許叔微

《傷寒百證歌》~ 卷三 (3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三 (3)

1. 第五十一證·發斑歌

溫毒熱病證兩般。發斑隱疹滿身間。(仲景云。風氣相搏。則為隱疹。身體為癢。癢者為泄風)溫毒冬月冒寒氣。至春始發在皮端。(此證謂冬月冒寒。至春陽氣盛。發於表膚者。)熱病表虛而裡實。熱毒不散錦紋斑。不可發汗重開泄。升麻湯輩可求安。(巢氏云。熱病在表。

已發汗。未解。或吐下後。熱毒氣不散。煩躁。譫語。此為表虛里實。熱氣燥於外。故身體發斑如錦紋。凡發斑不可用發汗藥。令瘡重開泄。更增斑爛也。宜升麻元參湯。熱毒乘虛入胃。胃爛。故發斑。其熱微者。赤斑出。劇者黑斑出。赤斑出者五死一生。黑斑出者十死一生。

白話文:

溫熱毒病有兩種表現,一種是全身長滿斑點和疹子,另一種是冬月受寒,到春天才在皮膚表面發病。如果熱病表虛里實,熱毒不散,就會出現像錦紋一樣的斑點,不能再用發汗藥,否則會加重病情,應該使用升麻湯之類的藥物。

2. 第五十二證·發喘歌

傷寒喘急是其常。先論陽明及太陽。太陽無汗麻黃證。(仲景云。太陽病頭痛發熱。身疼。腰痛骨節疼痛。惡風。無汗而喘者。麻黃主之。又一證。太陽病下之微喘者。表未解也。桂枝加厚朴杏子湯主之。又一證。下後不可便行桂枝湯。若汗出而喘無大熱者。可與麻黃杏子甘草石膏湯。

)陽明潮熱小承湯。(仲景云。潮熱短氣。腹滿而有潮熱者。小承氣湯主之。)水停心下喘而咳。加減青龍必可當。(仲景云。傷寒表不解。心下有水氣。發熱而咳。或渴或利。小腹滿而喘者。小青龍湯。)陰證喘時須喘急。反陰丹輩用為良。(陰證喘與陽證異。其喘必急。

宜用反陰丹主之。)

白話文:

傷寒喘急的辨證論治

傷寒喘急是常見症狀,首先要論述陽明經與太陽經的病證。

太陽經無汗證:

  • 《傷寒論》記載: 太陽病頭痛發熱、身疼、腰痛骨節疼痛、惡風、無汗而喘者,可用麻黃來治療。
  • 另一證: 太陽病下之微喘者,表示表證未解,可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湯治療。
  • 又一證: 下後(指瀉下)不可便行(指大便不通),可用桂枝湯治療。
  • 若汗出而喘,無大熱者, 可用麻黃杏子甘草石膏湯治療。

陽明經潮熱證:

  • 《傷寒論》記載: 潮熱短氣、腹滿而有潮熱者,可用小承氣湯治療。

水停心下證:

  • 《傷寒論》記載: 傷寒表證未解,心下有水氣,發熱而咳,或渴或利,小腹滿而喘者,可用小青龍湯治療。
  • 加減青龍湯: 根據患者實際病情,可以加減藥物來調整治療方案。

陰證喘:

  • 陰證喘與陽證喘不同,其喘息必急促。
  • 宜用反陰丹來治療。

總結: 傷寒喘急是常見症狀,應根據不同的病證進行辨證論治,選擇適當的藥物治療。

3. 第五十三證·發渴歌

脈浮而渴太陽病。有汗而渴陽明證。渴而自利屬少陰。三者不同須審訂。(仲景云發汗已。脈浮數煩渴者。五苓散主之。又云陽明病。汗出多而渴者。不可與豬苓湯。以其汗多。胃中燥。豬苓複利其小便故也。又云。少陰病。其人慾吐。復不得吐。而煩。但欲寐。五六日自利而渴者。

屬少陰。此三證。渴雖同其病則異也。)自非大渴莫與水。小渴唯宜滋潤爾。若令劇飲心下滿。變成水結難調理。(仲景云。太陽病。胃中干。燥煩不得眠。其人慾飲水。當稍飲之。胃中和。則愈。)渴太陽。無汗休供白虎湯。汗後脈洪方可與。此證思之要審量(太陽病,須汗後渴。

方可行白虎。亦須白虎加人參也。仲景云。傷寒脈浮發熱無汗者。表未解。不可與白虎湯。渴者白虎加人參主之。)渴陽明。有汗且休供五苓。小便不利汗仍少。脈浮而渴用為精。(仲景云。陽明病。汗出多而渴者。不可與豬苓湯。以汗多胃中燥。豬苓複利其小便故也。又云。

若脈浮發熱。渴欲飲水。小便不利。豬苓湯主之。)陽毒躁盛黑奴用。中暑黃連丸酒蒸。(黑奴丸。千金方也。酒蒸黃連丸。活人書方。二藥雖非仲景之方。然治陽毒中暑。最為有效。)

白話文:

脈象浮而口渴,屬於太陽病;出汗且口渴,是陽明病的徵兆;口渴且腹瀉,則屬於少陰病。這三種病症的口渴雖然相同,但病因卻截然不同,需要仔細辨別。

仲景指出,如果病人已經發汗,脈象浮而數,心煩口渴,可以用五苓散治療。陽明病患者出汗多且口渴,不可使用豬苓湯,因為汗多導致胃中乾燥,豬苓會利尿,加重病情。少陰病患者,想吐卻吐不出來,心煩意欲睡眠,五六天後腹瀉且口渴,屬於少陰病。

