仲景又說,陰氣受邪氣侵襲,必定會內寒發抖。濁邪入侵下焦,陰氣受寒,腳膝冰冷,小便失禁。陽氣受邪氣侵襲,必定會發熱頭痛,脖子僵硬,腰痛腿酸。這些病症都是因霧露濕氣侵襲所致,應根據具體症狀對症治療,需審慎判斷。
6. 第八十六證·多眠歌
多眠四證病形殊。風溫狐惑及柴胡。更有少陰同共四。當觀形與證何如。風溫身熱常自汗。(仲景云。風溫脈。陰陽俱浮。自汗。身重多眠。鼻息必鼾。)小柴脅滿項強拘。(仲景云。陽明中風。脈弦浮大。而短氣。腹都滿。脅下及心痛。其人嗜臥。一身及目悉黃。小便難。
有潮熱。宜小柴胡湯。)少陰自利但欲寐。(仲景云。少陰病。但欲寐。六經中此一經最難辨難治。要在審詳。然證辨亦有不寐者。仲景云。少陰病。其人慾吐不吐而煩。但欲寐。五六日自利而渴者。屬少陰。仲景不論方。又云。少陰脈微細沉。但欲臥。汗出不煩。自欲吐。
五六日自利。煩躁不得臥寐者死。又云。心中煩而不得臥者。黃連阿膠湯。)狐惑多眠非一途。(仲景云。狐惑證。嘿嘿但欲臥。目瞑不得眠。瀉心苦參湯主之。又玉函一證云。三陽合病。脈浮大。上關上但欲寐。目合則汗。)
白話文:
多眠的病症有很多種,風溫、狐惑以及柴胡證都是,少陰病也可能導致多眠,總共有四種。要仔細觀察病人的症狀和體徵,才能做出正確的診斷。
風溫病症會發燒,容易出汗,患者常感到身體沉重,嗜睡,呼吸沉重,還會打鼾。小柴胡證則表現為脅肋脹滿,項部僵硬,脖子難以轉動,患者也會嗜睡。少陰病的症狀是腹瀉,而且非常想睡,但也有少陰病患者不嗜睡,反而煩躁不安,想吐卻吐不出來,而且會持續腹瀉和口渴。狐惑病的症狀則比較複雜,有些患者會一直想睡,眼睛閉著卻睡不著,有些患者則會昏迷,而且容易出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