許叔微

《傷寒百證歌》~ 卷四 (2)

回本書目錄

卷四 (2)

6. 第六十五證·吐逆歌

吐有冷熱兩證異。內脈外形當仔細。(吐有胃冷。有胃熱者。當以內脈外形辨之。)煩渴脈數手心熱。此是胃熱之所致。(孫尚云。脈來數。手心熱。煩渴者。胃熱也。竹茹湯證。)曾經汗下關脈遲。胃中虛冷理中治。(肝脈遲。胃虛也。理中丸及湯主之。)膈上寒痰四逆湯

(仲景云。若膈上有寒。欲乾嘔者。不可吐。當溫之。宜四逆湯。)汗後虛煩竹葉已。(汗後虛煩嘔吐者。竹葉並橘皮湯證。)少陰欲吐復不吐。必竟吐之當審記。(仲景云。少陰病。其人飲食入。則心中溫溫欲吐。復不得吐。始得之。手足寒。脈弦遲。此胃中實也。不可下。

當吐之。)

7. 第六十六證·霍亂歌

嘔吐而利名霍亂。(仲景云。病有霍亂者。何也。答曰嘔吐而利。此名霍亂。)四肢逆冷誠斯患。寒多不飲理中丸。熱多而渴五苓散。(仲景云。霍亂而頭痛發熱。身體疼痛。熱多。欲飲水。五苓散。寒多不飲水者。理中丸主之。又云。吐利汗出。發熱惡寒。四肢拘急。手足厥。

四逆湯主之。)暑月忽然心撮痛。兩腳轉筋多冷汗。上吐下利並躁煩。水沉香薷煎數盞。(暑月陰陽不和。清濁相干。食飲飫飽。傷於脾胃。而又取涼就冷。陰陽交錯。變成吐利。三焦溷亂。腹中撮痛。大渴而煩。兩腳轉筋者。當用香薷散主之。)

8. 第六十七證·頭疼歌

三陽往往病頭疼。隨證醫治(平聲。)各異能。(三陽經絡上至於頭。三陰至胸中而還。故三陽之邪至頭。必頭疼也。)太陽身熱麻黃證。(仲景云。太陽病頭疼發熱。身疼。無汗而喘者。麻黃主之。)無熱陽明胃氣蒸。(仲景云。陽明病。手足若厥者。其人頭必痛。若不嘔不飲。

手足不厥者。其頭不痛。)少陽受病脈弦細。小柴胡證自分明。(仲景云。傷寒。其脈弦細。頭痛發熱。此為屬少陽。少陽不可發汗。則譫語為屬胃。胃和則愈。不和則煩而悸。)三陰太少無頭痛。為是厥陰之證形。(三陰之中。太陰少陰無頭痛。惟厥陰有也。)非時忽有痟首疾。

(痟音消。出周禮。)必是停痰濕氣並。(停痰濕氣。亦令人頭痛。)

9. 第六十八證·脅痛歌

少陽膽經循脅過。邪入此證痛無那。(那音糯。仲景云。少陽經絡。循脅貫耳。因邪在此。則脅痛而耳聾。)心下堅滿引脅痛。十棗醫治定須可。(仲景云。太陽中風。吐下嘔。頭痛。心下痞。堅、滿、引脅下痛。表解里未和者。十棗湯主之。)陽明堅滿大便結。項強不食並潮熱。

因而轉入少陽經。唯小柴胡湯緊切。(仲景云。陽明病。不大便。脅下堅滿。舌上有苔者。可與小柴胡湯。又云。項強脅下滿者。可與小柴胡湯。又云。傷寒五六日。中風。往來寒熱。胸脅苦滿。默默不欲食。小柴胡湯主之。又云。陽明病不解。轉入少陽。脅下堅滿。乾嘔者。

小柴胡湯主之。)病人痞積貫臍旁。痛引陰筋名臟結。(仲景云。病者。脅下痛。素有痞積。在臍旁痛。引小腹入陰筋者。名臟結。)

10. 第六十九證·腹痛歌

腹痛有實亦有虛。要觀證與脈何如。尺脈帶弦並泄利。陽明虛痛建中須。(仲景云。傷寒。陽脈澀。陰脈弦。法當腹中急痛。先與小建中湯。)關脈若實大便秘。更加腹滿實中居。(仲景云。病人不大便。繞臍腹痛。煩躁。發作有時。為有燥屎。)陰證腹痛四逆散。(仲景云。

少陰病。四逆。其人或咳或悸。小便不利。或腹中痛。泄利下重者。四逆散主之。又云。少陰病。下利清穀。裡寒外熱。脈微欲絕。脈不出。或腹痛。通脈四逆湯主之。又云。少陰病。二三日不已。至四五日。腹痛。小便不利。真武湯主之。)下之腹痛桂枝祛。太陽病。醫反下之。

因腹滿時痛。屬太陰。桂枝加芍藥湯主之。大實痛者。加大黃湯也。胃中有邪胸中熱。嘔吐黃連湯可除。(仲景云。傷寒。胸中有熱。胃中有邪氣。腹中痛。欲嘔吐者。黃連湯主之。)

11. 第七十證·咽痛歌

咽痛陰陽各異宜。要須脈證兩參之。脈浮而數吐膿血。此是陽毒之所為。(傷寒。脈浮數而大。唾膿血。千金。外臺有烏扇膏治之。)脈沉兼細手足冷。或加吐利少陰兮。(仲景云。少陰法當咽痛。而復吐冷。)少陰陰陽脈俱緊。亡陽汗出要醫治。(仲景云。其脈。陰陽俱緊。

而反汗出。必亡陽。病屬少陰。)又有伏氣之為病。非常寒冷著人肌。咽喉先痛次下利。作腎傷寒方可醫。(仲景云。伏氣之病。以意候之。今月之內。欲有伏氣。假令舊有伏氣。當須脈之。若脈微弱者。當喉中痛。似傷寒。非喉痹也。病人云。實喉中痛雖爾。今復欲下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