對於口渴,除了極度口渴需要大量飲水外,輕微的口渴只需要滋潤即可。如果過度飲水,容易導致心下滿悶,形成水腫,難以調理。仲景說,太陽病患者胃中乾燥,心煩難眠,想要喝水,應該少量飲用,胃中舒服了,病就會好。

太陽病患者,只有出汗後口渴,才能使用白虎湯,而且還要加入人參。仲景指出,傷寒患者脈象浮,發熱無汗,屬於表證未解,不可使用白虎湯。口渴的傷寒患者,可以服用白虎加人參湯。

陽明病患者,如果出汗多且口渴,不可使用豬苓湯。如果脈象浮,發熱口渴,小便不利,可以用豬苓湯治療。

陽毒熾盛,可以用黑奴丸,中暑可以用酒蒸黃連丸。雖然黑奴丸和酒蒸黃連丸不是仲景的方子,但治療陽毒和中暑非常有效。

4. 第五十四證·吐血歌

諸陽受病蘊邪熱。在表當汗汗不發。(巢源方云。吐血者。皆由諸陽受邪熱。初在表。應發汗。而汗不發。致使熱毒入深。結於五臟。內有瘀積。故吐血也。)熱毒入深結在中。瘀血既停須吐血。輕者犀角地黃湯。重者抵當方能絕。(小品犀角地黃湯。主傷寒及溫病。應發汗而不發之。

內瘀蓄血。及鼻衄吐血者。此湯主之。抵當湯治瘀血在內。)大下寸口脈沉遲。吐血升麻安可缺。(陽毒升麻湯。證云。陽毒二藥。吐下之後。便成陽毒。或吐血下痢。其脈浮大數。面赤斑如錦紋。唾膿血者。此湯主之。)

白話文:

當人體陽氣受到病邪侵襲,導致熱邪蘊積,應該要發汗,卻無法發汗,熱邪就會深入體內,積聚在五臟,形成瘀血,進而引起吐血。輕微的吐血可以用犀角地黃湯治療,嚴重的吐血則需要使用抵當湯才能止住。如果脈象沉遲,吐血時,升麻是不可缺少的藥物。

5. 第五十五證·衄血歌

太陽陽盛必須衄。衄已解時何幸福。(巢氏云。脈浮緊發熱。其身無汗自衄者愈。蓋太陽病。有因衄血而便自解者。)浮緊無汗系麻黃。脈浮自汗桂枝屬。二者服之不中病。脈尚如前宜再服。(仲景云。傷寒脈浮緊。不發汗。因致衄者。麻黃主之。故自汗脈浮者。宜桂枝也。

麻黃桂枝正分表裡。服之不中病尚宜再服。此活人書之意也。予謂此候不可不審察。細詳仲景之書。又云。陽明病。口燥。但欲飲水不咽入者。此必衄。衄家不可攻其表。汗出額上陷。直視不能眠。不得眴。又云。亡血家。不可攻其表。汗出。則寒慄而振。)衄後脈微血已虛。

慎勿服之令病篤。且看犀角地黃湯。不止茅花須預速。(若脈微血虛。則麻黃桂枝皆不可用也。小品犀角地黃湯。活人書云。茅花湯皆可用。)陰證本來無此候。少陰強發紅來觸。下厥上竭不可醫。血流口鼻或耳目。(仲景云。少陰病。但欲無汗。而強發之。則衄血。不知從何道出。

或從口鼻耳目中出。是為下厥上竭。為難治。)

白話文:

太陽病阳气太盛,就应该鼻出血,鼻出血后病就好了,多么幸福啊!巢氏说,脉象浮紧,发热,身体不出汗,自己鼻出血的,就能痊愈。这是太阳病,因为鼻出血而自行缓解的。脉象浮紧无汗,应该用麻黄;脉象浮而自汗,应该用桂枝。如果服用这两味药不合适,脉象仍然如前,就应该再服用。仲景说,伤寒病脉象浮紧,不出汗,导致鼻出血的,用麻黄主治。所以自汗脉象浮的,应该用桂枝。

麻黄和桂枝分别针对表里,服用不合适就应该再服用,这是活人书的意思。我认为这种情况必须仔细观察,细看仲景的书,又说,阳明病口干,只想要喝水却咽不下去,这必然会鼻出血。鼻出血的人不能攻其表,汗出额头凹陷,直视不能入睡,不能闭眼。又说,失血的人不能攻其表,汗出就会寒战发抖。

鼻出血后脉象微弱,血已经虚了,要谨慎,不要再服用麻黄桂枝,以免病情加重。应该服用犀角地黄汤,不仅如此,茅花汤也要提前服用。如果脉象微弱,血虚,就不能使用麻黄桂枝。小品犀角地黄汤,活人书说,茅花汤都可以使用。阴证本来没有这种症状,少阴病强迫发汗,就会鼻出血,不知道从哪个部位出来,

可能是从口鼻耳目中出来,这就是下厥上竭,很难治愈。仲景说,少阴病,只想要不出汗,却强迫发汗,就会鼻出血,不知道从哪个部位出来,

可能是从口鼻耳目中出来,这就是下厥上竭,很难治愈。